新课改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探究

新课改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探究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专业学生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强化院校专业教学效果。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革新教学工作,培养优质人才,需要教育工作者正确认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积极分析现有人才培养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革新教学方法以及健全评价制度等策略,从而促进专业教学有效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随着新课改要求的明确,我国院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其基于社会的应用型人才需求,积极创新自身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数学人才,促进院校专业教学发展。院校数学类专业教学与应用数学类专业教学,需要正确认知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综合能力要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通过多种教学革新手段,强化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促使其成为应用型人才,满足学生与专业教学的共同发展需求。

一、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现阶段,院校实施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较强数学能力的教师或优质科研人才。因此,我国院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需要顺应教育体制改革要求,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宗旨,强化专业教学质量。由于现今社会教师团队相对饱和,该专业毕业的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并且教育体制改革赋予教师行业更高的标准要求,使院校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理想。在此基础上,社会对该专业毕业生也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其在具备丰富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数学应用能力与教学能力。因此,我国院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有效利用所学知识,使其成为应用型人才。院校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应用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综合技能,优化教学思路,使该专业学生能够接触更广阔的实习与实践平台,促进其就业范围拓展。院校在专业教学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也会通过教学内容改革实现学生学习内容的延伸,使学生可以涉猎到更广范围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未来全面成长与发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问题

新课改对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其革新教学工作,培养应用型人才,使学生能够具备丰富的知识技能与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但是,我国部分院校基于新课改要求,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面临较多教学革新阻碍问题,限制学校培养该专业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实效性。长期以来,我国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主要为社会培养数学教师,但是在当地经济发展背景下,教师的饱和造成院校学生就业的困难,同时,院校大多毕业生并不具备社会要求的综合能力,难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造成院校该专业教学的影响力薄弱,不利于院校专业教学产生革新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固化,已经削弱教师革新教学理念的热情,忽视学生的就业问题,不能在学生角度为其思考提升其综合能力的方法。这种现实情况造成院校该专业教学显现出明显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落后、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忽视严重等问题,使学生难以在实际院校学习中同时掌握丰富知识与高强能力,限制学校在新课改背景下推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革新工作,体现我国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中人才培养革新面临的挑战。

三、新课改背景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路径

(一)明确培养目标

基于新课改背景,我国院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明确人才培养多元化目标的革新方式,实现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构建。明确培养目标,需要在多角度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我国本科院校教育中,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一专业教学属于传统师范专业教学,并且在其他专业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院校需要对专业优势与特色进行充分体现,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与市场需求,科学定位人才培养方向。通过数学师资、数学应用人才等多角度的培养目标定位,提升院校专业教学培养目标的有效性。例如,在数学师资角度,需要院校在现有专业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明确控量提质的人才培养思路,增强院校师范教育的精准性,建设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加强校地联盟,以全新培养目标与思路,体现院校专业办学特色,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优化数学师资队伍,科学定位专业教学培养学生成为优秀师资,从而充分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从数学应用人才角度,院校教学目标需要清楚数学知识与能力在现代社会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为满足社会工商企业与事业机关单位的数学应用人才需求,院校需要明确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目标中融入相关能力培养等元素,使学生能够胜任社会实际岗位中的相关工作,体现院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优化培养方案

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占据重要地位。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性决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因此,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需要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工作中,整体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需要以专业教学中的传统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通过教育工作者的总结与完善工作,实现培养方案的有效优化。基于传统方案中的不足部分,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新举措,加强实践教学内容,联系当地教育局、地方政府以及中小学校,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多方面完善。优化后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方法与教学机制,为学生提供强化其实践能力的平台,使新课改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能力教育全面融入专业教学中,提升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丰富性与教育实效性。在能力培养引导下,院校专业教学优化培养方案,需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使实践教学环节具有综合性、整体性与系统性,并加强能力培养环节的实践性,培养学生双创精神与实践应用意识,强化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提升其综合能力,满足教学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

(三)完善课程体系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院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需要通过完善课程体系的路径,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效构建。院校专业教学完善课程体系,需要在课程设置层面注重科学性与应用性,整合现有课程与新型应用性能力培养课程,避免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保证学生专业课程开展的有序性与合理性,均衡安排学生的每学期专业课程,使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课程层面的基础保障。完善课程体系,院校专业教学还需要优化课程结构形式,综合课程群、模块与平台等教学内容,实现课程结构的层次性。例如,课程体系包括的平台课程有:实践教学、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以及学科基础等平台课程。在平台课程的基础上,课程被划分为各个模块,同时,课程群也就成为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具有层次性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有利于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前两年完成院校专业学习任务,实现预毕业,并开始根据自身意愿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课程群,通过课程群与实习训练的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满足其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需求。例如,对于准备在社会从事技术工作的学生,院校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可以为其提供“数据挖掘”“数学建模”等课程群,促进其凭借自身较强的应用性能力胜任社会岗位工作;对于毕业后想从事教师工作的学生,院校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可以为其提供“数学教育论文选读”与“数学教学技巧”等课程群,提升其数学应用能力与教学能力,体现院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四)革新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背景下,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根据教育革新大背景趋势,革新教学方法,丰富专业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成长为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由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枯燥性特点,因此,院校专业教学的传统课堂灌输教学方法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降低专业教学效果。基于此问题,院校可以借助本原教学法与研究性教学法,实现专业教学方法的全面创新。例如,院校专业教学可以利用本原教学法,加强专业日常教学的实用性,该方法重视基本概念讲解,强调基本定理原由与发展,使专业教学发展过程转变为讲解基本原理、讲解推理、知识形式化与抽象化的过程,加强学生知识理解,增强专业教学效果,为学生有效应用数学知识提供有利基础。院校专业教学实施研究性教学法,需要教师清楚科研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科研性内容,如,最新的教育前沿知识、先进数学技术、数学研究发展趋势等,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得创新思维、实践经验,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加强学生的研究意识,使其数学应用更加具有方向性,提升其实践应用能力,促进院校专业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五)健全评价制度

我国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通过健全评价制度的方式,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院校专业教学健全评价制度,需要借助教学、学习与科研等方面的评价内容革新,实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与过程性评价体系的有效构建。革新学习方面的评价内容,主要指对专业学生的评价需要进行大幅度的革新,例如,实施考教分离、成立试题库制度,增强专业考试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进行过程性评价,综合考察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重点考察学生实践应用能力。通过过程性评价结果与终结性评价结果的有效结合,提升学生能力评价的客观性与科学性,使其学习数学知识与应用数学具有明确方向,促进其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与科研方面革新评价内容,主要指院系专业针对教师的教学情况与科研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在这种评价方式中,学生充当评价者的角色,评价教师课程教学效果与科研结果,并通过健全监督机制与教研室的建立,完善评价机制,增强教师革新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识。在此基础上,院校专业教学革新评价工作,需要为教师与学生制定相应奖励机制,以此提升其配合与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因此,健全的评价制度,能够有效推动我国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以人才培养必要性与现有问题为基础,对应地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体系、评价制度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采取革新措施,优化院校专业教学的人才培养效果,促进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秀,张霞,牛欣.应用型本科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数学,2012,(1):5-9.

〔2〕王艳.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数学专业数学基础课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学刊,2015,(24):130-131.

〔3〕李夏云.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30):187-188.

〔4〕唐宝庆,谢永钦,秦桂香.地方综合性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49):48-49.

〔5〕张丹,周雪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2):21-22+66.

作者:赵康 单位:延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