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造能力物理实验论文

学生创造能力物理实验论文

一、创设探究性实验,培养创新意识

课本中的很多章节以及教学素材都可以成为实验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将课本知识进行发散与延伸,通过探究性实验的创设来多样化课堂教学,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良好途径.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有效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具备分析问题与探究问题的能力,这些都能够为创造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教师要善于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渗透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对于很多内容展开剖析,透过探究性实验的创设来不断活跃学生的思维,深化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激发.例如,在讲“力的合成”时,教师可以借由探索“分力与合力”的关系进行解读性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探究解读,结合实验结果、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感性认识,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常见案例和习题练习上升为理性认识,并进行创造性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自身的定位,以引导者、启发者的身份做到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展现出的创新性思维火花进行保护和鼓励,这样才能够让实验过程更好的展开,并且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性实验的创设有着很重要的教学实践意义.探究性实验不仅是对于理论知识的一种有效实践,而且能够深化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知.探究性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基石所在.

二、创新实验设计,培养创造性思维

要透过实验教学深化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透过创新实验设计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可以通过对于实验的改造与革新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且加强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领会.物理教学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积累的知识已经非常丰富,这个时期的学生完全具备实验创新的能力.教师要对学生的这种能力加以鼓励与激发,要激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实验创新,使学生能够借助创造性思维来加深对于很多实验过程以及知识点的领会.例如,在讲“加速度、力与质量”时,课本上限定的实验条件是水平板必须光滑,但是实际实验中,必须考虑到摩擦力的存在与作用.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对摩擦力、拉力、合力的概念进行分析认识,验证三个物理量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实际情况中存在摩擦力为限定条件,让学生探索合理的解决办法并进行解答,配合再次实验进行验证.这个实验过程,不仅十分灵活,而且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交流探究中找到合适的问题解决模式.透过这个实验创新,不仅化解了理想实验条件在现实环境中无法实践的阻碍,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自主实验设计,激发创新能力

随着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尝试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实验主题,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这既是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直观体现,又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自主实验设计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突破口,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基础实验上进行发散与延伸,对于实验探究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对于实验器材或者实验条件有所改变,在不同的情况下再来验证相关的定律或者规律是否依然成立.自主实验设计,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对于“测量型实验”,不同的测量实验对于选用的测量工具往往有明确限定,不管是刻度尺、分析天平,还是打点计时器等.教师从这一角度进行突破,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验器材与工具上进行创新.例如,要求“用一根卷尺测量一堆砂砾间的动摩擦系数”,乍一看无从下手,毕竟卷尺只能获得长度,动摩擦因素看起来不仅困难且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不妨换个思维:动摩擦系数的获得需要建立在相对运动的基础上,结合高中物理实验中最常使用的斜面模型,可以通过逐渐增长斜面倾角使得木块在斜面上发生相对运动,由此可以联想到砂砾在斜面上慢慢滑下形成圆锥体并且不断增高直到即将发生滑动状态,此时砂砾的形态就构成一个经典的斜面模式.以这个斜面上的砂砾作为经典斜面上的木块,就能顺利获得动摩擦系数.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实验创新,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也让学生看到了物理实验的多种可能.这样的教学构成,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结语

总之,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当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可以借助探究性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可以通过创新实验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随着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李颜 单位:江苏省盐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