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对策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对策研究

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时少、任务重

我们学校舞蹈课程的开设为每周一次,2课时,一个学期16次,共计32课时。然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舞蹈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课程内容包括形体训练、舞蹈基础训练以及儿童舞蹈和成人舞蹈的创编。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舞蹈表演技巧,塑造良好体态;教会学生舞蹈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舞蹈的基本技能;扩大丰富学生的舞蹈知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断提高自身鉴赏舞蹈、表演舞蹈的能力;熟练幼儿基本舞步,提高学生对幼儿舞蹈创编的能力。”由此可见,仅限每学期的16次课想到达人才培养方案里的预想目标,作为教师,我们的教学任务和教学难度是十分艰巨的。

2、教学对象零基础,教学难度大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们有一个共性:即舞蹈零基础。虽然在当下社会中舞蹈零基础的人群并不少,比如少儿、中老年人群等,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难度却远远大于其他。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出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她们需要在专业上达到的高度虽远没有舞蹈专业类学生那么高,但她们与非专业类的普通大学生、少年儿童和中老年人相比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对待她们像对待其他非专业的学生那样,仅仅只是教会,甚至并不一定必须要教会,而是“虽不求精但得教好”;另一方面还在于她们自身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她们大多18岁左右,在这个骨骼已定型、身体行为习惯基本已成定势、习惯于循规蹈矩地接受灌输式学习的年龄阶段,她们没有少年儿童骨骼柔软、模仿力强、乐于“动”的先天身体条件与可塑性,也没有中老年人愿以强身健体、丰富业余精神文明生活为目标并且乐于为之付出的超强舞蹈热情,然而她们未来的职业定位又必须要求她们从舞蹈的基础训练开始,一点一滴接受舞蹈世界里必须经历的枯燥、痛苦等,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一条需要考验忍受力、自制力、耐力、毅力等一系列需要靠时间才能磨出来,最终慢慢蜕变的道路。然而,由于学生的零基础,进步必然不会快又明显,而当她们在面对训练过程中肉体的痛苦时,会害怕,退缩,甚至反感;当他们在学不会、身体处于极度不协调不自在的时候,她们会容易懈怠,甚至放弃自己……可见,她们的这条舞蹈道路是艰辛的。3、教学内容虽广却散,缺乏科学、规范的教材由于学前教育专业不同于舞蹈专业,虽有培养目标的大方向指引,但是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与选择方面,目前并没有形成像专业方向的课程安排那般具体与明确。我们学校三个舞蹈教师教不同的班,彼此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是完全不同步也不相同的。严格来说原则上这并无不妥,毕竟不是教专业的学生,并且从某种角度来看,舞蹈专业领域里的诸多教学内容以及现有的可适用于早教的少儿舞蹈考级教材完全足以支撑学前教育专业领域里的舞蹈教学。这是好的一面,但与此同时,也正因为教学内容之广,导致教师们东一榔头西一棒子,A不出成果,走得艰难,马上转B,再转C等等,这样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且由于缺乏一套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教材,导致教师们容易照搬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和内容,直接影响到了最终的教学质量。

二、对策研究

笔者自小是舞蹈专业出生,深知舞蹈世界之广博,它的每一门分支课程都不是零基础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学好的,然而对于虽是零基础却有一定培养要求与高度的教学对象,我们认为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即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她们的舞蹈课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此外对于她们来说,哪些是必须要掌握的,哪些又是可放置其次的?我们认为对于她们来说,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形体气质”。我们不拿她们与舞蹈专业的学生相比舞蹈能力,但是从整个人的外形、气质乃至精神面貌上我们不能放低要求,至少经过4年的舞蹈学习起码得有个学过舞蹈的样子,而不能学了4年还是低头哈腰驼背的体态。其次,我们认为幼儿舞蹈是必须要全面掌握的,这是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所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根本特点;再次,舞蹈专业领域的基本形体训练内容、方法,以及普通大众(尤其幼儿)常用的舞蹈是她们需要掌握的;此外还有舞蹈的编创(尤其幼儿舞蹈编创)也是她们需重点掌握的。可以放置其次是那些高难度的技术技巧、高难度的舞蹈种类。有一点我们认为很关键:对于他们而言,能教比会跳重要,教好比跳好更重要。接下来我们将针对前面提出的三大问题给出我们相应的思考与对策;

1、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利用课余时间自学

“课时少,任务重”是难以改变的现实,也是我们教学面临的首要难题之一。因为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师,而非舞蹈专业学生,但即便如此,她们所要学习的诸多内容与她们自身的零基础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唯一可行与有效的方式就是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我们用新生班做了一个学期的试验,除了每周1次学校规定的课堂教学,笔者要求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分组进行少儿舞蹈考级教材的学习,本学期的自学内容为北京舞蹈学院少儿舞蹈考级教材的1级全部内容。因为考级教材中前几级内容都相当简单易学,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都 顺利、开心地完成了任务,并且自学考级教材的过程让她们十分开心,也增加了她们对舞蹈的兴趣与信心,我们只需要不定期检查作业,指出问题,就轻松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发挥专业教师的人格魅力以身示范、以点带面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学生们正处青春期,她们渴望美丽,亦渴望拥有会舞蹈的身体,但又由于她们的骨骼僵硬,多年来成长过程中的行为习惯早已形成,这样的零基础导致学生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尤其在初期阶段会很痛苦,这时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学水平就变得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以身示范,用自身较好的气质与舞蹈文化来感染学生,不断激发她们对学好舞蹈的向往与对舞蹈的学习热情;此外,学习的动力与学生们学习起来是否轻松、是否能找到成就感与自我认同感有极大的关系,然而学生们的零基础在舞蹈的世界里必然在起初阶段不会很轻松,那么适当的时候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与学生间的距离有着很好的效果;再次,发现与培养个别舞蹈灵性好的带头人很关键,可以起到以点带面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又减轻教师负担的效果。

3、抓住教学重点,避免照搬舞蹈专业课程模式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我们认为抓住教学重点,教真正符合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内容,避免照搬舞蹈专业课程模式,采取真正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十分重要的。据我们所了解,大部分的教师习惯照搬专业院校的课程模式,由于每位教师在不同的学期给学生教的内容都不一样,基本相同的只有第一学年,教师们大都选择教形体,然后在后续的几年里分别在不同时段教民族民间、古典、现代、幼儿舞蹈、编导等等,典型的特征就是一学期只教一种内容。但在个别教学内容方面(如编导课和幼儿舞蹈),教师们会几节课带过。表面来看,这并没有什么不妥,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来说如果每学期16次课连一种舞蹈都学不好还怎能同时学几种不同的舞蹈?但即便如此,每学期只教1种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太理想。我们之所以反对照搬专业院校授课模式主要原因有三:

(1)芭蕾是培养与塑造良好形体的最佳课程,不论是对学生们而言,还是对她们未来的学生(幼儿)而言,芭蕾形体训练都是课堂中最主要的一部分。然而正是由于她们的零基础,我们认为仅限于一年纪开设芭蕾课,是从根本上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1学期就16次课,1学前才32次课,那么32次训练就可以将一个18岁人的形体气质培养出来,使她的行为习惯得到改变吗?培养形体气质需要的是细水长流的训练与熏陶。我们也相信,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来说,重要的训练内容更应该教得全面与深入。

(2)我们的课时少,教学内容多,任务重,但又必须把学生培养好,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分配与教学时间的安排方面需要教师多费心思。笔者认为,在每周仅有一次课的情况下,我们的教学内容要包括几个方面:形体训练、基本功训练、舞蹈组合训练三大部分。这三者的时间分配并不是均等的,低年级形体与基本功训练要占60%,到了高年级形体与基本功训练逐步缩小至40%和30%。这样的课堂教学安排虽在短时间内也许不能看到明显效果,但4年下来我们相信一定是有质的飞跃的。因为学生零基础,一次课1个半小时只上一种教学内容,对于她们而言是极其易枯燥乏味的,当她们遇到难度,进步小,学不会,然而每次课堂又都始终如一地重复同样的内容,教师与学生都会痛苦,舞蹈课对于她们而言非但谈不上享受而且只会是一种负担。因此把课堂教学内容安排得丰富一些,让学生们慢慢地一点一滴地、潜移默化地接受训练,我们认为是适合她们的实际情况的。

(3)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后就业所从事的职业大多与幼教有关,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兼顾好适用于幼教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至关重要,而目前缺乏一套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教材是非常不利于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但即便在此客观条件下,也并非没有任何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实践我们认为抓住重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条件和水平合理选择基础训练的内容和强度,兼顾好幼儿舞蹈、形体训练、教学法和舞蹈编创四大块主要教学内容,可考虑研发校本教材,以学校为单位,统一教师的教学方向,把握教学质量是完全具有可行性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思考与感触,虽并不一定得到每个人的认可,但我们的教学态度与深深的责任、使命感真实不假。教育的道路无限宽广,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任重而道远。

作者:刘薇珊 单位:湖南女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