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金融类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现状

高校金融类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现状

摘要:作为通识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类通识教育选修课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追捧。文章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分析高校金融类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现状及教师主体行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关键词:人才培养;通识教育;教学模式

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选修课对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教学实践来看,相比较于专业课,通识教育选修课大多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国外高校通识教育实践较早,理论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在对通识教育的概念理解以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方面,哈佛大学认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应当是相互渗透并可以相互转化的。在通识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方面,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大学开展通识教育,除了要重视课程内容的建设,还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目前在斯坦福大学就读的学生必须在四个领域至少完成9门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学科导论、自然/应用科学和技术以及数学、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世界/美国文化和两性研究。教学内容有一定深度,实行小组研讨班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如日常谈话般,在聆听、讨论、阅读和解释课程题目时发展批判性思考和解释技能。国内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课程定位、国际经验借鉴以及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等方面。陈向明(2006)分析了当时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各种困境,指出在我国实施通识教育仍任重而道远。徐辉、季诚钧(2004)从通识教育理念、通识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要求、课程教学与管理等方面对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大陆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黄伟力(2007)总结了欧美知名高校公共选修课设置的四种模式及课程特点,建议高校选修课重点关注顶层设计、课程标准与有效的课程形式。李楠、周建华(2011)进行了中美大学通识课程建设比较,认为美国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管理机构和考试考核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通识课程建设有着借鉴意义和启示价值。蒋宗珍(2008)认为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设置存在目标偏离、内容肤浅、课程构成比例失调现象,建议从课程设置理念、设置思路与注重人文科学素质教育三方面进行改革;李屏(2012)认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教学质量的提高,迫切需要科学地界定课程目标,调整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理顺管理关系。王骏飞、付明、李淑艳(2014)分析了通识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课程目标、调整课程结构、完善课程内容、强化管理机制等策略。童正芳、李雪、刘妍(2016)从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特征入手,以南京审计大学金融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为研究样本,分析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势提出改进方案。相比较而言,国内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实践与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视角相对集中,研究内容较为单一。国外相关研究在核心概念与关键问题的理解上基本达成共识。考虑到教师是课程学习的主导者,本文重点进行金融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现状及主体行为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一、高校金融类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各行各业对综合型人才的不断需求,我国高校开始重视对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学习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经验,引进选修制、导师制、学分制,对课程设置进行一定的划分,要求学生必须选修相关课程并获得相应的学分。金融类通识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授课对象的金融知识基础不同,同时受制于庞大的选修人数,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收益甚少,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

(一)通识教育难以发挥其“补充性”

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旨在培养出更为专业的“通才”。受人才培养方案引导,修满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学分只是作为毕业的条件之一,通识教育课缺乏足够的重视。师生双方往往更侧重于专业课的教学投入,选修课与其他教学环节往往流于形式。金融专业学生通常是为了获得学分去选择金融类选修课,在具体课程的选择上,学分较高且老师要求相对低的课程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这与通识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非金融专业学生在选择金融类通识课后,由于专业基础薄弱,很容易因畏难而对课程失去兴趣,尽管获得了学分,在金融素养提升上并没有得到预期效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能称之为“通才”。

(二)金融类通识教育课师资过于“专业”

金融类通识教育的师资主要来源于本专业,另有其他专业领域具备金融知识与兴趣的教师。无论来源如何,金融类通识教育的供给主体都来源于专业领域,自身带着很强的专业色彩,很难做到将专业领域与非专业领域融会贯通,大多数无力开拓学生的思维视角,达不到通识教育的目标。

(三)金融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不合理

为了完成工作量,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开设选修课,选修课数量大大增加,但多数教师并没有很好地结合授课对象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而是简单地将专业课程通俗化,授课中一味地灌输专业知识,忽略了“通识”的本意。表面来看,通识课课源增多,学生选择范围增加,但精心打磨的课程很少,学生学习的满意度并不高。另外,非金融专业学生和金融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不同,在学习金融类课程时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会有偏差,这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上有所侧重,难度也要做出一定区分,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实践来看,金融类通识教育选修课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而言更像是专业知识的“温习”,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却连基本概念都搞不懂,课程内容无法满足于每一个个体,教学效果不容乐观。

(四)教学组织陈旧单一

目前来看,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师的角色限定于将已有的知识定向的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就是被动接受,师生之间的互动少之又少,很少就具体问题展开细致精深的讨论,教学过程单调乏味。虽然部分高校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等方式,但成效和反响并不理想。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得学生成为了学习的被动者,在学习上更加依赖老师,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五)通识教育教学成果评估体系缺失

教学质量评价一直是教育改革重视的问题,这直接影响着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但我国目前并没有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估体系,在对通识教育教学成果评估上多采用专业课评估模式,借助学生出勤与考试情况评价教学效果,这就使得教师在通识教育教学改革中付出良多但得不到充分认可,导致教师开展通识教育改革的积极性不高。

二、高校金融类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供给主体行为分析

与专业教育相比,通识教育的目标不再是专业知识的训练与陶冶,而是更加关注学生“做人”方面的教育,关注学生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理智的和谐发展。金融类通识教育意在促进学生立足金融视角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金融素养。通识课教师作为教学供给主体,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实践来看,通识课教师自身素养与教学技巧有待加强。

(一)通识课教师并不“通识”

长期的专业训练使得教师思维固化,在教学中很容易引导学生用专业视角去分析与解决问题。通识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的不是教学生用某一个特定的专业视角去思考,而是开阔其思维,这就要求老师自身要有宏观视野。目前来看,这正是多数通识课程教师所缺乏的,通识教师不“通识”的问题应该得到重视与扭转。

(二)教学方法沿用专业课教学方法

从金融类通识教育课开展情况来看,通识课教师普遍将专业领域教学方法引用到通识教育课中,将专业思维专业视角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也以专业教学方法为主,即使稍作创新也摆脱不了专业教学方法的影子,没有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区分开来。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方,只会越来越专业化思维。

(三)通识课教师对学生教学评价模式不合理

专业课程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多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通识课虽然有的仍是采用这种方式,但并不普遍,更多的是论文形式,课程结束让学生写一篇与本学科相关的论文,再结合平时出勤率和课堂表现就构成了学生的最终成绩。这样的评估模式表面来看比较全面,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最大的延伸。

三、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金融类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效果优化的思考

供给侧改革视角即从供给端来研究通识教育问题,着力提高供给端的质量和输出效率。在金融类通识教育上,供给端主体主要是通识课教师。结合上文提出的诸出问题,建议如下。

(一)通识课教师要“通识”

通识课教师本身要注重能力的提升,要学习各种相关知识,在多学科之间建立起能影响学生“完整”发展的系统脉络。高校在通识师资的培养上要制定适合的培养战略,提升现有的通识师资的通识度。金融类通识教育选修课在开设上要把好教师这个关口,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通识”能力,开设的课程必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金融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一些已有的理论成果传授给学生,更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学以致用,要与专业教育有所区分。教师可以在课前或课间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关注的最新金融类动态,引导与补充的同时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在交流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完善课程教学方法

不同课程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应拘泥于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在金融类通识教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已学的金融理论与分析视角运用到现实案例中去。在教学方法上,改变老师一人讲授的固有局面,将不同板块的内容或最新理论成果,以及国家出台的相关金融政策分配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或以小组形式做成PPT或其他展示形式来讲解,老师在学生讲解完毕后做适当的补充,以此改变课堂监管者和提问者的角色。学生在各种查资做展示的过程中也增加了知识储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四)完善课程作业设置

教师在通识课程作业布置上,不应单纯以考核为目的,而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提高教学效果为目标。在课程作业命题上应该更加灵活,不要单纯地让学生抄抄概念,可以采用开放性的命题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训练。课程作业的形式可以更加丰富多元,可以采取小组互助合作、专题调研、主题讨论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认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五)完善课程学习情况评价体系

美国的大学绩点计算由多部分组成,期末考试只是其中一项,只要平时作业都能较好完成,就算期末考试发挥失常也不会严重影响GPA(平均成绩点数)。这样不但减轻了备考压力,对学生学业的评定也更为客观公正。有别于美国的做法,国内高校课程学习情况评价主要分为平时和期末两阶段,比较注重期末考核。近年来,考虑到平时表现与日常教学过程能够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国内高校也在积极开展学习情况评价体系改革。金融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理应加大平时占分,以期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注重平时投入,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

四、结束语

与专业教育相比,通识教育的“通识性”更加注重培养一个在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上健全的人。金融类通识教育的初衷是提升非本专业学生的金融素养,能够运用所学金融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一系列金融政策及其效果,敢于并能够针对金融热点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反观我国高校金融类通识教育选修课开展现状及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有必要强调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改革,改善教学模式,更好地实现高校金融类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2]陈星.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与课程设置探究[J].生活教育,2015(21).

[3]黄伟力.国内外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配套选修课建设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7(4).

[4]蒋宗珍.关于构建普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8).

[5]李楠,周建华.中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比较与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

[6]李屏.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1).

[7]李曼丽,张羽,欧阳珏.大学生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4(Z1).

[8]童正芳,李雪,刘妍.高校金融类通识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6(5).

[9]王骏飞,付明,李淑艳.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建设策略探究[J].价值工程,2014(7).

[10]王玉俊.论大学通识课程任课教师应具备的素养问题[J].文科资料,2016(06).

[11]徐辉,季诚钧.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4(1).

[12]杨晓玲.社会转型期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02).

[13]朱海龙,王云魁.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操作教学课程效果评估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等研究与评估版,2015(6).

[14]张亮.我国通识教育改革的成就、困境与出路[J].清华大学研究教育,2014(05).

作者:刘妍 岳悦 单位:南京审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