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探究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探究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也被称为普通教育,是一种具有广泛性、专业性和非功利性的教育,其传授的内容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就其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体现了对自由主义和人文精神的追求。

(一)实现高等教育的自身价值

高等教育的自身价值在一定层面上是传承人类社会文明,传播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功利主义思想从社会蔓延到高校,高等教育面临着人文精神缺失、精神素质结构失衡等挑战。同时,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高等教育既要完成培养心智完善健全的大学生的任务,也要保证大学生满足未来用人单位的技能要求。通识教育可以平衡两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大学文化缺失现状,又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提高大学生的知识覆盖面。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中西方教育因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不同,在培养学生方式方法上也不尽相同,结果也大有不同,如中国学生面对“权威”更多的选择尊崇,而西方学生更加喜欢挑战权威,对权威的尊崇使得中国学生有良好的知识接受能力,却缺少想象力和创新精神。高校可以利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将不同领域的不同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相互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一个积极的、良好的、开放性的环境。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耶鲁大学校长雷文指出,通识教育的真谛是发扬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自由,培养理性思考和批判性判断的能力,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摆脱偏见、迷信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培养有教养的人、合格的公民和未来的领袖。高校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将为学生提供更加综合的学科知识,更加全面的学习方式,更加开放的思维方式,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建立健全的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通识教育的国内外发展历程

(一)通识教育的国内发展历程

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100多年的时间中,高等教育自身进行着不断的探索,通识教育经历了或不被重视或被鼓励发展的阶段。如,1903年清政府《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1920年国民政府对实业发展的重视以及1952-1953的院系调整后作出大力发展专门学院和专业学科的举措,都使得通识教育的发展受到压制。但在不同时期,通识教育也有较好的发展时机。如,民国建立之初,大学效法美国,实施通才教育模式;后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38年和1944年分别调整院系和课程设置,这都为通识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高等教育对人文教育的重视,各高校尤其是研究型高校开始对通识教育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对课程设置进行相应改革。相比内地的通识教育,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通识教育发展更加系统化。华南师范大学冯增俊教授专门介绍了香港的通识教育“,中国最早开设通识教育的当推香港,而在香港又数香港崇基学院。1951年创办之初该学院就模仿美国大学的博雅教育开设了‘人生哲学’课程。1963年崇基学院转并成立香港中文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洪明对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进行了介绍,“台湾的通识教育开始较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通识教育的尝试。到了80年代,台湾教育部规定,大学学生必须选修4~6个学分的通识课程。从此,通识教育的研讨会、研究计划和论著等风起云涌,通识教育开始兴盛勃起。”

(二)通识教育的国外发展历程

对于国外的通识教育研究,学者们大多以美国为例,研究对象主要是常青藤联盟高校,主要的研究内容是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实施以及改革过程。研究表明,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一般由四种类型组成,分别为:分布必修型(DistributedRequiremen-ts)、名著课程型(GreatBooksProgram/Curriculum)、核心课程型(CoreCurriculum)和自由选修型(FreeElectiv-es)。在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美国各高校有许多相同之处,如课程内容比较全面、知识覆盖较广,知识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课程讲授方式较为丰富。目前的研究更多的侧重对美国著名大学的研究,但因为国别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体制不同等因素,其通识教育的实施和成果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高校。

三、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通识教育课程最早是在研究型大学中实施,在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高校希望通过通识教育课程达到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成为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目的。但在课程实施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一)通识教育课程的组成中必修课程比重偏多。

清华大学李曼丽通过研究总结出,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一般包括全校必修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全校必修课程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这部分比例过大,将忽视了对学生合理知识结构和基本公民素质的培养,无法达到通识教育培养“完人”的教育目标,偏离了通识教育的宗旨。

(二)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专业性。

我国高等教育曾一度受“专业化”思想影响较深,时至今日,高校在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时,也会多少受到专业教育思想的影响。相对于专业知识而言,理论基础知识更具有普遍性。学生获得更多的普遍性知识,有利于夯实自身的知识理解力,从而提高其接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三)通识教育课程缺乏系统管理和整体规划。

美国成了专业机构进行通识教育改革经历多年才有了较为成熟的通识教育课程,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对通识教育的探索也相对较早,并成立了相关的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等部门。我国内地的通识教育课程一直以来缺少专门性的组织和管理系统,各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和实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规划。

四、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策略探究

(一)明确通识教育目标,正视通识教育问题

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高校主体都应明确认识到通识教育的本质是非功利性的。通识教育首先要关注的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其次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使其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通识教育要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能力和技能,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因此,关于通识教育目标的认识还应进一步加深,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和专业教育的束缚,以此来正视并解决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质量监管体系

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应反映通识教育的基本思想,但目前高校仍沿用学科专业式思路进行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编写,换而言之,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专业性较强。因此,高校应进行科学规范的评估,进而确定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同时,要结合高校办学目标、高校现有教育资源、生源特点等,对通识课程比例进行规划,并对合理调配通识教育课程中全校必修课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比重。此外,各高校要对课程进行有效监管,及时对通识教育课程内容进行评估和完善。

(三)丰富通识教育途径

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形式如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形式,将影响其培养目标的完成。因此,高校可以增加多渠道、多途径的教学活动以此来丰富通识教育的途径。高校应为师生交流搭建平台,开通网络教育平台让师生交流不受时空限制;丰富网络课程并引进名家讲座等,让教学形式多样化。此外,高校应充分利用讲座、课外阅读引导和社会实践等教育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通识教育的实现形式。

作者:陈星 单位:南京晓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