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材通识教育论文

英语教材通识教育论文

一、我国通识教育类英语教材的编写现状

(一)教材类型相对单一

吴鼎民和韩雅君认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是一门集英语学习、技能训练、跨文化交际以及通过英语获取多学科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课程,兼顾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外语专家和学者的赞同。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部分,通识教育类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提高需要各种类型教材的支撑。但是,大学的通识教育类英语教材大都为阅读教程,课后练习和相关教学任务的设计都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以阅读教程“打天下”的大学英语通识类教材将难以实现我国大学英语“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课程要求,教材类型亟待丰富。

(二)缺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立体化教材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立体化教材是出版社努力的主要方向。目前,大多数英语通识类教材除了纸质版课本外,虽同时附有教学光盘等辅助材料,却多限于教学课件、课文的音频和视频材料等内容,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立体化教材并不多见。顾曰国总结了目前外语网络教材呈现的六种基本形式,“文字+电子版”、“文字+音频材料”、“文字+视频材料”、“文字+动画材料”、“讲座形式”及“引进版”。目前出版的“大学英语通识类教材(网络版)”就属于前三种,这样的教材没有跳出纸质课本的框框,教材物理介质的改变并没有给学生提供新的学习内容,难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束定芳调查外语教材后发现,“学生更希望通过比较自然、轻松、有趣的方法来学习外语,愿意仅通过教材来学习外语的人数只占到6%左右。这一方面说明现有的教材还无法全面反映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常常是枯燥乏味,远离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另一方面则反映出学生渴望在真实的语言活动中学习语言,渴望形式多样的语言输入,渴望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展示和锻炼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我国通识教育类英语教材的建设思路

(一)注重本土文化导入,突显以人为本的人文性

只有深刻了解本民族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才能在确认中国文化价值的过程中与其他文化共建人类文明。鉴于通识类英语教材严重的“西化”倾向,大力开发弘扬本土文化的教材已势在必行。教材可选取生动的事例和材料,对中国文化最具特色的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引导学生领悟中国文化的精髓,学会相应的英语表达,从而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多彩文化和中国人的心灵世界与文化生活。同时,在内容材料的选择方面还应突出教材的人文性。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突显对人的尊重。比如,医学专业的学生要培养爱心,要有责任感,要懂得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大学英语的人文性应体现在教学内容可以潜移默化地传输正能量,促进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通识教育类英语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始终贯彻以培养“全人”为目标的原则。

(二)倡导教材类型多样化,注重提高综合语言技能

目前,我国英语通识类教材大都为阅读教程。为了进一步满足多样化教学的要求,出版社需加大开发听、说、译、写等类型教材的力度。与普通英语教材相比,通识类英语教材的编写同样应注重对学生英语技能的操练,且需要与人文知识紧密结合。为此,出版社可组织外语学者和相关人文学科专家密切合作,把宗教、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的基础知识融入语言技能的训练中,真正实现英语教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既重视听、说、译、写类教材的开发又不能忽视阅读类教材的建设,因为“轻”阅读只能使教学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同一主题的系列教材编写中,阅读类教材可用于基础教程,提供有效的语言输入;听、说、译、写类教程可用于提高阶段的应用型教程,训练学生的语言综合输出能力。

(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资源开发立体化教材

立体化通识类英语教材应是纸质课本、多媒体教学光盘及网络学习平台共同组成的一个多层次有机结构,各个层次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不同却又相辅相成的作用。纸质课本是教材的核心和主体,能够精炼、全面地介绍人文类基础知识,还能提供有意义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任务。多媒体教学光盘是课本的补充,以生动立体的方式进一步阐释课本中的知识要点和难点,强化语言技能的训练。网络学习平台是课本和光盘内容的延伸与拓展,充分发挥了计算机虚拟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整合各种优秀的教学资源,将与课本主题相关的新观点和新发现传递给学生。由于一本教材从策划到最终出版,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说明教材的实时性相对较弱;网络平台易于更新的优势恰好弥补了教材实时性较弱这一不足。除了学习内容之外,学习方法和评估手段也将在学习平台上得以拓展,如互动协作式的学习模式、过程化的评估手段。

三、结语

外语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教材的改革和建设正是这个工程的根本。目前,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类英语教材的开发正处于起步阶段,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新一阶段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教材内容的全面性、类型的多样性和物质载体的技术性等方面都亟待改进和提高,这些有赖于相关学科编写人员、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员和出版社的共同努力,先进的编写理念、成熟的技术支持、教材使用者需求及使用评价也缺一不可。

作者:许玉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