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同发展机制探究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同发展机制探究

摘要: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同发展是为了合理利用双方的资源,消除影响两者之间协同发展的障碍,从而保障两个系统协同稳定发展。本文将从协同学的角度分析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同机制,包括人才协同机制、科研协同机制、场馆协同机制、信息协同机制、文化协同机制,管理体制协同机制。通过系统之间、外部环境在各方面的作用推动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系统不断从无序走向有序,从而达到一个稳定发展状态,为我国全民健身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协同学;高校体育;社区体育;协同发展

前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无论是在经济、政治、文化、还是体育方面我国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更多的居民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全民健身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高校体育作为高校教学、训练、竞技以及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场所,已经逐渐发挥其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作用。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在体育运动形式、目标、环境都存在区别。两者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在全民健身的积极倡导下,我国的社区体育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没有科学的健身指导,缺少专业指导人员、体育场馆资源欠缺等,高校体育在开展体育运动方面,相对来讲资源更加丰富,但是高校体育相并没有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状态。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作为两个系统,协同发展尤为重要,它可以使体育系统走向一个更加协同稳定的状态。

1、理论概念

1.1、高校体育。高校体育,即大学生在校期间接收高等教育所进行的体育教育及进行的运动训练。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包括体育运动和健康的基础知识,也包括基本的专业技术知识以及实践课程、运动损伤的一些基本的处理方法和体育心理等。

1.2、社区体育。社区体育是指由特定社区内的群众在社区范围内组织和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项目,从而达到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等目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社区体育作为社区体育开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主性、趣味性、公益性、多样性等的特点。

1.3、协同学。起初,协同学理论这一理论论述了自然界的协同性,认为多种多样的小系统共同构成了自然界这个大系统,无论是在大的统一体中,还是在小的系统中,各种因素始终处于互相促进、互相协作的关系,共同促进整个系统的平衡和有序。后来,该理论逐渐向多种学科和领域渗透,作为一种全新的视角与方法,促进了多种学科、多个领域实现新的发展与质的飞跃。协同学是由事物普遍存在的规律所控制和支配的,有关事物自组织以及有序的集体行为的系统科学。

1.4、协同学机制理论。协同机制的系统是不断发展的,是由系统内部演化的动力来控制、引导和激励,从而使系统微观层次相互作用并转化为宏观的定向运动,是一种微观层面的运作。这种运作对于系统的生长、发展和衰落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作用的形式不是线性的,是一种非对称的选择放大或衰减机制,通过非线性的方式根据系统进化的需要对内部或外部关系与事物进行选择、控制、协调和引导。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既可以看作是独立发展的子系统,也可看做是存在交叉的复合系统。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即存在着竞争,又存在协同,因此,满足协同学的机制理论。

2、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协同发展的机制

2.1、科学健身指导人才协同机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投入到社会体育的费用过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有些居民对科学健身了解甚少,尤其缺少专业人士的科学指导,社会体育组织薄弱,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体制不健全。拥有高水平的人才是一个社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师、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等都是高校拥有的优秀人才资源,发挥高校的人才资源优势,多数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拥有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但是缺少社会体育实践。可以将两者结合,体育专业大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为社区居民科学指导健身。高校教师可以在周末举行讲座,为居民科普科学健身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知识。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完善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具体方案,例如,由政府部门出面,选取专业能力强的教师,付给教师相应的报酬,为居民无偿开办传统养生课程。

2.2、增强高校体育科研协同机制。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在有关体育科研方面可以作为一个交叉的复合系统协同发展。高校可以借助社会的体育资源实现资源融合、共享,根据社会体育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运行机制、群众在健身过程中对场馆、设施、环境、安全的需求等问题,做出针对性的调查,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全面提高我国的体育科研水平。在提高科研水平的同时,不断完善、解决全民健身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能够为全民健身的科学发展指明方向。

2.3、高校场馆对外开放协同机制。一是高校的运动场地、场馆设施数量和面积有限。高校学生数量庞大,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高校场馆要面临教学以及学生的日常锻炼,还要承担社会群体的体育锻炼,这就极大地限制了高校场馆的锻炼时间、地点,如果两者兼顾,就会陷入矛盾、冲突的局面;二是高校经费有限。许多高校体育场馆维修、器材损失、甚至停用等,这也极大地减少了对场馆的利用,造成很多学生以及校外健身群体对运动场馆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三是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体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会使场馆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出现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利益分配不平衡、效率低等现象;四是学生、教师在使用场馆过程中与大众居民出现冲突。教学时间与居民锻炼时间冲突,锻炼过程中出现场地分配不合理而产生冲突;五是高校一般在场馆内进行具有竞技性的运动项目,且在运动过程中组织较为集中。大众居民一般以娱乐、具有传统特色的项目为主,且存在松散性,这会导致高校人员与校外人员的需求出现差异,出现一些潜在的文化差异问题,从而产生矛盾;六是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是否应该收取费用。营利性场馆是否违背了全民健身的良好初衷;非营利性经营场馆是否会使场馆的利用以及管理方面出现混乱,影响高校教师、高校学生的正常工作以及学习。如果未能够合理地处置和协调上述问题,就会使高校在管理产管设施过程中出现安全、制度不合理、冲突等情况,出现一些潜在的不和谐现象,这样既不利于高校体育的发展,对社会体育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会使高校体育和社会两个系统的融合发展陷入无序状态,从而影响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正常有序进行。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专门协调、领导、解决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存在的问题。例如,一些高校可以在工作日对本校的老师、学生开放,这样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训练、教学。社会人员一般在周一至周五工作,高校可以在周末对外有偿开放,适当收取费用。高校也可结合大众居民的健身兴趣特点,在场馆场地为居民设置一些符合大众的健身器材、娱乐项目,高校学生在日常的娱乐、学习过程中也可以逐渐拉近与外界的需求、认知方面的差距。

2.4、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由于一些高校与各社区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高校不清楚社区居民的需求与问题、社区居民不了解高校的情况,这就会使高校与社区之间产生代沟。应该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当今社会祈祷的重要作用,通过微信、QQ、支付宝、微博等各种网络APP打造高校与社区信息共享平台,进行知识讲座、举行会议或者演出活动等,为社区体育提供高效信息,实现体育信息资源共享。可以在互动平台宣传有关全民健身、体育赛事、推广传统体育项目、社区体育赛事宣传等;也可以在软件上高校场馆设施的使用情况,例如,收费标准、开放时间、管理制度等。同时可以一些养生知识、科学健身方法、慢性病的预防等知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重要作用,可以再平台上分享个人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通过专业人士整合后,向高校以及社区提供。实现两个系统互惠互利、合作发展。

2.5、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文化发展协同机制。社区体育活动,更加注重发挥体育的健身娱乐功能,例如,随处可见的广场舞、晨练过程中的太极拳、气功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项目,人们在运动过程中,与他和合作交流,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生活方式,从而培养社区成员良好的社会价值观以及终生体育的意识。社区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下人们的精神需求,缓解精神压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高校体育在进行体育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体育过程中的教育性,培养体育人,具有很强的竞技性。在将社区体育与其融合可以削弱其竞技性,逐步向改善生活质量进步。高校体育在与社区体育资源协同过程中,会出现一种新的资源从而扩大其产生的效果,更好地促进高校人员与社区人员的身体、心理的发展。从而对文化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2.6、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协同机制。一般高校体育的管理体制主要是针对教学、训练,并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管理社区体育,人口流动性很强,在锻炼过程中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生,但是也没有专业人员进行安全和运动损伤防护,如果群众在健身、运动过程中损坏器材,高校要自行承担损失,在节假日场馆处于闲置状态,会造成资源浪费。高校体育管理者和社区体育管理者缺乏深入的沟通,二者都是针对自己发展而制定相关的管理体制,并没有将对方的发展考虑其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各自的信息资源优势。一些高校教师、高校学生对社区体育的服务意识薄弱,几乎不会参与到社区体育的建设中,这会导致社区体育和高校体育之间的关系更加疏远。为了改善这种不合理的管理制度,促使双方协同发展,应该将二者的建设统筹规划,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增加沟通,使大学资源走社会,服务于社会,完善管理体制,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所以学校体育的管理部门与社区部门应该积极沟通,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合理、有效、能让大多数人满意的管理机制。

3、结论

运用协同学分析,如果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看作是两个系统,那么能够影响两个系统协发展的子系统包括人才、科研、场馆、信息、文化、管理体制等,由于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在这几方面存在着竞争,若单独考虑其中几个系统,并不能够完全实现协同发展的目的,因为没有充分调动各个子系统,没有达到改善系统内部因素的目的,因此,必须充分协调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促进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同发展,其本质在于自组织,而不是被组织,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层次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在资源共享运行过程中在的问题,发现并得出竞技体育和社区体育系统协同发展的机制,为我国全民健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杨震,李艳翎.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困境与优化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01).

[2]王炜.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关系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09).

[3]王利.协同学理论视域下高职学生教育管理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9(24).

[4]冯林.基于协同学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协同发展机制设计研究[J].科技风,2017(06).

[5]孟琦.战略联盟竞争优势获取的协同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作者:王凤娇 单位:吉林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