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略论(7篇)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略论(7篇)

第一篇:终身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摘要:

高校体育教学是为了能让学生在有关体育学习中实现继续锻炼的观念培养,将终身教育观念贯彻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能够有效实现这一目的。该文立足于终身教育视角,指出了终身教育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其当前存在的弊端,并提出相对应的策略研究,旨在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

终身教育;高校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贯彻终身教育理念,主要是指让学生在高校受到较为全面、系统化的体育教学并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始终保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终身教育中实现整体生活质量的提升。终身教育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能够使学生在校园生活和以后的工作中都能坚持进行体育锻炼,确保体育教学能够贯穿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生涯,实现体育教学的一体化和可持续性发展。

1终身教育视角下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弊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国家对于教育事业也越来越重视,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手段等都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教育的发展,终身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油然而生,但是在改革发展中还是存在一些弊端。首先,高校师生对于终身教育观念的意识不够。虽然高校是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地方,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依旧存在师生对终身教育观念理解不足的现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体育教学中,我们都花费大量时间重视学生的成绩和身体素质,忽视了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点,再加上缺乏足够的终身教育观念宣传,使得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经常敷衍了事,最终影响了学生树立良好的终身体育教育观念。其次,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单调。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深入,高校体育教学的综合性越来越明显,不仅局限于传统的体育方式,显然以前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而高校对学生开放的体育课程选项还只是包括篮球、足球、乒乓球以及健美操等简单的体育项目,未实现更多高质量体育项目的开设,使得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2终身教育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影响意义

2.1充分激发学生进行自主锻炼的积极性

受传统应试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只有通过期末检测才算完成体育运动的考核,在这种环境下,高校学生往往对体育运动和锻炼提不起真正的兴趣,更多展现的是一种被动学习的态度。而终身教育理念则不同于传统体育教学,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之中完成体育学习,留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大大增强了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实现被动向主动学习的态度转变。

2.2充分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意识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普遍在接受完体育教育之后就结束了体育锻炼,传统的体育教学并未使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的观念意识,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走向社会的毕业生,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是最基本的,所以从学生身体健康方面来说,高校坚持贯彻终身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不断对学生进行终身教育观念的培养,让学生不管是在校园还是步入社会,都能坚持进行体育运动和锻炼,拥有良好的身体状况。

2.3充分促进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坚持以终身教育观念为主要理论支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能力,还能强化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和其他课程方面的学习能力,高校也能在终身教育观念中不断完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和规章制度,使学生在高校体育可持续发展中实现自我整体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3终身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具体改革策略研究

3.1加强师生双方有关终身教育理念的培养

终身教育理念有助于高校教师和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持续的体育锻炼,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应该寓教于乐,结合娱乐教育和健康安全教育,使得师生在娱乐的教学情境下既能提高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水平,还能在掌握体育锻炼方式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高校学生在体育学习和其他综合学习方面都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在加强师生双方终身教育理念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重点从重视成绩的传统应试教育转为娱乐和健身为一体的新型教育模式,吸引学生更主动、更自觉地参与到高校体育教育中。通过加强师生双方有关终身教育理念的培养,使得高校学生对体育教学有一个全新概念并且越来越喜欢体育锻炼,促使高校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高校体育整体教学水平。

3.2加强高校体育教学制度体系的建设完善

加强高校体育教学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可以促进终身教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程,具体完善措施可以从这两方面进行。首先,建立相关激励制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校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应该采用科学且合理的激励制度对学生体育学习成绩和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并对不太擅长体育运动的学生进行语言或是行动上的鼓励,让不论是表现好还是表现一般的学生都能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完成体育学习,从而更加喜欢体育课程和体育锻炼;其次,完善相关学生体育运动方面的考核制度。在进行高校学生体育学习考核时,不应该局限于对学生成绩上的考核,还应该将学生平时在体育课上的表现以及课余之外的体育锻炼都算入考核范围之中,强化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3.3加强终身教育理念和高校体育实际教学相结合

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时还应该注意将终身教育理念和高校实际体育教学相结合,使终身教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使学生通过终身教育理念的真实含义得到启发性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上也要时刻注重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将跑、跳等枯燥单一的体育形式转化成丰富生趣的团队合作娱乐项目,在让学生提高自身参与热情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以及协调。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拔河这项简单的团体合作运动来达到营造轻松的体育学习环境、分析拔河运动原理以及提升学生之间合作能力这三方面的教学效果,这种举一反三的教学手段加速了终身教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推进。

3.4加强终身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上的创新

教学内容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实现良好的体育教学改革,就需要不断进行体育教学内容上的创新,从体育文化中提炼不同元素渗透到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在体验体育运动不同文化环境的同时实现体育运动水平的提升。中国自古就有许多传统体育运动文化,如舞龙、舞狮、武术等,高校学生可以在了解这些传统运动文化的基础上提高对强身健体的思想认识,并且在综合自身兴趣爱好的同时扩展获取体育文化知识的途径。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了解体育文化之后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让学生欣赏国内外的体育作品,观看国内外体育比赛的视频,有效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同时还可以加强各地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发扬中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还能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上的创新。

4结语

总而言之,终身教育的实际意义就在于高校学生在完成相应体育学习之后还能继续坚持进行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终身教育理念随着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人心,所以我们在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时应该始终如一地贯彻终身教育理念,以实现学生通过终身教育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及高校提升体育教育整体教学水平的目的。

作者:史俊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继红.终身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4(26):194,203.

[2]尹刚.基于终身教育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3(25):83,85.

第二篇:高校体育教学采茶舞的文化植入

摘要:

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和影响,健身操在全国各大高校中形式单一且不能很好地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为丰富我国的传统健身操的内容,本文以采茶健身操为研究内容,从赣南采茶戏的艺术特点与传承价值,高校中开展采茶健身操的可行性分析,采茶健身操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以及高校中开展采茶健身操的实施策略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采茶健身操;教学目标

当前,我国的健身操形式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且对强身健体的作用也没有很好地科学根据,不能较好地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将赣南采茶戏文化与我国的健身操相结合不仅能丰富我国健身操的内容,而且在专业团队的合作下,结合我国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将赣南采茶戏中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运动与健身操相结合,以适应不同特质的学生,健身操与赣南采茶戏文化相结合,还有利于传统的民族文化的传播,赣南采茶戏文化作为我国的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有其特有的时代特征和民族文化特色,将其与健身操相结合有利于赣南采茶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从文化传承的的角度来看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情,因此,本文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了在我国高校中开展采茶健身操的可行性。

1赣南采茶戏的艺术特点与传承价值

赣南采茶戏起源于明代,是我国客家族的传统民族舞蹈,在我国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其明显的民族特点和文化特征在2006年被列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作为客家族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由于其传承的悠久性,特点的地方化以及形式的独特性,是一项极为宝贵的精神文化,对赣南采茶戏的传播和发展,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当地人的本土认知感,增强客家族的民族认同感以及自豪感和自信心。另外赣南采茶戏是由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创造的,能够较好的贴合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能被普通大众较容易地接受。对赣南采茶戏的传播,不仅能够增加人们的愉悦感,而且使接受者能够体会到劳动人民身上的善良品质,让学习者在体会艺术的同时受到人性美德的感化。赣南采茶戏的传播,不仅能使接受者在生活之余进行娱乐和强身健体,而且可以让接受者感受采茶者的日常劳作的内容,从而体会农民以及底层劳动人民的辛苦和不易,对提高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也有很大的影响。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渐趋缩小。因此,为加强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赣南采茶戏作为我国少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需要多加保护。为了使保护“中国元素”有法可依,需要全国各地都积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现并申报。剪纸、武术、木偶戏、茶、赣南采茶戏……这些极具中国传统特色,在历史的演变中成为瑰宝的“中国元素”正在被社会各界日益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予以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立法保护已经是迫在眉睫了。立法的形式应当以行政法规来实现。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具有以下几种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审美价值等,对其进行保护势在必行,除了靠公民的自觉传播外,更需要政府拿出诚意制定法规,对赣南采茶戏文化形成全面保护。当然对赣南采茶戏文化的保护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操之过急,只有人民万众一心,才能真正的实现赣南采茶戏文化的保护工作。

2高校中开展采茶健身操的可行性分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要积极地开发利用课内外各种资源。因此,在高校健身操中融入像赣南采茶戏具有深远的意义。赣南采茶戏是由明末清初开始形成经过四百多年的传承流传下来的,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因此,从文化遗产的传承方面来说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新时代的学生应该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身操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门学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健身操作为一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其教学形式至关重要,传统的教学形式过分重视教学模式的设定,多是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形式来完成的,这种以教师为主题的教授模式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对健身操产生了抵触情绪。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健身操也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改革,健身操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拉伸韧带,活动关节等的活动项目上,而是将很多课内外有益于身心健康和身体放松的活动都应用到了健身操中,这样不仅丰富了健身操的内容而且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主要的是随着健身操内容的丰富性不断增加其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作用,明显高于传统的简单的韧带拉伸和关节活动的健身操。赣南采茶戏很适合融入到健身操中,赣南采茶戏以我国客家族采茶的劳动活动为基础,必然包含很多的易于身心健康的劳动动作,而健身操的精髓就在于动,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符合健身操的基本要求。传统的赣南采茶戏中包含很多的舞蹈动作,例如采茶、炒茶、开荒等内容涉及到了小碎步,十字步等舞蹈动作,这些动作既富含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又简单易学、丰富新颖,很适合用于对健身操的改编。要想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赣南采茶戏作为当地较为熟知的一种传统的民族文化特色,必然跟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将赣南采茶戏引入到学生学校生活的健身操中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民族文化独有的魅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本土认知感,因此,在高校中开展采茶健身操有很高的可行性。

3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

健身操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动,但是其指导思想也很重要,它关乎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新课标标准在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的指导下,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赣南采茶戏引入到健身操中,主要是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赣南采茶戏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将其融入到高校健身操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体育的热情,而且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并且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学生们的本土认同感。同时由于传统的采茶戏内容丰富,与健身操相结合能产生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在学生看来属于通俗易懂的内容,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在了解本土的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感受到采茶戏的文化魅力,促进传统的采茶戏文化的传播和推广。第二,由于现如今在学校教育中过分注重文化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很多学校对健身操的认识不够深入,虽然在教学大纲中设计了健身操的环节,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重视力度不够,很多学校还未能接受教学改革,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一些学校甚至取消了类似于健身操这样的课程,这些做法都使得学生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健身操由于受到政府的支持,能够使学校在一定程度得以重视,而且赣南采茶戏作为传统文化,也是校领导乐于推广和传播的,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学校改变传统观念,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4高校中开展采茶健身操的实施策略

高校中开展采茶健身操的实施必须遵守以下三个原则:第一,要尊重赣南采茶戏文化的原有的地方特色和我国客家族的传统,在把赣南采茶戏文化与健身操相结合的时候要注重保持采茶文化原有的传统的民族特色,以求达到两者的平衡和协调;第二,要尊重健身操的健身规律,健身操的最终目的还是强健学生的身心,所以,在把赣南采茶戏文化与健身操相结合的时候,要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核心,深入融合赣南采茶戏文化中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动作和运动,建立全新意义的有氧运动;第三,要尊重我国高校的教学原则,健身操作为教学的极为重要的内容,是为学生而开设的,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手段,因此,在将赣南采茶戏文化融入到健身操中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改编,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身高,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进行改编,以提高健身操的效率。

结语

赣南采茶戏文化作为我国的传统的民族文化,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将赣南采茶戏文化融入到健身操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健身操的积极性,而且将赣南采茶戏引入到健身操中,能提高学生体质,另外,也能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赣南采茶戏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将其融入到高中健身操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借助资源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本土认同感。

作者:李继锋 单位:吉林化工学院体育部

参考文献

[1]杨艳莉.采茶健身操的创编及其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

[2]刘晨.有氧爵士舞引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可行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杜利坤.我国广场健身操(舞)原创作品实例剖析[D].首都体育学院,2015.

[4]李海.社会需求视域下健美操专选课程优化设计与实践[D].武汉理工大学,2012.

[5]兰玉珊.赣南客家民俗体育项目采茶舞的形成、演进与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6]沙玉芳.仫佬族民族健身操创编的实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4.

第三篇:高校体育教学茶文化应用

摘要:

在高等体育教学发展的过程中,茶文化的融入不仅弥补了体育教学的不足,也丰富了教学内容,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本文从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价值进行分析,并分析了茶文化的作用,对茶文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为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

茶文化;高校体育教学;应用

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也显得更加重要,体育拓展训练的形式也更加丰富,为了促进体育教学形式与内涵的创新与发展,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充分利用茶文化这个有力平台,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与此同时还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完善学生人格,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真正实现体育与文化的整合,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价值分析

研究茶文化对体育教改的影响,将从三方面进行分析对于茶文化在体育教改之中的价值体现。

1.1修炼大学生心性的价值

近年来,存在很多的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后因为压力大等问题发生的意外事件,针对这样的事情,大学生应该在步入社会之前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好,能够适应就业时带来的一些压力,并且在职场中能够轻松的将自己的长处展现出来,大学生心态的调整也能够帮助大学生在就业时能够选择一个自己具有优势的工作。这种心态的改变应该在大学中就开始调整,包括面对就业难的心态和与人交往的心态,这样在走入社会时才不会被所遇到的困难打败。

1.2平复大学生心绪的价值

在很多的职场中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有很多的大学生在校时表现优异,既是学生会干部又是社团的领导,但是在职场中的表现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就是大学生们在其工作中没有将自己的情绪控制好,以为会与在学校中一样,不会引起一些不好的事情,没人去在乎这种情绪的传递,然而正是这种负面情绪会深深的影响着大学生在职场中的工作,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而茶文化具有一种平复人情绪的功用,当然这个功用是需要大学生在进行品茶时候自己去体会和感悟的。

1.3增进大学生感悟的价值

职业素养是在不断的学习和经历中逐渐的累积起来的,最终才能够形成自身的职业素质能力,而大学生在学校中并不能够进行一个良好的社会实践,所以大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是比较缺少的,学校应该针对大学生的这种职业素养缺失的现象进行相应的一些措施,学校不能够帮助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却可以通过引入相关的茶文化来让大学生进行相应的感悟,这样大学生能够在这种茶文化的引导下了解一些社会中的情况,减少在之后的社会实践中能走弯路的情况的发生。

2茶文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下面对茶文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具体分析:

2.1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将茶文化融入到大学生中,一方面能够丰富高校的体育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能够帮助高校体育教学体系的系统化。虽然现在高校都有一个自己的教学体系,但是这个教学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当茶文化融入到高校的体育教学时,茶文化这种新元素的加入会引起高校的体育课程一系列的反映,对高校的体育教学有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茶文化融入到高校的体育教学中,高校的体育教学的体系救护有所丰富,其教学方法和整个教学体系的评价也会有所依此出现,从多角度的完善了高校的教学体系。同时茶文化中的淡泊的文化内涵对于当代的学生有一定的重要意义,能够洗去学生因为体育赛事而引起来的功力之心,让学生能够平心静气的接受比赛结果。

2.2促进茶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优美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名花,然而,茶文化却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而受到一些冲击,面临着可能出现断层的危机,在这个多种多样的社会下遭受着一定的生存打击,这对茶文化来讲是不公平的,之前的历史变革都没有将茶文化给泯灭,那么在这个和平社会又怎么将茶文化给抛弃呢?在高校中引入茶文化,一方面能够通过茶文化的引入来缓解学生们面对考试的压力,同时茶文化再以一种课程的出现能够让学生们对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们对茶开始喜欢,这在无形之中也是对茶文化的一种弘扬和传承,当学生对茶有所喜爱之后,那么茶文化所面临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另一方面,高校中的学生通过对茶文化中的内涵的理解,对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也会有所帮助。

2.3拓宽学生的知识而塑造其良好的品格

茶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之后,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结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标志。茶文化中蕴含了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文化,融合了道家的万物归一的顺其自然的文化,融合了佛家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的文化,茶文化中还具有一些与茶相关的一些物质精神,像茶艺、茶具等的表面物质精神,还包含着茶学、茶歌等的精神文化。茶文化中所包含的这些茶的知识对于学生有很大的益处,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还能够增加学生对于茶文化的兴趣。茶文化中蕴含的坚韧不拔和淡泊名利的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点传承和弘扬的,这对高校的学生带去了一丝阳光,能够温暖高校学生因为社会中一些不好的事情所带来的内心的伤痛,使得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能够不逃避,勇于去解决问题,在大学中树立一个良好的价值体系,有一个好的品质,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3茶文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为了推动当代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要明确茶文化的重要性,充分挖掘茶文化的教育价值,制定科学的教学规划,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国素质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3.1构筑完备的茶文化理论体育教学系统

在体育教学中融入茶文化,使得体育教学中具有一种文化的内涵,然而在体育中融入茶文化的重点是,在原本的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加入茶文化,这需要学校有一个比较完备的茶文化体育教学体系,来帮助茶文化的融入。首先要建立一个茶文化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其次在目标的基础上设置一个理论框架,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添加一些课程的内容和有效的授课手段,通过这几个步骤将茶文化体育教学的体系建立起来,之后在针对茶文化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进行相应的评估,促进茶文化体育活动能够有效的开展。

3.2完善茶文化体育教学活动的硬件设施

当代我国各大高校中都有一个完备的体育器材和训练场地供学生使用,所以,在茶文化融入到体育教学时,也应该进行相应的体育设备和器材的设置,还有专业的场地供学生和老师的使用。学校的这种行为也能够让学生明白学生对于茶文化的重视,自然学生自身就开始对茶文化有所关注,在茶文化正式的走到学生面前之前渲染一种神秘感。在茶文化体育活动的场地中应该对训练中所用到的器材准备好,这样让学生能够对体育产生兴趣,在之后的学习中才会更加积极主动。所以高校在进行茶文化的融合之前应该针对相关的设备的花费做好预算,学校在设备的购买时有足够的经费。

3.3加强茶文化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创新工作

其实茶文化走入校园已经不是新鲜事,只是走入体育课程之中是第一次,所以茶文化在体育活动中的融入对体育活动是一种创新,很多的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授课的时候都采用一种只讲不听的教学方法,导致老师一个人讲课完全投入,学生的思绪已经飘到异国他乡的现象滋生,老师的这种对学生的忽略,导致课堂之中变得低沉,使得学生对于课程逐渐的失去好感,最终对课程内容一点也提不起兴趣,所以在茶文化融入体育中的这一契机,老师应该改变之前的教学方法,通过茶文化的引起能够将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帮助学生重新找到对于课程的兴趣。老师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让学生在对茶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在体育活动中能够展现出来,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对茶文化的内涵的领悟能够更加深刻。茶文化的融入对于体育的课程内容的改革是一个机会,学校应该抓住这个机会,针对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要求进行新的课程的设计,使得茶文化能够在体育课程之中充分的展现,发挥新课程的最大效用。

3.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茶文化体育实践活动

虽然茶文化与体育活动相结合之后,学生对于茶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课程时间的限制,使得在一定的时间里,课程中所对茶文化的内涵展现的并不多,所以,高校针对体育茶文化的这种教学现象,应该进行同时为学生组织另一种茶文化体育的实践。比如可以看展一系列的关于茶文化的历史的课外选修课,将课程设置在学生的业余时间,这样学生就能够有时间去学习这些茶文化,同时也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另外也可以搞一个关于茶文化的联谊活动,其中可以设置许多关于茶文化内涵的故事和题目,使得茶文化在校园中能够很好的传播,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学校中开展一些比赛活动来增强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还可以组织一些有兴趣的学生到相关的茶文化基地去实践学习。

结束语

传统茶文化在体育教学中的融合,能够促进我国高校体育体系的完善,同时也能够实现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普及与传承。这就要求当代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承担起这份责任,积极去开发茶文化的教育价值,借助茶文化这个有力平台,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人文道德修养,使其能够成长为更加优秀的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以及文化发展更好的服务。

作者:拓万亮 单位:塔里木大学

参考文献

[1]汤凯.“茶学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6(2):187-188.

[2]吴俊芳.民间采茶舞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福建茶叶,2016(6):235-236.

[3]白帆.茶文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福建茶叶,2016(7):220-221.

[4]吴炜.采茶健身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采编研究[J].福建茶叶,2016(7):238-239.

[5]田造轩.采茶健身操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6(8):224-225.

第四篇: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

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新时期适应人才培养模式与要求、深化高教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主要是: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重视体育教学设施建设和体育教师队伍的培养。

【关键词】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要性;存在问题;改革对策

探讨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的创新,对于弘扬体育精神、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高校体育教学的理念也不断地更新,教学方式也有所创新,但是实践中,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仍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存在不足之处,本篇论文以此为视角展开了研究,提出了优化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

一、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其本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也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高校体育教学正发挥了新时期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2、优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需要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体育价值观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之处,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优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不仅有利于促使新时期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发展,为大学生进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与条件;而且有利于我国高校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全民身体健康素质。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高校体育教材和教学内容陈旧

高校体育教材是体育教师开展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参考与依据,教材内容的及时性与科学性,有利于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具体体育项目训练方式。然而实践中,由于图书出版周期、编者思维方式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教材的内容未能及时更新,未能与新时期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吻合,未能体现时代特色。其次,传统教材的编写往往是以单项训练为主,忽视了学生的集体参与性,不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同时,教材的编写未能考虑到新时代学生的个性与特点,不利于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发展适合于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

2、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模糊

科学的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明确的体育教学目标,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与基础。新时期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应坚持“健康第一”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将培养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与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相结合,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实践中部分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某个体育项目的训练任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未实现学生心理、身体、个人特点、个人价值的全方位结合。

3、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

合理的体育教学评级机制,是对教学目标情况有效的评测方式,也是对于学生学习效果与成绩的评价,督促学生不仅仅在体育课堂上积极锻炼身体,掌握运动项目的技巧,而且在课后也能养成长期锻炼的意识,目前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中,主要以单项运动项目的技能测试,平时出勤率,日常表现等为主要依据,主要针对学生个体,缺乏对于团队的考核机制,同时对于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没有一套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需要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优化与健全。

三、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1、完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是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与参考,新时期,体育教学的内容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地推陈出新,根据新的教学大纲,学生的新特点进行更新,并且尝试将多种项目的体育运动相结合,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将体育兴趣转换为长期的爱好。部分高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体育教学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在传统的体育项目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在体育选修课中增加了武术、体育舞蹈、现代舞、太极拳等项目,一方面增加了体育课程学习的吸引力,也增强了学习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实现全面发展。

2、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体育教学实现三个转变:由传授型向引导型转变,由形式型向实效型转变,由枯燥型向快乐型转变。为了达到以上目的,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不断更新知识,开拓新学科,探索新领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体育教学中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积极采用启发式、发现式、互动式、探讨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例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课前准备部分往往增加一些体育游戏,这个环节具有集体性、趣味性、动态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可以营造出一种愉悦、宽松、奋进的学习氛围。

3、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高校体教学评价体系,是对体育教师依据教学原则,实现教学任务情况的督促与评价,也是对于大学生学习体育项目技能成果与收获情况的反馈。对于学生的考核、测评,不仅仅要考核其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而且要将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体育知识等全面纳入考核的范围,实现全方位的考察与测评。传统的评价机制只注重对于学生的测评,而忽略了对于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应该在学期的期中、期末,组织学生对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吸引性,教学内容的新颖性,教学过程中的态度等进行评价,教师之间进行互评,从而达到发现不足,不断改进的效果和目的。在体育教师进行互评过程中,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教学方式的改进。

4、重视体育教学设施建设和体育教师队伍的培养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需要合理利用充足的体育场馆和器材,还需要一大批学历高、知识渊博、业务精深的专家和一支爱岗敬业的体育教师队伍。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设施,还需要一批符合新世纪发展的新型体育教师人才。高水平的体育教学设施支撑高水平的体育教学。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有所创新与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对于人才标准多样化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学仍然存在的一定的不足之处。本文就存在的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陈旧、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创新体育教学内容、优化评价体系等具体的措施。

作者:于广鹏 单位:吉林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贾绍峰.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

[2]孙家忠.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当议[J].科技创新导报,2013.

[3]陈松松.基于课程范畴理论的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3.

[4]文祥.合作活动学习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5]马金凤.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

第五篇:高校体育教学创新及改革

摘要: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其次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必要性,最后提出有效帮助高校体育教学实现创新性发展的策略。认为完善的高校体育教学理念,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构建完善的科学的体育课程考核体系,培养健全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是重要的改革方法。

关键词:

高校体育;体育教学;创新

在高校教学中,体育学科属于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大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与活动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体育教学不仅具有与其他课程一致的属性,而且课程本身也具有鲜明的特征。近年来,随着新教学改革的推进,为满足社会体育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体育教学创新与改革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一、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体育教学方法过于落后

一方面,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不够重视。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程主要倾向于传授体育技能,授课地点多选在篮球场、操场等户外场所。这种教学环境人多、喧闹嘈杂,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多采用方便观察和学习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示范演示,学生模仿与学习。体育教学理论知识对技能知识起到基础作用,学生通过学习体育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技能要点。传统体育教学方法只顾技能不重视理论,在教学中很难取得显著的效果。另一方面,传统体育教学方法贯彻了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通常只重视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往往忽视了在学习过程中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所发挥的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当前,随着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并行推进,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使高校学生故步自封,很难进行创新和改进。通常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处于被动、消极和被压制的状态,甚至部分高校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抵触。体育教学本该是富有活力与生气的课堂内容,但是学生在课堂中却缺少积极主动性,由此不仅不能促进高校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而且导致学生失去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利于其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体育成绩评判标准不合理

在我国高校体育中,主要以成绩检测作为课程考核的方式。换言之,体育教育者以特定的一项体育技能作为测试项目,并设置相应的达标要求,测试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于学生个体不同,自身素质水平也不同,其体育技能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性。例如,高校体育教学中一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虽然体育学习很努力,但是体育成绩仍然未能达到教师设置的标准,从而不能达标,不能通过考试。导致得不到教师认可的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学习积极主动性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对体育课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

(三)体育教学硬件条件不完善

高校体育课对硬件设施的要求相对比较高,特别是大学体育课教学包括体育技能的学习与讲授,因而需要提供给师生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场地、器材。例如,体育教学中培训学生的篮球技能,那么就需要提供篮球场地。不过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最突出的问题为资金投入短缺,体育教学的场地与器材不完善,造成高校体育部分课程无法正常开展,有些学校采用视频录像的形式教学,或者放弃这部分体育课程,严重阻碍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一)引导体育教学方法变革的重要基础

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方法,在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所获得的效能与作用由不同的教学思想指导与决定。在体育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思想不同,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不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体育教学思想也随之变化与创新,教学思想的变化创新继而影响到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当前高校体育教学逐渐向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发展方向,以关注体育教学的整体效用,转变为推动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高校体育教学须坚持现代化的教学思想与教育理论,基于先进的教学思想、科学地教学原则和正确的教学方法。此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决定了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变革成为必然。

(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人文基础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基于在民主、平等、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积极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脱离传统的管与被管的关系,建立在主动、协调、双边的关系,教师不再是传统体育教学中的说教者和领导者,他们扮演的更多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引导者,双方的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未来良好的体育创新环境必须以新型师生关系为前提,在丰富且具有创新性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还要转变教学中以讲为主的思想,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与个性,使其成为体育教学中课堂的主体。高校体育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教师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创新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三)体现现代化信息设备应用价值的重要方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之对传统单一课堂教学格局产生巨大的冲击,现代的教学技术在高校体育课堂中的应用逐渐取代了传统课堂教学方法。高校体育教学中采用现代化科技作为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由平面转为立体,由静止变为运动,将枯燥的文字转变成生动的声音影像,极大地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并且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计算机、多媒体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切实改变了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主动获取、运用及处理知识的能力,并创造超越时间、空间的课堂形式,对体育教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与改革的突破点

在大健康背景下,我国教育与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加之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发展,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高校原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体育发展的需求,改革与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才能满足全球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需求,实现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无缝对接。关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与变革的突破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也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着力点。

(一)完善的高校体育教学理念

教学成果与教学理念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体育教学应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将塑造健康身体与健康体魄融入到教学中。首先,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实现快乐教学;其次,以培养学生的健康身体素质为目标。随着社会各界对健康的日益重视,特别是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身体健康具有很强的可塑造性,需要抓好大学生的健康体育思想教育,顺应体育教学情境,在各个体育教学环节中融入体育教学思想。针对不同的大学生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与体育专业知识,促进实现学生学科知识、技术与技能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刻不容缓。最后,健康的身体是完成学业和参加工作的基础,是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当加强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并将之作为最终教学目标。

(二)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方法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首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手段展现运动的精彩内容,提高体育课堂的吸引力,使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校体育教学对启发式教学的引入,将有效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并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最后,从固有的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基于教学实践创造出适合高校体育教学需求且更有效地教学方法,重视其灵活性、综合性及适用性等特性。为了凸显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根据教材内容,在教学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通过添加组合或精简省略的方式创新教学法。譬如,在练习法的基础上组合多个练习,形成循环练习法。二是改进创新法,在分组教学法的基础上,使用一种小型指导性分组和自有资和自由组合形式组织学生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构建完善科学的体育课程考核体系

对比传统体育成绩考核评判的方式,采用更客观、更科学的综合评价方式。结合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实际情况,尊重个体差异,照顾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改革现有的体育课考核方式,构建完善、科学的体育课程考核体系,综合评定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课堂表现。同时,还可以将体育理论知识列入考核之中,实现体育课程考核的公平性、规范性、科学性。在落实体育课程考核工作过程中,要以学生的体育健康能力为考核重点,注重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将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同时,还要将动态性考核和静态性考核有效统一,确保体育课程考核的动态性。在考核过程中,要制定显性指标和隐性指标,显性指标是学生的理论成绩和运动成绩,隐性指标是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兴趣、体育精神等,还包括社会性发展这类非体力因素。以此考核学生,应强调对体育教学的人文思想、体育文化进行综合评价。

(四)培养健全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

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又受体育教师综合素养的影响。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基于体育教学内容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不仅满足大学生思想、心理健康、技能技术、健康意识等全面发展的需求。还有体育功能的多样性,也迫切需要一支具备综合素质强的师资队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承担着不断研究教学方法的使命。在教学中不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逐渐实现体育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发挥教师的最大作用,实现体育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对此,学校除了加强建立健全体育教师队伍的同时,还应当加强体育人才的引进力度,特别是教学经验丰富与专业综合素养强的教师。

四、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是体育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的不断创新变化,需要教育人员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探索与革新。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创新与改革面临问题的详细介绍,指出其在现代化科技迅速发展背景环境下创新变革的必要性,并寻求找到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与改革的突发点,以期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革变,最终实现为社会生产与发展培养更多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综合型应用人才的目标。

作者:吕建平 单位: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雷合中,宋静.浅谈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7):217,219.

[2]郝海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及创新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马金凤.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2):105-109.

[4]张平平.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科技资讯,2016(17):98-99,101.

[5]王森.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科技资讯,2012(12):191.

[6]韦斌.浅谈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才智,2013(14):73.

[7]孙建雄.对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3-74.

第六篇:高校户外运动体育教学实践

摘要:

通过社会体育的发展现状和户外运动进行分析,近而提出如何把体育专业在教学中的目标转向户外运动的发展方向,以更好地解决社会在户外体育人才方面的缺失问题,为方便大学生就业拓展更多的途径,更好地促进社会体育专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户外运动;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参加户外体育的人数也逐年递增,由于其是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这就要求带队的导游教练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目前我国在户外运动方面的形式就是缺乏专业的户外体育人才,活动开展的形式不够专业,在旅途中的安全性也不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因此要想更好地促进户外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要解决户外人才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人们对户外运动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社会体育是专门向社会培养输送体育人才的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社会对于体育人才的需求,在培养人才的方向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户外运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体育专业必须要解决好在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问题,把握好社会的发展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

1我国在户外运动方面的发展现状

我国在发展户外运动时,一般都是由户外俱乐部来开启的,而具体的专业技术推广还是要由专业的户外体育人才来进行,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在2011年时参加户外运动的人数就已经突破了7000万,而大部分运动都是由户外运动俱乐部来组织进行的,而俱乐部的专业技术水平与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又有着密切的关系。

2我国在体育人才方面的发展现状

2.1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给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也带来很大的契机,受国外在发展大众体育事业的启示,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在体育事业方面的需求,在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首个创办了社会体育专业,而目前我国的体育专业举办的校点更是数不胜数,在这样一个全民体育的时代,如何确定好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的设置,是目前我国体育院校应该思考的问题。我国社会在培养体育人才方面的目标定位就是其在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承担教学科研、项目研发、体育指导、赛事裁判等多方面的全能型人才,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培养体育复合型人才的院校有97所,这些院校当中一些社会体育和体育教育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有重合的部分,而一些院校把培养体育人才定位在社会公共领域方向以及健身指导的院校有34所,单纯地定位于中小学体育教育方面的院校有22所,而具有明确地培养特色的院校仅仅14所。在培养体育人才的方向上很大程度上与课程的设置有关,而一般的体育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主要是按照术科和学科来进行分类的,把体育专业按照主修和辅修两部分来开展教学,在术科体育课程的设置上主要包括蓝球、排球、羽毛球、网球等,一些户外体育运动的项目只有30多所学校开设,而在这些院校中,专门培养户外体育人才的院校更少,这一现象表明,体育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并不是十分重视户外运动,有的只是当做选修课程来进行安排。在学科方向的设置安排时,很多都是以俱乐部经营、赛事管理、康复按摩等进行设置的,在这些方面的教学中虽然在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比较系统,但是由于学习氛围以及经济状况的影响,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很少,而一些社会体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很多又与其他体育专业的性质相同,近而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机会都被缩减,使得社会体育的教学在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能力方面都难以适应社会体育的发展需要。

2.2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社会体育是近几年随着社会体育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其在培养体育人才方面的理念是以满足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宗旨,通过相关调查显示,在发展过程中的情况并不是十分乐观,一些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就业率低,而且在就业学生当中,专业对口的更是很少,而且在半年内离职率很高,其薪资水平要低于全国范围内的所有毕业生的平均水平,使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面临这一社会窘境的原因主要是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没有真正认识到社会体育专业与社会体育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从第一个成立社会体育专业的时间开始算起,已经有20几年的时间了,在这期间我国的经济建设速度十分显著,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一些传统的培养体育人才的方法已经不再适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更好地获得就业的机会,促进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就必须要认清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人们对社会体育的实际需求,来转变教学的方法。很多学校在开展社会体育教学时,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大众的参与度,忽视了户外运动对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社会现状,户外运动发展的速度十分显著,而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很难适应户外运动的发展现状,存在极大的矛盾。目前我国的户外运动事业在发展速度上正处于上升的时期,相关的组织机构越来越多,参加的人数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在户外体育专业人才的供应上与社会的实际发展现状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很多时候为了临时解决户外运动的高峰情况,都会短时间培训一些临时的户外教练人员,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对户外专业人才的需求,但是由于其是集训式的培训方式,很多时候在专业技术与专业的户外教练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使得户外运动教练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服务的质量也得不到保障,使得参与者的满意度极低,其自身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长此以往,极大地降低了参与者对户外活动的热情,近而影响户外体育事业的发展。在很多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中,都没有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如果可以让其在就业的方向上有所转变,就会很好地解决这一社会现状,使得社会体育专业和户外运动事业得到共同的发展。

3转变培养社会体育人才的思路

3.1针对社会需求转变培养观念。无论是那个专业在培养学生的宗旨都要人尽其才,只有找到适合其自身的发展方向,才能够培养出真正的优秀人才,虽然社会体育学生毕业的就业率水平比较高,但是专业对口的就业却很少,而且离职率很高,所以在培养社会体育人才时,要以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使得学生可以在工作岗位中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可以让其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样才是正确地培养人才的观念。高校在开展社会体育专业时,一定要充分地考虑到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在培养人才的观念上加以转变,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来确定人才的培养方向,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社会体育专业是近几年随着社会体育的发展不断发展起来的,其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学科,因此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以社会实际的发展规律相结合,转变人才的培养观念,才能不断地为社会体育的发展注入新鲜力量。

3.2优化原有课程结构。目前,随着户外运动行业的不断发展,在设置体育课程时,要把握好社会的实际发展方向,以及社会经济建设的整体方向,把其整合到课程结构当中来,由于户外运动是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进行的,而地理面积十分辽阔,地形多种多样,所以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把握好户外运动对专业性的要求,对于一些学校在户外体育教师力量薄弱的现状,可以和一些户外运动的机构进行合作,聘请一些户外运动经验丰富的专家,通过专家的合作可以更好地为体育教学专业定位,也更好地适合了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可以为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专业的人才。

作者:张忠子 单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体育部

第七篇: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探索

构建高校完整的体育教学理论体系应该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合理的评价体系、体育锻炼的目标等相关因素,引导学生从体育锻炼的过程当中将基础理论知识、锻炼的方式、掌握的技能以及各项运动的感悟以书面的形式描述出来,使大学生增强对体育知识架构的理解能力,在平常的运动中运用体育锻炼的基本技巧,增强个人的身体素质以及健康的意识,满足大学生的身体成长需求,进而达到使学生树立终身运动锻炼的意识。

1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理论构建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体育基础知识的传授,促使学生增强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锻炼的好习惯,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高校的体育教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构建思想是指以大学生的身体、心理为根本的立足点,以传授体育理论知识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当下的社会人文环境以及人体的成长规律。从身体的成长规律角度讲,大学生处在身体发育成长的最终形成时期,一般来说,女生的身体成熟时期为17~23岁,男生的身体成熟时期为18~24岁;从社会人文的角度讲,大学生已经对现实社会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判断事物的能力,因此在体育教学课堂中,体育教师应该按照更高的教学标准设计体育教学内容,使学生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高校的体育教师应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在体育课程环节中合理地安排课程结构;应在不断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同时,强化体育课程环节的调整力度。由于我国体育课程体制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课程都会受到其他文化课程的影响,没办法实现一套完整的、具有体育课程特色的教学方案。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依旧遵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现代化的体育教学工作,这会使得学生减弱对体育学习的需求和兴趣,导致教师没办法对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学习进行分析,就不会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起到积极主动的作用。在对体育课程进行编排时,教师并未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使用的依然是传统的比赛游戏或者简单地跑步练习等。对于现代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而言,大多数学生在课上都是被动地学习,许多学生不喜欢主动参加体育活动,而且体育活动大多数是由教师来安排内容,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活动缺少趣味性和个性。所以,在高校体育课程中,教师应该采取创新型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也是高校体育创新教学法的重要所在。

2我国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概况

2.1没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现阶段体育管理体系不完善

由于我国传统的体育教材课程的内容比较繁多,而且体育课堂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缺乏创新,使得体育的教学理念没有依据时代的变迁及时地更新,限制了体育教学课堂的发展进步;其次,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课堂中,没有充分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缺少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将学生的身体锻炼、心理辅导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但是,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师仍然受到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实际的体育课堂中无法规避体育教学的弊端,如有的体育教师只重视体育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及个体的发展差异,缺少高校体育的培养特色,使得体育课堂过度地重视体育技能的培训,相应的体育管理体系不完善,致使高校体育的真正价值并未在课堂的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体育运动不但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而且对健全学生良好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强化学生的体能,为学生提供社会经验。

2.2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没有依据时代的转变更新体育教学理念

体育是一门能够增强身体素质、吸引学生的重要学科,但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使其失去了原本的生命力。面对体育课堂枯燥乏味的体育训练内容,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了厌烦心理,大多数的学生失去了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甚至有的学生纯粹地为了考试来应付体育课堂,且教学评价体系缺少科学化、合理化地制定,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以及心理发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时,没能及时地与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兴趣沟通,使得学生的体育学习得不到很好的突破。通常情况下,教师会根据文化课的课程安排来开展体育教学,造成学生对体育教学不重视;其次,体育课的单一性、教学设施的不完善也会影响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受体育教育的成效明显下降。现阶段,我国高校要高度关注体育课堂当中人文主义的缺失现象,传统的教学思想不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阻碍我国体育发展的主要原因,随着现代化发展节奏的步伐加快,高校体育的发展也应该融入更多的现代化内容。丰富高校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促进我国体育课堂多元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应该在实际的教学内容中融入更多的时代特征,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

3大数据背景下构建我国高校体育创新教学体系的新理念

3.1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体育评价体系太过绝对化,缺少人文关怀,且教学课堂枯燥乏味,使得高校的体育教学存在诸多的弊端。若想创建高校体育的新思路,就应该活跃高校体育课堂的氛围,融入教师的人文主义精神。高校的体育教学不单只是强化学生的身体训练、增强体质,还可以在不同的锻炼、游戏等活动中增加与学生、教师的情感交流,在体育锻炼中体验课堂的乐趣,进而促使学生喜欢融入到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来。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增加人文主义精神,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与三观,并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经验。实践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因素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以及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高校的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环节中利用体育课堂规律,为学生提供一个活跃的体育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让其在体育课堂中体验教学带来的快乐;教师应摒弃以往硬性的体育评价体系,观察学生对体育教学课堂的反应,对学生因材施教,通过兴趣引导的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体育锻炼的意识。

3.2高校的体育教师应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开拓体育教学新思路

高校的体育教师应该拥有创新的体育课堂理念,充分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丰富教学形式,使体育课堂更加富有吸引力。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践行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重视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兴趣教学方法,关注每一名学生的表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有限的体育教学时间内完成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

3.3创建高校体育课堂的兴趣小组

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别成立体育兴趣小组。在不同的兴趣小组中,学生会有相同的学习兴趣和体育爱好,这样会使得体育学习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一同推进。为了能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满足,教师可以开展自由式的兴趣小组活动,还可以将一些与体育相关联的内容增加到体育活动中来,使体育活动更加具有趣味性。例如,将实验课与体育课同时进行,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看哪一组的兴趣实验与体育活动结合得最好、最吸引观众,从而培养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热情。此方法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文化课趣味性的一面,既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3.4在游戏中丰富体育教学

高校体育教师要针对学生好动、好奇、求知欲望强的特点,使学生产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改变学生对学习厌烦的心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设计教程,最好是将游戏融入体育教学中。游戏是最受学生喜爱的娱乐方式,将游戏与体育教学进行融合,可使平时不爱参加体育活动和没有兴趣的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新的认识。体育教学当中加入游戏元素,是针对高校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案,体育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活动之前,应该对学生的实际兴趣进行调查,依据实际的调查结果做好体育课堂教学的准备方案,以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

4结语

高校应不断地完善体育教学体系,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与创新手段。体育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促使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充满着兴趣。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未来的社会发展,还会对学生今后的生活产生影响。所以,新的创新体系会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进步。

作者:王永风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参考文献:

[1]冯伦.新常态下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的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5(35).

[2]侯圣苍.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

[3]王满.面向阳光体育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体系构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9).

[4]贡娟,李晓红.试论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J].体育科学,2000(3):22-24.

[5]龚婉敏,徐永生,胡惠,等.高校公共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创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