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问题简述(4篇)

初中体育教学问题简述(4篇)

第一篇:初中体育教学参与式实践

摘要:

随着素质化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初中体育的发展速度也得到了提升。基于此,文章认为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将参与式教学模式应用其中,找准合适定位,集中力量对学生参与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予以引导,并打破与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自主性。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模式;初中体育;课堂教学

近年来,我国关于初中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也实现了许多方面的创新。但是,仅仅依靠追求技术考评考试中的成绩要求作为教学工作的落脚点,忽视学生的个体性差异与真实收获则容易使体育课程教学出现脱节。据此,笔者针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提出参与式的教学模式。

一、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相关概述

参与式教学模式是指,通过由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协作,从而建构起一个热烈、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此课堂氛围中,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够自主地享有参与和学习、发展的机会。将参与式教学模式引入初中体育的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第一,从参与式教学模式自身的实践要求上来看,“主体参与”是教学中最为基础的构成要素,这也要求广大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必须要得到保障。在传统化的教学模式中,教学模式主要为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而在新的时代特征下,将学生视为教育与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主观的学习愿望与学习激情得到激发,成为教师所要把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第二,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也成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深层要求。让学生可以自发地参与到初中体育课堂中来,不仅可以让师生在活动开展中能够保持稳定的一致性,而且这种主动性的热忱也能引领学生在自主学习、自发锻炼的过程中获得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的持续提高。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法

第一,找准合适定位,集中力量对学生参与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予以引导。当代教学中,“以人为本”作为基础性的教学思想,在指引学生进行参与式学习时也成了较为重要的参考原则。这便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考虑部分,将自身在教学活动中所占有的位置进行重新定位,从而意识到学生与教师在整个学习中具有了平等关系。当形成这样的对等关系后,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是体育课程的讲解者与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同样可以成为活动与学习的组织者或引导者。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友谊的建立来同学生展开沟通交流,通过倾听学生对于初中体育课程的学习心声,从而真正了解学生所重视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定位的准确,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偏不倚、合适有度地认清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从而让教师的职能与作用发挥最大的价值。举例来说,一些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可能不具备体力上的优势,在体育考核或测验中也明显落后于其他学生,而通过教师正确合理的鼓励与引导,学生不仅可以树立起自信心,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自我认同感,进而让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拥有与保持更大的学习热情。第二,打破与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自主性。其一,体育教师要突破传统体育教学的桎梏,创新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渴望能够得到提升。其二,教学方式的改变也需要教师在课堂准备时必须将独立的思考能力与行为能力作为培养与锻炼的重要内容。举例来说,在过去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教授跳高的方式,此时主要的讲解要点都会集中在跳高的技巧与动作上,教师也会采用示例的方法向学生予以展示,最后在教师的在场监督下,让学生完成跳高动作。这样的教学活动在参与性的体育课堂中进行时,应当采取的态度是教师让学生对跳高的动作进行自由的选择,并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摸索与试炼,寻找到最能适合自身的跳高方法。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让学生在安全的条件下参与跳高运动,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初中体育课程学习中建立起更为完善的学习观。

三、结语

加强初中体育课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不仅对于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积极性有着积极作用,同时可以直接促进学生改变思维定式,真正达到参与体育锻炼的效果。因而,只有不断强化关于初中体育的参与式教学模式方法研究,并将这些探索得出的经验积极运用起来,才能使得我国的体育教学事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取得辉煌。

作者:徐剑伟 单位:福州江南水都中学

参考文献:

[1]杨克琴.探析初中体育教学中主体参与模式的应用实践[J].学周刊,2014(36):77.

[2]杨阿香.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课堂的实践应用[J].华夏教师,2013(5):55.

[3]陆爱东.初中体育教学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当代体育科技,2011(5):30-31.

[4]谢扬华.论初中体育教学中课堂游戏的实践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26):107-109.

第二篇:初中体育教学教材内容反思

国务院出台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大力发展足球事业为目标,并把校园足球作为中国足球改革的重要环节。《方案》的出台,是中国足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存在弊病的结果,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西方以及日韩国家学校体育的快速发展,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改革体育教学。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以学校体育的发展为突破口,从体育教学的改革做起。

1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意义与困惑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在教学选择中要充分尊重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使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选择的主动性能够有效发挥。一旦体育教师成为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主体,就会出现与之相关的问题,如教师应如何选择、各个教育阶段的学习如何形成有效衔接、5大领域目标和6大水平目标的实现应如何分配、什么样的内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能力发展的需要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新课程标准通过规定各学习领域和水平目标,为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构建了指导框架,具体选择何种教材,是体育教师必须要面对的。近些年,国内开展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归根结底就是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目的是摒弃不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要的内容,倡导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但是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教学内容的好与坏,依然是一个难题。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考虑受哪些因素制约并把握相关原则,才能选择出适合学生体育与健康需要的内容。

2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影响因素

2.1学生身体发展状况

体育锻炼方式和内容的选择必须立足于学生的身体发展状况,这是由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和人的一般成长规律决定的。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大致在12~15岁,在生理上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变化快,这个阶段的学生不同于儿童,也不同于成人,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身体素质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所以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能超越其所处的身体发展阶段。当前,初中生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相对较低,若开展铅球等投掷性项目,有可能会对其造成运动损伤,因此应该选择教学意义强的一些项目,如球类活动,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技巧性。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在遵守体育技能形成规律和人体机能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立足学生体质的现状,选择合适的内容,防止负荷过大和过小的运动方式。

2.2终身体育习惯培养的需要

经过锻炼使学生获得健康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但通过体育教学,可使学生在学校阶段获得体育锻炼的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实际上,真正伴随学生一生的,不是初中毕业时的身体健康状态,而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知识,体育锻炼的原理、体育知识、体育健身等文化层面的东西被他们充分掌握,才能为其今后进行终身体育提供帮助。所以在这个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让他们掌握某一种体育锻炼方式,或是掌握某一项体育技能。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发展,既要注重知识性,又要注重技能性,为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

2.3教学条件的限制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立足于客观条件。每个地区和学校的地理环境、体育器材等客观条件是有差异的,因此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内容的可行性和效果性。既要选择与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师资等条件相符合的内容,也要坚持有效性、可行性、经济性的有机统一。另外,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健身价值、文化价值、乐趣价值等。在现实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远比这些复杂得多,因此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比较各个纬度,选择一些最适合的体育运动项目。

3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具有一定的依据,所谓依据,就是内容选择的理由、合理性。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的是否实现有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视角。现代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泰勒,曾提出了教学内容的10条原则,且提出的原则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就是学习经验,即教学内容。泰勒认为,学生在学习教学内容时,内容的学习应该需要教师的指导,一方面肯定了教师的作用和地位,另一方面认为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而这个难度靠学生自身去学习是不能或者是很难达到目的的,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理论”恰恰印证了泰勒的观点。泰勒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注重内容的衔接和连续性,不能一味地重复,要给学生树立一个可以达到,但又需要付出一定努力的标准,而且学生在教学中学习到的经验可以在生活中或者其他活动能够得到验证,如学生学习到了篮球传球技能,就可以在课外的体育活动中得到运用。通过多方面的综合分析,把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五项基本原则”,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基本点,坚持“教育性、趣味性、健身性、因地制宜、可行性”五项基本原则。

3.1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身体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需要以此为出发点,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教材内容的选择,要有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但并不意味着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材的选择既要注重教师作用的发挥,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不能任由学生自己锻炼。

3.2两个基本点

既要重视学生的健康,又要注重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两手都要抓,都要硬。通过锻炼使学生获得健康是体育教育最直接的目的,但从长远来看,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关系到学生健康的未来。这就要求选择教学内容时,不仅要注重体育知识的传授,也要加强技能的提升,既要保持学生当前的身体健康,也要鼓励学生学会锻炼并坚持锻炼。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适当地选择跳远、短跑等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身体素质基础;教授学生技能和知识,培养学生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一项将来能够保持锻炼的载体,如篮球、足球等球类项目。

3.3五项基本原则

3.3.1教育性原则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的活动方式,身体锻炼是最直接的方式,但体育锻炼的价值远远高于身体的教育,还包括精神层面的教育。意志力、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等,都可以通过体育教学得到锻炼和培养。

3.3.2趣味性原则

具有趣味性的项目,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好。在运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乐趣,是体育教育的目标之一,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越具有乐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越大,所以趣味性特征明显的项目,更容易受学生的欢迎。同时,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运动项目的趣味性。

3.3.3锻炼性原则

选择具有身体锻炼价值的内容,有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同时也符合此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对技能接受的规律。教育的内容既包括知识性的,也包括技能性的,涉及学校体育5个领域的目标。

3.3.4因地制宜原则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体育文化,要能够反映地区文化特色和民族体育特色,充分考虑学校的教学条件以及文化基础。体育是一种文化,地域之间在体育运动文化方面存在些许差异,因此学校应该选择本地区的优势项目,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与优势。

3.3.5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指体育教学内容要关注效度,注重教学的有效性,重视教学内容的实施。教学内容应充分考虑学校的体育教学设施以及师资力量、学生的接受情况。4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建议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情况,科学选材。(1)宏观上,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体育教学内容应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具有前瞻性、科学性、有序性、一致性等特点。各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应形成互补和呼应,内容的选择不仅能够满足某个阶段的诉求,也可以满足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需要。中小学到大学的体育教学内容,应该能够有效衔接,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同时考虑整体性,使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够构建一个健康、有序、完善的体系,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圈”。(2)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应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五项基本原则”。从宏观到微观的具体操作,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复杂的,构建一个完整、有序、健康的体育教学内容系统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改变当前体育教学现状的关键,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是需要一直关注的问题。

作者:刘琦 单位:张家港市第二中学体育组

参考文献:

[1]季浏.正确理解新体育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J].体育教学,2006(5).

[2]程传银.体育教学现代性的反思与重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3](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英汉对照版)[M].罗康,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第三篇: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探讨

摘要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时期。从我国的教育设计规划之中看传统的“应试教育”应该完全被“素质教育”所取代。然而事实上,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之中与教育相关的方方面面的内容都需要改革和创新。这一转变过程具体到每一门学科就意味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转变。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体制的改革开始之后,每一个学科的教学方法都有了重大的改变。一些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之中得到了应用。这些教学方法满足了为学生主体服务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初中的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强调通过对学生的兴趣进行积极的引导,进而产生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引导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良好的教学情景,将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使学生产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之中。新课程标准对初中体育课的教学方法的要求之一就是要积极采用兴趣教学法。事实上,兴趣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对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兴趣教学法在运用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的探讨,探究了初中体育教学之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问题。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育;兴趣教学法;运用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发展对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因此初中体育课程对学生的身体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初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体育教学的主体,老师对学生的发展进行一定的引导,这样可以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初中体育教学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二是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之中采用的兴趣教学法是指“以学生的兴趣为主线开展各项体育教学活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对于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完成教学任务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将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之中的运用选做一个研究课题是有实际的教育意义的。

1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之中运用时存在的问题

兴趣教学法是我国在提倡“素质教育”之后,教育界学者新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际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之中尚存在许多问题。细致地研究目前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是顺利推进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上全面推广的关键一步。笔者在分析和综合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及一线老师与学生的反馈后,目前将兴趣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目前的初中体育课程设计中缺少兴趣点;二是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上的运用效果不佳。现阶段,我国的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受到文化课程教学活动设计的影响较大。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活动不具备学科特点。在实际的体育教育过程之中还是以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为主体。初中的体育教学最常采用的方法是“放羊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无法满足学生在体育学习之中的个性化需求。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时,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流露出的兴趣点不易被老师觉察到,因此教师也无法及时地对学生表现出的体育学习心理进行分析,这就导致教师不能积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自主地参与到体育课堂上的活动之中来。依据传统的教学方法设计的体育课堂活动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愿与兴趣排除在外。传统的体育课堂活动通常仅包含一些简单的比赛、跑步以及健身操和广播体操。在这种体育教学现状下,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的课堂活动之中,甚至于一部分同学对体育课产生了一种抵触心理。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认识的不明确,致使教师忽视了体育活动之中的个性化因素,在初中的体育课堂上自由练习的形式广为存在。从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看,在体育课堂上融入兴趣点是运用兴趣教学法的关键步骤。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这直接导致了我国目前的大部分初中体育教师和学生忽视了对体育学习兴趣的思考。正是这种思考的缺乏,直接导致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突出,不明显。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整体性,即老师开展的是整体性的体育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的缺点是教学的成效不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部分老师只是凭借个人的主观想法,决定一节体育课上或者不上,这就使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在这种消极的现状的影响下,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积极性也会逐步降低,将专注于体育课的精力转移到文化课的学习上,完全忽视了体育课的存在。现阶段,老师对初中的体育教学也持有一种错误的观点,即不重视体育课。许多文化课老师不尊重体育课的存在,常常拖堂等,致使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不能正常展开。在个别班级,班主任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科成绩,会与体育课老师进行协商,而后将体育课改为自习课。影响初中体育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学设施的严重不足。由以上的探讨,我们就可以发现,目前的初中体育课由于多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体育课的课堂只是一种形式,真实的教学作用十分的有限。

2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之中的运用分析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之中运用时虽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但是加强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已经成为了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者必须要努力做好的事情。下面本文就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之中的运用问题展开分析。

2.1加强兴趣小组的创建

在初中的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兴趣教学法时,首先老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其他有相同爱好的同学组成体育课学习小组。在每一个兴趣小组之中,学生都具有相同的爱好。这种让学生自主进行小组组合的方法促使学生将兴趣作为个人体育课学习的主要动力,有助于学生的进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进一步地激发和满足学生的爱好,老师应积极地将一些与体育相关的艺术项目引入到体育课堂上的活动之中。例如:可以让选择了篮球和街舞的同学同时进行表演,其他的同学作为观众,以观众吸引力作为评价两个小组表演水准的标准,这样的标准能够激发学生的竞技热情。这种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拼搏精神,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在这种体育课堂上,作为观众的同学的体育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满足,他们还可以找到与自己有着相同兴趣的同学进行交流并创建新的体育兴趣小组进行学习,这对于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提升作用。这种教学方法还有助于塑造一个团结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

2.2丰富体育游戏教学活动

事实上,学生对于初中的体育课的教育模式一直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然而由于教学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学生的主观愿望一直未引起体育教师和学校的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这种现状得到了改观。教师开始尊重学生的意见,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体育课的教学活动。将游戏与体育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形式之一。教师通过对游戏和体育的整合,改变了学生对于体育和游戏的认识,提高了初中体育课教学的趣味性,促使那些不愿意自主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之中的学生融入课堂当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组合方式使初中的体育教学课堂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针对学生的兴趣和初中生的发展特点,将许多生活之中的元素融入体育课堂之中,前提是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选择游戏方式时以大多数人喜欢的形式为主。例如:在体育课堂上,老师应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游戏,然后依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让同学们举手表决,进而确定具体的游戏项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老师也要对教学的形式进行积极的创新。例如:老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用轻物的投射游戏来打破学生传统的体育学习观念。在初中体育的教学课堂上老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如何在游戏之中取得胜利。这种体育课教学形式不仅达到了体育课的教学目的,还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

2.3利用情景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通常存在较大的差距,可能有人喜欢踢足球,有人喜欢跑步,有人喜欢篮球等等。这就直接导致了初中的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面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情景的创建,为不同的学生创建不同的教学情景。依靠这些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学习,促进他们对于体育课程的好感。在初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之中运用情景教学,不仅能够大幅度地提升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性,还可以有效地释放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之中聚集的压力。比如:老师在进行田径教学时,为了提高课堂上不喜欢田径运动的学生的兴趣,老师可以通过创建一个良好的、有效的情景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之中来。教师在正式开始田径训练前,可以向同学们讲述一些著名的田径运动员的故事,比如刘翔。教师通过讲述这些人的故事,有效地为学生创建了一个体育锻炼的情景。在这样的一个情景之中,教师可以用一些鼓励的话语来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运用情景教学时,要懂得用合适的、恰当的方法肯定学生的锻炼结果,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当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体会到一种成就感之后,他们对于体育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加,会自主地参与到体育课堂的教学活动之中。

3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育是初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初中的体育教育有利于促进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目前我国的初中体育教育存在诸多的问题,笔者以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育之中的运用为核心,探讨了几种能够提高初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的学习方法。重点论述了兴趣教学法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之中运用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简单地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希望目前从事初中体育教育的老师能够认识到学生个人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对于体育教学成效提高的重要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老师可以将兴趣教学法与日常的体育教育紧密地联合在一起,创造出更多的体育教育方式来促进我国的体育教育教学成效的提高,为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董大伟 单位: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通江口中学

参考文献

[1]王华国.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探究.

[2]顾锡冲.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

[3]苏景泰.体育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四篇: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主动参与性提升

摘要: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只有让学生健康地成长,才能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就应该重视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参与程度。初中体育教师在为学生讲授体育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分析学生特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积极融入体育课堂中。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主动参与;策略

只有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使学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基于此在初中教育阶段就应该重视体育课程,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从而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在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初中体育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初中体育教学做出贡献。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现状

虽然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教学事业也实现了改革,但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参与程度不高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学生对体育知识不感兴趣,当前大部分体育教师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特别是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差异,在讲授与足球、篮球有关的体育知识时,出现了班级女生对相关知识不感兴趣的情况;二是学生无法在体育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常常采用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但是不论是在讲授内容上还是让学生练习的过程中都是教师起决定作用,即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只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相关内容的练习,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厌恶情绪;三是体育课堂中学生参与程度低,活动效果不佳。由于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并没有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活动忽视了学生兴趣爱好,学生无法积极地融入体育活动中,造成了体育教学效果不尽理想的问题。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的策略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认识到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程度不高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下面提出四点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互相监督、互相学习,从而能够在一个小组内更好地练习体育教师教授的内容。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具有很多优势,能够使学生在互相监督的前提下,更加积极地融入体育课程的学习中,并且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更快速、有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体育知识的信心,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使用该种教学模式时,体育教师也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在分组时,同一小组中需要具备体育能力强和体育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以便体育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带动体育能力差的学生;二是在布置体育活动内容时,尽量为每一小组成员都布置相同的任务,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学习的全面性。

(二)引导学生进行趣味体育

以往学生参与度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初中体育趣味性低,因此,要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程度,就要引导学生进行趣味体育,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合理融入一些竞技类比赛,两个班级举行联赛,或者借助多媒体等为学生放映奥运会等能够吸引学生的体育内容,使学生产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这样在日后进行体育教学时,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将自身视为课堂的主体,从而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度。例如,为了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程度,教师可以为学生举办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体育活动,在传统的“二人三足”游戏模式上增添一些内容,可以让两名学生之间夹上一个气球,从而提高游戏的趣味性,使学生产生想要参与的想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合理使用分层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方法就是指将某一班级中的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体育学习能力进行分层,一般情况下分为三层:第一层为体育能力十分强的学生,第二层为体育能力一般的学生,第三层为体育能力差的学生。通过分层,为不同层次学生布设不同体育活动,讲授难度程度不同的体育知识,同时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使每一层次学生接触到的知识与自身学习能力相当,所参与的活动也在不同层次学生能够承担的范围内,使学生不仅能够收获到更多的知识,而且能够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主动参与到本层次的活动中,并积极向上一层次发展。在使用分层教学方法时,教师应该增加对评价工作的重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例如,在讲授跳远运动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跳远能力,将班级学生分成三层,为每一层次学生布设不同的跳远长度,从而缩短每一层次学习能力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在为学生树立信心的同时,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程度。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与主体地位

由于在初中阶段,学生成长速度存在着差异,因此,要想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就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与主体地位,特别是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地为男生与女生设置不同的跑步长度、运动强度,使学生对任务更有完成的信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初中体育教师在教授体育知识和指导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如果学生能够掌握该项练习内容,就为学生讲授下一练习内容,但是在学生无法掌握某一体育项目时,切不可为了赶教学进度而盲目讲授下一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为班级学生讲授长跑的技巧时,首先应该为学生讲授在长跑过程中最实用的呼吸方法,并让学生进行练习,但是应该分开控制女生的练习长度与男生的练习长度,如果学生如何练习都学不会教师所讲授的长跑呼吸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成为主体,在个体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长跑练习与活动中。

三、结语

总而言之,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才能强健学生体魄,使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希望通过上文的分析,能够使初中体育教师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与本文提出的四点教学策略,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初中体育学习中。

作者:李先东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孙庆华.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20):115.

[2]朱志庆.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5(13):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