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思考(4篇)

高中体育教学思考(4篇)

第一篇:高中体育教学安全问题及对策

一、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安全事故的发生虽然存在很大的突发性,难以预见,但安全问题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常见的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体育器材引起的安全问题;师生安全预防意识不足引发的安全问题和课程设计不合理引发的安全问题等方面。例如,在跳木马运动中,看似简单的运动却会造成学生心理紧张和恐惧情绪,教师应认真对待学生的心理反射,做好运动的准备工作和防护工作,确保学生在运动中的安全。又如,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急于训练学生的耐力、力量等,而忽视学生身体的承受力,超负荷的运动内容安排就容易造成学生受伤,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针对安全问题存在和发生的特点,应注重事故预防的重要性,将一切安全隐患尽可能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一,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将运动中每一个细节的安全问题都给学生讲清、讲透,孜孜不倦的为学生灌输安全意识。例如,在投掷类运动项目前,带领学生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并向学生讲明可能出现的危险动作等,必要时教师以身示范,确保所有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安全注意事项,起到有效的安全隐患预防效果。第二,认真备课,系统、严谨的思考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规划好教学的方法及步骤,全面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和状况,并积极的思考应对策略,预防安全事件的发生。例如,篮球运动中激烈的对抗容易引发碰撞、跌倒等状况,在运动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向学生讲清活动规则,准备好一些急救的药品等等,最大限度的确保学生安全。第三,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对体育运动安全性的认识,转变体育教学观念。一方面,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以竞技为主的老思想,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参与中的快乐与健康,树立体育教学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理念。另一方面,教师要采用辩证的观点看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不能因为体育教学项目中存在安全隐患而剥夺学生对该项运动的热爱,应引导学生做好准备,最大化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安全运动中获得快乐感和满足感。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预防安全问题

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对于规避一些体育运动安全问题极为重要,例如,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可以减少运动的盲目性,也可以缓和直接运动的激烈性,使人的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状态以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针对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首先体现在学生运动量的合理性上,避免学生因超负荷运动造成肌肉疲劳、韧带拉伤等事故。例如,在三级跳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选择慢跑、蛙跳等作为热身动作,以提高学生的助跑协调性和弹跳力,但如果热身运动安排的过于繁重,学生的腿部肌肉就会感到酸痛,不但会影响教学的效果,还会使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产生运动障碍,不愿意参加其他体育运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运动的兴趣。其次,注意教学步骤的合理安排。在学习体育项目前一定要引领学生做充分的准备活动,要坚持运动的循序渐进性,避免突然的运动刺激人的肌体,对学生造成意外的伤害。例如,跳高运动教学前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在教学中就容易造成学生的跌倒、摔倒等情况,增加了安全风险。第三,注重教学场地、教学器材使用的合理性,避免场地障碍、运动器材不合理布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例如,在体育教学场地有几个班同时上体育课,应提前做好教学内容的调整,避免运动场地应用冲突,尽可能避免不同班级学生的相互干扰。又如,在跨栏运动中,障碍物的布置要合理,一是助跑距离要合理,避免学生的拥挤,确保学生助跑的有效性;二是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和合适,太近、太远都易造成跨越的失败,导致学生的磕碰或跌倒。总之,合理安排体育教学是解决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关键之一,对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安全性极为重要。

三、灵活多变,解决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易变性、多样性,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也要有针对性、创新性和多样性,除以上归纳的几点外,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第一,通过教育、树立榜样等形式规范学生的纪律性,纠正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逞强好胜、逞能蛮干等行为,塑造学生强烈的安全观念,提高体育运动的安全性。第二,重视运动器材的维修和保护,避免器材损坏造成的安全事故。例如,在篮球运动中,篮球架的稳固就非常重要,存在安全隐患的篮球架要及时修理、维护,避免其倒塌造成的严重后果。第三,广泛考虑体育教学的各种环境,确保体育教学安全。例如雨雪天运动场地湿滑,可安排室内教学,避免学生摔倒;夏天天气过于炎热,可安排较为轻松的活动,尽可能在树阴下进行教学,避免太阳的暴晒导致学生中暑、晒伤等问题发生。第四,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急救方式,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能够冷静的、及时的处理,将伤害降到最低。此外,还可以通过安全问题应急预案、安全急救演练等方式预防和解决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体育运动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安全问题,但绝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删减体育教学内容,约束学生的运动兴趣。相反,可以借助体育运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引导学生对运动中的危险进行有效的预防、排除和解决,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使其在体育教学参与中获得健康和快乐。

作者:魏哲海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侯集高级中学

第二篇:高中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意识策略

一、当前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中学生对体育锻炼不够重视、体育意志力普遍较弱

我国高中生的体育意志力普遍较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使其体育锻炼时间严重缩短,且由于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高中生对于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力较弱,常常在有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机会时,不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在无体育课时,想不到进行体育锻炼。长期体育锻炼的缺乏,造成了高中生体育意志力的异常薄弱现象。主要表现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致较低,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坚持时间较短,无法按照规范要求使自己体育锻炼的姿势形态达标等。这种对待体育锻炼不积极的态度,对于培养高中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来说是一个重大的阻碍。

2、高中生处于生理发育的特殊时期,降低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高中生处在身体发育的特殊时期,身体发育的逐渐成熟和心理发育的相对滞后性,使得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时的顾忌增多,影响了其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比如,由于高中体育课是男女生混合在一起进行的,因此,他们会极其在意自己在做体育动作时的形态,生怕会受到异性的嘲笑。这种想法会大大影响学生在体育课的正常表现,而且受到此心理的制约,会使高中生在体育课上表现出紧张和不安感,这种不适心理会直接影响他们对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看法,降低对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参与感。

3、高中生缺乏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指导

高中生从小学开始便面临着各式各样的学习压力,而且受到老师及家长对待学习成绩的态度影响,使得他们在小学起就养成了不重视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习惯,一心看重文化课成绩,对于身体健康状态则处于忽视状态。长期体育锻炼的缺乏和体育锻炼习惯教育的缺失,使得高中生没有养成正确的锻炼习惯,对于高中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育来说是极大的阻碍。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1、通过体育竞赛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首先应该激活高中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这样才有可能使其对于体育课以及体育锻炼的兴趣变为热爱。针对体育课的课程特点来看,体育竞赛无疑是提升学生对于体育锻炼参与兴趣的有效策略,通过体育竞赛,不仅可以达到激发锻炼兴趣的目的,还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而且,体育竞赛的竞争性特点,还会激发起学生的获胜心,学生在体育竞赛中获胜所带来的喜悦和快乐,会更加肯定自己在体育方面的能力,也会更加热爱体育锻炼;如果在体育竞赛中失利,学生则会重新燃起斗志,同时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以期望在下次的竞赛中获得胜利。所以,老师可以定期举办诸如田径项目跑、跳、掷比赛,毽球、羽毛球、乒乓球,篮、足、排、武术等比赛以及跳绳比赛等多种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确保竞赛样式的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竞赛尽可能囊括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更有动力参与其中。

2、利用“开放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课具有活泼、放松和开放性的课程特点,也没有具体的教学方式进行遵循。因此,体育课应该多多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课堂集中力,更好地实施教学,使课堂教学效果实现高效性,也使得终身体育意识能够进行有效的渗透。老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询问他们对于体育课的看法,有什么他们认为不足的地方能够改进,有什么地方他们觉得满意,可以再进行加强。通过对学生的意见采集,能够使体育课堂的设置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接受习惯,学生们对体育课的期待也会增强,也才能使得终身体育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3、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想终身体育意识被学生所认可,老师就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偏爱度,也会使得学生对老师教学认同感实现提升。在体育课上,老师要对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进行了解,以便在进行课堂教学设置时更加符合学生的身体素质承受程度,对于身体状况特殊的学生,给予他们身心上充分的照顾和帮助。老师也可以在体育课堂引入体育小游戏,然后和同学们一起参与其中,不仅可以与同学们和谐相处,而且游戏式的教学方式更加可以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娱乐时体会到体育锻炼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无处不在,使学生对终身体育意识达到高度认同感。

三、结语

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对于提升高中生的身体素质来说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处在高强度学习压力的高中生来说,身体健康是保障学习成绩提升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因此,高中生要具备这种终身体育锻炼的健康意识,在学习之余,不能忽视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定期进行体育锻炼,为更好地进行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作者:周新华 单位:吉林省通化市第十一中学校

第三篇: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模式探析

1游戏竞赛教学模式

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竞赛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较为科学和有效,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谓的游戏竞赛教学模式主要就是指,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游戏和竞赛,通过与学生玩游戏或者是进行比赛的方式进行体育知识的教学,以进一步提高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例如,在短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接力比赛的形式进行。而哪个小组用的时间最短视为胜利,教师可以对胜利的小组进行奖励。而学生为了获得小组胜利,也会更加努力的进行短跑的练习,通过采用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出来,进而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果也更好,有助于提高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职业高中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的进行。

2多媒体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模式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也能够提高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可以有效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例如,一些高难度的体育项目的体育动作较难,学生在课堂上无法高效率的掌握。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体育项目动作要领的演示,可以进行慢动作回放,使学生能够全面的掌握相应的动作要领,进一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此外,为了增加职业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体育比赛的视频,能够活跃职业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气氛,增加体育课堂教学的活力,以实现最佳的体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体育学习上不断的进步。

3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所谓的任务驱动主要就是指教师通过为学生布置任务的形式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到相应的体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讲授完相应的动作要领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练习,在练习中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相应的体育项目,最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检查,了解学生体育项目的掌握情况,通过科学的实施,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而且在此过程中,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更高,进而实现了对学生的高效教学。

4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也能够实现较好的体育教学效果。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的体育学习水平,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使各个小组学习整体水平相当,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快速的理解和掌握相应的体育知识,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有着极大的作用。总之,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的应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最佳的体育学习效果,使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提高体育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长远学习和长远发展。

5结论

本文主要针对于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只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也才能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体育学习中,提高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教学下,实现体育学习上不断的进步,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作者:刘鲲 单位:公主岭市教师进修学校

第四篇:高中任务驱动体育教学现状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定义及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一个任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着任务进行思考,在各种问题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应用各种学习资源,自主探索及学会合作去完成相应的任务。这种教学方法的基础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能够适应课程的改革方向,越来越受到教师的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几个主要的特点:第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会创设一种情景,这种情景一般与现实比较类似;第二,明确课堂的任务和问题,教师设置任务应该与目前教学的内容相关,并提出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第三,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是主动学习,团结互助;第四,任务执行时间到了,要进行效果评价。这个过程,主要先有学生自我点评,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应用存在的问题

2.1设置任务存在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是“任务”,如果任务设置存在问题,就失去了其的应用意义。在目前应用中,高中体育教师在设置任务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任务不明确,学生不清楚自己要完成什么目的。例如体育教师,在游泳课上,让学生游50米,但是没有明确规定是用蛙泳还是自由泳,因此学生也不明白老师的用意和目的。其次,任务设置偏离教学内容,例如体育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去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这样的任务就有点偏离了教学任务。最后,课堂的任务难度问题,一些体育教师设置的任务比较简单,例如让学生投十个篮球,进一个就算合格,让很多学生觉得缺乏挑战性,没有意义。也有教师设置的任务难度较大,例如要求女生50米跑进8秒内,这会让大部分的女生觉得任务高不可攀,进而失去完成任务的信心。

2.2分组存在不合理现象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很多时候都需要进行分组。教师在分组的时候喜欢将成绩好的放在一起而成绩不好分为一组,也有一些教师喜欢按照身高进行分组。例如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要将一个班分成四组进行接力赛,一些教师直接按照学号分组,1到10号一组,11到20号一组。没有对每位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了解,这样会导致每个小组的体育实力出现不均衡,最后会让学生感觉老师不公平。也有一些教师直接让学生自由组合,于是出现平时多话讲的几个人又凑到一块,这样只会增加他们闲聊的机会。对于那些安静的学生组合,让整个小组变得沉闷。

2.3教师直接干涉小组的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有一个原则,就是学生要独立完成任务,教师不能进行直接的协助。但是在体育课堂上,还是存在教师直接干涉小组任务的现象。例如,教师让每个小组接力投篮球,每组的成员都能投进一个球才能算完成任务。其他组都完成的时候,剩下个别小组,这时候很多教师等得不耐烦,直接接过他们的球投进,早点结束任务。

2.4缺乏合理的效果评价

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在完成任务后要进行效果评价,但是很多课堂都没有做到这点。在体育课堂上,在各小组或者个人完成任务后,教师直接进行简单的点评,然后就解散下课。没有让学生自己点评刚刚在执行任务的表现,也没有学生相互之间进行点评。这样不利于让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肯定,长期下去失去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意义。

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的改进策略

3.1要明确体育课堂的任务

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要明确体育课堂上的任务,这样才能让学生定下一个清晰的目标和计划。例如,教师体育课堂上明确本堂课的任务是“学会人工呼吸”,两个同学一组,一个先扮演躺着伤者,一个扮演救援者,在完成人工呼吸后,两个人角色交换。在分组的时候,是男生和男生一组,女生和女生一组,更加有助于任务的执行。这样有了清晰的任务,学生就会思考如何去完成这个目标。在设置任务的时候,还要与教学内容进行衔接,例如要训练学生乒乓球搓球的动作,就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完成十个搓球动作就完成任务。

3.2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关键是让学生自行完成任务,教师不能直接帮助。因此,在教师布置了任务之后,只能站在旁边观看,就算是学生遇到困难也只能鼓励和引导。例如,学生在练习羽毛球发球,连续发了几个都没过网,这时候教师不能直接用手纠正他的动作,只能提醒“你的动作是否标准”。练习乒乓球时,学生总是接不了球,教师只能稍微提醒“你的站姿是否正确”,不能过去直接移动他的身体。整个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3做好效果评价

任务完成后,教师不能急着马上点评,应该先让学生自我点评。例如,在学生完成接力赛后,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对自己以及所在小组进行评价,主要简单说下自己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哪方面做的好,哪方面做的不足,同时对所在小组的表现进行概括点评。在小组完成点评后,教师对每个小组进行简单的评价。

4.总结

目前体育成绩尚未直接列入高考中,但是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是越来越多高校在选拔人才的一个考核标准。因此,作为高中学校,要改善课堂的教学方法,提升体育教学效率。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体育课堂的任务,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做好效果评价,这样才能提升体育课堂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兴趣。

作者:仝克玮 单位:河北定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