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考(3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考(3篇)

第一篇:运用微信平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摘要】文章分析了运用微信平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提出了运用微信平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对策。要增强高校教师对微信平台的认可度;丰富高校微信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推文内容;加强高校微信平台建设与推广力度。

【关键词】微信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对策

微信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新型交流渠道,它不仅仅是一个具有创新功能的手机软件,还是当今电子信息革命的典型代表。它成功地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途径和舆论环境,逐渐成为人与人日常交流的新形式。据腾讯公司的企鹅智库统计,截止到2016年底,微信用户已达到8.89亿,微信公众号达到1000万个。[1]作为新兴事物接收的先锋人群,大学生对微信表现出广泛的接受度,这给我国高校开展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契机。

一、运用微信平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1、高校教师对微信平台认知度不高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比较保守,对网络手段的使用率不高。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老师也更加注重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一些事务性工作,对技术变革带来的大学生思想动态变化的关注不够。尽管微信已经被大家所熟知,但在高校中,学生对微信的使用频率以及对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远远高于教师,微信软件通常被教师简单地看作是情感沟通的软件工具。在目前仅有的一些高校公众号中,内容更新速度也非常慢。高校教师限制于已有的思维模式,更加偏好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而忽视了教育环境的新变化以及微信平台的创新功能,从而导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尚未与微信平台匹配。

2、高校微信公众号内容缺乏吸引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于向大学生群体传授正确的价值理念与实践经验,以满足其未来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教育内容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核心,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能够与时俱进,并结合当下形势进行不断更新。如今,微信公众号成为现代人知识与信息分享的重要平台,但鲜有公众号针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专业讲解。另外,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上,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非常贫乏,相关公众号的内容更新缓慢且缺乏一定吸引力,简单的内容陈述很难提起学生兴趣,相应的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

3、高校微信平台管理与影响力有限

随着手机微信的逐渐普及,各大高校也开始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学校通常是利用校学生会等组织,以图文新闻或者专题撰写的方式向大学生们传播信息,进而影响大学生思想认知与价值观,但事实上,高校的微信平台并没有专业人员管理与维护,平台内信息推送缓慢、内容参差不齐,导致高校微信公众号的人气很低。很多师生甚至并不知道自己学校已经运营了官方公众号,更有师生在关注了本校微信公众号后,几乎不会点击查看平台内的新推文,造成微信公众号流于形式,微信平台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意义更是微乎其微。

二、运用微信平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对策

1、增强高校教师对微信平台的认可度

想要充分融合微信平台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提高教师对微信平台的认可度,更新他们对微信教学的思维理念。教师必须顺应时代要求,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观念,学会运用微信平台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例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建立微信群,将课堂搬到线上,开设“微课程”,在微信群中发送相关教育内容,并与学生们建立及时沟通,及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微信群看作是教学的“第二课堂”,在这里,教师转变成一个倾听和指引者,通过专题讨论,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进师生之间感情,还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教学效果。

2、丰富高校微信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推文内容

高校微信公众号不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在于微信推文对大学生没有足够吸引力。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具有强烈自我意识和好奇心的群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微信推文管理时,除了要考虑推文内容的正确性,还需要考虑内容的多样性、新颖性和趣味性。例如,高校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一些心理健康测试、思想政治教育故事或者趣味知识问答等内容,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感度。另外,在微信推文或其他信息传播中,还应明晰时事新闻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注重时事新闻要点提炼,提高大学生兴趣,引导大学生正确思考。

3、加强高校微信平台建设与推广力度

无论是微信群还是微信公众号,如果缺乏合理的方向指引,都会成为传播不良信息的工具。在扩大高校微信平台影响力前,必须保证微信平台内的内容是高质健康的,因此必须有专业团队,比如高校宣教部、技术部等负责高校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在微信群的管理上可以建立多层次的管理模式,比如高校到学生会的管理、辅导员到班委的管理、班主任到班级的管理等,高校在层级管理中应建立最短交流渠道,通过这种方式充分了解每一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缩短学生与高校教师之间的距离,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达到每一位大学生,提高大学生对自我的认可度,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促进他们思想的健康发展。总之,在微信软件广泛使用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运用微信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已是刻不容缓。本文在细致分析了当前高校运用微信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也希望学者们可以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继续探究高校如何有效运用微信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对大学生思想进行正确引导,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萍.加强微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7)138-140.

[2]李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应用研究[J].学术论坛,2016(02)163-168.

[3]李华琼.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3)63-65.

[4]鞠志强.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

[5]王铮,徐志远.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123-125.

[6]杨茂.网络文化教育:教育环境改变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01)1-5.

作者:刘洋 王晓伟 单位: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摘要]近年来,网络迅速普及和发展,成为继电视、广播、报纸之后的“第四载体”。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的迅猛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牢牢抓住机遇,结合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努力寻求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网络文化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新、更有效的平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受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事情。作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最重要方式,思想政治课必须结合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条件,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这块阵地,不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进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有效性。

(一)网络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

网络的普及与发展不仅改变了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模式,更在教学观念、手段、方法和过程等层面上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了新的意义。

1.网络文化为各高校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在信息全球化时代,网络上的各种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具有反应灵敏、查找迅速等特征,这使得高校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了解各种不同类别的信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随时了解国家各个地方出台的法律文书、政策和重要信息,并通过网络自己所掌握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以便于其他的人了解。

2.网络文化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拓宽了途径

信息化时代,网络交流可以避免面对面交流时可能产生的尴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了口头和书面说教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微信、QQ聊天等途径,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网络文化为高校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载体

网络因为自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娱乐性特点及其自身所具有的丰富资源和众多传播途径,激发了高校学生进行网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时间以及自己的知识程度进行学习。

(二)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文化同样如此。大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但辨别能力尚不够强,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

1.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

网络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充斥着色情、暴力、反动言论等不良信息。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精力旺盛,控制力较低,鉴别能力不强,加之远离父母亲人,很容易受到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从而出现一些问题,如价值观念扭曲、心理素质较低、社会责任感缺失。长此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就会减弱。

2.网络文化的虚拟化减少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特点

网络世界是虚拟化的,它不仅使学生的思想处于一个模糊的状态,也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难以在第一时间准确地了解并掌握学生内心的真实状况,这样就容易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失去时效性和针对性。

3.网络文化的随意性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拥有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一些自制力薄弱的学生在网络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致使学业大受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可能时时刻刻对所有学生进行面对面督促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受到挑战。

二、网络文化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文化早已经进入大学生的生活当中,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作为一把“双刃剑”,网络文化有利也有弊。大体而言,网络文化存在如下问题:

(一)网络文化的虚拟化形式易使大学生失去社会责任感,造成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

虚拟化的网络环境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现实中人际关系的淡漠。在面对现实困境与挫折的时候,很多大学生往往选择逃避,由此产生失落感和消极思想。他们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虚拟的网络当中,而不愿与现实交流。此外,虚拟的网络文化弱化了监管条件和道德的约束,很多大学生喜欢在这种没有限制、没有约束的环境下自由地和接收信息。这容易导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与国家对大学生道德培养的要求相背离。

(二)网络中的垃圾信息会给高校的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带来误导

在网络还未普及的时候,大学生的信息来源主要是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和教育者的灌输。信息内容经过层层筛选、把关,不正当的信息已被清除殆尽。但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变得非常广阔,他们只需要输入正确网址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媒体上看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网络上存在的暴力、色情等信息,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三、网络文化视野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方法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思想水平。因此,建设一支熟练掌握网络知识又可以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队伍是迫在眉睫的工作。高校在招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时,要把熟练掌握网络知识作为一项招聘内容,争取早日改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缺失的局面。

(二)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校园网络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可以在无形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每个高校都应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师生一起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优良学风、校风和教风的美丽校园。

1.在校园网开辟校园专栏

首先,校园网络文化专栏要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并且具有吸引力。要整合校报、广播、电视等多种信息资源,定期更新校园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建设好“新闻网”和“知识网”等。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加大投入,建立校园网上图书馆,为学生获取资源提供方便;还可以在网上开展普法教育,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帮助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习惯。

2.建立并推广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建立一个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收集各种信息资源,积极为这个网站提供大量的实际案例和背景资料。可以在网站上开展一些“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具有特色的栏目,以实践性和参与性吸引大学生;还可以组织开展“网上知识竞赛”等活动,吸引学生的参与,从而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影响力。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已经进入高校大学生的生活中。因此,改变高校单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开设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开辟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一方面,要利用网络优势,制作一些思想性、趣味性强的多媒体课件,并将之前的传统教材数字化。可以通过声音、图片等多种手段,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吸引和参与,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的选择和思考,从而掌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另一方面,要利用多种网络教育手段,如网上讨论、专题讲座等,将一些教育内容通过大学生常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正确观察社会;也可以针对大学生比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设置专门的讨论区进行讨论和交流。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一些偏激情绪的学生进行及时疏导,使其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品质。

2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管理机制并进行监督

每个高校应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校园网,使校园网系统更加规范;要突出工作重点及主要任务,不断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数据分析;对校园网上的新闻、娱乐等信息进行严格备案,把网络文化纳入正确轨道,保证高校的网络信息及早进入正规化发展阶段。另外,要阻止各种网络谣言的传播,使校园网络环境始终处于非常纯洁的状态。

3.鼓励在网上开展各种交流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中,人们可以减轻面对面交流的顾虑和心理障碍,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随着沟通次数的增加及深入,师生之间会更加亲密,家校之间的联系也将更加迅速。因此,各高校应多开展在线交流活动,使用校园BBS、微信等现代通讯手段,增加与学生和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做好引导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帮助大学生学会正确地分析和评判。网络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要求每一个上网人员必须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样大学生才可以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对其进行认真取舍,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结语

21世纪是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在无形当中改变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认知能力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努力学习,在保持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理念,以适应当下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从而为国家培养优秀、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婷,齐国涛.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的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5).

[2]甘晓涌.“微形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J].高教学刊,2016(5).

[3]卢?,任念文.“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索[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4).

作者:石筠 单位: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第三篇: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既使高校思想政教育迎来了前沿阵地有效拓展、传播途径日益丰富、方式手段不断创新等机遇,也使高校思想政教育面临着传统教育模式被改变,教育主体权威性被削弱,数据应用的技术和能力不足等挑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事关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局。而树立大数据意识,善用大数据技术,完善大数据制度,则是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提升的破题之举。

关键词: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机遇;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的不断相互融合、快速发展,全世界的数据量呈现井喷式增长,数据俨然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经济运行机制以及国家治理能力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这四大职能,处于科学知识最集中、思维方式最活跃、信息技术运用最广泛的前沿阵地,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工作模式和学习方式,乃至整个学校的教育体制、管理方式、规章制度和服务模式等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大数据浪潮的影响,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及实现方式仍然停留在“小数据”时代[1]。面对大数据浪潮汹涌而至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紧随时展步伐,迎难而上,不断强化大数据意识,增强运用大数据能力,提高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一、大数据的内涵

最早洞见大数据时展趋势的数据科学家之一是来自奥地利的舍恩伯格,他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提出,大数据是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逐步改变我们的思维、生活和工作,大数据正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舍恩伯格所说的“所有数据”可以理解为,目前为止人类能力范围内所掌握的所有数据的总和。全球知名研究所麦肯锡对于大数据的定义则是:相较于传统数据库,大数据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等方面均大大超过了传统数据库工具所能处理的范围的数据集合。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2]我国在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上已取得初步成效,具备有市场优势和发展潜力,但也存在规章制度不完善、资源共享不足、应用领域不广等问题。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指出,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3]。不可否认,大数据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具有重大意义。高校作为传播先进知识文化的前沿阵地,培养祖国接班人的摇篮,在大数据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将挑战和机遇并存。

二、大数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大数据时代》中对数据是这样描述的:“数据就像一个神奇的钻石矿,当它的首要价值被发掘后仍能不断给予。”[4]大数据真正的价值就犹如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一眼看过去只能看到其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绝大部分都是隐藏在水面之下。在大数据环境下,数据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运用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信息传播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促进人类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理念的变革[5],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同样如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紧随时代潮流,牢牢把握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新机遇,力求取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突破。

(一)大数据环境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

建立在数据基础之上的信息沟通方式逐步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和视野,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能够带来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革命性变革[6]。在大数据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再像从前因信息技术不发达而不得不到图书馆、资料室或者向有经验的前辈进行请教,而是可以打破时间界限,随时随地动动手指,依靠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便能轻松地在线查阅文献资料、课件数据等,足不出户便能提升自我。同时,在以数据为基础的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大数据也破除了空间界限。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了,而是可以更多地把科技带来的便利应用于思政教育工作中来。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输入专业领域关键字眼,便可在网络上学习一些精品课程,甚至学习一些国外的先进教育方法,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二)大数据环境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播途径

在大数据时代还未来临之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般是通过课堂、书本、期刊、报纸或者利用宣传栏、广播等形式来进行传播。但是,这些教育形式往往会受到时间、空间、物质等条件的限制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量的缺乏性、滞后性,传播范围的狭隘性、局限性。传统模式下的种种弊端都随着大数据环境的到来而迎刃而解,高新技术传播信息资源的基础就是数据,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资源共享,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IPAD等高科技产品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动态、热点资讯。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便捷性,便可足不出户、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及时获取最新资源和科学信息,不仅能提高个人思想政治觉悟,还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播途径得到极大的丰富。

(三)大数据环境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手段

人们都是通过不断地探索,在探索中进步,在进步中创新,从而逐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亦是如此。为了传授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也需采取各种教育方式手段。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和移动新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各种高新技术手段的互相融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式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QQ、微信、微博、易班、青年之声等等流行的新载体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进行授课,如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正逐步在国内各大高校铺开。再比如,有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运用时下最火热的直播,来开展授课、开班会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数据环境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手段,现代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手段,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生动活泼、立体形象,增强了吸引力。

三、大数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

在互联网还没有出现之前,学生获取知识、接受教育的途径往往只来源于教科书的知识和老师的传授,这种单一的教育模式、强调自上而下的灌输方式,使得传统教育模式一直就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就是权威的,不容置疑的。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则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信息资源源源不断,学生的思想认知与价值判断也更多来源于网络平台[7]。庞大的数据量使得学生完全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包罗万象的数据库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并不断更新,学生可以获得最前沿、最新型的学术动态,甚至是一些连老师都不知道的知识,这无疑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任感、权威性。因此,这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善于分析大数据,善于利用大数据,让大数据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二)对引领学生思想的挑战

大数据的类型不仅仅只有文本形式,还包含了音频、图片、视频等等类型多样的数据,同时个性化的数据占据了绝大部分。现在95后的大学生都是在大数据环境下成长的,从小到大接触着新鲜事物,在点评95后大学生说道:“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8]大数据的迅猛发展,对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庞大的数据库信息为老师和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带来诸多便利之处;另一方面,数据库的类型多样也使得学生所能获取的知识、信息资源鱼龙混杂、真伪难辨。同时,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趋势,也对个人的隐私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这就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局面更加复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把握好大数据带来的有价值信息引领高校大学生思想向上向善发展。

(三)对结合数据技术的挑战

大数据以其庞大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转移、多样的数据类型等特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参考素材和数据分析材料。大数据时代,可以根据所收集的各种类型数据,分析出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习惯、消费水平等方面情况,这听起来似乎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有利,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面临诸多挑战。面对海量的数据信息,怎样在纷繁复杂的数据库中找寻适用的、真实的信息,筛选得出的数据和实际情况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都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技术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虽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政治素养,但缺乏运用大数据的技术和能力,而懂得收集、分析和运用大数据的技术员往往又不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要求。因此,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亦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难题。

四、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提升的路径

(一)树立大数据意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

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进一步树立大数据意识,提高对数据信息的敏感性,养成主动收集、整理、分析信息数据的习惯,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价值,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如:通过对学校图书馆检索书目的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科研和兴趣爱好;通过学生校园卡消费记录了解学生的消费水平等。

(二)善用大数据技术,挖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性

数据渠道的多元异构提高了信息采集的难度[9],面对大数据处理的技术难题,可以通过组建大数据人才队伍,邀请专门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数据应用技术和能力,以充分挖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层规律。如:通过校园网的上网数据进行跟踪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关注的热点事件等;通过已掌握的数据信息不断建设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有针对性地推送一些积极向上的文章,做好思想引领工作。

(三)完善大数据制度,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细化

大数据技术的充分运用,除了要树立大数据意识、善用大数据技术之外,还应建立健全数据信息管理规章制度,提供相应的技术保障,探索出一套合理的、可操作的数据收集、管理的标准化流程,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朝着精细化目标发展。如:通过完善规章制度以保障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师生的个人隐私不被泄露或被录入某个数据库中;通过界定数据收集的范围、对象、管理权限等,以防止个人相关隐私信息被滥用等。大数据时代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和载体产生了深刻的变革,适应大数据环境,发挥大数据优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命题和必然趋势。大数据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战略、文化和世界观[10],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树立大数据意识,善用大数据技术,完善大数据制度,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崔海英.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维度与实现方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3):33-36.

[2]王岑岚,尤建新.大数据定义及其产品特征:基于文献的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6(3):25-29.

[3]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J].中国政府采购,2015(9):15-21.

[4][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5]郝海洪,张建.全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变革与范式创新[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3):102-106.

[6]刘春波.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16(9):193-198.

[7]檀江林,吴玉梅.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6(3):72-75.

[8]李国强.关于教育,这是的最新思考[N].光明日报,2017-01-03(1).

[9]王绍霞.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3):23-26.

[10]葛锐.运用大数据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作者:林文松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