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6篇)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6篇)

第一篇:自媒体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

自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在这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的思政教育载体与教学方法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教学需求了。本文在阐述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自媒体对当代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提出了几点利用自媒体来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以期提高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自媒体;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等技术趋于成熟,人们开始正式迈入自媒体时代。新时期背景下,自媒体对当代学生的思想形态、学习生活、价值观念等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高职院校传统的思政教育载体与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新环境下学生的发展需求了。自媒体作为一把双刃剑,高职院校应正确认识并了解其利与弊,积极思考如何在自媒体的环境下构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优势,加强高职院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采取隐蔽间接的教育形式,将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隐藏到学生周围的环境当中,使其慢慢渗透进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隐性思政教育是一种非学术性的、非系统性的、没有具体学科规范的教育,且大多时候隐藏于实体之下,是一种非实体性的文化,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点特征:

(一)教育内容的隐蔽性

隐性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和目的通常都被隐藏在学生周围的环境当中,教师采用间接的方式含而不露地将学生引入设定好的情境中,使其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地接受到教育信息。

(二)教育过程的跨时空性

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固定的课堂、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教室不同,隐性思想政治更加自由,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倡让学生在自由、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接受教育者的言行,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与思想观念。

(三)教育资源的多样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以课本教材为载体的局限,选择教育载体与教育方式时更加自由,教师可以利用场景、行为动作、人物形象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且不易被察觉。

二、自媒体对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自媒体给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第一,自媒体技术丰富了隐性思想政治的教育资源。在新时期背景下,教育者可以利用自媒体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的以文字、图片或视频等方式传达给学生,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第二,自媒体技术加强了隐性思想政治的教育感染力。教师利用自媒体为学生营造出了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

(二)自媒体给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1.自媒体信息的“无过滤性”

加大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用户可以自由或传播各种信息,这就导致网络上的信息来源参差不齐,真假掺杂,而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有限,很容易就受到一些错误舆论信息的影响,动摇内心信念与理想。这不仅削弱了高职院校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也给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自媒体时代的“虚拟性”

容易引发学生人际交往危机和人格障碍自媒体基本都具有明显的虚拟性和互动性,在这种虚拟的社交环境中,以匿名或化名的方式自由平等的发表言论,展现个人魅力或发泄不良情绪。但过于依赖于在虚拟世界里满足自己的欲望,必然会减少在现实生活人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机会,与社会严重脱节,进而引发人际交往危机。此外,现实与虚拟世界的落差也会使学生思想发生错位,产生双重人格甚至多重人格,导致人格障碍。

三、利用自媒体加强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应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优势,积极探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提升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

(一)利用自媒体推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的自媒体素养,使其能够熟练运用自媒体技术。只有教育者自身熟悉自媒体的利与弊,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此外还要确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平等的观念,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的教育才有效果,而学生只有经过教师的引导,才能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

(二)利用自媒体建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1.依托微博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微博以其简短便利、以及强大的信息与互动功能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青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博这一平台,一些即时信息,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通过一些生活化的事件,达到对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利用微信、QQ等即时通讯软件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借助微信、QQ这些软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能够有效拉近与学生群体之间的距离,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与发展需求。只有当教育者的行为获得学生的认可之后,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

(三)利用自媒体丰富高职院校校园行为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所院校发展传承的重要血脉,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自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与学生们的日常行为逐渐发生变化,校园文化构成也随之改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根据时展潮流,不断创新校园文化的活动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教育角度来看,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个人潜力与才华,升华学生思想,完善他们的日常行为,达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总之,在新时代的环境下,高职院校应正确看待自媒体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客观分析其利与弊。教育者应充分利用自媒体技术的优势,拓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加强并改进自媒体环境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作者:徐俊丽 单位: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云玲.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5).

第二篇:新媒体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摘要]

针对新媒体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新媒体技术对现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所带来的影响,以及新媒体技术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来的发展契机和挑战,为各高校在新媒体环境下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起到了铺垫作用。

[关键词]

新媒体;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当今,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被广泛运用,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网络媒体和移动通信媒体,正戏剧性地改变着咱们的生活,尤其对依赖新媒体而生活的年青一代大学生来说,新媒体对他们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新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正冲击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它既带来了发展契机,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影响

以网络媒介、电视媒介、移动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已全面覆盖大学校园,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

1.1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及思想的积极影响

首先,新媒体提供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新媒体内容丰富多样,传播便捷,互动性强和表现形式多样,提供了解决问题、交流思想、获取信息、娱乐消遣的便捷平台,尤其是为大学生探索性和发现性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知识平台,激发了大学生自主追求新知识的欲求;同时,各种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的运用,扩大了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他们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起以信息交换为基础的世界性的交流,大家就某个问题开展讨论,发表见解,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协作熏陶进步,从而发展各自的知识及能力。其次,新媒体更新了大学生社会交往的模式。据调查,新媒体是66.6%的大学生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途径,以腾讯QQ、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具有快捷性、交互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自由性,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利用新媒体与老师、同学、朋友进行日常交往,能避免部分人面对面沟通的尴尬,使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打破传统社会交往模式,让不同职业、年龄、阶层、文化、身份的人交流思想、传递情感,实现了丰富多样的人际交往目标,创造了“一对多”“点对面”的新的人际交往模式。另外,新媒体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全球化视野,有利于大学生张扬个性。新媒体对信息的传播特性优势明显,它的时效性、连续性和综合性所向披靡。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传播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抒发自己独特的情感,发表自己视频、文章等张扬个性的作品,这正好填补了大学课堂教学的盲区,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和体验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使大学生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利用信息的能力。

1.2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及思想产生的消极影响

首先,新媒体冲击了大学生的学风。新媒体在信息获取方面的便利性和资源共享性不言而喻,为大学生开展学习提供了各种有利环境,但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也越来越强,出现了一些学术道德方面的难题,如部分大学生利用新媒体查阅、复制大量的论文和学术成果,照抄照搬,窃取和投机取巧,拒绝思考及总结,严重损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有的大学生沉迷于新媒体娱乐,在课堂上看视频、刷朋友圈、网络聊天等,浪费学习时间,这都严重影响了学风和校风,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其次,新媒体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新媒体的趣味性、网络虚拟空间交流沟通的平等性、隐蔽性,让大学生越来越沉迷其中,虽然丰富了业余生活和交往空间,但也滋长了部分学生懒惰的恶习,为大学生逃避现实提供了借口,因为有部分自制能力弱的大学生,会沉迷网络,把自己置身于封闭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与老师、同学、朋友、家长不能正常交往,与现实世界脱节,形成孤僻寡言的性格,严重摧残了其个性心理的正常发展,严重影响其今后融入现实的社会生活。另外,新媒体不利于大学生“三观”的有效形成。大学生是朝气蓬勃的一代,他们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个体特殊性,他们容易接受新生的事物。虽然新媒体是大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平台,但新媒体信息不同于传统媒体信息经过了严格的审查,它是开发的空间,各种各样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势力彼此交锋,而大学生正处于认识世界的关键时期,其判断能力缺乏,很容易被动接受外界不良信息,对大学生“三观”的有效形成构成了潜在威胁。

2新媒体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影响

新媒体的影响与日俱增,它不但颠覆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习惯,同时也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不少冲击,新媒体的多样性丰富和创新了思想政教育的方式,各种崭新的信息传播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最新和最全面的信息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但也带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有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去面对和解决。

2.1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发展契机

首先,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提供了新模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以教育者、教材、教室为中心的授课方式,而新媒体教育资源的共享性和不局限时空交互性实现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充分发挥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受教育者可以随时随地,在互相尊重、相互坦诚的基础上,或与同学讨论,或与老师请教,改变“灌输式”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参与式、合作式的学习,教育者们采取了从“教”转向了“导”、“教”结合的新模式。其次,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提供了新平台。校园新媒体教育更加直观、灵活、新颖,摒弃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单调的课堂说教模式,更能迎合大学生的心理。目前,各高等学校利用形式多样的新媒体活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了新媒体特点,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校园网,论坛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辅导员充分利用QQ、博客等网络通讯工具实时了解大学生动态,及时给予其在学习、生活、思想上的指导,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另外,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提供了新内容。新媒体作为一种交互式的多媒体信息系统,能够将分散的信息融为一体,所提供的信息涵盖面非常广,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领域,并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不断充实,教育工作者借助新媒体挖掘大量最新最全的资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大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时事动态,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2.2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

首先,新媒体提供的多元化教育平台对教师掌握现代化的教育工具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媒体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这就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优秀的信息处理素质和新媒体操作水平。就目前情况来看,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使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利用各种新的现代化新媒体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做的还远远不够,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提高自己的计算机业务水平。其次,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及时性和交流信息的开放性弱化了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以灌输理论知识为特点,教育工作者处于一种知识的权威地位,比较容易得到学生的尊重。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教育环境受到挑战,新媒体囊括的海量信息和无孔不入的传播渠道,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大学生学到了很多连教育工作者都不知道的东西,有的甚至出现教育者所接收的信息少于或者迟于受教育者的现象,导致教育者丧失优先地位和解释权,教育工作者的权威地位受到了挑战。

3结语

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传播技术为基础的,为用户提供资讯、内容和服务的新兴媒体,影响各行各业,颠覆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作为培养新一代接班人的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应更好地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和,制定出一系列的对策,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翻开新的篇章。

作者:喻念念 单位: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顾栋栋.新媒体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2]江寅昌.新媒体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0).

第三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措施

摘要:

高职院校要想全面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必须积极发挥思政教育的导向、政治和美育功能,对于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高职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针对高职思政教育现状,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措施来促进思政教育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功能与措施

1前言

随着社会对高职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为了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高职教育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而要想使高职毕业生在走入社会后,能够对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各高职院校就要充分重视各阶段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并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措施,使大学思政教育功能可以充分发挥。

2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

2.1导向功能

思政教育的导向功能主要涉及到信念、奋斗目标和行为导向等,而且其功能在内容和方式上也会随着社会与人们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发挥思政教育功能的理想信念导向,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理想信念,还能够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将这种信念转化成行为。理想信念具有指向性、稳定性等特点,学生可以按照这种信念遵循的价值观来对问题做出准确的分析,以及决定自身的态度与行为。在分析判断过程中,对于符合自己理想信念的事物与思想给予客观的评价与正确的选择,而对于违背信念的事物与思想行为持否定态度。

2.2政治功能

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功能,其政治功能是不论国际政治怎样变幻,都不会丧失和削弱的,并且还能够在新形势下准确把握住发展机遇,而思政教育的政治功能也是随着政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是党的基本路线,同时也是政治路线的关键组成部分,所以不能用某个单纯的业务问题来衡量,其反映的不是某部分人或系统的具体利益,而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对于当前高职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应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以此来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同时,这也是高职思政教育最重要的任务。

2.3美育功能

高职思政教育工作面对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其思想活动往往都是一个复杂且广阔的领域,而正是因为这种广泛性和复杂性,要想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取得预期的效果与目标,其教育者就需要参考多个学科的知识内容。而美育功能的发挥对于培养人的思想、道德,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与思政教育存在天然联系,其内容和方法都对思政教育质量与效率有着直接影响[1]。

3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措施分析

3.1充分发挥思政课堂的主导作用

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思政理论课程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渠道,也能够充分满足社会主义大学生的本质要求。因此,针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各高职院校在政策和经费上应给予足够支持,并全面结合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研究成果,努力构建出基础教材、教学资料,以及多媒体技术等方面有机整合的立体式教材体系,同时,还要加强对学术骨干的培养,积极鼓励在职教师继续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以此来不断增强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使真学、真信和真用等问题得到科学解决。此外,也可以通过在校内积极开展公开课的讲评与观摩活动,倡导集体备课,以此来促课堂教学水平的逐步提升[2]。

3.2注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往往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同时也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工作。各高职院校应做好人民教师与青年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积极发挥学校在其教育方面发挥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进而使更多的大学生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具体来讲,就是要将八荣八耻作为高职生行为与教师自觉行动的标准和内在要求,并通过网络阵地来加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让师生在实践中辨清荣辱,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效避免出现知行脱节与言行不一的现象。

3.3创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作为文化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体,从文化的本质上来看,一定的文化能够通过观念形态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政治与经济。而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校园文化本身不能称为是思政教育,其既能够促进思政教育效果的不断提升,也可能会削弱其教育的实效性。因此,要想使校园文化在思政教育中能够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就必须要按照其教育目标来建设校园文化,通过不断提升其文化的内在品质来促进思政教育功能的良好发挥[3]。在不断实践探索中也证明了优秀的校园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思政教育能够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而优秀的校园文化也能够为促进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提升,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

4结语

总之,对于思政教育功能的发挥,各高职院校应结合本院的教育发展现状,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措施来实现。可以通过对校园文化活动机制的不断完善,使其自身的导向、约束和调节教育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积极开设第二课堂,创设以教育性、知识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课余文化活动等,寓教于乐,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高晓晶 单位: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管理工程系

参考文献:

[1]黄小玲.导师制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J].教育探索,2011,(12):149-150.

[2]刘京中,罗丽英.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基于“工学结合”的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3):90-92.

第四篇: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

[摘要]

大学时期是学生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一个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加强对大学的思想教育能够帮助其形成好的正确的价值观。目前,在各大高校,都已经开设了思想政治教学这门学科,同时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也取得了好的成果。我国大学中关于政治教育研究工作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但还需要进一步做好加强研究和完善工作。在当代的大学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需要对其好好进行研究。文章就根据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现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的研究,同时对思想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展望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它需要学生各方面发展。大学生不要只学书本上的知识,同时也要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工作进行展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现状

本文根据计量学原理,对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文献在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从计算机网站上的相关检索,我们可以发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文献截至现在数总量已经非常大。同时,通过进一步详细分类,我们可以发现各个时间段的文献数量分布增长情况。首先按照文献的出版时间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1984年之前那段时间没有文献记载,在1984—1989年这段时间有少量文献,同时之后的1990—1999年这段时间相关文献有了一定的增加,但总量仍不是很多,然后在2000年和2005年这两个时间点都分别有一个增长节点。根据文献的题目可以发现早期的文献主要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作为标题,后来就以实效性研究为题的文献偏多。其次是按照学科类进行文献的检索,可以看出发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文献主要是集中在高等教育学科,占据很大一部分比例,通过这可以看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变得逐渐受关注,同时也说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做得不是很到位,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通过以上对文献的检索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就目前关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需要加大研究力度,进一步做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2.1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原因

大学对一个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大学阶段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人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中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不过我国目前各大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自身的教育水平不高,不具备所需的专业知识,有些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本身就不高,这样更不能做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些学校没有正式的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而是直接让学校的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由于辅导员还有其他的工作,导致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花费精力给学生讲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课。这些种种原因主要是由于学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重视,以及学校缺乏相应的具有专门背景的老师队伍。

2.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除了学校以及老师的原因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足的原因之外,还有就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首先存在有些学生的想法比较功利,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学了根本就没有用,比起学校思想政治课还不如用来学点其他实用性知识,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课根本就不去或者去了也根本没有用心听。其次是由于学生自身的原因,单纯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没有兴趣,觉得思想教育课程比较枯燥,对他们不具有吸引力,也有些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所讲的都是些空乏的课程,比如马克思类的,由于这些原因,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提不起兴趣,也就更谈不上能够从中学到什么,以及从中去培养自身的素质。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不足

3.1学校设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的需求不符

目前,学校对思想政治课的设置往往只考虑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却没有考虑学生的真正心理需求,这样导致学校设置的思想政治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缺失,这样导致教学工作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同时也不能满足学生们的真实需要,因而更达不到好的教学预期目标。长此以往,逐渐导致学生对此门课程的兴趣逐渐减少,学生们渐渐表现出在课堂上无视老师所讲的课程内容,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此外除了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脱节之外,老师们的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今的大学老师在跟学生进行授课时,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课堂极度乏味,学生提不起学校兴趣,更加没有动力去认真学习,这样的结果是老师们也费心认真讲课了,学生却没有认真听,因而对学校老师和对学生都没有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教学工作者没有对学生的真正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不足从而导致出现与学生教育脱轨的情况。

3.2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能体现学生的自我实现

学校在设置思想教育课程时,往往只是从教学的大纲任务来给学生安排课程,这样的教学安排对学生而言没有任何的好处,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样对学生而言极具不公平性,因此更加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兴致的缺失,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不能得到满足。

3.3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

大学中的教学方式还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一定的交流,老师只是站在讲台上对学生进行授课,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大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特别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需要能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想法,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学生同老师关系平等,而没有说老师的地位就应该高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为了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独立的人格和良好的素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老师应该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老师对好的进行赞赏,对意见不同的地方进行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4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展望

对于目前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各大高校也逐渐开始采取改进的措施,目的是为了可以真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其中,首先需要弄清楚学生们的真正需求,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能够同学生的需求紧密联系,让学生们真正能够从中学到东西,培养个人好的素质。

5结论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事情,学校和老师需要对此方面进行重视,认识到思想教育研究对学生的成长的重要性,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认识学生的真正需求,提高学生学校思想政治的积极性。

作者:何建秋 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

[2]林诗锋.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0).

[3]卢淑华.对高职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

[4]刘东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J].西部皮革,2016(4)

第五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摘要]

智能手机作为一种移动通讯工具已经广为学生们接受,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清这一现状,努力提高自己的多媒体技术运用能力,研究智能手机这一新鲜事物,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为我所用,占领这个拥有庞大上网群体的手机终端移动网络平台,在新的时代里,以新的方法与手段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

一、引言

2015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94亿,手机上网人群占比提升至88.9%,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整体网民中大专学历的人群占比达到了8.8%[1]。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与手段,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工作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宣传部、社会科学和思想政治教育部、团委、学工处和各院系学工等部门的工作都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各部门应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积极探索创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与手段,在新的形势下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做好这项工作。移动互联网通常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移动终端、移动互联网网络及移动互联网业务。在狭义的移动互联网定义中,移动终端特指手机[2]。本文采用的是狭义的移动互联网定义。通过问卷,我们调查了淮安市四所高职院校350名大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的频率、时间段及长度,还有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场所、关注的内容及群体等,并向教师和学生征求了使用移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建议,得到了积极回应。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8.6%,每天上网的时间主要集中于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段,平均每天上网总时长高达2小时,并且学生表示会抓住学习空隙中的每分每秒到网络世界中遨游一番。学生上网的主要地点为食堂、宿舍、图书馆、乘坐的交通工具上,82%的学生表示自己是手机控,出门必带四大件“伸手要钱”(伸:身份证、手:手机、要:钥匙、钱:钱包)。随着智能手机的大屏化及其功能体验的多样化,移动互联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对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与思维模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方法与手段

智能手机作为一种移动通讯工具已经广为学生们所接受,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清这一现状,努力提高自己的多媒体技术运用能力,研究智能手机这一新鲜事物,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为我所用,占领这个拥有庞大上网群体的手机终端移动网络平台,在新的时代里,以新的方法与手段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高职院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建设一支掌握移动互联网特点并能够运用移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素质队伍是当前各高职院校学工阵地中的重要任务。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认清了这一形势,通过各种活动全方面地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经常组织辅导员们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参加辅导员示范项目培训等活动,把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放到一个宏观性的、全局性的高度。高职院校中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教师大多是思政、历史、心理、教育学等文科专业出身,对于手机移动多媒体这一高科技产物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年纪稍长的辅导员甚至还在使用只有短信、电话业务的普通手机,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与学生的代沟不断加深,更不用提利用手机移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了。如何对高职院校这一群体通过进修、培训等形式提高其使用移动互联网络的能力,并使其掌握相关网络技术等已成为了摆在高职院校管理人员面前刻不容缓、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这也为新时代的高职院校辅导员们提出了一项新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学会如何利用新媒体,还要建立自己的微博、博客、人人网等网络教育的良好阵地。[3]在信息化的时代里,辅导员们要用先进的高科技手段武装自己,努力占领移动互联网这块新的思想阵地,与时俱进,利用手机移动终端开展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最优效果。

(二)引导学生理性对待手机终端移动互联网

手机终端移动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手机过分依赖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他们沉浸在网络世界中,无论何时何地都做低头看屏幕状,而忽略了身旁的师长同学。“低头族”一词描绘的正是这样一个群体,“低头族”的社交从现实的面对面交往,变成了虚拟符号之间的文字和语音互动[4]。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阻碍了大学生正常的心理发展,导致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丧失,而且对于身体的危害也是极大的,这些低头一族也是脊椎损伤的高发群体。而且学生还会利用手机浏览色情网站,把手机当作考试时的作弊工具,甚至在课堂上想法设方地玩手机,导致学习不能专心致志,影响了学习效果。现在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都会利用手机收纳袋统一保管学生的手机,下课后再分发下去,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那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来说虽然产生了效果,但是学生只有在思想层面上意识到这种做法的错误性,才能从根源上杜绝这种现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理性对待手机移动互联网,可以组织相关的讲座,和学生们分析移动互联网的利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是可以设置相关的章节,引发学生对于遵纪守法、不违背道德标准的前提下理性使用手机行为的思考讨论,引导学生理性利用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移动互联网就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学生们的生活、学习等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诱发了很多不良现象。部分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不够成熟,在这种社会现象的影响下不能自控,陷入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而不能自拔。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大学生们理性使用智能手机媒体,理性利用移动互联网。

(三)开展校园手机文化活动

高职院校的宣传部和团委等部门可以借助手机这种媒体,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既能投其所好,提高其参加校园活动的积极性,也能在活动中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此外,各院系还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利用手机移动互联网展开相关的竞赛。例如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可以开展“手机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大赛”,“手机移动互联网游戏与应用开发大赛”“手机移动互联网创业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外语学院可以开展“手机外语报设计大赛”“手机微信创作大赛”等,在各种节日到来之时,鼓励学生用外语编辑祝福短信互相发送,并编辑汇总到院系的微信公众平台上,供大家评鉴,丰富校园文化的活动形式。高职院校宣传部、学工处、教务处等部门在评选“年度优秀教师”、“十佳人生导师”“年度风云人物”“优秀学生党员”等光荣称号时,也可以借助手机移动互联网,将先进事迹发到手机报、手机微博、手机微信公众平台等应用中,让学生评选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这种形式可以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最终形成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的校园手机文化氛围。

(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1手机即时通讯

随着WIFI的普及以及流量费用的下降,手机短信的业务空间甚至包括语音的空间都将进一步被打压,这个趋势随着无线城市的建设不可逆转,开始研究即时通讯IM(InstantMessaging)工具是很有必要的。目前互联网上受欢迎的即时通讯软件包括QQ、MSN、飞信、微信、阿里旺旺、易信、YY、Any-chat、ICQ、Jabber、NETMessengerService、Skype等。高职院校学生主要利用QQ、微信这些即时通讯工具在移动互联网状态下直接向对方发送或者自己直接接受对方的文字信息、图片信息、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在这种形势下,高职院校有必要和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营运部门合作,通过手机移动互联网开展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腾讯公司推出的手机微信是当代大学生所热衷的一种即时通讯方式。现在几乎所有高职院校及其各部门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微信中的信息应及时更新,内容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同时还应该保障信息能够满足大学生的需求,用接地气的语言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宣传到大学生群体中。手机QQ也是一款即时通讯软件,是PCQQ在移动端上的延伸,较之针对智能移动端量身定做的微信,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目前大多数班主任都会建立班级QQ群,进行群体的交流和管理,通过手机QQ及时传达相关信息,了解学生最新状态。

2手机阅读

阅读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大学生们除了完成任课教师们布置的纸质材料阅读任务外,还会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各门各类的读物。由于手机移动终端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且操作简单,大学生们会利用手机登录移动互联网,在线阅读或下载电子读物。传统的阅读方式会受到阅读时间、阅读场所、阅读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手机阅读可以给读者提供更多选择机会,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目前很多手机阅读平台都在蓬勃发展,各种手机阅读软件也是不胜枚举。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比较常用的阅读软件包括小说APP、以幽默搞笑内容为主的APP、问答及文章APP、正版图书APP和新闻资讯APP等。高职院校可以把校报办成手机报,既节约了纸质印刷的成本,又增加了宣传内容的普及性,增强了高职院校在新时期移动互联网时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图书馆可以开展相关活动,开放电子资源,推荐经典书目,引导学生阅读。各任课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在完成某些材料阅读的前提下,督促学生完成报告等。使大学生在“悦读”的气氛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

3手机视频

手机视频功能即通过移动网络让用户在手机上观看电视直播、视频点播和下载,向好友推荐节目和发表影评等。根据调查发现,在校园里手机已经超越PC,成为大学生们收看网络视频节目的第一终端。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这一现状,调研学生们经常收看的视频节目,建设自己个性化的手机视频点播网站,还可以把教师教学竞赛、课程及学工活动的录像等资源上传到网站。在经过内容审核的前提下,学生、班级也可以上传能产生积极效应的原创作品进行展播,共同为通过手机视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辟广阔天地。根据当前信息化教学的改革潮流,当前各高职院校都积极投身到微课程建设当中。微课程内容精短,时间通常控制在10分钟左右,手机微课程的形式对于学生正是投其所好。利用微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可以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微课视频提前预习,不但可以有效节约课堂时间,还可以为思想政治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提高学习效果[5]。当然在网络资源异常丰富的今天,手机视频节目不但要内容充实,形式活泼,满足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接受特点,这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4手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

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演变,从传统的课堂学习转变成了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现在借助移动互联网正快速向移动学习(M-learning)发展。移动学习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在1994年最先展开研究的,我们所要建设的高职院校移动教育平台最大的特征就是“移动”,系统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相关信息。近年来,各大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打造“无线校园”,随着建设步伐的加快,如何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网络教育平台成为了当前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手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就是以手机为载体,利用移动互联网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目前很多大学都有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但是针对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这一新的媒体形式,传统的网络平台显露出很多弊端。手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打造可以将手机变成学习机,学生们随时随地在线学习,利用零碎的时间武装自己的思想。在建设平台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平台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功能应满足学生需求,除了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还应能够进行心理测试、心理健康辅导、心理问题咨询、大学生就业辅导及指南等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增加平台的使用率,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结语

在无线网络技术不断成熟的今天,手机移动互联网因其终端便携性、交流即时性、沟通私密性等特征,已经发展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手机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创新了教育手段,显现了巨大的优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这一新的科技产品,发挥其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承载和传导作用,将教育延伸到无限的移动网络空间当中。

作者:木艳 孙云龙 崔建平 单位: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

[2]熊龙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3]陈伟.论新媒体环境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3(5).

[4]姜永志、白晓丽.大学生手机互联网依赖对疏离感的影响: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5).

[5]凌小萍、邓伯军.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第六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

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一支,其思想政治教育环节是其整个教育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现在对高职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重技术轻思想的发展理念。家国情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社会荣辱观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家国情怀如何融入到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以期找到能够实现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

高职学生;家国情怀;思想政治教育;实现

1引言

家国情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立德树人”目的的主要方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是实现“同一个中国梦”的必要前提。家是国家的细胞,国是千万个家组成的国,每个人都有家庭,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与家国紧相连,其包含家庭及国家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中家庭层面是指悲悯之心,怜爱之情,表现在家庭中爱父母、爱亲人,进而推及爱朋友、爱他人;国家层面是指拥有一颗爱国、报国之心,关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范畴。如何将家国情怀融入到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培养,课堂教学还是培养高职学生家国情怀的主渠道,二是通过传统爱国主义经典文学著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三是通过具有正能量寓意的文化活动,来培养高职学生的家国情怀;四是通过实现同一个中国梦的实践活动,来培养高职学生的家国情怀。

2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在课堂教学中实现

在高职学校的教学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教育环节,一般高职院校都包括《思想政治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思想政治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及核心价值观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国情怀是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的核心思想,不论是辅导员还是思政专业教师,在开班会和专业课程讲授时,都要结合实际,将家国情怀融入到班会和专业课程的讲解内容中去,让学生摆脱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低级思潮的侵袭,让学生在面对现实事情时,做到心怀天下、胸中有大义;当出现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时,能用自身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去客观的评价,而不是一味地跟风,提出一些毫不负责的偏激的观点,以点概面破坏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党和人民的利益面前,能毫不犹豫的做出选择,提升整个社会的正能量,敢于跟不良的社会风气作斗争。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学习平台也在不断的多样化,但课堂教学仍然是大学生掌握技能、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要的引导作用,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内容中,一定也要加入家国情怀的教育内容,只有教师从内心的理解了同一个中国梦的含义,才能感同身受,通过课堂内容的讲授传递给学生,这种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这在无形中塑造了学生的人格,培养了学生的品质,这对高职大学生的整个人生具有深层的意义。

3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在传统文学欣赏中培养

高职大学教育课程体系中,应该通过选修课程、读书沙龙和其他文学社团活动形式,设置经典传统文学欣赏课程,比如《史记》、《资治通鉴》等。通过这些经典文学巨著中的,一些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情操的,可谓民族的脊梁的英雄事迹的学习,让学生在字里行间中,耳濡目染的培养为民请命、舍身赴国难的家国情怀。经典文学巨著之所以经典,究其根本是其原创性,内涵深远,厚积薄发,这些著作汲取了中华民族英雄身上的优秀的爱国主义、民族情怀的人性中的精华,源于生活与现实,经历了千百年的洗礼,被人们广泛的继承与发扬,熟读传统经典文学,重温民族脊梁的英雄事迹,必然可以使大学生品德高尚,思想进步,修为增进,传统经典文学在历史进程中一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在现代教育中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借鉴作用。而今社会,东西方文化交融,开放的世界,绚烂的生活,垃圾快餐文化的兴盛,另大学生们目不暇接,他们年轻冲动有活力,但也缺乏判断了与自制力,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高职学校,除了在图书馆内,还应在学校的各个区域,都建立传统文化宣传栏,让学生走进经典,熟读经典,将经典的英雄人物的人性及家国情怀,带入到现实生活中,指导学生的行为,让他们从中汲取营养,摄取力量,学生的家国情怀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4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培养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教育体系建设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校园文化本身就包含了多种的表现形式,有着不同的深刻的内涵,通过其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及活动形式,对高职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教育修养、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积极的影响。优秀的校园文化,必定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摄影、绘画、微电影等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让整个校园都沉浸在家国情怀的氛围中,让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感受到家国情怀的魅力。其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以征文比赛和书画、摄影等形式来举办。

4.1“家国情怀”征文大赛

(1)征文主题: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2)征文要求:①展现大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可以反映同学之间的互助互爱的友情,也可以讲述自己学习生活中能体现家国情怀的身边乐闻与趣事等,要充分展现大学生们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②语言通顺,内容真实、文字精炼,要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③选题不限、形式不限,字数:1500-3000字④可以设定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四个级别奖项,给予参与同学的充分的鼓励,可以在德育方面进行加分奖励。

4.2书画、摄影展

(1)活动主题:校园“家国情怀”映像(2)活动要求:①参赛作品形式不限,可以为摄影、照片、书法、绘画等任何形式。②作品应当展现我校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要体现同学之间互助互爱的友情,要体现家国情怀的校园文化建设内容。③作品要富有创意、新意及寓意。④可以设定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四个级别奖项,经学校团委批准后,可以将其一二三等奖励,设为校级奖励,优秀奖将可获得院级奖励。

4.3校园微电影大赛。

(1)电影(视频)主题:爱(2)电影(视频)要求:①时间控制在二十分钟左右。②视频形式可以为PPT、DV、DC等。③作品应当展现我校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要体现同学之间互助互爱的友情,要体现家国情怀的校园文化建设内容④可以设定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四个级别奖项家国情怀要从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入手,让其内在的富有寓意的精髓,感染每一个在校的大学生,让每个大学生都能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其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充满动力,称为国家的栋梁,民族的骄傲,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在追寻同一个中国梦的实践活动中展现

“家国情怀”是一种大爱精神,是对国家及民族一种高度的认知感与归属感,是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深层次涵义的体现,是一个高职大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种理想与精神,这种理想与精神需要通过实践来体现。实现同一个中国梦,就要求大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的展现家国情怀的高尚品质。

5.1组织志愿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设立考评办法与制度,有专门的指导老师,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可以以重行红色足迹,教育扶贫,科技兴农,生态环保,政策解读等内容进行选题,在这些具有浓重家国情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步入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气息,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和科学技术,既提高了个人的修养与品质,又对社会具有一定的贡献,具有满满的正能量。

5.2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通过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园区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对接实践与社会,让产学研进行深度的融合,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科研活动中去,开发大学生的创新与开拓精神,然后转化到实践中去,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与贡献,使每一个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加深对追寻同一个中国梦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高职大学生是国家未来蓝领工人及基层管理人员的主力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前线,培养其适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国情怀,对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要注重个人修养的提升,把实现个人理想的目标,与实现同一个中国梦的宏伟蓝图相结合,在家国情怀的感召下,坚定信念,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建设增砖添瓦。

作者:王丽丽 蔡明玉 单位: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孔丘,孟子.论语•孟子[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2]周明学.我们应该进行怎样的爱国主义教育[J].历史教学,2010(5).

[3]林建华.家国清怀与民族凝聚力[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

[4]燕良轼,王小凤.论羞耻感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2006(3).

[5]陈钧.民族精神引领下历史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初探[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