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设研究中师德师风论文

高职院校建设研究中师德师风论文

一、师德师风在高职院校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1.具有文化价值导向功能。

一流的学校必定有一流的文化价值理念。西方一流大学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重视人的培养,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明确提出:教育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做人第一,修业第二”。高职院校虽然不是培养领袖的地方,但培养人的要求是一致的。培养善人,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担当精神、技术知识的人的文化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学校的文化价值取向决定着学校的层次。高职院校整体师德师风既塑造院校的价值文化,又承载着院校的价值文化,师德师风对高职校园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一所大学的文化价值重要的在于其整体的师德师风。高职院校整体的师德师风是院校文化价值的整体呈现,影响甚至制约着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决定着高职高专学校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层次。

2.具有院校建设的渗透功能。

师德师风既大象无形,却又无所不在,渗透于学校建设的各个领域,渗透于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教育评估等领域,渗透于学校的组织体系和个人行为中,甚至渗透于食堂和宿舍管理中。师德师风既是精神形态的,又是物质形态的,离不开精神载体的依托,也离不开物质载体的依托。好的师德师风引领能提升学校各方面建设的水平和质量,提升学校的整体竞争力。

3.具有授体对象的传袭功能。

院校教师面对的授体对象是学生,几年的大学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在人生旅程中却十分关键,是学生人生观、道德观成型乃至定型的关键期。什么样的师德师风往往会塑造出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样的教师也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的同时,也会接受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行为风格。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哈佛气质”、“北大风范”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师德师风的直接浸染中形成的。当学生承袭教师的特定品德风范,就会终身受其影响,并代代传袭下去。这样的传袭功能决定师者必须有历史责任感,必须对自身的德行风范有高度的自觉、自省、自律。

4.具有道德风尚的示范功能。

特定的师德师风是一种特定的德育范式,为人师表的影响力十分巨大。教师直接面对的可能只是小众,但其背后却是社会大众。尤其是在网络媒体、大众媒体时代,师德师风对社会会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和官德官风一并处于顶层而对社会道德风尚起重大的牵引带动作用。

二、当前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新特点、新问题

当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乐于教书育人,坚守道德底线,维护师道尊严,精心育人,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而辛勤耕耘着。然而,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由于经济一体化发展和社会的深层次变革与转型,我国传统文化价值遭受巨大冲击,高职院校师 德师风如同社会道德风气一样,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师德师风建设呈现出德风意识弱化、自我意识强化,工具理性热宠、道德理性趋冷,价值取向多元、利益诉求放大,制度机制缺失、建设手段乏力等特点。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政治意识淡薄,政治理念偏差。

少数教师忽视政治学习,片面认为只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就能做好课堂理论教学和对学生实践操作进行指导,就可以胜任高职教师这一岗位。同时,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对教师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导致一些教师对政治学习没有兴趣,放松政治理论的学习,政治意识淡薄,个别甚至出现一些脱离国情的政治诉求和不切实际的极端主张,在学生中乃至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2.价值取向功利,敬业精神弱化。

随着思想观念多元化、开放化,一些教师的人身观、价值观发生变化,过分看重个人利益,没有把教师工作看成是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神圣事业,仅仅将其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和工具,具体表现为:治学态度不严谨,不关心教学质量。有的教师热衷于第二职业和一些商业活动,直接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在学生中造成负面影响。有的教师一切向钱看,把赚多少钱作为成功标准,极大地误导了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

3.文明形象不佳,示范作用不强。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使得教师的示范表率作用非常重要。但少数教师不注重自身形象,不注意言论的导向,以至于在道德修养、精神面貌、工作作风、言谈举止、仪表着装等方面难以在学生中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个别教师甚至丧失人格,丧失底线,搞学术交易,搞钱权交易,玷污高校这座教育殿堂。

4.重视授业解惑,忽视传道育人。

教师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更要教导他们学会做人,培养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当前,有的教师只重视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忽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有的教师只满足于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不注意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从而加以引导,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地归结为学工处、辅导员的职责,认为与己无关。

三、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

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从规范约束、环境改善、制度创新等方面予以加强,也需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和道德的自审自律,真正成为学生尊敬的师长和社会风尚的楷模。

1.坚持核心引领,全面提升教师队伍道德素质。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要对教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教师队伍中开展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把握师德师风建设的方向和核心。坚持核心引领,重点突出道德建设,指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新时期,加强师德教育的重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两个方面,必须通过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风和学术规范教育等各种相关的专题教育来实现。

2.坚持价值导向,完善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高职院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就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取向。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是高、能、雅型的人才,即综合素质高,专业技术能,思想行为雅,这应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文化的价值取向。要以这样的文化价值为导向,根据国家教育法、教师法和其他相关法规,完善符合高职院校特征的教师职业规范。要以培养人才的价值需求和授体对象的群体特征为基础,提出对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个性化要求。比较而言,高职院校学生群体在应试教育中大多并不属于强者,其自信、自尊可能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伤害。

3.坚持示范,形成正面激励机制。

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教育作用,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师德水平。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以陶行知先生为榜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虽然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却涌现出许多德才兼备的教师。他们不仅科研教学业务能力强,而且十分热爱教育事业,把教师当作一门事业来对待。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采取诸如“校园先进事迹报告团”的形式在学校内树立师德的典型形象,通过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从而推动师德建设。注意形成正面的激励机制,把个人修养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在科研实践、进修学习等方面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促使高职院校的教师主动加强个人职业能力,自觉提高师德水平。

4.坚持体制创新,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环境。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要求,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师德评价、考核机制。改革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在教师岗位职务考核和年度考核体系中加入师德评价考核内容及其比重,完善对教师的考核体系,把业务水平、学术能力与师德评价有机统一起来。教师师德出现问题,等同于发生教学事故或违反教学纪律,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或纪律处分。

5.坚持自我教育,加强教师自律能力的培养。

教师自觉履行教师职责,提高精神境界,才能实现师德建设的真正飞跃。教师自律是师德建设的根本,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是师德建设的根本途径。所以,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一系列引导教师自我教育、加强教师自律能力培养的活动,如通过每周的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引导教师了解各种教育法规,促使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以提高自身师德水平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通过教师、学院、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才能让其教育目标最终实现。

作者:周敏 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