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优化(10篇)

高中生物教学优化(10篇)

第一篇:高中生物教学实验环境优化

摘要:

优化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需要教师作出创新探索.生物实验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契机,教师要从实验资源、实验设计、实验媒介等角度展开教学考量,以改善学生参与实验环境为目的,对教学环节展开全面升级优化处理,以赢得生物学实验教学的主动权.

关键词:

高中生物;参与环境;优化设计

实验是生物教学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教师要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实验资源、优化实验设计、优化实验媒介,丰富实验参与方式,改善实验参与环境,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操作,以提升学生实验操作品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众多,因为操作条件所限,很多实验都难以开展,特别是学生参与条件普遍较低,教师注重的是一些验证式实验,甚至大多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学生参与度不高,实验操作体验难以建立.

一、优化实验资源,诱导学生参与

生物实验资源包括实验内容、实验条件、实验设计和实验环境等,教师在具体整合时,需要作出多重考量比对,以提升实验教学的针对性.实验内容大多源于教材,教师要有筛选意识,根据教学需要,针对学生学习实际,精选实验内容,为学生提供适合度更高学习机会;实验条件指的学校实验软硬件建设情况,学校都有实验室,但实验用品器具未必齐全,也给实验带来一定制约;实验设计是教师对实验操作的设计规划,需要教师给不同群体学生都提供适宜学习机会;实验环境是指实验操作的气氛条件,教师积极调度,学生积极参与,这样的实验操作才会是高效的.《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学习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观察实验设计:首先是准备实验材料,制作临时装片、显微镜、多种细胞材料;其次是复习初中阶段学习过的显微镜使用方法,学会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的操作;再就是用简图形式展示观察结果,找出细胞形态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操作之中,并自觉展开集体讨论.在实验成果展示时,学生大多能够顺利完成预设任务,形成学习共识:造成细胞形态结构差异的原因是功能上的差异.教师对学生个体表现给出积极评价.教师发动学生参与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观察实验,对学生初中实验操作旧知展开复习,结合本实验操作进行对应性设计,激活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展开互动学习探究,成功激活了课堂学习气氛,课堂教学呈现高效性.

二、优化实验设计,创新参与方式

优化生物实验设计,需要从不同角度展开.首先是优化实验方式,生物实验可以是教师示范展示,也可以是学生参与实验体验,还可以是多媒体模拟展示,究竟应该采用哪种方式,需要作出通盘考量;其次是实验操作步骤要优化,实验操作有比较固定的先后顺序,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环节,提升操作效率也是可行的;再就是优化实验评价,学生参与实验获得哪些收获,需要用事实说话,可以用实验操作能力进行检验,而不是纸上谈兵式的考试.为学生提供探究式实验机会,增加学生实验体悟感知,对学生生物学素质提升有特殊意义.在学习《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时,为让学生对光合作用有更为深刻了解,教师发动学生自行设计光合作用实验,并将实验操作情况进行公开展示.学生积极行动起来,自觉结合成小团体展开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展示时,很多学生都给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有学生这样设计:第一步,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两天时间,让天竺葵叶子内的淀粉尽可能消耗掉;第二步,取出天竺葵叶片,选择颜色较深的叶子,用黑纸片在叶面上下进行遮盖,正面反面遮盖形状位置一致,大约为叶面的二分之一,用图针固定好,将天竺葵叶片放到阳光下晒6h;第三步,选择没有经过处理的天竺葵叶片,和经过处理的天竺葵叶片一起放到沸水中煮3min,以破坏叶肉细胞;第四步,将处理过的叶片放入酒精瓶中,等绿叶褪色;第五步,将叶片平放,用碘酒稀释液均匀滴在两种叶片上,被阳光照射的叶面呈现蓝色.

三、优化实验媒介,融洽参与环境

多媒体给生物学教学带来诸多便利,这是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崭新变化.但多媒体好用也不能过分消费,如果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将生物教学搞成多媒体演示,学生失去了主动参与实验操作的机会,其学习认知必然是肤浅的.多媒体模拟生物学实验是可行的,但生物学实验不能以这唯一的方式呈现,即使学生看得很明白,也不代表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实验操作能力.只有发动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之中,利用亲自体验来激活想象力,学生学习创造力才会得以彰显.《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习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开模拟实验:关于植物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在实验展示过程中,教师给出思考问题:漏斗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呢?如果换成纱布,结果会怎样呢?根据观察结果,说说玻璃纸有什么特性?如果内外蔗糖溶液浓度相同,液面会出现情况?学生进行细致观察,并展开热烈讨论,形成学习共识:红细胞的细胞膜是半透膜,细胞外部溶液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表现的细胞失水,反之则表现为细胞的吸水.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热情,教师让学生根据实验操作展示提出自己的质疑问题,学生快速作出反应.有学生提出问题: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情况和动物细胞有区别吗?植物细胞内环境与动物细胞内环境有什么不同呢?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互动交流.教师利用模拟实验给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并发动学生主动质疑,都从不同角度给学生以思维激发,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思考状态之中,点燃课堂学习气氛.生物实验是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要以实验设计为教学突破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形成鲜活体验认知.生物学实验教学需要加强管理和优化,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能力,收集实验材料、处理实验材料、熟悉实验过程、运用实验仪器、绘制实验图标等,都属于生物学实验技能范畴.

作者:陈秀清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狮岭中学

参考文献

[1]唐兴;参与式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J]L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37期

[2]杨岗楼;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科教导刊;2013年03期

第二篇: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摘要:

教学是复杂的过程,要想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实际的教学质量,不能仅仅是教,还要注重反思.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反思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但是却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实现学生成绩和教师业务能力双增长的重要抓手,本文就该话题进行分析,望能有助于课堂教学实践.

一、教学反思的两个方面

新课改对于高中生物的教学提出了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教学既是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也是高中生物教学的结果,说它是过程,那是基于它对学生的发展来说的,说它是结果,自然是从学生掌握知识的成果来说的.生物教师对于自己课堂的评价最终还是来自于自身教学过程实施的有效与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学生.教学的一个阶段结束,教师应该及时地反思学生所获取的成果.学生的获得具体表现在学生生物知识点的掌握、思维能力的发展、生物学习方法的掌握、探究创新合作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对于生物学科价值的科学认知等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二是来自于教师.高中生物教师的反思包括对于学生现有水平的重新认知和了解、重难点的精准把握、实施教学的方法手段的有机组合、自身教学理念的变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的切入点、现有教学环节的整改、与学生之间的交往等等.尤其需要教师反思的是自己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认知和能力的变化上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高中生物教学反思的分类

按照教学进程的阶段性来分,高中生物的反思可以分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我们都比较注重课后反思,其实课前反思和课中反思也很重要.

(1)课前反思,课前反思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基础水平、高中生物的基础理念、教学内容的确立、本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教材与学生的有机联系、重难点的精准探究、适合学生的教学可用的手段方法、怎样启发学生、怎样促成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宽度,从而设计出完整而又贴切的教学案例,做好课前的充裕准备.

(2)课中反思,课中的反思,主要集中在学生的活动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课中的反思,必须建立在自己的教学意图和设计在学生身上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反思师生之间的语言互动是否高效有用,教学环节是否紧贴重难点展开,节奏是否把握得当.高中生物“课中反思”就是教学过程的反思,是师生围绕本课主题展开的一系列设疑、分析、类比、综合、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教师的教学,又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活力的过程.新课改后的高中生物教学中,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坦诚相对,教师把自己的设计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推动学生解疑,学生敞开心扉亮出自己的疑惑、展现自己解疑的手段,用生物的专门性语言相互交流,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互交融的学习团体,一起参与问题的讨论,进行语言和知识的沟通和交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外显特征反思学生外显特征构成的原因以及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如何采取其他的措施来有效整改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把学生的思维由集中到发散、再由发散到集中,确保学生的思维在万般探索后回到正确的轨迹上来,使得自己的课堂高效而有序的进行.

(3)课后反思,其实也包括对自己课前教学设计和课中教学流程的再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紧扣教学的目标设计自己的教学环节,把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作为设计的依据,启发学生多维度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教学的维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扬质疑的精神,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比较、联想,然后解决问题.只有经过不同角度的探索之后,教师设定的教材的内容、重难点才能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记,学生也才能更加深层次地理解知识点的依据及应用.当然,课中的反思很多时候都是一瞬间的,需要教师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应变力.很多时候即使教师已经把课前准备的内容比较好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了,但是学生并不尽如人意地能够按照教师的引导逐步理解问题的关键,这时候就需要教师不停地把控教学的推进,及时地掌控教学的节奏,随时调整改变生物语言的应用和教学手段的使用,提高自己教学的把控能力,保证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反思不应该仅仅在头脑中存在,还需要我们教师及时地将自己的反思记录下来,记录自己的反思感悟要有时效性,一堂课下来,对于自己上课时候的所得都是大脑中鲜活的存在,教师应该及时地把自己心里的感受、疑惑、反思记录下来,便于自己在下一步的教学环节中作出精准的分析和布置,也便于教师对学生学情的记录、跟踪和深入了解.

总之,不管怎样,高中生物这样一门复杂的学科,需要高中生物老师长久坚持不停反思,把自己的教学的每一个步骤扎实地推进,才能不断促进教师自我专业水平和能力的发展,才能不断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教师在做好自己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同事之间的交流,交流中可以验证自己的教学手段是不是先进,自己的教学理念是不是优秀,自己的教学反思是不是正确,并且通过交流,教师之间能够加强合作与交流,营造出相互促进的教育教学氛围,在交流中持续产生新的教育思想和灵感.再者,教师之间、甚至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反思,能把学生学习与成长中产生的优缺点更加敞亮地呈现出来,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变教学思路、理念、方法,达到学生高中生物能力有力发展的目的.

作者:蔡杰 单位: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第三篇:生本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创新

摘要: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快实现身份转型,由传统教学的课堂主宰转变为现代课堂的参与者、组织者和服务者,为学生学习主体提供良好学习环境.生物课堂教学有自身规律,教师要对教学环节设计、教法运用、课堂训练等内容展开创新设计,以提升课堂教学针对性,打造生本理念下的高效生物课堂.

关键词:

高中生物;生本理念;实践创新

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共识,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有意识引入生本理念,围绕生本诉求展开教学引导,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创设适宜教学情境,贴近学生生活设计,都可以有效启动学生主体学习意识,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提升课堂教学效度.

一、明确目标,启动学生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要以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为重要参数展开设计,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频度越高,其学习效率越高.教师需要给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清晰的学习方向,这样可以成功启动学生学习思维,调动学生主体意识,形成课堂教学重要主动力.生物学教程内容大多与学生生活有一定关联,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条件.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具备,教师给出自主学习任务,提出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然会对教材学习内容进行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归结,获得丰富学习契机.教学目标设计要关注“三维性”,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认知基础.如学习《群落的演替》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课堂学习目标:了解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理解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牧的政策;能够正确看待人类活动和发展与生物群落演替的良性发展之间的关系.教师先让学生熟悉相关目标,明确学习方向.然后给出思考问题,让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学习,并发动学生展开多重合作学习谈论,最后是成果展示,形成学习认知共识.课堂教学进展顺利,教学效果显著.教师为学生制定鲜明学习目标,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有序学习探究,获得相当显著的学习成效,这说明教师教学目标设置是科学的.教学目标就是具体的学习任务和达成的指数,教师让学生反复感知,就是要学生建立学习概念,具体学什么,如何学,学生明确了具体操作程序,学习自然进入良性轨道.

二、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创设适宜课堂教学情境,这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般做法.教师要注意从学生学习认知基础展开教学考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思维切入角度,以成功激活课堂教学引擎.教师生动讲解、生活案例展示、调查信息分析、实验现象解读、社会自然现象展示、游戏活动设置等,以及多媒体自然介入,都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宜学习环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意识.高中学生思想比较独立,但对多元教学情境设置有较强敏感性.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展开游戏活动、竞赛对抗,一样能够成功激活学生参与热情.《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学习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观看后,总结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认真观看,并给出信息归结:这是“动物世界”的相关内容,视频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给我们带来丰富信息资源,非洲大象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大象数量急剧减少……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动物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学生根据以往学习认知积累展开讨论.有学生说:蜜蜂用舞蹈形式传递信息,告诉同伴哪里有花源.蚂蚁是用触角传递信息的.还有青蛙、知了、小鸟等都是靠鸣叫传递信息的.教师由人类传递信息形式展开引导,让学生联系生活认知,说说动物传播信息的方式,瞬间点燃了学习气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并对动物信息传递方式展开学习探究,也为下面的新知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三、贴近生活,拓展学生认知域度

生物学与学生生活有多重关联,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深入探究教材文本内涵,找到与学生生活认知关联点,引导学生从生活认知出发,对生物学展开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引导.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能受限课堂有限时空,要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拓展,创设开放性课堂,真正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物,这样形成的学习认知必然是鲜活的、深刻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此也有明确规定,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并能够运用生物学理论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高中学生对自然、对社会有一定认知,教师要适时激活学生主动参与认知迁移讨论.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于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大多有自己的观点看法.教师针对性给出思考问题:人口问题是制约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哪些影响呢?学生迅速展开思考和讨论,课堂学习气氛被激活.有学生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健康快速,国家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但国民平均收入并不高,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这无疑是人口增速过快导致的.如果能够适度调整人口出生率,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势必能够带来重要发展内驱动力.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造成的影响也是显性的,资源相对短缺、环境质量下降、人类生存出现困境,这都是人口过快增长造成的.教师根据学生生活认知情况引导课堂讨论,为学生思维展开创造良好机会,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讨论,其学习认知自然形成.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师作为教学主动者,需要建立生本意识,摒弃传统教学教师课堂主宰观念,积极调动课堂积极因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思维,形成多元、互动、良性、高效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气氛中学得生物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作者:杨琳琳 单位:山东省聊城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卜定勇;在高中生物课堂实施生本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长三角;2013年01期

[2]关玉;新课改理念与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的整合[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第四篇:高中生物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应用

摘要:

教师作为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善于创设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本文举例分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突出创设的几种情境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论述。

关键词:

创设教学情境,高中生物学,教学

目前,绝大多数一线教师在工作中已经认识到情境创设在教学中的作用,尤其是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等方面比较明显。为了防止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不能与相应的教学过程融合起来,笔者在此举例分析几种应突出创设的情境。所谓学以致用,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定要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可以是贴近生活的(例如《蛋白质》一节可以先从“三鹿奶粉”说起)、可以是要求学生动手去做或者亲自体验和实践的(例如学习《光合作用》先从带领学生做提取色素的实验开始),也可以是引发学生思索的问题。

一、自然情境

让学生亲临其境,处于一种纯自然环境,从亲身感受中激发出对学习对象的浓厚兴趣。现场教学、到森林中采集并制作生物标本、到野外用样方法测定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等,就是如此。

二、形象情境

利用课件、电影、模型、挂图等手段,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功能,这是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手段,如学习《生物的进化》时,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人类从猿进化成人的视频,激发学生好奇心。

三、实验情境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尤其是探究性实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有所提升。教学中可以用实验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节中,教师先制作洋葱临时装片并使之质壁分离,让学生观察,就是典型的实验情境。在《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教学中,也可以带学生亲自尝试用“取样器取样法”捕获小动物并进行统计,既有乐趣,又会让学生印象深刻,爱上生物课堂。再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之前,教师可以先提问为什么真核生物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学生思考是由于绿色植物具有色素,教师设计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色素并提问:用什么原料和溶剂来提取色素呢?如何使叶肉细胞中的色素被释放出来?如何保护色素不被分解?如何分离色素?为什么一般的植物呈现绿色?秋天叶片为什么会变黄?做完实验,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学生必然会主动探究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相关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

四、故事情境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章节与生物科学发展史有关。这部分内容往往让学生提不起兴趣,觉得枯燥乏味至极,这时候,教师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把那些科学家的想法说出来,既有趣,又易于理解。比如,在学习《光合作用》一节时,教师可以把几个科学家做实验时候的思路说出来,亚里士多德说植物生长获得的营养来自土壤,海尔蒙特想用柳树实验验证一下,结果发现植物增加的质量远远大于土壤减少的质量,可推测出植物要从空气中获得营养,后来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则可以问出“为什么当绿色植物和小鼠同时放在玻璃钟罩中时会延长小鼠的寿命”这样的问题,告诉学生,其实科学家和我们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他们勇于提问、勇于探索罢了。讲故事的方式要求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最好是幽默的,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同时鼓励学生要向科学家学习他们的探索精神。

五、激励情境

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向科学家不怕失败、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这是完成情感目标的常用手段,从精神上让学生有所收获。例如,在《DNA的结构》一节的学习中,可以先讲沃森和克里克经历很多失败才提出DNA双螺旋的结构,激励学生,完成情感目标。

六、问题情境

例如,在《免疫调节》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人们周围有这么多的病原体,我们却不常生病呢?学生根据教师引导,会自然想到免疫系统的功能。在学习《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ATP》的内容时,举例学生熟悉的萤火虫的例子,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萤火虫尾部的光能是由什么转化而来的?是什么样的物质为萤火虫提供光能?此物质释放能量后又转化成什么物质?这种能量的转化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吗?在学习《蛋白质》时,通过创设“营养专家饮食健康大讲堂”的情境,让学生来扮演专家,让“专家们”分组讨论并回答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哪些食物富含蛋白质?为什么蛋白质对人体健康如此重要?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日常生活要如何均衡营养?让学生以“营养专家”的角度来解答问题,进而学习书本中的知识,让学生在“当专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更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讲授“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教师提问,为什么脂溶性的物质能够通过磷脂双分子层?为什么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后,细胞膜的很多功能就会散失?为什么将膜提取出来之后放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磷脂分子的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磷脂分子在组成细胞膜时,是如何排布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又是如何排布的?单位膜模型又什么弊端?细胞膜依靠什么结构来识别外界物质?一个善于问问题的教师,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对这个世界问出“十万个为什么”的好奇心,点燃学习知识的激情,同时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的缜密程度和逻辑思维能力。需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情境设计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特别是:教学的目标、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还有学校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条件等因素,所以不能过分强求一定要进行某种情境的创设。

综上所述,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学会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变“授人以渔”为“授人以欲”,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渴望,让课堂成为学生积极获取知识的欢乐殿堂。

作者:迟慧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陈继贞,张祥沛,燕艳.生物学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盛玉红.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J].新课程学习(下),2013,(06).

第五篇:高中生物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

摘要:

高中生物在高中教学阶段是一门较重要的课程,学生生物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理科的综合成绩,然而目前大多数教师却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这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起到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要尽量讲的生动幽默,并且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本文主要对探究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及其在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探究启发式;高中生物;应用分析

在新时期的发展下,各种新式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而探究启发式教学方法也应运而生,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其日后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利用情境模式或是悬念设置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一、探究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1.独立思考的原则

在传统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始终处于劣势,在以往生物教学中,一直是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对学生进行机械式的灌输.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学习成绩得到有效提高,并且由于高中生物属于理科范围,其本身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对学生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非常高,而探究启发式教学正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对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2.主动性的原则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前提.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不是以考试为主要目的,才能达到教学的实际目的,并且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固守成规,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3.举一反三原则

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并不是只进行简单的知识讲解,而要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习的有效方法,进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探究启发式教学在生物教学应用中,要充分了解举一反三的原则,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容充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二、探究启发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1.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高中生物教学的核心一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二是对生命活动规律进行探索,其中对生命活动规律的探索需要借助大量的实验去证实.总而言之,高中生物教学本质上来说就是一门以具体操作为基础的课程,对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将生物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相结合,通过这种形式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程度,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达到探究启发式教学的真正效果.例如:在学习《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肪》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对糖类及脂肪的认识和积累,向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在生活中都有哪些物质拥有充足的糖类和脂肪?人体内都含有多少糖类和脂肪?通过预习,脂质和脂肪有什么区别?而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对生物展开探究活动,使其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真正发挥出探究启发式教学的作用,还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2.以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是以教学实验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实验,那么教学效果也就得不到明显的成效,而将探究启发式教学和生物实验进行有效结合,不但能将复杂的生物知识简单化,还能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物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提高自身的生物综合水平.例如:在学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一实验内容时,教师可以积极对学生展开引导,让学生进行亲身实验,如蛋白质的检测:“向试管中加入1mL的样品溶液,然后加入双缩脲试剂A1mL,对其进行摇晃,使其二者完全融合之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几滴,摇匀之后,观察其颜色的具体变化”.同时,通过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思考: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成分、用法、用量上有什么区别?通过这种实验式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带动课堂的学习氛围,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

3.借助语言的功能,增加课堂趣味性

教师的教学语言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但同时也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要以实际教材内容为基础,反复斟酌课堂教学的语言使用,规范准确的使用生物术语,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例如:在学习《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课时,教师可以将DNA和RNA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各自的功能等通过图像的形式向学生展现,进而用准确的生物语言进行总结,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堂内容,如DNA和RNA之间的联系,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下,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新时代下的发展趋势.因此需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探究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作者:王玉珏 单位: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

参考文献

[1]王世文.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有效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8):127-127.

[2]周昊.浅谈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的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11):94-94.

[3]李秀梅.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2):148-148.

第六篇: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摘要:

生物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通过学习能够了解生物活动的基本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实验探究精神。老师应根据生物的学科特点,给课堂增添趣味因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保持清晰的头脑进行学习。

关键词:

高中生物;趣味课堂;思维培养

生物学有着科学的严谨性和实践性,与多种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它不仅能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让人们保持健康状态,改善调节环境,也能够为科技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对学生而言,生物这门学科十分重要,但它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学好的,它不仅需要学生逐步建立起一个生物思维体系,能够通过课本联系实际,甚至设计实验进行操作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需要学生把各种知识进行分类、对比、归纳并找到它们的共通点,把它们织成一片网,所以老师应该采用多种措施来培养高中学生的生物思维能力。同时提高教学质量也是老师应该注意的一个方面,那么如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老师应该通过增加课堂的趣味这一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又不放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1注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在课堂开始前,老师可以采用提问、讲故事和放映小视频等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继而引出本节课所要讲的主题。例如,老师在讲免疫系统这一课时,可以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当我们遭到病菌入侵时,是谁战守在第一阵线?”学生们就会开始在下面开展积极的讨论,激烈的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其次,老师可以给学生们介绍一些近期的生物研究成果,讲一些与生物有关的新闻趣事。比如,“人体的细胞会自主进行新陈代谢,每三个月会替换一次,旧细胞死去,新细胞诞生,由于不同细胞代谢的时间和间隔的不同,将一身细胞全部换掉,则需要七年,也就是说,在生理上我们每隔七年就是另外一个人。”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了。在学生讨论后老师要给出正确、科学的解释,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最后,老师还要教会学生遇见问题时如何运用生物学的知识来解决,让学生明白许多事的发生都是科学依据的,分析事情时要忠于事实不要凭空想象。并且老师讲课的语言要幽默生动,如果老师只会干巴巴地照本宣科,那么学生会很快失去兴趣。老师的讲解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要跳到教材之外进行发散、拓展,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也能让他们领略到生物学的奥妙,巧妙引用诗词和成语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和文学的双重魅力。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可以理解为:草原生态系的恢复力和稳定性较强;“一枝红杏出墙来”则体现出了植物的向光性,原因是生长素在光照下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动,使得植物的背光侧生长会比向光侧快,所以枝条向着光生长。如在学习氨基酸脱水缩合时,让若干个学生手拉手站成一排,每位同学代表一种氨基酸,而相牵的手会因为出汗脱了水而形成了肽键,通过这种新鲜直观的展示方式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在学习反射弧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膝跳反射实验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会将这一神经冲动传往大脑,使人感觉到膝盖被叩击了。当然老师也要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用于开展小组讨论,有些问题可以留给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让他们在倾听同学发言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答案。老师也可以走到每组中去适当地给点提示,让学生良好地梳理自己的思路,这样做不但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了课堂中而且还活跃了教学的氛围。在备课时老师应对教学方案不断进行改善创新,课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修改调整教案。老师要注意随时给课堂灌注新鲜的血液,让教学时时刻刻都充满趣味,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的乐趣进而喜欢上生物,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的重要性,学会如何运用生物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2老师应该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老师应该改进生物教学的目的。老师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对于生物这门探究性的学科而言,往往是根据现象来推导结论,所以发现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而言更加重要。而对于抽象的概念及理论,老师可以借助打比方、直观展示或者多媒体教学来让学生了解知识及理论的本质。但是,通过这些教学手段学生也并不一定可以完全理解,所以这时候学生自身的思维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老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生物思维能力。老师在问题的设计上可以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由简到难的顺序,一环扣着一环进行设计,让学生学会由大方向到细节方面进行思考。同时,也要时常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习的生物知识,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当然,老师也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课后多问,因为学生质疑说明学生在思考,思考是学习生物最好的方法。其次,在高中生物学习中有一个方面是学生必须要学会的,那就是比较生物概念的异同,并分析为何会产生这些异同。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它们都是细胞数量的增值,但有丝分裂是体细胞的增值,而减速分裂是生殖细胞的增值,目的是为了形成新的生命。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它们都涉及能量的转换,都需要适合的温度、PH值、水和氧气等,但是它们的最适值却不同,光合作用产生能量,而呼吸作用却消耗能量。学生可以通过总结这些概念的异同来掌握知识以及生物思维逻辑、当然,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老师在讲解了这些概念之后,就可以列举几个生物问题来让学生解答了。在讲解知识之后,马上就出试题让学生解答有一个好处是,让学生熟记解题的思路及概念的异同、这个时候记忆是最能让人理解且记忆深刻的,有利于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离不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捷径、高中是一个课业繁多的时期,学生都很累,压力很大,总是想着如何偷懒、如果在课堂上老师只管自己讲自己的,没有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自主思考,那么学生很容易就在课上走神、发呆、自主学习不仅可以锻炼学习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在高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生物教学所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这不仅是为了学生有一个优良的分数,还是为了学生在以后从事生物研究方面有一个好的思维习惯。高中生物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影响学生以后的生活,知识可以遗忘,但习惯及思维方式却不易遗忘,老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何庆学 单位: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第一高级中学

第七篇: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效率提升

摘要:

高中生物是高考的重要学科之一,在高中课程教学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因此,一直以来,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高低,也为广大教师、学生以及家长所重视。新课程改革倡导“以生为本”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与此同时,再辅之以科学的教学引导,引入多样化、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方法,构建起高效的高中生物课堂。然而,从当前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现状上看,教学质量不佳、教学效率低下仍然是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突出矛盾。为此,本文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结合自身多年执教高中生物学科实践经验,进一步探讨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升对策。

关键词:

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于提升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其能为高中学生学习构建“减负”课堂,在不增加课业压力的前提下,促使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更有成效;另一方面,高中生物实施新课程改革能够突破传统教学“僵局”,打破“低效高耗”的教学困境,使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元且富有创新性和趣味性。作为高中生接触并认识人、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生命规律、生命活动的一门科学,高中生物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有必要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和教学要求,进一步探索出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1做好课前备课,落实“因材施教”

从严格意义上说,所谓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能否有效提升,既在于教师“教”的效率,又在于学生“学”的效果。为此,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内,教师要珍惜并充分利用每分每秒来实施有效教学。这时,教师课前备课的质量则成了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课前备课质量高效,能够使课堂教学设计尽可能优化,同时营造出积极、融洽的师生互动氛围,使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学习课堂。课前备课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效落实因材施教,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通过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预设教学问题、制定教学进度等,来指导新课的教学。

2合理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吸引学生参与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教师要转变以往将教学简单视为生物知识单向朝学生灌输的思想,树立起教学过程为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索新知的过程。主动发现和探索生物知识,需要依托于合理的问题情境。教师通过创设与教学主题相符的问题并进行设问,激发起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问题讨论的心理,从而激发其内在动力,使生物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然而,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并非唾手可得,若是未能把握新课改精神和教学主题,则容易致使问题流于形式,这也是当前高中生物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之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作者也会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积极创设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来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在教学《DNA的复制》一课时,作者先“能否刻出两枚一样的印章?若能,如何验证这两枚印章是一样的?”这一问题作为引子进行课堂导入,来吸引学生讨论,目的在于引出本课教学主题“DNA的复制”,引导学生思考DNA复制过程中全保留复制与半保留复制的区别。这种以学生生活实际作为问题情境的内容,一方面能够博得学生的情感认同,致使新知教学不过于突兀,另一方面也能将学生已有的生物知识和生活经验有机融入到新课教学当中,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重视发挥生物实验教学的效用

与其他学科相比,生物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尤其是在学习一些肉眼不可见的生物知识时,就需要借助实验教学,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象,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为进一步提升其生物基础素养,提高学习水平和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形式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种:一是分组实验。组织开展分组实验教学,要求教师不断钻研和寻找效果好的实验方法,指导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目的进行分组操作。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可基于实验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分组探索和创新实验方式、方法,以优化分组实验过程和效果;二是演示实验。演示实验主要针对生物教学中一些较难理解的生物学现象运用演示实验进行演绎,让学生能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从而根据观察所得,来增强对该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三是课本经典实验。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蕴藏着许多富有趣味的经典实验。这些实验在过去的教学中时常容易被忽视,例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实验、酶的发现实验、DNA双螺旋结构实验……等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现有教学条件和资源,尽可能地对这些经典实验进行还原,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生物实验科学的发展史,激发起学习生物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效率的提升。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要确定起“高效低耗”教学理念,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减少无用功,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性和针对性,从而构建起高中生物有效教学课堂。

作者:季长清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陈立宏.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25).

[2]刘凤娟.探究新课改背景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J].生物技术世界2015(03).

第八篇:高中生物教课外知识学实效

摘要:

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该学科的知识具有综合性与开放性之特点。高中生物教学是高中阶段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必备科目。在当前高中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要想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需不断补充完善课本知识,做好知识的延伸,通过补充课外知识来扩大学生视野,增加知识量,以课外知识促进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对此,本文探讨了课外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关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生物;课外知识;教学实效

生物世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包罗万象,具有极大的探索空间。因而,高中生物教学仅仅依靠课本上有限的知识是难以使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学科,提高生物思维能力的。因而,教师可以引入生物学科的课外知识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补充与完善,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生物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生物学知识体系,提升生物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1课外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高中生物教学中利用课外知识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具有重大意义,具体表现为:其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生物世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充满了许多奥秘,而生物知识也极为丰富,不是教材上一两个章节就能解释清楚、概括全面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入课外知识作为补充,以丰富教学内容。高中生物教材的编写具有一定的时段性,不可能囊括最新的生物研究成果,也不可能探讨新近热点问题,而教师通过对这些知识进行补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其主动查找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学习主动性。此外,生物教材一般语言较为严谨,比较讲究知识布局的科学合理性,其内容不一定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而教师若向学生推荐一些生物学方面的课外读物,或引用相关课外读本的知识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能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其二,有助于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提高知识应用能力。生物学科是对自然生命的探讨,关注的是活生生的人类社会、自然界以及人类生存的环境,这些都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然而,高中生物课本知识较为注重理论讲解,强调的是构建学生的生物理论体系,而教师在课外知识的引入上可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紧密,且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能够理解或解释的案例,这能很好地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其三,有助于学生积累知识。高中生物课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而教师对课外知识的引入和补充,能够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生物学知识,不断完善生物知识体系,扩大知识容量,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2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课外知识的策略

2.1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影视资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图文声像皆具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且多媒体教学能将抽象的事物具象化,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因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课外知识的补充具有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新闻、纪录片、科教主题的影视资料等,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完《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一章内容后,教师可选取纪录片《基因密码》的片段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了解基因科学的最新成果,以及基因对人类健康的重要影响。通过这类课外知识的补充,学生对基因相关的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并惊叹于基因的神奇,学习兴趣高涨,迫切希望学到更多的生物知识。

2.2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生物研究科学,开阔学生视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物科学也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人类在生物科学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理论知识讲透,还需关注最新生物研究科学,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以科学探索的态度对待学习,开阔学生视野,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例如,基因科学研究一直是生物科学家的重点研究课题,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国际著名刊物《细胞研究》上发表了题为《树鼩精原干细胞的体外长期培养及利用其成功获得转基因树鼩》的研究论文,这是我国科学家利用体外培养的树鼩精原干细胞成功获得的世界首只转基因树鼩,实现了树鼩基因修饰技术的重大突破,表明基因科学研究发展又有了新的成果。对此,教师可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并发起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科学家要选择树鼩来做研究?基因修饰有哪些方法,在树鼩的研究中科学家是如何进行基因修饰的?这只转基因树鼩繁衍的后代与普通树鼩相比会有哪些变化?等等,以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探讨分析,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3利用课外知识拓展课堂教学,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生物学科的知识体系十分庞杂,包含了自然界的方方面面,而高中生物课本知识只是这一庞大知识体系之一隅,如果教师仅专注于课本知识的讲解,则难以使学生融入生物知识的庞大体系之中,也难以使学生形成完善的生物知识体系。因而,教师要善于进行课堂教学的拓展,鼓励学生全面涉猎课外知识,实现课堂教学的课后延伸。例如,在学完《人与生物圈》一章的知识后,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后任务:上网搜集有关环境污染的报道和资料,分析相关研究工作者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采取了哪些生物学手段,取得了哪些成效。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学习课外知识,能促进学生思考,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不断完善学生的生物学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率。

3结语

总之,高中生物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不断补充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并广泛涉猎课外生物学知识,拓展课堂教学,以更好地扩大学生知识量,丰富学生认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生物教学实效。

作者:王喜露 单位: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唐秀娟.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创建新型生物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5(06).

[2]李兰.构建高效高中生物课堂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5(11).

[3]卢灶明.浅谈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课外拓展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

第九篇:高中生物教学合作学习实践

摘要:

合作学习作为当代教育改革最为成功的典范之一,在国外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教学模式,在我国,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更多的教育教学者也感受到了合作学习的价值和魅力,也逐渐将其引入到了课堂教育教学中来,而就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本文旨在提高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应用中的有效性,在分析了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现状之后,就如何将合作学习切实的应用到高中生物实践教学中去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合作学习;高中生物;实践应用;应用建议

1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现状

当前,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为了合作而合作,合作效率低,合作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有效的激发,合作学习中教师完全放手不管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合作学习既有价值的发挥,反而影响了学生既有的教学效果,可以说是适得其反。例如,在“种群与群落”这一内容的学习中,一些教师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去大自然中寻找种群和群落,但是一节课的时间过去了,每个小组并没有发现更多的种群和群落,而是打闹嬉戏了一节课,最终教师不得不将学生合作学习需要探究的问题告知答案,并进入到下一个学习环节中,可以说,这是一个失败的合作学习的案例,而之所以失败,很大原因之一就是教师不能把握合作学习的核心,落实的不到位。

2解决问题,提高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应用效果的建议

由上述对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实践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分析发现,虽然越来越多的一线高中生物教师意识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落实的过程中依旧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笔者在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的作用,同时,也愿意抛砖引玉,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2.1科学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

科学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是提高合作学习科学性的前提。而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做到以下几个基本点,一是能够认真研读教材的和参考资料,把握学习的重难点,将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并确保这些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比较开放,并且值得学生进行研究;其次,在时间的安排上,一定要提高对课堂45分钟时间的利用程度,并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交流思考,避免合作学习的形式化。

2.2把握合作学习的核心:

把握合作学习的核心是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明确合作学习的落实和应用是为了学习,而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其次,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构建”和“认知的重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教师需要明确合作学习的基础是自主学习,所以,在此过程中要给学生更多更多的时间来自主学习,确保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实现;最后,教师需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虽然在合作学习实施的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时间,但是教师并不是完全的退居二线,而是能够做到有效的引导和指导,使“一切尽在掌握中”。例如,同样是以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学习“种群与群落”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到一个生态系统比较复杂的地方,可以是校外实践,也可以是利用多媒体软件来播放相关的视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任务,之后让每个小组成员一起合作,寻找出生活中的群落和种群,此时教师可以对每个小组的合作成果或者阶段性成果进行适当的点评和引导,最后,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来讲述自己发现的种群和群落,在这个时候,教师需要以鼓励的态度去评价每一个小组的合作成果。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并且能够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成功和快乐,使得学习的自信心得到有效的增强。

2.3合理分配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的合理分配是提高每个学生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关键,此时,教师就需要加强对每一个学生的了解程度,之后可以通过分层教学法,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来安排适当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够一够,努把力”就能够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这样,在使得每个学生都所进步的同时,就能够使得整个班级的成绩和学习效果都有所提高。

2.4认真评价合作学习的效果:

对于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既不能一味的鼓励,也不能着急的否定,而是要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度,能够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前提下提出学生合作学习中存在的失误和错误的地方,并且能够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同时,也能够找出每个小组、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2.5注重合作学习的实质内容:

注重合作学习的实质内容是说,教师在落实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时,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将所有的生物课都上成合作课,而是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高效利用,将传统的教学课堂与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有机结合,以促进更好的教学效果的实现。

3结语

总之,高二是学生高中学习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中,将合作学习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应用其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到更多额知识和技能,促进其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高三生物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学习生涯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所以,作为高二生物的教学者,一定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和重任,能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合作学习的精髓,并将其切实应用其中。

作者:单玉蓉 单位:临汾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刘蓉蓉.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6,23(9):92-92

[2]范喜敏.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开心素质教育》.2016(2):21-21

第十篇:高中生物教学微课创新

摘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作为信息时代下重要的教学资源,其对提高课堂质量和效果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教育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微课;高中生物教学;创新应用

微课主要是指教学视频,无论是在课后复习、课时讲解以及课前预习,学生通过微课可以开展有效学习,因此,微课在教学中具有积极意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微课资源,在课前预习中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知识,在课堂中做到有目的的学习。应用于课时讲解中,可以将抽象而枯燥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带给学生直观的体验,提高学生课堂专注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应用于课后复习中,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生物知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微课资源对生物教学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探索,实现微课资源的创新应用。

1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积极意义

1.1锻炼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微课是通过视频的形式开展教学,因此,学生也可以在课下利用微课资源进行自主探究。由于每个学生在认知方面以及学习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在课下通过微课对薄弱环节开展针对性学习,并且在自学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

1.2活跃课堂气氛:

微课是信息时代下的教学新形式,其主要以视频为教学资源,相对传统枯燥的板书,视频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可以集中学生的课堂专注力,培养学生兴趣,调动课堂气氛,进而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例如,教师通过微课开展实验教学,不仅有效节约课堂时间,还可以带给学生直观的课堂体验,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

1.3直观展示生物知识:

应用微课教学可以将抽象微观的生物知识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而将微观的生物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2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策略

2.1在微课选题中实现创新应用:

微课是精短的教学视频,以视频为载体开展教学,但并非所有内容都适用于这种方式开展教学,因此,教师在应用微课之前,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课题,实现微课的创新应用。针对一些具有微观、抽象或者难以用文字和语言表达的生物知识,教师可以选择通过微课的形式开展教学。例如在学习DNA复制这一知识点的时候,由于DNA十分抽象,简单的通过文字描述难以带给学生深刻的影响。而通过微课资源开展教学,为学生播放DNA复制的相关视频,可以带给学生直接和以及生动的认识,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2在教学中实现创新应用:

微课资源可以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并且适用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微课的重要性,在教学整个过程中实现创新应用。第一,在课前预习中,教师要为学生播放这节课将要学习的教学视频。例如在学习生物链这一知识点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动物捕食的视频,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到大自然的生态链,并且掌握和了解处于生态链顶端动物的习性和特征,对知识进行预热,为课堂讲解奠定基础。第二,在课堂讲解中,教师要利用微课辅助教学,对一些抽象或者难以文字叙述的知识,通过视频可以得到直观而生动的展现,带来学生深刻的印象。例如在学习细胞输出以及输入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通过视频直观的了解细胞的输出与输入。第三,在课后复习中,教师要将制作好的微课资源分享给学生,学生通过反复的观看视频开展自主学习,针对不理解的知识进行探究,巩固课堂知识。同时,教师还要利用网络技术,用QQ或者微信等软件建立群组,在群组中分享微课视频或者学习方法。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群组向教师和其他同学请教,进而加强生物学习效率。

2.3在实验教学中实现创新应用:

实验是生物教学的关键组成环节,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微课资源,帮助学生深入到理解和掌握实验。由于高中学校受到实验场地、实验材料以及实验器材的制约,很多实验学生无法亲自操作,通常是由教师为学生示范,完成教学任务。而通过微课资源,可以对实验教学进行完善的补充,让学生对实验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进而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学习物质检验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将对不同物质的检验通过视频为学生播放,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物质颜色的变化,进而对实验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加深学生对物质鉴定的认识。

2.4在微课内容中实现创新应用:

微课的重点在于“微”字,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微课视频不能时间过长,将视频控制在5分钟左右,由于学生专注度和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选择或者制作微课资源的过程中,要确保内容“精”而“简”。虽然微课时间有限,但是教学内容一定要概括本节课所讲述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减数分裂这一知识点时,微课资源一定要充分展示其全部过程。在关键知识点上,教师要配以简洁的语言说明,将语言、视频、图片充分结合,在最短的时间内,概括本节课所需要学习的所有知识点。因此,教师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要遵循微课的资源的“精简”原则,实现微课内容的创新应用,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认识。

3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微课开展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微课所具有的时代性和先进性特征,也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容易被学生接受。微课能够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

作者:孟祥多 单位:长春市九台区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李伟平.微课与“新产婆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07:200-201.

[2]邓婧婧.“巧用微课,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6,14:34.

[3]丁思明.高中生物微课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6,47:148-149.

[4]刘福城,肖安庆,李通风.微课小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以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02:58-60.

[5]喻涛.浅谈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4,1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