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运用(10篇)

高中生物教学运用(10篇)

第一篇:高中生物教学体验学习运用

摘要

生物是高中教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体验学习”慢慢进入高中生物教学课堂,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素质。本文通过对“体验学习”的研究,阐述了“体验学习”模式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必要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中生物;体验学习;学习模式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教学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生物知识,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就是学生片面记忆生物知识,无法形成系统的生物知识体系,学习效率低且学习压力大。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中生物教师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体验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体验学习”的概念

“体验学习”是人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指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直至形成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其被哈恩博士作为一种独立的学习方式来开发,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逐渐广泛应用于高中的教学活动。

(一)“体验学习”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

高中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相较于抽象性、逻辑性强的数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运用“体验学习”教学模式,生物教师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生物知识,然后将身边的生物知识自然而然地转变为课本上抽象的各类“细胞壁”、“细胞膜”,让学生自主体验,全身心参与教学,这样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体验学习”模式的运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运用“体验学习”模式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所公认,如何更好地让“体验学习”教学方式进入高中生物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二、创设生物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引入新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通常放在课堂开端,将学生带入到某一个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体验生物知识。如在学习“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上课时创设以下情境:“植物正在动态地呼吸。”然后让学生猜一猜:“植物正在干什么呢?”再让学生分享看到情境的感受,最后进入课堂知识讲解,让学生初步感知“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的神奇。通过这个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了什么是“水分吸收和利用”,了解了“(一)光合作用”大概的分类。创设良好的生物教学情境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特别是当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也能遇到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激情也会相应地增加。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问题情境所引发的“矛盾”,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领会到体验教学带来的乐趣,从而形成自己的生物知识网络。

三、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提供体验教学机会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生物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提供多种体验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细胞》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制“细胞膜”,让学生自主采集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猪、牛、羊的血液),给学生提供蒸馏水、试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体会书本中的生物知识也能通过自己双手获得,从而让那些抽象的细胞生物图在显微镜下具象化,使学生能更好地记忆各种细胞组织。在提供体验学习机会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体验学习”教学方式带来的快乐,将生物“实验化”,让学生在实验中记忆生物。因此,在教授完新知识以后,生物教师不要一味地赶进度,而要“停下来”做实验。教师要经常组织一些课堂实践活动,如“显微镜使用大赛”、“洋葱实验”,等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到生物是有用的,进而将生物带到生活中去。

四、营造体验式教学课堂氛围,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良好的“体验式”课堂气氛是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的前提。枯燥难懂的生物结构,照本宣科的讲授方法,沉闷的课堂气氛只会使得教学任务滞后,完不成预期目标。那么,教师如何营造良好的体验式课堂气氛呢?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中世纪的欧美国家被宗教所统治,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而一大批科学家(如达尔文)对这些理论提出了质疑,并通过研究化石等途径推翻了“上帝论”,开创了人类新纪元;接着教师要乐于被学生质疑,让学生在自主实验的课堂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主动转变教师角色,将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体,加强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体验学习”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使他们在“体验学习”中发展创新思维,最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者:沈玉琴 单位: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高红雷.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68-69.

[2]滕喜全.论新课改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策略[J].才智,2015(07):160.

[3]李燕.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学周刊,2015(19):60.

第二篇:高中生物教学探究性学习实践

摘要: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发情趣,掌握程序与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实施探究性教学,把探究性学习用于高中生物教学尤为重要.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高中生物;思考;探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多地成为顾问,是一位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探究性学习就是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在高中生学习生物这门课程中,探究性学习尤为重要,高中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提供的任务或目标,采用一定的计划,阅读课本、标注重点、实践探究、相互讨论,从而形成独立摄取知识、总结规律、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学习习惯的一种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价值与潜能的充分实现置于最重要的地位.探究性学习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由被动变为主动

1.寻求对生物的兴趣

众所周知,一切知识的掌握必须以兴趣为前提,否则学习的乐趣就会被掩埋,剩下的只会是枯燥和乏味,当一名学生对一门课程失去兴趣的时候,他不可能去探究、实践,甚至不去思考,最多只是迫于老师的压力或者迫于自己给自己的压力,不得不去学,这样的结局只能是又沦入如今我国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机械性与盲目性现状之中,那又谈何探究性学习呢?所以说探究性学习高中生物的前提就是让学生找到生物中的乐趣,让其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寻求到真理,做为一个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尊严.

2.体会成功的喜悦

如现今中国“经济领域”的大赢家马云先生,现在的他还是如以前那样只要“嗅”到IT某个领域挣钱,就会拼命的去竞争,又有谁敢说他是缺钱?他只是享受成功后的喜悦,连像马云这样的成功人士都如此,更不用说高中生,当一个高中生在生物探究性学习中体会到了成功后的成就感,当然这种成就感的来源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求到了真理,而不是在他探究遇到困难时,教师直接拿出现成的真理,这样他就会越来越迷恋这种成就感,从而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由机械性学习生物转变为主动去探究学习.

二、从根本上剔除阻碍

1.教学任务多

有很多的教师认为,现在的高中生物教学任务比较重,教材中需要记住的知识点很多,而课时又有限,只知识内容的教学就要占用绝大部分的时间,还需要大量的题去巩固,几乎没时间去实践探究性学习,而且在时间紧迫的高中,教师们不敢拿学生的时间去做试验,就算有教师实行探究性学习高中生物,可能发现学习好的学生可能会有提升,但学习不好的学生只是盲目跟风,根本不去思考、探究,所以很多教师只能是继续让学生们死记硬背,让学生继续当学习的被动接受者,根本不会开展与探究性学习有关的活动.高中生物的大纲要求就讲课和实验占的课时比例大概是5∶1,但在很多实际教学中,又有几个教师能够真正做到?

2.潜意识的不认可

在我国教育界中,有大部分的教授、教师在潜意识里并没有真正的认可探究性学习高中生物,并不是说探究性学习高中生物不好,只是教师们都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他们内心的传统教学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被动接收者;学生的学习就是不断地重复并记住已有知识;而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死记硬背;考试试卷上问题的答案都应该来自课堂上教师教的内容;给学生部署的问题也应该给予明确的阐释;并且每个问题都应该有一个答案而且仅有一个答案.基于以上的教学思想,传统的教学观点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学生的学习就是获取知识,重视记忆能力的提高.传统教学不注重思维的培养,也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3.家庭和社会环境

在我国,家庭和社会还没有共同营造出和探究性学习符合的环境,当一个高中生从幼时刚开始接受教育就是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知识被动接受者的身份已经在内心根深蒂固,不可能在高中时期花短时间就能改变学生自己的观念,所以说家庭和社会要努力创设有利于高中生探究性思维发展的环境.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的著名观点.充分地说明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影响个体的教育.因此,要努力营造民主、自由、和谐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的社会环境才能使学生形成有主见的人,并使探究性学习生物的各方面特质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传统教学方式也并不是没有优点,我国近些年经济、国防能飞速发展,也证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多可取之处,但是,学生不仅要学习课堂上的文化知识,也要学习一种模式,一种主动探索、求知的学习模式.为了让未来的国人能够更好的适应多元化的世界,更好的开发自己的思维,让未来的学生成为一个优秀的知识主动探索者,让学生懂得如何去运用所学的知识,单纯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多元社会的需要,所以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必不可少.

总之,探究性学习高中生物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一种趋势,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高速发展社会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让未来国人的思维方式得到本质提升!

作者:徐坚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罗承林.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生物技术世界,2014,04:164.

[2]张梅凤.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207-208.

第三篇:高中生物教学默写与口头回答

摘要:

先通过分析学生答题时最容易出现的两种情况,指出默写和口头回答是反馈课堂教学的手段,也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接着重点分析了默写和口头回答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课堂效率的提高贵在教师将两者恰到好处地应用。最后点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以默写和口头回答为纽带相互促进的。

关键词:

默写;口头;回答;高效

一次,同室的几位教师谈论默写和口头回答,有的说默写的效果好,有的说学生口头回答更能体现水平,效率更高……我认为这两种方法都是考查学生就某一问题的表达,从中表现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学生解题的思路。只不过前者是通过文字,后者是通过语言,两者都是能力的体现。在测试过程中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学生本身对知识点概念模糊不清而导致文字或语言上的错误;二是学生知道概念,掌握其含义,但在一个新的情境条件下,不会将知道的意思加以表达,找不到准确的生物学术语,于是随便找个词语表达,引起错误。如“把紫色洋葱外表皮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则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将出现什么现象?”解答此题,概念理解不清或没学该知识点的学生的回答是“变甜”,而第二种学生知道渗透失水的原理,但没有找到相应的生物学术语“质壁分离”,却写了“失水”。“变甜”和“失水”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错,但在学习了高中生物的相关知识后,就不能这样表达。这两种情况在生物学习过程中是屡见不鲜。同一个问题,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回答,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对质壁分离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可以分清哪些学生上课根本就没听,哪些学生是听了但理解程度没有进一步深入,哪些学生是真正领会了所学的内容。当然教师也能从中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足,从而不断地补充完善。第一种情况是由于学生上课开小差,不认真听讲造成的瞎写、瞎说,罪不在师。对付他们的方法是重默或重背。多次重复,加深记忆。这样他们自然只能在课上认真听讲。当然重默这种做法不是提倡死读死记课本知识,重默的内容可以不同,目的是在熟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达到读了题目就会联系实际,知道所要考查的是哪些知识点。“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所以,“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第二种情况是学生上课听了,但没有彻底听懂,或是当时听懂了没有及时巩固。过不了几天忘记了,于是自己的固有想法复又归来,加上学过后对这一知识点的模糊印象,不知如何表达,于是像挤牙膏似的挤出那么一两滴,可惜尽是些方言俗语,不会用书本上的生物学术语。对这样的学生就应该适当地多加提问,引导他们尽量用书本语言回答问题。教师可恰当地纠正他们语法和文字表达上的错误,让他们多看书,理解书本语言的严谨,很多时候是不可以用其他词语替代的,从而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语言或文字表达能力。所以,“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以上两种情况都可以通过学生的默写和口头回答使教师得到学生对最近学习内容的反馈。有些教师认为,让学生起来用语言回答问题更难,更能体现学生的水平和老师的能力,所以可以忽略默写。我个人不敢苟同,因为默写至少有以下四点好处:

一、说说容易写写困难

有些生物学术语,细胞内特定的结构名称同音异义字很多,学生稍不留意就会出错。比如,教学细胞器这部分内容时,老师一般注重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介绍,而认为名称的书写书本上都有就忽略了。当考试或默写时,试卷上会出现把“液泡”写成“叶泡”,把“线粒体”写成“细粒体”,这些词语光靠口头回答很难查出错误,而换成默写则一目了然,学困生与优等生容易区分,教与学的情况得到了真实的反馈。默写这一点的好处我是深有体会的,因为曾经有学生问我为什么合成糖类的细胞器不叫“合糖体”,而“核糖体”却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我建议这位学生翻一下书本,得出此“核”非彼“合”也,并解释“核糖体”为什么存在核糖。所以,默写有时可以查找出口头表达中隐藏着的难以听出的错误,而且有可能通过默写纠正学生光听不练造成的某种误解。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必要的时候在黑板上书写这些同音异义字,如基因的本质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强调不能写成“片断”。

二、有些话学生当面不好讲,却可以用文字表达

曾经就有一位教师对我讲过这样一件事。在上伴性遗传这堂课的时候,他叫一位女生来辨别红率色盲的两幅图———“58”和“骆驼”,(自认为万无一失,因为在人群中女性色盲的概率远小于男性,所以特意叫了一位女生)结果,碰巧该女生无法分辨图案。引的该班男生哄笑,在学习了色盲遗传的规律(女病父必病)之后,她父亲是色盲的干系自然逃脱不了,而男性色盲自然又可误传为“色郎”,使该女生在众学生面前抬不起头来。如果当时每人发一张白纸,将看到的图形或数字写下来,不要求署名,然后交于老师,那么既可以保住某些学生的面子,又可以为调查色盲这一遗传病的发病率收集一些原始资料。

三、默写的方式更接近高考的方式

生物高考就是发一张试卷,然后动笔答题,没有听力或口语。答题的方式不是口语而是文字。阅卷的方式不管是手批还是网上阅卷都是批阅文字表达的对错,以一张试卷来衡量成绩和能力的高低。所以笔者认为,默写更接近笔试这种形式的考试。多进行默写练习,在默写中强化知识点,改进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方法,多应用生物学名词,纠正错字错词会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

四、默写能更全面地反馈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学生默写后,教师精心批改能够从中获得全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包括某题的错误率和答对率,多数学生对哪一题错误率最高,主要有哪些错误的想法,对此应怎样讲评。当堂提问让学生口头回答则不然,教师不可能将一个问题提问每一个学生。因此,当堂提问反馈的是个别学生的掌握情况,存在偶然性,很可能引起教师的误判,上课效率会打折扣,没有默写那样纵贯全局。当然,口头回答也有默写不可比拟的优点。首先,在当堂提问的过程中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其他旁听的同学也可由此而及时改正,确立起一个正确的观点。有疑惑的学生,还可提出相关问题,让教师来解疑,起到共同探讨、相互促进的作用。若是默写只能写下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思想,其他同学听不到也不许偷看,不能当堂及时纠正和相互交流,学生得等到教师批改后才知道对错,下堂课统一发下讲评时才得以改正,相比之下效率略低。其次,口头回答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概括和总结能力。通过语言交流,可以带动旁听者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一起转动。借助教师当堂纠错,指出语言表达上的错误,其他学生也可吸取教训,在暗中庆幸自己没有当中出丑的同时,也悄悄地改正了错误,何乐而不为。所以笔者认为,默写虽然有其特有的优势,而口头提问却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是在短时间内理清思维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方面。个人认为高中生物教学中在提高学生生物学习能力方面应以口头回答为主,默写为辅。在课堂上遇到新的知识点和发散性思维的讨论题,教师应组织学生以相互讨论和口头交流为主,而在复习知识点、总结知识内容时用默写加以巩固。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通过以上阐述不在于过分强调孰优孰劣去偏重某一方,两者各具特色,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教是为了发现学生存在的错误和不足,使学生避免发生惯性思维带来的错误而去教,在教的同时学会了如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知识,从中领悟教育方法;学生的学是为了提升自身的能力而去学,在学的同时学会如何同教师的思想融合在一起,获得学习新知识的科学方法。以上是我多年来教学经验的一些心得体会,不到之处,请专家指正。

作者:陆志勇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王淦昌中学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马英志.教师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与训练[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四篇:微课程高中生物教学设计应用

摘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的形式也变得更加多种多样,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辅助教学手段在各大高校都有着普遍的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对微课程在高中生物教学当中的设计与应用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系统的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

微课程;高中生物;设计

随着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教育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观点。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知识的需求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课程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应运而生,其优点是:课程容量较少,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不受限制等,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一、什么是微课程

所谓的微课程,重点在一个“微”字,针对现代经济及科技的飞速发展,随着微博、微信、微商、微电影等在生活中的普及,我国已经逐渐步入了“微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于知识的获取也更加倾向于简单快捷的方式。加之现代智能科技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可以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辅助教学手段,与传统教育方法相比,则显得更为丰富和灵活,也更方便更易于接受,因此微课程必将在未来的教育当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二、微课程的特点

1.课时短

与传统课堂一节课大约四十五分钟的时长相比,微课程的课时则要短的多,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微课程是对所学内容的一种精选和概括,其特点是知识内容集中,重点突出,并省略了传统教学当中的一些不必要的繁琐环节,让学生更轻松地接受知识,从而减轻学生以及教师的负担。

2.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无限制

微课程是教师利用提前录制好的视频资料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不仅是在课堂上,即使是在课后,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身边的多媒体设备,例如手机、电脑等进行观看和学习,让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碎片时间获取知识。

3.应用多媒体教学

由于微课程是应用视频教学,可以使生物这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变得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高中生物的许多知识,如果直接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而通过图像、声音以及视频则让学生可以更为直观地体会到生物的神奇性,从而产生了解生物的兴趣。

4.微课程可反复观看

就传统教学而言,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把知识讲授一遍,这种单一的讲授方式很容易导致一些学生由于接受能力有限,或是注意力不集中,而不能完全领悟知识或对知识点有遗漏。久之会严重影响成绩。而微课程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可以在课后反复地观看教师录制的教学资料,对于不理解的部分进行重点的分析和研究,使学习变得更有针对性。

三、微课程的设计原则

1.微型化原则

微课程的关键就在于其微型化,既要做到时间短,又要保证内容精,其根本目的是利用学生的碎片时间,快速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做到知识的积少成多。

2.以学生为主体

微课程主要打破了传统教学当中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不再单纯的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更多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其在微课程的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能主动学习,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从而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微课程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微课程的设计目标

微课程的设计和使用应以学生为中心,应符合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特点。其目的是清晰明了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所以微课程的设计应遵循简洁化、微型化的原则,不可长篇大论,主次颠倒,也不可设计得过于华丽,却华而不实。

2.缺乏对学生的监督管理

微课程学习的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因此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指导,做好课后的小组讨论和习题检查工作,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3.教师的引导性

虽然微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的形式,老师的引导仍然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切不可放开手,完全利用视频进行教学,更不能因为录制了视频资料就省略了必要的提问、分析和讨论的环节。

综上所述,微课程是现代社会行之有效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具有课时短、内容简练集中,不受教学时间、地点限制等优点,对于高中生物教学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但同时微课程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制作微课程以及进行微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扬长避短,发挥其优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中生物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也对高中的生物教学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朱永庆 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

参考文献:

[1]周晓梅.微课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2]周新.微课程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设计和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薛磊.微课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5.

第五篇:高中生物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中生物在教学中不仅仅重视对学科知识的传授,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对生物现象的发现和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更加细致全面地看待问题,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为我国后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核心素质;能力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教育方面对生物学科的学习更加重视,生物学科的学习不仅仅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培养相应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构建一所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在生物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这样不仅仅可以有助于学生日后生物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高中生物教学的核心素养包括熟练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技能,正确引导学生看待生物科学以及将生物与生活合理进行联系和运用,这三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对生物知识的进一步认知,同时也是教学生如何合理运用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生物知识是能力素质培养的前提,认真客观地看待生物知识是学习生物知识的基本,将生物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是对生物知识的深化。因此,这三个方面的培养对学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体现在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控上,同时也体现在对知识的运用上,所以核心素质的培养对每个学生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对此应该深入考虑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相关途径,一个有效科学的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1.教师素质的提升是学生素质提升的关键

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在教授中会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所以想要有效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先要提升教师的基本素质,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教师的上课质量,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所以想要提升学生核心素质的同时,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贯彻提升学生核心素质的重要性,将这种意识加入到教师日常教学中,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相应的培养。

2.重视对学生的兴趣培养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当学生对事物产生兴趣时,会进行自主学习,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会提升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兴趣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例如,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图片来直观展现生物知识和规律,这样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可以提升上课的质量和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培养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之余,可以根据现阶段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课堂引入,提供一种生活与生物结合的意识和观念,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生物,在生活中运用生物。这种能力的培养也是生物学习中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的其中一项。

3.利用实验操作进行素质培养

生物学科有着很多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在生物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实验运用可以让学生发现实验的本质,走进生物教学,而生物实验往往是趣味性和严谨性并存的,在生物实验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解生物知识,培养一种生物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质。而现阶段有很多地方的生物教学对实验操作不再那么重视了,只是对实验进行简单粗略的讲解,这样不仅仅无法直观地看到生物现象,也无法对生物知识进行一个细致的认识,所以应该加强对实验的重视,利用实验操作进行核心素质的培养。实验的引入不仅仅可以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4.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实验可以直观地阐述生物知识和现象,利用实验也可以让学生深化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在对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验中可以加入学生自己动手的部分,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认知,并且带领学生根据学生的新想法来创新实验。实验的创新不仅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严谨性,同时也可以形成一种生物意识,在这种生物意识的作用下,可以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并在生活中进行合理的运用。

三、结语

高中生物教学不应只停留在课本知识的学习,需要对学生在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通过学习生物掌握相关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让知识服务于生活,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高素质全能型的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献出一份力量。

作者:陈波 单位:江苏省宿迁中学

参考文献:

[1]原康,解凯彬.将生物学素养的提高贯穿教学始终.浅析高中生物课标核心理念[J].新课程:下旬,2014(8).

[2]龚大洁,王飞.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6).

第六篇:交互式电子白板高中生物教学探讨

摘要:

不断深入开展的新课改,使得各个学校开始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室,从而使学校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目前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正在逐步进入课堂。高中生物课堂通过运用这一技术,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根本上优化教学结构,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从根本上得到提升。

关键词:

交互式电子白板;高中生物;教学改革

传统多媒体教学方式的缺陷随着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出现和应用而随之消失,其从根本上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了双向互动。因此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正在由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向交互式电子白板转变。下面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做分析。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生物探究的欲望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总是为了使学生保持对课堂的浓厚兴趣,而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情境,这些生动有趣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灵活地将具有图文并茂功能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从而创设出生动形象并且富有探究性的教学情境,不仅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掌握生物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将学生乐于探索的精神培养起来。此外,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虚拟的世界之中,从而激起学生联想并提升学生思维的能力[1]。同时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可以充分将学生记忆中的相关知识与表象最大限度地唤醒,在联想的过程中,使其可以借助之前学过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积极有效的吸收并同化,从而将复杂的知识具体化、简单化,不仅有利于新知识的构建,而且可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2.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究

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是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之前虽然在高中的生物教学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但是其主要是教师播放提前制作好的生物课件的工具,使学生由原来的听老师讲转变为看多媒体讲,从而造成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严重不畅。在应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之后,不仅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同时使得师生之间的友谊不断加深,使生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而学生也随着课堂气氛的活跃积极参与到学习与问题的讨论中。师生之间通过积极的对话、反馈、评价等互动,最终实现了情感上的交流,而这也是交互式电子白板所具有的最大特点。通过这样的交流使得之前不喜欢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发挥引导、指导作用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之后发挥的主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内心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有助于其主人翁意识的培养。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此外,学生资助学习探究与理解能力也在课下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比如在进行氨基酸脱水缩合的教学时,通过电子白板课件的应用,先将这一过程的理论知识详细讲解,然后利用电子白板指导学生在白板前拖动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中的-OH和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中的-H,相互结合形成一分子的水,即完成脱水过程,之后将剩余的结构移动结合,完成缩合过程。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而且可以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实现资源有效共享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高职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有效突破了生物课堂的教学难点,使学生对较为抽象的生物知识可以更加容易地理解,最终将课堂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有效解决。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知识全部展现在屏幕上是教师自始至终的想法,所以使得学生面对画的琳琅满目的知识无法有效抓住重点与难点,从而造成学习效率的低下[2]。交互式课件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屏幕上所显示的内容并不一定是教师所讲的每一句话,而是将那些不容易理解或很难听懂知识通过图像或者影像的形式清楚地表达出来。同时其具有存储于回放的功能,可以将讲解过程中的所有批注与修改进行保存。在遇到需要反复讲解的知识时,只需要将之前存储的信息调出即可,同时其他教师可以使用;利用这一功能不仅可以进行教学过程的重复,可以最大限度节省时间,同时对知识难点的突破非常有利,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所以,通过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吸引过来,而且通过视觉效果的强化,使学生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对其在课下进行的探究与讨论都有积极影响。

4.结语

高中生物教学通过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升,而且为课堂教学的展示提供了最佳平台,从而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强,最终实现了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目标。

作者:刘忠学 单位:赤峰市宁城县八里罕中学

参考文献:

[1]雒全霞.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通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2]文英.电子白板,让高中生物教学更高效[J].学周刊,2015,18:89.

第七篇:参与式高中生物教学研究

摘要:

以往的生物课堂给学生的印象往往是枯燥乏味与机械性的,为了使高中生物课堂氛围变得轻松、积极,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教师应该把教学主体放在学生身上而不是老师自身,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从而使学生的课堂知识、语言组织能力与知识整理能力都得到全方位提升,使学生进入参与性高中生物课堂,防止学生机械性接受知识,把课堂主角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高中生物教学;探究性教学

参与式教学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而不是教师单方面地授课,学生聆听与做笔记,参与式课堂要求师生互相交流,互相说服,互相提升,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升的目标。高中生物与生命科学有至关重要的关系,因此要学生牢固扎实地掌握知识运用技能并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十分有必要,老师单方面告诉学生生物知识的重要性是不够的,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生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在课堂中主动积极地参与互动,课下也能够积极地配合老师完成作业。因此互动式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在此与广大教育同行分享,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同行参与到教学方法讨论中,若有不足之处愿能提出建议与意见。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高中生物教材上的知识虽然丰富,但只学习教材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老师应该做到对教材滚瓜烂熟,在课外找些相应的材料与资源,尽最大可能开发教材潜在的资源,把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创设相应情境,让学生联系情境,使他们从生活角度出发学习生物,兴趣自然而然得到提高,学习热情随之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求学生配合教师参与式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只要学生能够激发出学习生物的兴趣,高中生物课堂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而然能够提高。要求老师们在平时备课中花费心思构造相应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实现参与式教学,课堂效率与成果会有显著提高。例如,学习蛋白质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应该在课前组织学生进行预习工作,在课堂上提问学生生活中哪些物质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让学生发挥最大联想想象自己身体哪些部位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积极参与到提问与回答中,课堂从一开始就营造出了积极活跃的气氛,等到时机成熟教师再介绍蛋白质的相关知识。这样一来同学们的兴趣被激发,课堂效率随之提高。

二、引导学生鼓励提问

提问是学习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若学生能够主动提问,则说明他们知识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难点与疑点,这时候老师如果引导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难题,效果比老师单纯教学要好很多,高中生物课堂最忌讳的就是老师单方面的教学,不从学生角度出发,只是单纯赶进度,比起完成教学进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自主提问与自己解决的方式巩固知识,对学科的兴趣也会随着自己对问题的探究而不断提升。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些难题与疑点,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鼓励与帮助,如果老师不闻不问,学生就会对这门学科感到恐惧,更为严重的学生会自暴自弃,失去学习信心与动力,从此一蹶不振。为了杜绝这类现象发生,老师应该主动关心学生,在第一时间给予其引导与鼓励,使他们对自身能力有充足的信心,对学科学习有更充足的热情。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应保持肯定态度,不能因为问题的难易与否而否定学生学习动力,只要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能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说明他们能够积极思考,他们对这门学科抱有很大的热情,老师不能否定他们对学科的热情,而应该积极引导,使他们不断进步,从而提出价值更高的问题,自主提问思维随之养成,这样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喜爱程度随之提高,课堂氛围将随之活跃。

三、开展探究营造氛围

生物学科不同于物理化学,其本身存在很大的趣味性,只要抓住这一学科优势,很有可能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中,很多学生遇到难点疑点往往会产生对自己不自信的现象,认为自己的观点是错的,别人的观点是正确的,从而不敢发言,只是单方面听取他人的见解。这种现象在拖慢教学进度的同时不断消耗学生对学科的热情与兴趣。因此教师设计课堂的时候要开展更多探究活动,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见解。除此之外教师要为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政策,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与个人兴趣,制订不同的方案,与学生多交朋友,有利于学生与老师互动,学生对学科的恐惧心理慢慢消除,课堂氛围随之轻松。例如,学习孟德尔遗传定律一章时,可以让学生制作遗传表与绘制遗传图式,让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会随之提高。

总之,参与式教学就是指教师从授学解决疑问的主导地位转移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还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物课堂教学进度自然而然加快。学生能发自内心地喜爱生物,自主提问的学习思维随之养成,对他们今后学习与发展有积极作用。

作者:黄福山 单位:重庆市武隆中学

参考文献:

[1]李耀慧.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6(05).

[2]刘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学周刊,2016(25).

第八篇:高中生物教学生态德育研究

摘要:

当前社会中的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超越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带来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环境问题,寻求新的出路。因此,在高中教学中,要加强与生态德育相关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使其形成规范的道德行为。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生态德育

生物是高中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内容之一,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动植物的起源以及发展。在生物课程中渗透德育,实现学生德育工作和生物知识的同步进行,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生态德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类发展过程中只有充分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实现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调整,使其能够稳定发展。因此,21世纪对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给出了新的定义,即加强对学生生态道德观念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传统生物课程在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对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知识和技能较差,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生态德育的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另外,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即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技能以及身体素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自然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处理能力和创造能力。目前,生物课程中增加了跟生殖健康、环境健康以及遗传等方面的知识,对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加强生物教学中生态德育的教学内容势在必行。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态德育的内容和分析

通过对高中生物教材的分析,可以看出其教学内容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生态德育内容,以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本为例,其包括了3个必修和3个选修。下面我们就其每个章节中跟生态相关的知识以及其德育培养目标进行论述。必修一中“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章节,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细胞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还要给学生渗透跟生态环境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植被破坏和环境污染对植物以及动物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在进行“细胞中无机物”一章内容讲解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生命维持的基本要素,即水。然后在讲解过程中向学生渗透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现状以及缺水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认知和行为,从而使其在生活中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对上面两个实例的分析,可以看出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态德育内容渗透中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生物学相关知识,还要掌握德育的相关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生物教学和德育教学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态德育的教学策略

1.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

生态德育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养成生态道德,因此,在教学中,要围绕以人为本的原则,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自我教育,要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进行教学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和信心,在活动中也要对学生进行积极性和自主性的培养,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的学习与发展。比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学生对探讨的结果进行总结,进行分析与解释,这样在无形之中建立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2.生态化的教学策略

生态化教学要求在教材、学生、教师、课程设置等内容上进行学校教育的合理设置,保证教学的和谐性、开放性。和谐性主要表现为学生在整个课堂中与教师之间进行互动,通过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实现信息的交流与互补,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开放性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根据生物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比如说环境污染、能源匮乏等,教师可以在这些方面加强学生的教育,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摒弃原来的教学方法,脱离课堂对教育的限制,让学生走入社会,根据在实际生活中的亲身体验,从而保证学生通过感性的认识达到理解理性知识的目的。

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观念。高中正处于其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在教学中要加强对高中生生态德育内容的教学,从而实现对其道德观和良好行为规范的培养。

作者:龚义平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麻涌中学

参考文献:

[1]朱风英.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寻找德育切入点[J].科技风,2013(1):222.

[2]万晓军.基于“生物技术”内容教学的生态德育[J].生物技术世界,2014(6):107.

[3]马雪丽.浅议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2(12):32-33.

第九篇:高中生物教学环境教育渗透

[摘要]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环境保护与资源的节约,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能够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主动加强教材与实际的联系,逐步将环境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中,由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

高中生物;环境教育;环保意识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为学生个性的发展与技能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于高中生来说,其正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更需要加强素质教育。环境教育在高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其他学科间也有紧密的联系,尤其是高中生物学科,两者息息相关。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忽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导致学生的环保意识不强。对此,教师应结合高中生物学科的特点,逐步将环境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中,由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将环境教育融入教材知识内容中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假如教师能够深入研究教材,就能够发现很多与环境相关的内容,教师可通过这些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如此便可使学生产生环保意识,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随时能够联想到将生物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中。例如,在讲解《关于癌症》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一些与癌症相关的纪录片,将学生引入课堂,使学生对癌症产生初步的了解,且能够通过直观的数据告诉学生癌症的普遍性。[1]通过观看短片,学生的内心产生了情感波动。当学生看到患者与家属的痛苦时,就会对癌症的知识产生探究兴趣,此时教师可借助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教师应当带领学生体会癌症是怎样产生的,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人们应该如何应对癌症等。在课堂上,涉及的知识点还包括了细胞分化以及生物个体的成长与细胞关系等,教师可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而结合环境知识则能够提高教学效果。环境问题并不是抽象的,它与生活息息相关。在生物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就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生物的意义,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二、在实验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通过生物实验来开展环境教育,就能够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借助生物实验开展环境教育时,教师可按照实验与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教材中的抽象概念,同时对环境产生新的认识。[2]例如,在讲解“新陈代谢与酶”这一内容时,教师在演示完“对比过氧化氢与Fe3+的催化效率”实验后,就可为学生介绍一下怎样正确地使用加酶洗衣粉等,还可带领学生探究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的区别。讲解完后,教师可让学生开展探究实验,由此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先为学生准备A、B、C三支试管,在试管中放入一定量的清水与一些水藻,在B试管中添加一些普通的洗衣粉,在C试管中加入一些加酶洗衣粉。经过一段时间后,A与C试管的变化不明显,B试管明显变绿了。学生按照之前学过的知识,很快就能够理解,这是水藻繁殖的结果,一定与试管中的普通洗衣粉有关。接着教师就可按照实验的结果来引导学生发现,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蛋白质成分,对于环境的影响不大。在生活中,水藻繁殖过多的新闻比比皆是,此时教师可进一步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生成的原因,由此树立起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开展环境保护的活动

生物教学不仅仅要依靠课堂,还需要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外学习中更好地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关注环境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环境保护与学习生物知识的意义。[3]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我国资源开发不合理、动物的数量越来越少等问题进行讨论,还可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通过开展与环境教育相关的主题会,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在生活中也能够更加热爱自然。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借助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节日,开展一些公益性的活动或者宣传活动等,或指导生物小组对本地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如调查废水的排放或者汽车尾气的排放等,或引导学生调查校园植物的分类,进行物种的辨别与挂牌的活动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就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综上所述,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实验以及课外活动等,全方位地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与动手能力,由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曾丽梅 单位:江西于都县第二中学

[注释]

[1]项德文,张萍.中学生物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5).

[2]易章和.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与STSE教育的相关性”———研读化学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一得[J].化学教育,2004(3).

[3]刘德天.把课堂搬到教室外把教材写到自然里———谈环境教育模式创新[J].环境教育,2016(5)

第十篇:高中生物教学情感教育探究

摘要:

在高中阶段生物教学过程中,情感教学无疑是其中非常关键的内容。实施具体教学时,教师应当全面考虑到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容,以基本课程为基础,对学生施加必要的科学情感渗透。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教师首先应当明确高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可行性与推进思路,并在亲情与社会等重点角度加强关注。

关键词:

高中生物;情感教育;教学方法

情感教育和应试教育是有区别的,不将分数的高低视为唯一决定因素,而是更关注学生情感品质的塑造,强调对学生独立性的尊重,达到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自我调节的效果,使之逐步锻炼成为各方面能力都很优秀的人才。这种教育方式在多年实践以后已经受到了普遍关注,而对其进行的理论思考依然不应该止步。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可行性

(一)学科特点决定

高中生物课程是从义务教育生物课程延续下来的,用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1]。该学科充分体现了科学的特点,表明了其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并指出了一定的认识世界方法。生物课程存在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形成审慎的科学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并保证探究能力、理解能力的持续进步,而这些要求无疑是和情感教育相衔接的。

(二)学生特点决定

高中学生对于未来满怀憧憬,同时在行为方式上有较强的自觉性,然而,与此同时,高中学生还会表现出思维和生活相脱轨的问题,会产生较高的情感期待,情感发展和年龄阶段不相符合[2]。这种特点决定了高中阶段情感教育的必要性。高中生物教学考虑到学生情感发展特点,教学时除了重视基本的兴趣、态度、动机等方面培养,还需要对生命教育、亲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教育等内容予以维持,以带动学生情感同更高级的社会情感相衔接。

(三)教学内容决定

在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等很多内容,极容易引起与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真挚情感[3]。与此同时,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相当一部分内容都能够直接表达出人类在生物学科探索过程中的思考与情感,而教材中几乎所有版块里面,均能看到同科学实践有关的语言、文字、图片等,这些内容是情感的优良载体,大都表达出人类高尚的情操、表达出科学工作者的执著与热情,均可以视做极具震撼效果的情感教学资源。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推进思路

(一)正确引领学生情感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接纳情感教学,对于教师自身而言,是一项难度非常大的挑战。教师应当将自身道德修养底蕴充分展现出来,在课堂上采取轻松活泼的方法给学生以有效的情感引领。而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的个性考虑在内,并参考社会未来发展趋势,找出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从而达到完善学生情感修养、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双重目标[4]。教学时,教师要对每一名同学进行认真观察,当学生在情感层面有了可圈可点之处以后,要迅速给予其成绩上的认同,使学生借助自身心理特点提高自身情感程度。除此以外,如果需要面对不同情感类型时,关注与采纳的案例要有所区别,亦即教师需要把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及情感教育方式进行妥善结合,借助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与情感表现方面的双重进步。如教师在介绍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里克及沃森的实验内容时,便要使教学内容尽可能贴近两位科学家身处的时代与社会环境,对其在实验前及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一一剖析,让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方式体会生物科学人员在逆境中的顽强精神。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适当利用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或生物科技前沿,如以本土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例,因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她曾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她是在三流条件下创造世界领先的一流成果,以此激励学生。

(二)合理分化学生情感

如果站在心理学角度分析,个体和个体间的情感是完全不同的,其表现差异之大可能完全出人意料[5]。生物教师应当正视这个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除了将教材中的情感教育案例拿来应用以外,还需要把教学内容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结合起来。讲解时,教师应当采取生动而灵活的语言,针对不同学生、表达不同情感,以便使学生在接触知识教育的同时,对情感产生全新的科学认知,维持对生物学科的长久兴趣。如接触到细胞失水、吸水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之同历史上发生的一些事件相联系,说明有些历史人物在某一时期取得了巨大的权力,就仿佛细胞吸水那样迅速膨胀,但是若是这个人物未能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则其所作所为终将化为乌有,就像细胞失水:明朝末期的李自成带领农民起义军打败明朝、占据北京,心态膨胀,最终失去了大好河山……在生物课堂上,教师把生物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联系,对于合理分化学生情感是有极大帮助的。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关注重点

高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具体内容有很多,从自身到家庭,从社会到地球环境,几乎所有可以想见的内容都是施加情感教育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中,亲情教育与社会责任教育无疑是其中关键的两个环节,值得教师重点关注[6]。

(一)亲情教育

对学生造成情感影响的众多因素里面,亲情是极为关键的一项。现在的青少年衣食无忧、娇生惯养,独立性实际上是偏弱了。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做出认真反思:若想实现个体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思想与道德教育,对学生思维加以重塑。而重塑思维方面,亲情教育无疑是其中最易取得成效的一个部分。在生物学科内容里面,可以拿来应用的资源实际上有很多。如接触到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有关内容时,教师即可以在课前便安排学生在家中同父母共同交流下述问题:我的性状和父母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人类个体在遗传物质上同父母的关系是怎样的?等等。有了先期的准备工作,正式上课时,学生发言将会更主动、知识的传授过程也将更顺利。当知识讲授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在小结时继续亲情教育的完善,向学生提出:我们所有人的生命都是父母基因的顺延,当然有必要感谢父母赐予我们生命。另外,讲授到生物个体发育有关内容时,教师则可以明确提出: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在怀胎十月过程中,母亲需要忍受很大的不适和痛苦,才有了我们这个小生命降临于世,尔后,父母为了我们的生存,便踏上了极为漫长艰辛的养育之路。乌鸦尚知反哺、羊羔晓得跪乳,更何况是万物之灵的人类呢?所以我们应当从心里爱家庭、爱父母。在这种基于生物知识的情感教育过程中,教育效果若想达到最佳,教师应当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将情理同生物知识进行更紧密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情感升华成为学习动力。

(二)社会责任感教育

学生终将走入社会,促进学生走入社会时的知识够用、情感够完善,是当代教师的重要使命,所以,将生物知识同社会责任感教育结合起来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接触到环境保护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有关的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地球产生了这么严重的温室效应问题、淡水资源缺乏问题、森林覆盖率退化问题、濒危动植物增加问题?这些问题出现以后,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教师将这些问题摆在学生面前以后,和大家共同分析问题的形成原因: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漠视、对生态平衡的鄙夷,使自身活动远远超出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而人类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开始模仿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生物圈实验,却以失败告终,但几次影响广泛的实验都以失败告终。那么,模仿生物圈实验的失败原因何在呢?人类又将如何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呢?通过一系列持续性的问题,学生能够逐步了解到: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需要保护地球环境、节约自然资源、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用电用水、尽量不用一次性餐具、改纸制贺卡为电子贺卡,从而形成良好的环保情感意识。

如上面所讲,高中阶段生物教学需要把情感教育置于相当关键的位置,在此过程中强调对学生的情感引领功能,同时完成所有课堂教学任务。在知识角度,需要把书本内容同生活实践相联系,且利用恰当的案例,让情绪渗透达到积极向上的效果,带动学生健康发展,促进其生物水平全面提升。

作者:孙玉惠 单位: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

参考文献:

[1]郝雪.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STSE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6.04:30-32.

[2]龙梦新.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生物技术世界,2015.05:38-40.

[3]陈霞.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J].学周刊,2013,11:04-06.

[4]李鹏鸽.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探[J].学周刊,2016,12:41-42.

[5]李增娇.浅谈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生物学科章节的渗透[J].科学教育,2015,2:23-25.

[6]王丽.在生物教学中利用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01: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