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策略综述(4篇)

高中生物教学策略综述(4篇)

第一篇: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具有的显著效果是传授知识永久不变的中心。具有高水平、高效能的高中生物的课上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于新式课堂教学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完成了高中生物课上传授知识的必要性,目前已变成教学改革的根本走向。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一、研读课程标准,明确高中生物教学目标

很多高中生物老师在日常的授课中基本上都以教科书和多年的教学经历为基础,教科书中有的就教,没有的就不教,考试中要考的东西就去让学生学,没有的就不学,完全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考试而考试。进一步加强有针对性的教学理念,教学的要求不光是制订教科书的最初目标,更是传道授业的基本任务。所以,高中生物课的老师第一必须要仔细研究而且要深入了解《生物课程标准》,因为教学的改革是以其为根本基础的。老师在课前认真备课,掌握教学基本概念,并对教科书上的内容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最终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根据这种方式教育出的学生,是全社会都需要的全方位人才。

二、认真做好高中生物课教学设计,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课前准备是教师是否可以在课堂上超水平发挥的重要手段,提前准备不但要对讲述的知识与教学方法进行准备,还要对同学们的学习能力与水平进行掌握。高效的讲课一定要有学生的广泛参与,学生才是课堂上最重要的一部分,无论一个老师如何去讲课,没有学生听便是一种失败。学生的反应主要是以思维的参与度为依据,如果学生只是一种表面的参与,而不是思维深入地去理解与体会,那么这样的参与与交流是无用的。因此要让学生更多地去理解与感悟,更加注重思考与理解,有了其深层的交流,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水平的。高中生物课上老师在规划上课流程时,应该注意针对所有的学生,以同学们自身的进步与提高为根本的目的,让同学们自发地融入课堂,逐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便于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所学到的内容。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

在这个追求经济效益并且具有多种价值取向的世界,对于同学们对社会的认知产生了极大的消极作用,导致同学们无法树立精准无误的三观,对于知识的渴望与诉求变得极其缺乏。高中生物课老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三观的辅导教育,提高同学们对于学习的热情,推动同学们新的学习方式的产生,促进同学们自主学习,共同进步,并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真正地将教材上的知识融入社会,从而提高同学们自身的能力与水平。

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一)问题化策略

主动提问对高中生学习目标的树立、创造力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高中生物的教育学习中可以把根据“定论”的方式所表达的内容转变为组织同学们研究“问题”的方式,提高同学们的知识水平并促进思想的运动,从而引起强烈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踊跃参与课堂的教学之中,在实践中体会快乐的滋味。全新的教学力求使学生摆脱过度依靠于照本宣科的背诵学习和单纯的接收知识的形式,主张自发地,有针对性地逐步探索,在实践中真正地完成立体的教学任务。主张同学们像专业的研究人士一样去发现事物的奥秘,真正的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具体的思想与认知,以及具体的学习办法并拥有自主探求的技能。生物学是和我们的工作与学习关系特别紧密,并且具有明显的社会实践性的一类学科。生物学中行之有效的授课终究不能与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相脱离。具体的工作不能脱离书本上的具体知识,尤其是同学们目前已有的知识水平与探索技巧都不能达到相对完美的标准,如果真正放开手脚,将具体的工作都交给同学们,那么他们便不能找出准确的探求办法与研究目标,从而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要是紧紧地抓住同学们,将研究的过程交给他们,使其熟悉之后,循规蹈矩地去完成,也就缺乏了创造力。因此在提高同学们独立思考问题的水平时,可以先讲一种操作流程,讲一些与之相关的知识,让同学们边听边记。在拥有了最基础的能力以后,一步一步地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二)整合化策略

在新式教学方式下,老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教授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在课本的基础上与实践相结合,将课本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高中生物的最新课本便添加了对于疑难的讨论、对数据的整合与理解、专业人士的轶事、思索和讨论、有关的讯息、技巧的培训及其他的具体知识,为同学们准备了充足的内容,假设要把所有的知识让学生学会,就可能形成上课时间不足的状况,无法达到较好的结果,老师要在仅有的四十分钟之内引导学生学习真正对他们有用的知识,这就要求高中生物老师首先要在上课之前就仔细地研读课本,对其进行深层次的了解与体会,完全掌握课本内容的实质。其次了解新课程标准中生物教学目的,理解所有知识在课程中的意义和准备完成的目标,最终以同学们的具体状况为依据,做出一些符合学生个人的调整,以优化最终的教学结构。

作者:吕维伟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第二篇: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生命伦理教育

生物课程一直被认为是理科科目里面最有人文色彩的一门学科,这也使得生物课程的教学在实施时教师要找到合适的方向,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渗透模式。生物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在知识的获取中对于生物学科有更多了解,透过生物课程的教学也可以丰富自身对于生命的理解与感悟。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特定的教学内容,有效融入对于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可以以新的视角来理解看待很多问题,能够更深入地领会很多知识点,这会很大程度丰富学生的学习收获与体验。

一、生命起点教学中的伦理教育

基于生物课程的教学来渗透对于学生的生命理论教育,可以有一些不同的教学切入点,重要的是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知识内容,合理进行选择与设计。首先,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中,学生会深入细致地对于生命的产生过程有学习与了解,会认识到生命的起点,学习到生命是如何诞生的。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灵活地对学生进行生命伦理教育。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讲活,首先让学生熟悉了解课本内容后,适当进行一些教学的发散与延伸。还可以借助一些典型范例,以更为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生命形成与诞生的过程,让学生从生命的起点出发,感受生命的价值,体会生命产生过程的不易,以这样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融入对于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比如,《胚胎工程》这一章对胚胎发育的过程有简介,教师可以主要通过科教短片和电影来教育学生。例如,在给学生讲到《人的生殖》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入一些相关短片,以科学理性的态度让学生认识这个过程,并且渗透与融入对于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学生会看到,男性每次可以产生几亿个精子,它们在女性的阴道内争先恐后地通过子宫游向输卵管,在到达输卵管时只剩下数千个了,最后能够与卵细胞结合的只有一粒最健康、最强壮的精子。受精卵再到子宫内需要发育10个月才能形成最后的一个完整健康的生命,可见,生命的诞生过程着实不易。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整个过程,首先可以激发学生内在对于生命的敬畏感,会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看待生命的产生过程,认识到生命的不易。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凸显了生物学科的人文化色彩,也是一种基于课本知识的发散及延伸,会让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产生更加生动深刻的学习感受。

二、生命存活过程中的伦理教育

生命产生后,随之是漫长的生存与存活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生命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会随着环境而变化,随着自身生命个体的变化而变化,最后进入衰亡,或者是我们常说的死亡。这个过程很值得学生学习与思考,当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层面和视角来看待与分析这个过程时,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又会不一样。尤其是谈到生命的整个历程,从诞生,到存活直至最后经历死亡,这其中有很多问题值得学生思考。教师可以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灵活渗透对于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从这个视角引导学生形成对于生命的新的理解与看待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感受更加深入与全面。在教学《生物的生殖》时,我讲到单细胞生物,在进行分裂生殖时,母体一分为二,变成两个新生命,母体消失,讲到这部分内容后,我会有意识地和学生讨论到“死亡”问题。在我国的文化氛围里,人们很少在正式的场合讨论到这一话题,但是,这个问题并不会因为我们回避就不存在,让学生对于死亡有正确的理解与认知,是基于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教学渗透对于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的一个重点。我要学生认识到“死亡”是自然界的规律,是生命过程的最后一环,不可避免。对学生进行生死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加珍惜生命,让学生在有限的生命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生命的价值。这便是给学生实施生命伦理教育所能够起到的作用,这个过程能够让学生对于生命有正确的理解与看待方式,并且有助于学生积极正面的生活态度的培养与塑造。

三、组织基于生命伦理教育的实践活动

基于生物课的教学给学生渗透生命伦理教育,教师不要让教学过程仅仅局限于课堂,可以透过一些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或者是引发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关注,来带给学生对于生命更深刻的观察与感受。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辨能力,对于很多问题也能够形成自身的独立理解与判断。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在接触到很多社会新闻事件时,会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空间。因此,教师可以在组织课堂时,有意识地引入一些当下的社会热点事件,以这样的形式引发学生对于生命更深入的思考,潜移默化地渗透对于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教师要善于抓住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激发学生热爱生命。比如,报纸上刊登“清华大学某学生伤熊事件”“南京大学某学生把狗放在微波炉内观察事件”一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话题。我抓住这类伤害动物的事件,先组织学生读有关报纸,然后就这类事件展开讨论。许多学生说,一次我的手被开水烫了,疼得我受不了,熊吃了浸了硫酸的食物,怎么受得了?太残忍了!有的学生说,熊也是一个生命,我们应当善待它。透过这类讨论的引发,不仅是培养学生对于社会事件的一种关注,也是对于学生理解生命,以正确的方式看待生命的生活态度的培养。这样学生才能够认识到任何形态的生命都是有价值,都需要我们善待,学生对于生命的正确态度才会慢慢得到形成。

作者:周国地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实验高级中学

第三篇:高中生物教学学生兴趣培养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了才会自发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们的兴趣。本文讨论如何培养学生在高中生物学习的兴趣,希望对目前的生物教育贡献一些微薄之力。

关键词:兴趣;老师;基础;培养

一、引言

高中生物教学是学习生物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高中学好生物可以对以后从事研究生物打好基础,如果在这一过程中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学习,能够有自己的看法不拘泥书本中的知识,那么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教育就算是成功的,本文所讨论的内容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这个效果。

二、教师要注重授课语言的幽默性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个好的课堂气氛更容易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也会更高。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也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老师们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学会用幽默有趣的语言去讲课,让学生们在愉悦欢快的氛围中充分的吮吸知识,让课堂不再枯燥。相比于传统填鸭式的教学,老师们在讲台上照着书本上的内容平淡无味地讲,学生们在这样枯燥的课堂中打着哈欠,这种能营造欢乐气氛的老师更受学生们爱戴。老师们的心与学生的心在欢乐的过程中更加贴近,学生们对老师愈发尊敬,老师对学生也更加了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这门课产生浓浓的期待,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也敢于提问和质疑,在这种良性循环下学生们对知识的了解能够得到更大的提升。

三、课堂教学要注重理论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高中生物课程相比于其他学科,更加地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论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会运用生活中的例子,让授课的内容丰富起来,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例如生物老师在讲呼吸作用这章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下自己呼吸的过程,抚摸一下自己的鼻子和肺部,然后让每个同学都说一下自己的感受,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待学生对呼吸作用有一定的感触之后在开始讲书本上的内容。如此一来,学生们对知识点的认识就更加地深刻和清晰,学起来也不那么枯燥无味,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生物知识的实用性,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兴趣。

四、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贴近生活的课程,几乎每一章的内容都会有实验,这些实验说白了就是重现现实生活。生物学家通过对大自然仔细的观察和思考,对具体问题反复地进行实验分析,所得的结论整合一起就有了我们今天的生物课本,高中生物课本上的知识只不过是前任细心观察的经验,只要我们留心去发现身边的事物,细心地去体验和感受生活,那么每个人都是生物学家,每个人都能学好生物。老师在讲授一些比较困难,抽象的知识点时,学生们开始的时候可能会不知道老师在说些什么,不明白如何去想象这个知识点的情况,这个时候让学生的思维能够活跃的方法就是做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解放自己的思维,不用像课堂上那样跟着老师的节奏走,自己动手去操作去发现去思考。实验就是一个让知识点形象化的过程,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若是遇到了问题,可以结合所学的内容自己去解决困难,灵活地运用知识点。如果实验结果和预期实验结果不同,学生要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偏差,这样子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更深。比如在进行“利用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的实验时,老师可以提供不同种类的植物表皮细胞让学生观察,在观察细胞变化的过程中改变外界浓度,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地感受到植物细胞的多样性以及其复杂程度,对细胞结构的了解相比于书上学得更多,这样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点的了解,提高了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养成了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这些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

五、结论

高中的生物教学的难度相比于初中更上了一个档次,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有一定困难,产生疲倦的态度是在所难免的。老师们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一味地讲授知识点,这种做法不但没有让学生的成绩提高,反而让学生消极对待这门课程,如果学生不主动学习,那么再好的老师也无能为力。因此,在高中生物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调动起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自发的去解决困难,自发地寻找答案。在这门课授课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去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讲授的知识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给学生多次做实验的机会。罗素曾说过:“一个明智地追求快乐的人,除了培养生活赖以支撑的主要兴趣之外,总得设法培养其他许多闲情逸致。”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培养兴趣放在第一位,让学生能在自由快乐的过程中学习,这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栋.浅探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J].中华少年,2017,(28):199-200.

[2]徐燕.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高考,2016,(33):31.

[3]何建亚.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师,2016,(13):66-67.

[4]庄瑞峰.用问题引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J].中学生物学,2015,31(07):13-14+27.

作者:李永新 单位: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高级中学

第四篇:混合式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

摘要:为了进一步加强新课改的深入,促进具有良好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把传统学习方式和网络化学习相结合成为了未来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模式依然不够成熟,不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和如何提升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效率进行了简要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教育理念较过去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混合式学习被提出后,因其取得的良好应用效果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所谓混合式学习的理念是将面对面传统学习与在线网络学习相结合,在继承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的同时,还利用网络化学习来协助学生学习,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摆脱了传统学习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而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内容相对抽象,要求记忆的知识点较多,所以在课堂合理应用混合式学习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作用。

一、混合式学习的概念

混合式学习最开始是源于网络学习,是指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生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把网络学习和传统学习方式相结合,简单地说就是混合式学习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科学合理的学习流程,创建合适的学习环境来展开教学,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混合式学习的关键是如何混合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首先,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科学的融合网络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的各种学习特点,以教学理论为基础,抓住各个要素的关键点,来凸显混合式学习的优势,优化教学效率。平衡与适度是应用混合式教学的关键,既不能只依靠单一的传统教学,也不能过多依赖于网络学习而导致系统性不足。

二、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基础

混合式学习是以多种学习理论为基础,来指导混合学习策略,来满足对于不同的学生、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目标的要求,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活动理论、教育传播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及虚实交融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混合式学习以建立起“一站式”的学习平台为目标,通过整合互联网上各种学习资源,由相关专业教师精心设计的在线学习课程,将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互相结合,让教师们通过网络共享教学资源,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分享学习经验,积累整合各方面的学习资料,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体系化、体系知识数字化、数字知识内在化。它创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从教学内容出发,以培养学生技能和实际运用为中心,一切围绕学生展开。以小组学习来贯彻合作理念,结合传统与网络开展的自主学习,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实现无缝对接。

三、混合式学习的方式

1.学习方式的混合

混合式学习的重点之一就是科学地将不同的各种学习方式混合起来。教师在生物课堂上用生动的教学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学习资料,举办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师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自身知识层次,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由于高中生物知识中很多都是在生活中能够感受观测到的,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都要有心地去观察生物、在阅览室和互联网中丰富自己的生物知识,能用生物知识来解释社会自然现象。挖掘生物知识的内在,拓展生物领域知识。

2.学习环境的混合

学习环境指学生不仅要在课堂环境中学习,还需要走出教室。积极参与到各种生物实践活动中,体验各种学习环境。所以,教师必须按照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活动。教师可以采用电子课件形式投放教学内容,学生基于教师的引导和提示,全身心投入到生物教学活动中。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寻找图片材料、收集有关信息、设置思考题、实际操作测试、实验模拟等活动,大大提高课堂互动指数.促使课堂教学更加自然、高效。例如在讲人教版高中生物《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酶的作用》这一课时,许多内容都可以从日常生活观察到,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从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切入,引入酶的学习。酶不仅在自然界中有所体现,现在很多产品的生产也是利用了酶的特性,如化妆品的生产、生物发酵技术和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让这些贴近生活的现象来解释酶的作用,能够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留意生活中的生物知识的体现,大大提升了学习主观能动性。

3.教学资源的混合

随着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学资源呈现了多样性特征。虽然生物教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但是为了学生获取更有效的信息,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选择出与教学内容关联度较大的信息资料,并以知识体系结构化来整合教学内容,才能给学生传授最精炼的知识。通过消化这些知识,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生物知识的本质,进一步丰富了感知系统,从而增加了学生对生物的认知深度。教师必须对课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来延伸教材内容,拓展教材内容的宽度。例如在讲高中生物人教版《从生物圈到细胞》这一节知识时,教师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生物圈、生态系统、种群和群落等相关视频资料,以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为切入点,让学生思考生物具有哪些生命活动特征,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来引导学生掌握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关系。教学课堂上播放多媒体资料,可以立马活跃教学气氛,引起学生热烈的课堂讨论,教师指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总结出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的。

四、结束语

综合而言,混合式学习迎合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促进了高中生物教学与互联网资源的整合、生物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科学采用混合式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在如何能更好的使用混合式学习方法上,还需要教师们反复实践总结经验,来不断完善混合式学习在教育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英水.混合式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6,32(6):8-10.

[2]陈飞,孟现兵.整合突破,奋勇前进—混合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6(104):150-150.

作者:王阿果 单位:南靖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