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探析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探析

摘要: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数学课堂中,曾经以灌输知识的“填鸭式”教学和以应试为目的的题海战术越来越不被人们所看好。反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因有助于引导学生自主养成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学会自主归纳数学思想方法的优势,而日益被人们所推崇。对此,教师应从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关注个体差异性、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以及关注如何把握启发时机等四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课堂的活跃性与学生的参与度,并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整体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启发式;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所谓启发式教学,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帮助他们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倘若学生能在小学阶段打好数学基础,不仅能为未来升入中学学习相关理科知识保驾护航,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因此,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笔者将结合自身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浅谈几点关于“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策略”的看法。

一、循循善诱,激发内在动力

对于不少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既抽象又枯燥的科目。尤其是在学习新的知识点的时候,有不少学生往往感到吃力而产生畏难情绪,部分学生不但不敢进一步深入学习,反而起了退缩的念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提出一些有趣味性或故事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渐入佳境。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这节课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增加课堂的趣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启发学生们理解知识的目的:

1.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加课堂活跃度。教师事先准备十个左右类似“百里挑一”“十拿九稳”“十全十美”等与数字相关的成语,让学生进行趣味“猜分数”游戏,从而激发课堂的活跃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接着教师可以引导说:“我发现我们班有1/3是女生,谁来说说1/3的含义?”由此展开关于教授单位“1”的知识点。

2.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启发。多媒体上放着一个蛋糕,被平均成5份的视频,接着画面中出现一只老鼠,吃掉了其中一份蛋糕,此时教师再问:“老鼠吃掉了多少个蛋糕?”学生回答“1÷5=1/5(个)”,由此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引导动手操作、深化知识理解。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片分给学生,每人数张,接着在板书上写下类似1÷3=1/3、1÷6=1/6的式子,让学生根据板书上的分数剪下相应的部分。由此,通过动手能力来深化、巩固知识点,既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印象和兴趣,又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让学生成为实践的探索者、知识的收获者,激发自我内在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二、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

小学数学随着年级的上升而愈发抽象,难度也愈加深。不少基础扎实且抽象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往往能在这场学习的竞争中成为教师眼中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往很主动积极、相当活跃,可谓是占尽了教师绝大部分的关注度和互动机会。然而,处境与之相反的则是那些被打上“数学差等生”标签的学生,他们因为基础知识薄弱、思维能力跟不上而掉队,最终面临的结果却是:既得不到资源,又被“冷落”在一旁的艰难处境。知识点跟不上教师的进度不说,就连最基本的互动他们也无法插入,只能被动地等待教师偶尔关注。倘若“有幸”被教师点名起来回答问题,“数学差等生”们也只能报之以沉默或“我不会”的回答,然后又在众目睽睽下尴尬地坐下,继续开始着新一轮“听不会”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思维负反馈,只会一点一滴地磨损着学生的自信心和对数学科目的兴趣,以致最后消失殆尽,进而让部分学生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基于此,笔者认为教育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无论是所谓的“差等生”还是所谓的“尖子生”,他们的资源都应当得到合理的分配。因此,在教师队伍中,首先需要破除“差生不可教”的观念。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处境和角度上,替他们着想,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诚然,一个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无法做到方方面面地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但教师们可以探索不同的策略,尝试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分成3-4组,根据每组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将班上的学生分成优秀组、中等组和后进组。教师在课上对学生进行随堂测试时,应当设置基础的题目和进阶版的题目,而不是通篇进阶版,这样既照顾到了基础薄弱的学生,又让基础好的学生得到训练。同样,在课堂上,教师也应多和基础薄弱的学生互动,提问的问题应当简单,让他们能回答得上来;对于难的问题,则让尖子生回答,这样无论哪一方都在课堂上得到了锻炼和正反馈。最后,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变化定期调整组别,即后进组、中等组、优秀组的学生若能力上升或下降应当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在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除法计算》的教学过程中,若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进度设置小测内容,即全部都是两位数相除的题目,那必然导致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因不会做而灰心。所以,就此笔者建议在设置问题上可以由简到难。比如,可以适当设置简单的一位数相除、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进而两位数除以两位数或者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难度梯度进行设置。

三、愤悱启发,把握启发时机

所谓“愤悱”的意思是“积思求解”,也就是说学生在经过了思考之后仍有疑问,想要向教师求解。这是一种内在的对知识的渴望,当学生达到“愤悱”的状态时,他们学习热情高涨,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对其进行点播、开导便是最好的时机。对学生而言,他们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量,更是精神的升华。因此,在小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提出引导性的问题时,应耐心让学生思考,把握住解答的时机。但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或急于一时地赶进度,或因为没有把握住启发的时机,亦或是由于专业基础不扎实,就毫无悬念地公布答案。即便学生有疑问,专业不扎实的教师则以“没那么多为什么?记住就行。”来应付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谓是与孔子所倡导的“愤悱启发”背道而驰。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既错失了深度思考的机会,又因教师的赶进度、失误乃至敷衍而磨损着深度思考的耐心。于教育而言,这无疑是削足适履、害处极大的。既然,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具备思辨能力为教学理念,那么教师就应当善于把握启发学生的时机,以求最高效率地做到愤悱启发。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的课外应用题中,有这样一类重难点题目:一个班级里,有女生20人,其中女生比男生多1/4,问:男生有多少人?另一道题目:一个班级里,有女生2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1/4,问:男生有多少人?第一道题的列式是:20/(1+1/4);第二题的列式是:20×(1+1/4)。很多学生经常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时候用除法,什么时候用乘法。此时,教师就需要先让困惑的学生思考一会,实在不会再进行讲解。首先,引入“单位一”,分别对题目进行解答,然后进行比较和区分,提炼知识点。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茅塞顿开,同时更刺激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四、举一反三,注重启发变通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灵活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囿于公式的僵化套用,满足于课本知识的积累。却很少有人会在课后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因此,学生常常会出现同样的原理,换一种问法就不会的情况。因而,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这既是提高学生数学学科能力的方法,同时也是启发式教育的内涵和要求。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行程问题》一课中,课程的重点是要求学生对“路程=速度×时间”公式的熟练掌握。一般而言,按照课本上的思路学生都能套用公式解答常规题型。但是如果此时教师能够对基础题型进行引申拓展、灵活变化,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变式题型的敏锐性,并学会融会贯通,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如常见的题型有:甲乙两地相距20千米,小明以每秒2m/小时的速度从甲地出发,问:小明多久到乙地?变式题型:甲乙两地相距20千米,小明走了8个小时,还剩4千米没走完。问:小明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第一题的列式是:20÷2=10(小时);第二道题的列式是:(20-4)÷8=2(千米/小时)。从整体上看,这两道题目并不难。无非是第二道题目将路程进行了拆解,而二者的内在的逻辑终归仍是“路程=速度X时间”的变化运用。但是在实际解题过程中,班上学生对这两道题的正确率却有着不小的差距,即前者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后者。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学生平时对变式的题型训练得少,因此没有形成敏锐寻找数量关系的数感,导致学习不会灵活变通。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多对学生进行变式题型的训练,让学生懂得“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以及触类旁通的能力。综上所述,教师应从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关注个体差异性以、培养学生变通能力以及把握启发时机这四方面入手,做到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学习并有效锻炼数学化思维,从而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范静静.我国中小学课堂启发式教学的应用现状与对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2]徐娟.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3]牟晓琳.数学游戏的理论与实践[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作者:林岚静 单位:福建省平潭国彩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