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思想范例6篇

启发式教学思想

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1

关键词: 孔子 启发式 教学思想 启示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教育圣贤,在教育教学上始终提倡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适时适度启发,通过教师启发学生进行再思再学,完美结合学生学的过程和教师教的过程,体现以学论教的辩证思想。启发式教学不仅对既往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当今的教育变革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启示。

一、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内涵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当学生主动进行思维思考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精神状态、需求情况进行诱导、引发,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明确思维方向,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可以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八个字完整地阐述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孔子十分重视对学生主人翁精神的培养,他认为学生应该具备自觉追求真理的态度、主动求知探索的精神。

第二,注意把握学习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孔子首先十分重视把握教学时机:要求学生形成“愤、启、徘、发”这样的心理状态;其次孔子注重启发的目的: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检验启发是否得当。

第三,启发思考,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求、自省、自得的过程,教师把握时机恰当给学生提供启发帮助,使学生的认知达到质的提升,进一步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能够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达到融会贯通。

第四,相互启发,教学相长。一方面,孔子十分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孔子要求教师要虚心向学生学习,通过教师的教学实现教学相长。

二、现今启发式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的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应试教育传统思想的影响,在贯彻启发性原则时,人们的认识与做法并不一致,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不少教师认为启发性原则很重要,但在教学中难以运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适时启发,这对教师素质具有很高的要求,即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要做到这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而很多教师无法做到这一点,仍然采用一讲到底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是虽然很多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但在运用这一原则时却存在认知误区。误把对“学”的过程的启发当成对“教”的过程的启发,在课堂先由教师讲授,然后以提问设疑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启发。显然,在启发的着眼点上不符合孔子启发式的原旨。

三、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

1.运用启发式教育,首先要创造一个轻松愉悦、和谐融洽的教学情景。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充满自由、愉悦的精神状态下,最能集中注意力,最能激活思维,最能迸发创造力,从而也最能提高学习效率。在教育实践中,孔子十分注重教学情景营造。孔子采用座谈会的形式组织教学,他让四名弟子围绕圆桌促膝谈心,以这样的形式使学生自由自主地学习、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孔子作为座谈的主导者参与座谈,用平等友好的话语消除师生间的隔阂。

2.运用启发式教育,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志趣。孔子对自己弟子的实际情况的了解非常透彻,所以在各种不同场合都能熟练灵活地运用启发式教育。教师要学习借鉴孔子的这种精神,做到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情况,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启发。

3.运用启发式教育的核心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教师首先要分析了解限制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发挥的一些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孔子总是不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做到“自求自得”。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要太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是要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启发,达到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目的。当今教育日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继承和发展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对于当今的教育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潘林飞.透析孔子启发式教育思想[J].教育文学,2007,6.

[2]蓝利萍.论孔子的教学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发[J].教育与职业,2006,5.

[3]左昌伦.孔子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6,2.

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2

因此,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合理地运用这一教学指导思想。在此,本人拟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问题,谈点管窥之见,以就教于同仁方家。本人从多年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出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启发教学。

一、提问启发

启发式教学的主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除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引导,设置问题的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问启发式正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它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状态,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启发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索,然后发现“为什么”,最终找出问题的结果。例如,在讲《助人为乐》一课时,配合挂图,讲雷锋冒雨送老大娘的故事,然后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思考价值的问题:“这位老大娘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心里如何想?”“当雷锋送老大娘到家,与老大娘告别时,老大娘心里又如何想?”“雷锋衣服淋湿了,为何还笑得那么甜?他心里想什么?”

这种提问启发,既丰富了知识,又增长了智慧,利于学生思维活动铺开,让学生展开想象,揣摩人物情感,探究事态的发展。这对强化学生道德认识,加深道德情感,开发学生智力是极其有益的。“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陶行知语)。为此,教师要善于设置疑点,多积累学生易出错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这样既避免了课堂教学的平铺直叙,又使课堂气氛波澜起伏。

二、反问启发

在启发式教学中,“启”是关键,“发”是要害,合理的“启”可以得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适时运用反问启发,可使学生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所谓反问启发,即用旁敲侧击的手法,从问题的侧面或反面来多角度发问,以转弯抹角地进行点拨,促使学生消除思维障碍,从而达到教学本旨。

在讲“奴隶社会中,奴隶受剥削的根源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劳动力”这一问题时,学生似懂非懂。用反问手法:“如果是奴隶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劳动者,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则学生茅塞顿开。

由此一步步引导学生解决“地主和农民、资本家和工人间的关系是什么?”等系列问题。这样层层反问启发,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奴隶、农民、工人受剥削的根源,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善于激疑,多从反面提出问题,“制造矛盾”,以此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扉,激发其思考,逐步引入教学佳境。

三、举例启发

为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运用一定教具,如实物、实验、电教等,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其理解和掌握知识。其中“举例”不乏为思想政治课中启发教学的一重要手段。因为学生周围处处是活生生的思想教育好素材,由此为切入口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传授新知时,有时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截然不同的问题进行对比,以启示学生找出问题间共性、异性及其本质联系,这就是采用对比启发教学方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大量运用此手法,引导学生对人物、事物乃至时空、场景等进行对比,从而领会教学内容,强化自身的道德认识。

例如,在《人生观》一课教学时,通过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和大汉奸两个历史人物作对比,可启发学生了解“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意义。文天祥起兵抗元、誓死不屈,作《过零丁洋》诗,最后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身殉国,流芳百世,受世人景仰。

而不顾民族存亡,国家安危,与日本侵略者“同舟共济”,也作《过零丁洋》一诗,其最后两句为:“凄然不作零丁叹,检点生平未尽心。”甘作奴才,成了一条断了脊梁的癞皮狗,受历史的唾弃,而遗臭万年。通过对比,使学生知晓,人生观就是人们对生活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并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联想启发

所谓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而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观念而想到乙观念的心理过程。它不仅是人们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也是情感、意志过程不可少的心理因素。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联想来启发学生理解、记忆概念和原理及有关内容,使学生借助奇特联想、类比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联想手法,来进行归纳,演绎和类比推理,进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思想认识。

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3

那什么是启发式教学呢?启发一词源自孔子关于教学方法的论述。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显然,孔子是从反面来说明启发的含义,强调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分析,举一反三,探求新知。由此可见,要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实现启发式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和要求,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有民主平等的观念。民主平等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前提条件。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宰、权威地位,学生则处于从属、绝对顺从的地位。与此相反,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学生创新学习的设计者和引路人;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权威,而是课堂讨论的平等参与者,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倡导者。教师对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见解甚至异想天开的设问,对学生挑战权威的勇气要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宽容和尊重。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但不是固执己见;敢于说他人没说过的话但不是目空一切;敢于对书本上的“定论”挑战但不是无知妄言。而只有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这一切,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才能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第二,要深入钻研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具有启发性,就要求教师深钻教材。教师只有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才能深入浅出地讲清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还要通各种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跟上时代的步伐。例如讲授政治常识时,教师就应该自学政治学,从更深的层次上弄清和把握政治常识中所涉及的关于国家、政党、民族和宗教等基本理论和有关材料。同时,作为思想政治教师,要把课讲得生动,有说服力和启发性,还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注意从报纸杂志上收集各种有用的教学素材,如:典型事例、图表、数据等等。例如在讲授经济常识第六课有关银行的内容时,就应该与当前的欧债危机结合起来。分析当前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明确这次危机对我国银行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指出我国银行业应如何应对及今后应如何发展,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银行的相关内容。

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4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启发式;教学

2011年7月1日,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强调要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培养造就青年英才,要使每个人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的有用之才。[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启发式教学的实施和推广,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年英才,引导大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启发式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无“处”可启:启发式教学的条件需求与高校规模效应之下供给能力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的蓬勃发展对高素质人才需求越来越高,教育领域也在新形势下做出了相应的变革。高考制度恢复后,高等教育领域的投入加大,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1977年冬天,全国约有570万青年报名参加了高校招生考试,各大专院校从中录取了27.3万名学生,录取率4.8%;1978年,610万人参加了高考,40.2万人被录取,录取率6.6%;2010年全国共有957万人报名参加高考,计划招生657万名,平均录取率近70%;根据《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 105万人,各类高等学校在学人数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储备了优秀的人才,缩小了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差距,为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高等教育的基本条件却没有相应跟上,具体表现在基础设施、师资条件、教学管理等方面。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为9 298人,其中,本科学校为13 100人,高职(专科)学校为5 904人。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15.66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34.31万人,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33∶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指出,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要总体上按不低于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配备都没有达到这一标准。为了缓解师资不足、教室紧缺的困境,很多高校的教学领域,如外语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公共课,甚至如高等数学等专业课程,通常采取大班教学的模式,教学合班人数一般在130人左右,上课过程中经常出现坐在后排的学生看不清楚黑板或者PPT、听不清内容讲解,很容易导致课堂混乱、纪律松弛。此外,学生人数的大量增加,也带来了教学互动的困难,表现为课堂互动频率、范围的降低,导致课堂气氛单调沉闷,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

(二)无“力”可启:传统教学理念与“90后”新思维的矛盾

2011年10月21日《现代快报》、《扬子晚报》等多家媒体刊发了“老教授不顾选修课学生人数少坚持授课11年”的新闻,说的是南大天文系72岁的萧耐园教授为大四学生上选修课,面对偌大的教室,应来100人以上只来了6个学生,依然讲得津津有味。2011年9月17日,《天府早报》刊发的“7旬辽大教师课堂仅3人物理老师方凯称很难过”新闻里,方凯老师称“教书50年没有遇到过课堂上逃课仅剩三名学生的情况,那堂课结束后,自己的心情很低落,不知道自己的课程哪里出了问题,应该怎么改进”。这些现象其实是传统教学理念与“90后”新思维矛盾的突出体现。

传统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90后”作为新一代大学生的中坚力量,他们和传统的大学生相比,崇尚独立自由、个性分明,却不知道独立自由为何物;思维活跃、敏感冲动,却不懂得权利义务的关系;互联网时代信息轰炸下,他们生活的世界更加开放多元,也更加独立,信奉“我的地盘我做主”。面对“90后”的主体意识和独立精神,如果不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就可能会变成一场独幕剧,教师在台上讲的兴高采烈,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即使继续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教学能力也没有任何意义。

(三)无“法”可启:“灌输论”的教学方式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性思想性的矛盾

1902年,列宁在《怎么办?》中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3]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往往强调注入式教学,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和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讲清讲透,“我说你听,我打你通”,忽视了教育教学的特性、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既不符合认知规律,也不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背离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教育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显著增强。如果继续坚持生硬僵化的灌输和注入的教学方式,只会是在破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让人厌恶疲惫。

科学性思想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特性。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而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

[4]次贷危机后的西方,对马克思的认同在不断加剧。自2011年9月17日“占领华尔街”活动爆发以来,类似的抗议已扩散到美国其他地区,“占领芝加哥”、“占领洛杉矶”等示威活动陆续展开,并蔓延到旧金山、华盛顿、波士顿、丹佛等美国847个城市,主要指向华尔街“贪婪”、金融系统弊病和政府监管不力,示威群众不相信美国市场经济体制、认为美国的分配极不公平、两级分化严重。现在的西方舆论重新认定马克思当年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是正确的,据德国媒体报道,《资本论》2008年的销量是2005年的3倍,以前被当成古董的《资本论》,现在却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这一巨大的反差,值得我们去反思,在当今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该如何去更好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在高校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二、措施与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启发式教学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导致了“启而不发”、“启不透发不足”的现状。当前,应从观念、制度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坚持教学主导与教学主体的规范科学,实施和谐现代教育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同样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当前,启发式教学的实施开展,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的辩证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设计,控制教学过程,维护教学秩序,进行课程考核;与此同时,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构建师生之间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良好关系,以顺利开展教学过程,师生共同谱写教学的协奏曲。

(二)坚持规模与质量的统一,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

启发式教学在高校的实施和推广,需要教师、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以在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严格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授课教师要加强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钻研,学校要为教学改革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工作氛围,教育主管部门要为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如广东省教育厅制定的《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在课程设置、学分、课时、课堂教学班额等方面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规范了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为提高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建设水平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三)实施专题讲授串联章节,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

授课教师在对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教学体系深化理解的基础上,联系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关心、经常思考的热点问题,冲破传统教材体系的章节限制,以多学科综合形成的优势,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社会热点难点,把课程教学分解为若干专题,融入价值观、能力培养、知识背景等相应内容,实施专题讲授。

专题讲授的优势在于主题明确、论述广泛深刻、启发性强。通过专题教学,可以改变原有教材枯燥僵硬的观感,增强了理论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在专题中,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训练,优化教学目标,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人教学魅力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具备较高理论素养和职业精神,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地从信仰理想、知识结构、教学科研等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立足于学术前沿,熟悉和掌握本学科形成发展的历史、最新理论成果以及发展趋势。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从历史文化、互联网络和日常生活中汲取教育智慧,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背景去说服学生,以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去打动学生,形成适合自身特性的讲课风格,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五)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强启发的效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广东海洋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周边的社会资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如湛江戒毒所、吴川市蛤岭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基地、遂溪机场、湛江港等,授课教师分批组织学生参观调研。这种“接地气”的做法,一改以往枯燥的教学方式,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湛江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体会到书本无法给予的生动和乐趣。

恩格斯指出:“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那种能力。因此,人对于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5]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破除妨碍启发式教学实施推广的障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赋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头脑”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

[2]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11-07-06.

[3]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5

一、启发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的理论依据

启发式教学是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和学者们都一直大力提倡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启而即发,教师就要启而得法。借用我国近代伟大教育家叶圣陶的话来说就是“教师的教学,不在于要学生搬去可以致富的金子,而在于给学生点金的指头。教师不是给学生大量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

对思想政治课而言,知识的传授仅仅是教学的其中一个目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相当重要的。而这些往往体现在点点滴滴的细节设计和落实上,设疑、点拨、提炼无疑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启发式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效果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二、启发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实践探索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大胆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权威――依存”的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管理、领导,学生服从、接受,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就会受到束缚。要知道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他们“会学”。“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是“授人以渔”,教师的责任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撒网捕鱼。以此理念为指导,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其次,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温馨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愉快地学习知识,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创新思维的良好环境。因此,培养创新思维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绝不歧视差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不怕犯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学习心理,学生的创造性火花才能迸发出来。

再次,精心设疑,掌握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创造通常是与质疑联系在一起的,质疑是创造的起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一个好的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1.课堂提问,要提高提问的实效性,不作无效提问。比如在作了明确的阐述后拖一句“是不是”、“对不对”;少作低效提问,简单的概念表述,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甚至引不起学生回答的兴趣,因为谁都能回答的问题对中学生来说激不起表现的欲望。问题要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使学生“跳一跳就能够着”,从而触动学生的兴奋区。这样经常引导,会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2.要保护学生的求异思维。多设计答案是开放性、发散性的问题,少一些惟一答案的提问。对回答问题新颖独特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去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训练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要重视提问时的“布白艺术”,即要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教学中并非教得越多越好,所以要少一些自问自答式的提问。

4.要重视提问的趣味性。如创设情景,把学生置于一个具体的场合去理解和应用知识,可以把图片、动画、视频、表演带进课堂,这样的效果通常很好,关键是情景设置要体现教学目标。为配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我设计了一个小品让学生表演。某宾馆来了几位客人,陪同人员向服务员介绍:“这是张市长的儿子,那是王局长的女儿……”服务人员极为反感,义正词严地说:“他们是不是没有职业和姓名?捧出当官的父母,难道身价就变了?我们可不吃这一套!”学生真情表演,教师现场点化,启发发问:“这里体现了哪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学生经情境的渲染,通过热烈讨论悟出了:短短的场景却是一场人生价值观的剧烈交锋,即以等级、地位、权势,还是以劳动贡献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

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6

【关键词】艺术类 专业社团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下简称"三育人")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根本要求,也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学校德育教育,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科研工作良好开展的基础。学生是整个大学的主体,一切高校运营机制以及各机关部门管理体系的职能职责,都是以"三育人"工作为核心而开展的。而学生种类的不同,包括性别的差异,参差的性格,思维方式的转变,乃至理工类学生与文科类学生间的比较,都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然而,在这些难度背后,所隐藏的却是差异化教育,分类指导的新思考,这不仅仅可以体现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引导的实际意义。

通过艺术类高考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通常都能成为综合类大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有着自己张扬的个性,独特的性格等等。这些也造就了他们在艺术创作,创意设计中的特别优势。同样,随着创意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优秀的设计师们在企业中所占据的主导优势日趋体现。Designer,这个原先只负责产品外观美化,而不考虑实际生产成本,经济效益的职业在企业产品的整个开发流水线上具有了重要的发言权。而设计师们天马行空的想像力,但是特立独行的工作方法,常常遭遇同在工作流水线上的其他部门的协同工作者误解,这也就给企业的管理层提出了在管理这些"异类"上的难题和思考。而对于向社会输送优质人才的高校来说,一方面不能扼制住学生单纯的丰富的想像力外,一方面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在他们的叛逆性格中,发散的思维模式里,约制住他们不适宜的行为和思想。综上,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管好,但不能管死。

企业提升设计师们在产品开发中的所占据的主导地位,意在希望产品的设计者们运用他们独特的的Design Thinking(设计思维)方法去洞悉产品受众的需求,这其中包括消费者的需求,生产者的需求,市场的需求等等。而这样设计出的产品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了外观美化的层面上,而更多的建立起了产品与人之间的互动性,沟通性,赋予了产品新的生命。因此,了解客户的需求是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整个产品的核心。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从了解到理解学生的需求,作为生产开发商的高校来说,是完善提高整个产品质量的根本。所谓针对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以标治本,也正体现于此。简而言之,标,即是读懂学生,理解他们想要什么;治,在这里意味提供;而本,就是学生,学生的思想,学生的品德。尤其针对艺术类学生来说,对于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狭义的去定义为说教,更多地是需要结合他们的需求,他们的兴趣,也就是他们的专业所学,投其所好的来对他们开展教育。

以标治本是理念,了解学生需求是基础,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何种渠道去实践,对于不同学科的艺术类学生有着不同的抓手。对于时装设计艺术类学生来说,笔者本着结合学生专业的教育角度出发,从学生未来就业的方向选择考虑,以学院自身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基础,"艺术,设计,市场"三者相结合,以及学院各学科专业发展所需人才的需求设计,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本,开拓了学生"专业社团"组织管理工作。作为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高地的新探索,"专业社团"的开展意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工作开展:

1. 深入理解学生需求,以就业方向为导向,开设专业社团

时尚设计类学生的职业定位,以及就业方向相当广泛。在各行各业中几乎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而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方向,通常集中在服装行业,市场销售,品牌推广等职位上。而这些也同时体现在了专业教学的课程建设中。综上,给专业社团的门类开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一些社团的开展。另外一方面,以学生的就业方向为导向,有目的的开展一些专业社团,培养学生未来就业能力的同时,对于高校专业活动的开展也有一定的助益作用。

2. 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结合企业人才输送需求,开展专业社团工作

学生参加专业社团的目的一方面是兴趣所向,另一方面则是希望通过这样的社团得到自身在专业实践能力上的提升,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经验。因此,在实践经验,以及专业能力上的培养,就不仅仅只能依靠高校学生工作办公室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需要高校专业教师的介入。专业教师提供的是市场资源,企业专业项目的资源。当企业的资源介入到了专业社团的工作开展后,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对一些学生进行人才定制的培养,同时,向学生提供了第一手的市场信息资源,对于学院来说,教学工作的提升,学科建设的发展,是一个互相效力的双赢局面。

3. 结合多元化学科发展需求,艺术设计门类广义优势,开展专业社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