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育范例

启发式教育

启发式教育范文1

【关键词】“T”型;启发式教学;教学研究

“T”型启发式教学,以启发为教学的最终目的,通过深度启发和广度启发,使得课堂教学能够真正培育符合时代的人才。“T”型则代表着达到启发的两种方法。“—”代表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丰富的教学内容,把知识从面上铺开。“|”代表遵循博爱的教育理念,通过洞察不同学生的心理和情绪,探索多样化深度启迪方法。当两者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时,便是“T”型启发式教学。

一、“T”型启发式教学的理论意义

“启发式教学”由孔子开创。这种教育思想能使得学生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来看待。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也构成一种正反对动关系,遵循反成原理。在教师教的状态下,学生无须自我学习,不需要运用自我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教得越多,学生越会形成对于教的依赖性。早在1999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苏伽特•米特拉便用十多年的时间进行了一项“SOLE”(“自发组织学习环境”)实验。证明了学生学习并非一定要依赖教师的教,只要有足够的学习资源和工具支持,学生就能够自我学习、自我组织完成学习行为。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的一点是:儿童很少会主动学习,除非他在其中找到了一定的兴趣。“人只有通过人,通过同样是受过教育的人,才能被教育。”由此在反对灌输式教育的同时,理应呼吁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即启发式教育。

(一)广度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探索书本以外知识

教学应该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广度,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多样性和鲜活性。传统的教学割断了科学活动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狭小的知识领域,英国20世纪著名物理化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缄默知识”的新知识理论,又称为“前语言的知识”或“不清楚的知识”。尊重学生的缄默知识,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主动去找寻与自己缄默知识相匹配的知识来进行自我的学习和成长。

(二)深度启发式教学:发挥情感洞察能力个性化启迪学生

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裴斯泰洛奇、中国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的思想,都以爱作为核心理念。美国学者进行了一项婴儿辨音的研究,结果发现婴儿并不能通过机器设备上播放的视频来学习语言,获得语言发展。Kuhl等的研究发现,为9个月大的英语家庭出生的婴儿(纯英文生活环境)配一个中文教师,每周只需一次,经过12次与中文教师互动后,婴儿对中文发音的辨识度就达到了与中英双语家庭中成长的婴儿同等的程度;而使用视频学习中文的婴儿,采取同样的频率和时间,而且视频中的教师与现实中的中文教师是同一个人,结果婴儿对于中文发音的辨识度与普通英语家庭中成长的婴儿(纯英文生活环境)没有任何差异——这充分说明了机器教人的效果远远无法与人教人的效果相提并论。人在知识的存量上远远不如机器人,然而真人的教学效果却远远高于机器人。所以启发式教学方式应该注重深度,教学应牢牢把握自身博爱的情感输出,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

二、“T”型启发式教学的现实意义

通过学术上的案例和研究说明了启发式教学所具有的理论意义,通过对现实教育背景研究将更益于我们看出“T”型启发式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要求教师从掌握知识迈向启迪思维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在智能时代下,什么样的人才不会被机器替代?由此提出全人格教育,提出培育独特的人等。为了应对21世纪的挑战,各国相继提出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内容通过“T”型启发式教学融入了时代的要求和特色。课堂上除讲授具体的知识让学生理解记忆外,还需围绕时代的主旋律进行主题式演讲,力求召唤起学生与教师在知识上、思维上产生共鸣。

(二)教改持续推进下教师教学的现实工具

“T”型启发式教学改革适应于我国现阶段学生水平现状,将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成为主动的求知者。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需要“T”型启发式教学来唤醒学生的思维。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培养目标,从以“教”为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但是学生的学不应该集中在课堂的40分钟里,而应该去开拓课堂外的时间,让学生能自觉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

(三)启迪式教学帮助每位学生找到兴趣点

课程创新的根本出发点是求得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化的知识创新。基础教育课程不可能让学生完全掌握未来工作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学习”“发展智慧”。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面对未来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应该把四大支柱顺序倒过来。学会做人是我们毕生所要学习的,在智能时代更应该学会做一个独特的人。无论学生的考试成绩如何,基础如何,所有学生都能从教师上课内容中获取信息,理应成为教学改革的根本出发点。

三、“T”型启发式教学的发展可能性

通过“T”型启发式教学的意义阐释,我们已经对这种教学方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如何使这种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落地呢?为使“T”型启发式教学得以在实践中开展,进一步来说,有如下三种类型的“T”型启发式教学方式可供选择。

(一)教师主导“T”型启发式教学

教师按照教材编排的章节或者围绕一个主题,将教材上的知识和教材之外的知识进行融合来教学,想办法把与这个章节和主题有关的知识通过搜集和整理教给学生,从公式原理的讲解走向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利用这种方法,教师应该围绕知识的产生(发现者的心路历程)、运用、有待继续探讨的前景为框架组织教学,勾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利用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把学生的知识面打开。学生可自行学习深入了解,教师持续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学生主导“T”型启发式教学

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创造能够使其成为学习活动主体的“互动型学习环境”。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是必然的,学生主导“T”型启发式教学中,学生在演讲中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对话式教学”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打开了半扇窗。而当开展学生主导“T”型启发式教学时,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有了一定的思考和感悟,就不会轻易地走进教师早已有的标准答案之中。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行探索,给学生规定展示的时间,这种启迪方式给学生创造了和教师平等对话的机会。

(三)辩论式“T”型启发教学

启发式教育范文2

启发式教学在我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有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的,在《论语》中记载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演进而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启发式教学已经被引用到素质教学当中,要求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并重,从而通过启发式教学来推动学生全面的发展。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实际情况,遵循教学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互动,进而不断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从而很好的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二、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一)适切性

适切性是启发式教学中首要特点,所谓的适切性指的是在进行启发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包括智力水平、知识储备、心理素质和知识接受能力,启发式教学的内容要适合所教学生的特点。也就是说启发式教学要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遵循教和学的科学规律进行教学。启发式教学的适切性要求,凡事不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征以及学生认知、能力和个性等诸多方面的特征时,所有的教学内容必将是不科学不和谐的。

(二)主体性

所谓的主体性,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智力思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的学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启发式教学的主体性中,可以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觉性得到很好的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主动性就是引导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塑造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提高教学质量。

(三)互动性

所谓的互动性,不难理解,就是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进行相互的作用和相互的配合一起参与到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但是注意的是,互动性不是简单机械式的互动和肤浅的双向信息交流,它是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真正需要而进行的信息交流,不是盲目的没有目标性的。另外,互动性是老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将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另外,在启发是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削弱老师的作用,因为没有老师的“启”就不会有学生的“发”,教师是启发式教学的引导者,为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创造条件。

三、启发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建立起正确的学生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老师要发挥积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从而给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创造合适的学习环境,另外,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特异性,充分考虑到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接受能力,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在体育的学习中让学生学习到体育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体育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有着很多的方式和方法。

(一)演示启发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的科目的重要一个特点就是体育技能的学习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来传授体育技能。通过演示,将体育技能生动形象而且直观的传授给学生。

(二)提问启发

提问启发是启发式教学中最常见的方式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问题提问,进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三)对比启发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体育技能的复杂性以及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性,在学习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动作。教师可以将这些经常出现的错误动作为例子与正确的动作进行比较,让学生主动的发现总结错误动作与正确动作之间的区别,分析错误动作出现的原因,进而通过对比可以针对性的改正动作。另外,对比启发可以让学生清晰的认识自己的动作,通过对比发现自己动作存在的问题,进而可以主动的去改进,提高了动作技能学习的准确性。

(四)口诀启发

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多的动作学习可以利用口诀进行很好的记忆和学习。例如在进行短跑教学过程中各就位的准备姿势:“肩宽撑地后膝跪,两手伸直拇指对,姿态自然劲放松,定下神来莫晃动”;在预备过程中要求:“后膝离地抬起臀,臀比肩高半蹲撑,前腿与肩负体重,聚精会神听枪声”等。通过这些口诀,让学生轻松记忆动作的要领,同时口诀中有一些隐晦的含义,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去理解口诀的意思,将口诀翻译成自己能够理解的普通语句,进而很好的进行体育技能的学习。体育技能的口诀朗朗上口、学生喜欢听、容易懂、记得住,能够很好的促进体育动作的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四、总结

启发式教育范文3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的调查结果表明,尽管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了一定的积极尝试,但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第一,忽视学生情感体验。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急于进行新知识的传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很多学生认为语文知识是一种比较枯燥的内容,所以逐渐丧失了学习热情。毋庸置疑,学习热情的缺乏必然会对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语文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第二,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根深蒂固,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仍然或多或少保留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痕迹”。而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过于关注“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以单向灌输的方式进行新知识的讲解,并且会直接进行结论性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则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被动的理解。不难发现,这一教学流程严重阻碍了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发挥,所以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不利影响。第三,教学组织方法单一。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仍然过多采用语言讲授的教学策略。但是,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抽象性,而语言讲授的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习活动的难度。同时,单一的语言讲授的方式难以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并且会导致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学生通常难以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第四,忽视语文知识的积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更加关注教材内容的讲解。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通常更加重视考试内容的讲解。所以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即意味着学习活动的终止。不难发现,这种教学理念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缺乏一定的延续性,所以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学习能力的持续进步。上述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则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所以教师应该针对这些问题不断思考小学语文启发式教学的有效组织方法。

二、小学语文启发式教学策略

1-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习意愿

无论何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都需要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习热情更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驱动力。在小学语文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相对于常规的语言讲授方法,情境化教学内容要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这样一来,能够吸引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为学习质量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以《观潮》为例,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了解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并通过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壮观、雄伟的景象。通过对学情的分析,笔者发现尽管大部分学生对于优美奇特的景物有浓厚的好奇心,但是仅仅通过语言赏析的方式,很难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同时,语言讲解不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再加上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现场观赏过钱塘江大潮,所以笔者没有利用常规方法直接引导学生学习文本内容,而是利用多媒体视频创设了教学情境。具体来讲,这是一段与钱塘江大潮有关的旅游视频。在视频当中,从多个角度直观展示了钱塘江大潮万马奔腾的气势,而且加入了雄浑的音乐,所以更加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气势。此外,视频中还生动地讲述了钱塘江大潮的成因、观潮的风俗、大潮的类型、钱塘江大潮的历史渊源等内容,从而使学生了解了丰富的语文资料。这种方式给学生的情绪带来了更加丰富和强烈的震撼。同时,视频与音乐的融合将学生带入了一种独特的意境中。接着,笔者让学生尝试描述自己对钱塘江大潮的感受,并和课文中作者的描述进行对比。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十分自然地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由此可见,创设教学情境是启发式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2-合理设计问题,启发自主探究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从本质来讲,启发式教学模式遵循的就是这一教育理念。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为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时间与空间,组织学生参与到知识建构的全过程当中。同时,针对小学生学习能力暂时比较薄弱的情况,教师可以将课堂问题视为启发学生学习思路的重要手段。这样一来,不但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而且能够使其学习活动更加有的放矢。以《爬天都峰》第二课时为例,笔者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进行了深入的文本探究。首先,笔者引导学生回忆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文本内容描述了天都峰给自己留下的印象。然后,为了使学生的文本探究过程更加顺利,笔者提出了一些引导性问题。如:(1)文中的“我”和老爷爷有怎样的对话呢?对话当中有两个“也”字,你从这两个字中可以体会到什么?(2)“我”和老爷爷明明没有为对方做什么事,为什么爬到峰顶之后要相互感谢呢?(3)为什么在写爬山的经过之前要对天都峰的高和陡进行重点描写呢?这种写法有怎样的好处?接着,学生以问题为线索对文本内容进行了思考和探究,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其他同学展开了交流讨论。最终,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较为深入地探究了文本内容,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理解水平。

3-丰富课堂活动,拓展学生思维

新课标提倡语文课程要更加开放且具有活力。之所以提出这一要求,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优化语文课堂的氛围,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努力设计丰富的语文课堂活动。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而且能够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角色扮演是笔者比较重视的一种语文活动。利用角色扮演的活动,可以改变学生思考语文知识的角度,以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以《将相和》为例,这篇课文中有3个故事,并且以人物的事迹为主。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了角色扮演。具体来讲,笔者首先鼓励学生自愿报名,并选择所要表演的故事和挑战的角色。而没有参与表演的学生,则要在欣赏的同时承担评委的责任。为了完成好自己的任务,每位学生都对文本进行了全面的赏析。同时,表演活动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书本当中的,而变成了自己熟悉的同学,从而使学生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

4-延伸学习范围,促进知识积累

启发式教育范文4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

1984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颁布了《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可谓台湾高校共同科目与通识教育课程实施之滥觞。该“实施要点”规定台湾各高校必须在“文学与艺术”“、社会与哲学”“、应用科学与技术”等七大领域开设各种通识选修课,同时规定“理、工、农、医”学科的学生至少需修习人文、社会、艺术等通识选修课程4—6学分,而“文、法、商”学科的学生至少需修习自然科学、应用科学或艺术学通识选修课程4—6学分[2]。“实施要点”的颁布有效推进了台湾各高校通识教育活动的开展。1994年台湾成立了通识教育学会,自此台湾地区的通识教育发展有了整体的规划与引导。1994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在当年第二次公私立大学校院长会议时达成了将国文、外文、历史、宪法与立国精神四个领域作为各校必开之科目、共同必修科目与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由原来的6—8学分提高至28学分的决议。90年代台湾各主要大学均成立了“通识教育中心”等专门机构,负责推动与执行通识教育活动。2003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推行了“大学通识教育评鉴先导计划”,次年完成了对台大、清华、交大等七所研究型大学的评鉴工作。通识教育评鉴计划的执行引起了台湾各高校对通识教育的普遍重视,也将通识教育改革推向了新的高潮。

台湾通识教育的模式及特点

当前台湾教育界对通识教育的理念已形成基本共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对立的两种教育形态,通识教育是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构建的过程中,融入人文精神,从人的主体性出发了解并认识各个学科的特质。通识教育的精神便是要启发学生知识统整和跨领域学习的热诚,培养学生“转换跑道”的潜力与弹性。当然台湾各高校基于不同的教育环境与目标,依据自身的特点,在通识教育理念的表述上也不尽相同。例如,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为: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性之关系的教育。在此理念下,该校通识教育强调不同学术领域之间对话、沟通与融合的可能性,除了避免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割裂以及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割裂之外,拓展学生的文化资源,开阔全球视野,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能力。其教育目标是:培育具备健全品格、坚实学问、社会关怀与全球视野的社会中坚及领导人才,以增进国家及人类福祉。台湾艺术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为:以引导学生专业领域外的广泛学习,以培养广博探究与多元能力之知识分子,期能达成全人教育、终身学习与服务社会的目标。

自1990年台湾清华大学首创“通识教育中心”以来,台湾各高校相继建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如通识教育中心、通识教育委员会、共同科等,负责推动、协调、执行与管理通识教育相关事宜。组织机构方面,各校依据自身的规模与特点,其运作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通识教育中心是学校一级的独立单位,有的则是隶属于教务处或人文学院下的二级单位。如台湾辅英科技大学成立的通识教育委员会就属于校级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委员,下设执行委员与执行秘书各一人,校长、教务长、各学院院长、共同教育中心主任为当然委员,其余委员由校长遴选校内专任教师及校外专家学者担任,委员会主要职责为负责制定通识教育政策、规划全校共同课程及潜在教育课程等,另设置共同教育中心为一级单位,中心主任为执行委员,推动通识教育委员会的决策落实与教学、研究、服务相关等行政事务。台湾艺术大学其通识教育中心即属于人文学院下的二级单位,该大学最开始未设置共同科主任一职,共同科相关事宜由教务长兼理,后来随着通识教育活动规模的扩大,校方聘请了专任教授兼任共同科主任,再后来为全面落实大学全人教育理想,共同科正式更名为通识教育中心。除了组织机构的建立,各通识教育中心、委员会还纷纷创办了自己的通识教育刊物及网站,用以宣传与交流通识教育改革的成果,这些举措均很好地推动了通识教育的良性发展[3]。

为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提高通识教育成效,2003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责成“教育部顾问室”推动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先导型计划”,其中一项名为“个别型通识教育改进计划”的子计划,引进了美国大学常见的教学助理(TeachingAssistance,TA)制度,由政府拨款,聘用研究生担任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助理。美国著名大学在实施通识教育的时候,一般都会给任课老师提供足够的TA,让TA协助老师完成课前准备、课堂协助、课后协助、课外辅导、教学成效汇报等工作,如台湾彰化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就要求TA在课程教学方面要完成:①协助搜集素材,编写教材;②协助操作教学媒体设备;③维护与更新网路教学平台的课程资讯;④管理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互动;⑤协助分组讨论议题;⑥协助管理课堂秩序;⑦协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状况;⑧协助老师回复学生有关课业的疑问;⑨协助老师批阅学生作业等工作。而在协助辅导学生方面主要完成:①协助辅导学生阅读单元主题文献;②协助教导学生资讯搜集的方法;③协助学生撰写专题报告的技巧;④协助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教学活动等任务。由于TA大多是在读的硕士与博士生,这种工作制度一方面给他们未来可能从事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实践经历,通过教学实践提升其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另一方面TA也协助任课教师,分担了大量的教学与行政事务,可谓实现了双赢。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台湾高校的一些老师就反映没有TA的大班通识课,跟学生的距离较远,有了TA的协助,下半场将学生带往小教室进行小组讨论,课堂就立刻活跃起来,让学生觉得有了更亲近的学习对象,有被“照顾”的感觉。实施TA制度以后,为了让教学助理更加熟悉自己的工作,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台湾高校会定期举行教学助理交流会,会上邀请那些曾经担任过教学助理并取得优异成绩的TA分享其成功的经验,让年轻的TA能从中汲取经验、及时发现并改进问题。

台湾高校现行的通识教育实施模式主要包括通识均衡选修模式、共同与通识课程均衡选修模式与核心课程模式。①通识均衡选修模式:即将共同科目通识化。将原来共同科目的教学内容或属性进行调整并将其纳入相关领域,如将国文与英文课程纳入语文领域,历史课程纳入历史文化领域,宪法与公民课程纳入社会科学领域,不同的学科领域交叉选修。有的学校会将纳入通识课程的共同科目列为通识必选课,维护其原有的地位,有的则完全开放选修。②共同与通识课程均衡选修模式:此种模式与通识均衡选修模式差不多,唯一区别在于保留了一定学分的共同科目。③核心课程模式:该模式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2002年改革后,哈佛大学将课程分作七个大的领域(有的领域又细分,共计十一个分项领域),每个领域中开设多门不同主题的课程,学生在这些课程中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即完成对该领域课程的学习[4]。如台湾辅英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采用了共同与通识课程均衡选修模式,学校从发展身心平衡的健康个人出发,将基本能力教育(共同科目)与博雅涵养教育(通识课程),作为整体通识课程规划的核心架构,将人文关怀的精神融入课程体系,以培育优秀的健康科技专业人才。其课程构架及博雅涵养核心选修科目见表1、表2[5]。台湾高校实施通识教育,除了通过选修通识教育的显性课程,还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公益、课余科技与文化、学术沙龙等活动,藉此拓宽视野,提高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此外,台湾各高校普遍重视经典的阅读,通常意义上的经典阅读,读到的大都是文学、哲学、历史及艺术作品等。这类经典作品,就是我们所说的高等教育里人文学科的内容,而人文学科是与人文教育紧密相连的,阅读经典可以引发宁静的感悟和睿智的思考。如台湾辅英大学推荐的人文学类经典导读有《红楼梦》、《张爱玲小说》、《希腊罗马神话》、《中国哲学的特质》(牟宗三)、《中国文化的精神价值》(唐君毅)、《中国艺术的精神》(徐复观)、《诗学》(亚里斯多德)、《我与你》(马丁布伯)、《东坡词》、《史怀哲自传》。#p#分页标题#e#

台湾各高校自1984年全面实施通识教育以来,通识教育的理念与目标逐步为人们所熟悉,通识教育课程的规划、设计与管理,无论是从品质上还是从覆盖面上均取得了不少成绩,现今台湾几乎所有高校都建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及适合自身教育目标的通识教育管理机制。为了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台湾通识教育委员会聘请了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组建了通识教育评鉴小组,对各公私立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情况进行评鉴[3]。鉴于台湾高校的数量多、类型广,台湾通识教育委员会先将高校进行了分类,再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拟定了不同的评鉴办法,自1998年起,通识教育评鉴小组开始实地访查各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情况,并公示评鉴结果。公示的目的在于标举典范,促进高校间的学习与观摩;让各高校察知自身存在的不足,予以改进并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此外,公示评鉴结果,也让学生与社会公众更加深入了解通识教育的意义与具体运作方式,对各校通识教育的质量也有客观了解。

对大陆通识教育的启示

当前,在我国大陆高校通识教育的起步阶段,需要尽快学习国外及台湾等地区实施通识教育的先进经验,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与各高校领导、教师上下齐心、群策群力去推动,需要社会公众、学生的支持与理解。假若高校的领导对于通识教育没有认识,学校的老师对于通识教育没有共识,就很难拧成一根绳、合成一股劲去推动通识教育,更不可能主动投身到通识教育改革之中。当前一些高校对通识教育改革未进行全校性的宣讲与研讨,许多领导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仍有“专业之外都是通识”“、样样都学就是通识”、“什么都懂就是通识”等误区,许多教师对于通识教育的目标与实施路径还含混不清,在这种情况下推动通识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也不可能建设高品质的通识教育课程。同样,台湾地区的通识教育也经历了不为人所理解到教育部门、学校、社会大众对于通识教育的意涵形成基本共识这样的历程。纵观台湾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取得现今通识教育的良好局面,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强力推进及各大学积极响应不无关联。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强力推进通识教育,如建立专案调研小组(如1983年、1990年先后建立了“大学共同科目规划研究专案小组”、“大学通识课程研究改进专案小组”)了解、指导各校通识教育的实施;组团赴外学习先进经验(1994年、1995年先后组团赴日本、美国学习考察当地通识教育实施的先进经验);实施大学院校通识教育评鉴;拨给通识教育经费专款(自2001年起调动30亿经费资助通识教育改进计划)。纵观台湾地区各阶段的通识教育,我们可以发现始终有虞兆中、刘兆玄、黄俊杰等一批大学校长及专家学者大力倡导通识教育。借鉴台湾经验,在我国大陆通识教育刚刚起步发展之际,尤其需要教育部门的顶层设计及高校的有效执行,上下齐心、形成共识,这样才能加快通识教育的改革发展步伐。

通识教育课较之专业课其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老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宽的知识面还要兼顾专业性与通俗性,要求教师自身必须有一定的功力及全身心的付出,台湾地区及欧美国家一般聘用资深教授担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并且还配备了研究生担任教学助理,从事课前资料的搜集与准备、课堂的分小组讨论等教学协助工作。此外,台湾地区通识教育学会每年都会组织各高校选派教师参加通识教育教师研学班,学习通识教育的先进理念及通识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做法。而当前大陆高校通识教育的师资普遍欠缺。一方面,在制度上缺少开设、教授通识教育课程的激励机制,高校教师晋升职称、年度考核多注重教学、科研的课题、论文、专著的发表与出版,而没有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建设的考察指标。加之大陆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多在夜间开设,资深的教授大多不愿在此时间段授课,教务部门也无对开设此类课程教学资格上的硬性规定,担任此类课程的老师往往是刚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年轻教师由于自身可能也未经历过通识教育的洗礼,加上没有相关经典的阅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质量自然不高。因此,各高校当务之急一方面要尽快组织通识教育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及通识课程教学的水平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资深骨干教师积极投身到通识教育改革与通识课程建设中来;另一方面,可统整各方面资源,在学校内部跨系、跨专业甚至跨学校整合教师资源,让不同学校、院系的教师发挥各自专长,共同完成相关通识课程的开发与教学,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启发式教育范文5

关键字:高中生物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挑战

引言:

启发式教学是根据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的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由来已久,我们所熟知的启发式教学就是西方的“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设置问答并引导学生回答,在学生的答案中找到矛盾之处,启发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当然,在我国也存在启发式教学。先秦著作《学记》早有记载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老师在教学时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而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师的主要作用是给学生指出学习的方法、路径,而不是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现代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核心,主张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主动获取知识,不仅学习了知识,也学习了思考问题的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意义

(一)启发式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必然要求

首先,生物是极其抽象的学科,死板的记忆定义和概念,无法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的魅力,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单靠书本是很难学好的,教师应将理论与实验结合,让学生参与实验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最后,生物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进一步将课本中的生物知识同日常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并能对书本中的知识进行拓展,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二)启发式教学是改变传统高中生物教育方式必然选择

从教学方法上,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填鸭式”,教师完全遵照大纲或课标中对学生的要求,将知识单方面的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无法消化所学的知识,对所学的知识一知半解。从教学关系上,教师与学生之间极为不平等。教师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为了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我国不断的对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启发式教学能够改变传统高中生物教育的陋习,进一步推进高中生物教育的发展。

(三)启发式教学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要求

由于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知识储备等不同,学生对教学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类型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要摸清学生底细,在教学过程,面向全局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学习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素质教育并不是工厂的产品流水线,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所以,启发式教学在教学面向不同学生时也有很好的效果。

二、启发式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教学方法根深蒂固,启发式教育难以施展作用

现阶段传统的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首先,许多学校盲目追求高升学率,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投机取巧。其次,人们的教学观念落后,无法接受新型的教育方式。因此,启发式教学想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教学的基础设施不完善

首先,启发式教育会引入大量的实验,但是现在很多学校的实验室是物理、化学、生物共用的,无法保证实验的安全。其次,由于实验室的建立大多是为了完成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实验器材并不完善。此外,高素质教师的缺乏也是启发式教育发展的障碍。很多教师仍旧保留着传统的教育理念,无法适应启发式教育发展的要求。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前懒于备课,上课时无法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式教育方式无法展开。

三、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利用实验等直观启发手段,激发学生自主性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启发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实验的作用。在进行实验时,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验前,向学生介绍基本的理论知识,并围绕基本的理论知识设置几个实验的主题(如果学生自己愿意设计更好),让学生们通过实验引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比如在《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这节课中,教师首先对教材进行分析,然后根据酶的不同作用设计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在实验完毕之后,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老师引导学生将实验的结果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深化学生对酶的认识。

(二)运用科学技术,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

启发式教学中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尽可能将抽象的生物知识具体化。通过多媒体模拟一些实验,种种化抽象为具体的方式。这些手段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在讲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可以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由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进一步深化其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理解。结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状况也不断变化,教学方法应该跟得上时代与学生的变化,不断改进更新,不断现代化。传统的教学方法亟待被淘汰与取缔的前提下,启发式教学应运运而生。在许多教育者的努力下,启发式教学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它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也不是绝对完美的教学方法,仍需要我们不断的改良,我坚信,我们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终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周善春.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巧用[J].教师,2018(12):101-102.

[2]田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09):94-95.

启发式教育范文6

关键词:法学教育;启发式教学;案例启发;情境启发

法学教育的目的,既是使学生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更是使其具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将灌输型、教条化、形式化的教学方式向引导型、实践化、开放化的教学方式转变,是我国近年来法学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而在法学教育中逐步引入更加关注人的主体能动性、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主体潜能发展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则是顺应这种变化的必然趋势。

一、对启发式教学的认识

启发式教学与其说是一个新的教育理论,不如说是一个古老教育思想的复兴。一般认为,启发式教学在东方的思想源头是孔子有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理论以及朱熹等人的注解,在西方的思想源头则可以追溯至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方式。就其共同点而言,两者都注重对话和交流,都重视从学生自己内部引发思考,获得智慧和知识①。围绕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学界展开了热烈的探讨。例如有观点指出,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思想水平、学习水平、接受能力等实际出发,采用各种教学启发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通过积极的思维、操作、演练,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发展智能②。也有学者认为,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认知结构等实际出发,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的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积极的、双向的教学方法③。此外,也有学者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地位和学生的地位为依据,将教学模式划分注入式、讲演式、牧羊式、启发式这四种模式,指出了启发式教学在教育理念、教学程序与教学评价方面区别于其他三种模式的特点(见图1)④。学界有关启发式教学内涵的阐述各有侧重。总体而言,不同观点均承认,启发式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启发式教学在法学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启发式教学在法学教育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法学教育本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也是解决目前法学教育实践困境的现实需要。首先,法学教育在属性方面具有双重性。法学教育既包括通识教育,又包括职业教育。从特点来看,当前的法学教育往往重通识教育、轻职业教育,重传授知识、轻实践训练,以致严重影响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⑤。其次,法律职业对象具有特殊性。国家的法律规定集中反映了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从而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抽象性和概括性,而法律职业的接触对象包括社会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和各种文化程度的人,有着极为复杂的工作对象,这也要求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必须具备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能力⑥。最后,法学学科知识具有综合性。法学学科的发展伴随着法学内部各学科的不断融合,也伴随着法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合⑦。因此,学习法律的学生,需要对法律以外的多个学科有所涉猎,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哲学、历史学、生物学、伦理学,等等。而交叉学科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形成主动的学习习惯,才可能掌握多学科的知识。法学教育的启发式教学强调在尊重的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基础上,按照教学内容思维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形成教师精讲、个人学习、反馈总结的良性循环,建立适合法学教育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流程。法学教育中的启发式教学方式,意在避免前面所提到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弊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在教学中有意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在积极思维过程中去理解所学的知识,使所学知识掌握更为牢固,而且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刻、灵活、广阔,能将所学知识联系的法学实践中去⑧。具体而言,法学教育启发式教学主要采纳以下几种方式:

1.问题启发

“疑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逻辑起点,“疑问”的产生源于教材、书本与学生认知之间的矛盾。法学教育中的问题启发可以采用“三疑教学法”,即解疑、激疑、质疑,让学生在解疑、激疑、质疑的螺旋式发展中增长知识、培养学习能力。所谓“解疑”,就是教师对教材和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解释,将新的观念传授给学生,使教材与学生原有认知之间的矛盾产生,引起学生对原有认识结构产生困惑,激发学习动机;同时还复习了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⑨。启发型教师不但要善于解疑,还要善于“激疑”,也就是善于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疑问,把学生思维引到矛盾的焦点上,促使他们动脑筋。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抓住时机解疑,让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解疑和激疑的基础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也就是要学会“质疑”,以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打破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

2.案例启发

与其他人文学科不同的是,法学学科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应用性”特征。正因为这些特征,使得实践性教学在法学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各种实践性教学方式中,案例教学始终居于关键地位。案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选择典型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分析、研究,以锻炼学生法律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最早于1829年由英国学者贝雷斯试行于法律教学实践,此后一百多年来,案例教学法已成为美国乃至整个英美法系国家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经典的案例教学可以采用以下程序或步骤:一是案例选择与准备。选择的案例应当具有典型性、现实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同时,应当说明所选择案例涉及的知识点及其学习的目的,准备好相关理论知识。二是案例引入。结合理论学习的内容,向学生分发案例,明确案例讨论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采用客观还是主观方式进行讨论。三是个人分析。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法学知识积累,思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法,形成书面的分析报告。四是组织讨论。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充分发表个人意见,既可以以主观的、当事人的立场参与案例剖析讨论,也可以中立角度客观评述案例涉及的法律知识。五是结论发表。对组织讨论的内容进行综合整理,发表最后结论。六是教师讲评。教师对各组结论进行评价,着重检查分析步骤是否得当,论证依据是否充分等方面,而不用强求结果统一。

3.情境启发

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电化教学、角色扮演和多媒体技术等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法学教学过程,情境启发也应运而生。所谓情境启发就是通过创设一种问题情境,将法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进行总结、提高。情境启发有利于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也较好的呼应了法学教育实践性强的特征,因此成为普遍为师生接受、发展比较快的一种教学方式。目前比较常见的情境启发教学方法包括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早在20世纪30年代,孙晓楼在《法律教育》一书中就“主张在法律学校里,应当设置一个完善的模型法庭,其构造与设备要和普通的法院一样,在演习的时候,都应当照诉讼法的规律进行。”现在我们常说的模拟法庭教学,一般是指在法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法庭角色,通过案情分析、角色划分、法律文书准备、预演、正式开庭等环节,来模拟法院审理案件的整个活动过程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而法律诊所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法学院兴起的借鉴医学院诊所教育的一种法学教育模式:学生在“法律诊所”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委托人“诊断”法律问题,开出“处方”,这一做法是让学生以律师的身份为委托人提供咨询与服务,在法律事务的实践中积累法律职业技能,培养法律职业意识。2000年,北大、清华、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首批开设了法律诊所教育课程,拉开了法律诊所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帷幕。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学习者往往是一个被动接收知识与信息的角色,而通过问题启发、案例启发、情境启发等启发式教学方式的运用,学习者的角色也会发生相应转变。在启发式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的主导性不断变化演进,学生将最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这是启发式教学成功实施的主要要素,也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由于法学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特点,在法学教育中运用上述启发式教学方式尤其需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才能培养其思考的广度与深度,才能提高其对司法实践具体问题的考察、分析和解决能力。因此,在法学教育中,无论是采取问题启发、案例启发,还是采取情境启发的教学方式,能否以恰当的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思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其中的关键。

三、启发式教学带来的挑战

与传统的注入式等教学方法比较,启发式教学方法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作为一种创新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的实施有赖于教学环境的改善和教学主体的投入,会对原有教学体系的多个方面提出挑战。一方面,启发式教学对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启发式教学是师生互动式的教学,信息传递是双向的,教师和学生都需要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特别是法学教育的实践性特征更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实践经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课堂掌控能力,但是从目前法学高等教育师资队伍的组成结构来看,大部分是纯理论的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很少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能力,往往难以适应启发式教学的要求。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在教师队伍的构建上,要同时注重教师“走出去”与法律从业人员“请进来”:一方面,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使高校法学教师更多地接触实践、更好地了解实践,例如鼓励教师到司法实务部分(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挂职、实习,鼓励教师兼职各类诉讼案件,等等;另一方面,应当广泛邀请律师、警察、检察官、法官等法律从业人员,到学校担任客座教师,讲授实务课程,并由他们担任校外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实习与实践工作。另一方面,启发式教学需要创新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教育模式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激励、监督、管理选拔和推广等多种功能。与启发式教学相匹配的教学评价标准,不应该是单一、片面的考试分数评价方法,而应该是涵盖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践质量等多个因素,结合教师评价、自我评价、讨论小组评价等多方评价的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因此,需要创新构建灵活多样的、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多层次综合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启发式教学的后管理。此外,启发式教学需要更好的教学条件进行保障。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学的实践性、操作性,其与传统教育模式所需要的教学条件相比往往具有投入更大、成本更高的特点。以模拟法庭、法律诊所为例,一般需要设置专门的教学场所、教学设备,经费不足等问题限制了这些教学方法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因此,启发式教学方式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与推广,需要国家继续加大对法学教育的财政投入,同时也要求学校积极争取司法实务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民间团体机构等各类型社会资源的支持。从外界支持的内容来看,不仅是经费投入方面的支持,也包括实践部门在师资、案例来源等方面的支持。

四、结束语

启发式教育范文7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本科阶段法学教育,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两大类,其中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要包含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谈话答疑、作业练习、指导论文撰写等,其中占主导地位并起主要作用的是课堂讲授。考试内容主要来自课堂讲授过的课本知识,重点是对记忆力而不是对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的测试,因而很难培养创新型、创造型人才。社会实践主要包括在一定岗位履行职责的形式和现场形式两种。前者主要是指大四阶段第一学期为期4-5个月的实习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去实习单位实习,多数单位因自身业务压力以及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不满,而对学生实习疏于指导,因而实习效果不明显。后者由于受人力、物力等因素制约,学生往往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等,所获得的知识往往仅为感性认识,,如监狱、看守所概况等,教学效果也不理想。以上法学教育方法传承了我国传统教育中以教为本的思想,注重法学理论以及基础知识的学习灌输,与我国当前的整个教育层次及方法相适应,但考虑实际操作能力、法律技能训练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不够,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对法律职业教育重视不够,教育思想受过去传统思想和法制环境的约束,对法学教育的目的没有重新进行定位,结果法学教学与社会实际情况严重脱节。二是没有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仍然固守传统教育理念,从而使“教”与“学”严重脱节和错位,以教为主的单向灌输方法导致教学目标出现一定偏差。三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没能有机结合,降低了教学实效。

二、普通高校法学教育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启发式教学?教育界对它的看法不尽一致,但有三点几乎是共识的,即: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本质联系以及教学应达到的目的来看,高校法学教育启发式教学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主体性

即:把学生看作教学过程的主体,千方百计把学生由从属和被动地位变为主体和主动地位,注入式教学不重视教学对象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性,教师讲,学生听,扼杀了学生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的发挥。相反,启发式教学则认为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教会学生自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在教学中搞好主导作用,尽可能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想方设法唤醒和培植学生的主体意识,造就学生独立人格。因此,学生学习必须是完全自愿的,必须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动脑想、动口说、动手练,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2、能动性

即:积极引导,激活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启发式教学认为教与学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没有学生的能动作用,也就根本谈不上“启发式”。学生能动作用有多种多样表现形式,其核心思想是思维活动状态。为此,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师应按照“教为学服务”的原则,精选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例如:课堂教学要以研究讨论为主,切忌呆板地照本宣科,时间安排上要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余地和发表主张的机会,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钻研的积极性;同时授课要紧密联系实际,用栩栩如生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深深吸引学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使课堂教学变成有吸引力的有趣活动。再比如实验、实习、调查等社会实践课,教学中可以采取提问、讨论和现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和剖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

3、创造性

即: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在于着力发展学生的智能,促使学生独立探索,由学会到会学,由学习到创造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通过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智能,促使学生独立探索,由学会变为会学,由学习变为创造。离开这个目的,启发式教学也就不复存在了。启发式教学的三个特征告诉我们,启发式教学首先要把学生看作教学的主体,要以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要运用各种手段,激活思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充分发挥能动作用;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智能,提高其创造能力。把握这三点,就可谓把握了启发式教学的精神实质。

三、启发式教学法在普通高校法学教育中的运用

普通高校法学教育中,启发式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运用方法。

1、设疑求解教学法

设疑求解教学法是以贯彻启发式原则为宗旨,着重解决学生认知领域的问题。在此教学下,学生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阅读相关的资料,通过以设疑,析疑、解疑、质疑的教学过程模式,重视学生的质疑和问难精神,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最终达到掌握法学知识的目的。此种教学法实际上就是让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分为教师设疑和学生设疑两种形式。教师设疑,即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或者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疑、得出结论,教师的每堂课都本着“提出问题、分析疑难、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基本思路组织实施,重视学生自身的“领悟”,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设疑,即学生根据所学资料,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映不断地加以引导,这实际上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未知、获取知识的一个过程。这种教学法可以考虑以下四个教学过程:一是教师设疑,引发学生兴趣;二是学生阅读资料、思考、分析从而使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状态之中;三是教师引导解疑;四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深入提问。

2、角色模拟教学法

这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按不同角色置于某一虚拟的或真实的场景之中,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较为接近实际应用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直接运用技巧的学生,如律师的扮演者,还是间接运用技巧的学生,比如原告或被告的扮演者,以及观看表演的学生,都由原来的受教育者变成既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主体。教师由原来课堂的主角变为起主导作用的角色,要注重设置较为逼真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动脑筋、想对策。角色模拟教学法可考虑采取以下模式:第一步,案件选择。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案件应当具有现实性、客观性,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应预先设定答案,以便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的空间。模拟的内容可以是节选的片段,也可以是较为完整的案件模拟,如模拟法庭庭审过程。第二步,组织材料。由于因模拟不同的角色,教师通常需要准备角度、特征、立场和内容全然不同的材料。组织材料应当严密、准确、细致、完备、分门别类和条理清晰。第三步,角色分工。根据案情,角色包括双方当事人或人,也可以有法官、检察宫、证人参与,此外,还可以安排学生当观察员。观察员不参与表演,其任务是观察和记录,并对各方表现做出分析、评价和总结。第四步,模拟表演。教师在学生进行角色模拟之前,引导学生对问题做进一步思考、读书、讨论。第五步,模拟评价。这是角色模拟之后重要的学习过程,也是全面总结、深入思考和不断提高的过程。

3、问题分析教学法

问题分析教学法主要是遵循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由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和锐意进取的意识,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大胆突破常规的思考方法,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此种教学法主要步骤如下:提出问题—研究分析—进一步提出问题—再次研究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分析。

4、合作学习教学法

启发式教育范文8

美国是世界经济体大国,美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进步,而道德教育在美国教育的发展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通过了解和学习美国道德教育的发展和其宝贵经验,可以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一、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历史沿革

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波折,在这当中教育者们积极应对不同形式的问题,解决道德教育带来的矛盾与冲突,从其基本的走势来看,美国道德教育从鼎盛到衰落再到复兴为主,经历了一个升华的过程。

(一)十九世纪及以前的美国道德教育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当时美国道德方面的教育内容受到了欧洲殖民统治者的影响,欧洲殖民者们把《圣经》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加入到道德教育中,而教会就成为了道德教育重要的教育途径之一。美国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已经开始把原有的殖民者留下来的道德教育教育内容,途径进行了删减和修改。这一时期美国的道德教育虽然仍由家庭教育为主,但是一些学校,相关结构等也在道德教育中逐渐占据重要的地位了。

(二)十九世纪中后期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道德教育

十九世纪中期以后,由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美国人不再单一的相信神是唯一的信仰,科学也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中,从而是这一时期的美国道德教育进入了大滑坡阶段。十九世纪中后期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道德教育充满碰撞,新旧交替的时代,美国的道德教育在面对一些过时的道德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时,把不和适宜的教育内容与方法进行改良,使美国道德教育能够进一步的发展。

(三)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的道德教育

上一个时期的学者们对待道德教育的观点和态度并不相同,没有一个统一的、整体的、全面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这使得各个学派的学者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意见不统一,从而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并且这也是因为在二战时期,学校学习以爱国为主的道德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但等到二战结束后,以激发爱国情绪,民族情感的道德教育便显得不再重要。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道德教育”变成了过时的词语,学校的课程变成了不再受重视的课程。

(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的美国道德教育

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经历越战、女权运动,民权运动等活动后,美国学者们发现在这期间出现了许多民权方面的问题,也就是在这时人们在这个过程中发觉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重视起来。这次的道德复兴运动是对二十世纪初新到的教育思想的肯定,“都体现了一种时代的精神———个人主义精神。”

二、美国高校道德教育对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美国高校道德教育历史悠久,他从兴盛,衰落再到复兴经历了长时间的过程。我们在学习道德理论时,不应故步自封,应当与时俱进的学习他国优秀经验成果,这才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

(一)加强理论学习与指导实践现结合

如果说学习理论知识是迈向成功道路的指导核心,那么实践就是佐证理论成功的依据,放弃实践谈只理论学习,学习到的知识也只是“纸”上的知识。切实的改变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不相符,并且不能有机结合的问题,积极落实解决道德教育与学生实际相脱离的矛盾,教学课程缺乏新引力的问题,我们的学校应该把道德理论教育同学生的普通生活联系在一起,不应该在学习时出现提到“道德高尚的人”就产生一种“神圣”“与我无关”的现象,而应该是每个学生都应树立一种“我要做道德高尚的人”的认知。学校应多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多做义工,帮助困难群体,在实践中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加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教学环境

美国高校道德教育取得了成绩斐然的优秀成果,其中道德教育的环境因素在这当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高校要想学生良好的接受我国道德教育的理论思想,其教育的环境不可忽视.道德教育不是虚无缥缈的语言教诲,而是切实落到实处的教育,而就学校一家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建立一个优良的道德学习环境,那么学生才会受到大方向的引导,知荣辱,知善恶。

(三)与时俱进调整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与途径

美国道德教育从衰落走向复兴,据其原因,除了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时俱进的学习外来文化。与时俱进把不同种族的人民的优秀品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道德教育体系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我们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面对日新月异的外来文化,应该学习美国那种包容并充分利用他族文化的精神,发展出符合我国的道德教育。极力加强与时俱进精神,科学发展道德教育使其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

作者:彭玥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董小燕.美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小说与青年的平等观[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

[2]教育部社政司组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美]索尔•K•帕多弗.杰弗逊全集[M].图书出版社,1943.

[4][美]劳伦斯•R•维齐.美国大学的出现[M].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65.

[5]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M].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