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探讨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探讨

【摘要】生物是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我国的朝阳学科,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生物逐步成为了高中教学的重中之重。生物的学习既有文科的记忆也有理科的理解,相对来说是难度比较大的一门学科,必须使用有效的方法展开教学。目前,启发式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中应用比较广泛,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应用

引言

启发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启发来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目前,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当中应用是相对比较广泛的,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探求生命的秘密,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并给出了有效的建议。

一、启发式教学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

高中教学与小学、初中教学不同,对于学生的思考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而生物更是如此,不但要让学生记忆一些基本的概念,同时,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引发他们对知识的思考,加深理解,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生物。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广泛的应用到了高中生物当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时候,教师要一步一步的给予学生启发,因为这部分的内容相对比较困难,有的学生很难理解其中配子的产生和组合的方式,为了更好的展开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先给学生分析可能产生配子的种类,然后,再进行搭配和组合,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启发,可以不断引发学生的思考,找到学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随后,教师可以选择几个例题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从而能够应付不同类型的题目。所以说,应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可以不断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思考当中,学生能够分析知识的结构,找到学习的突破点,从而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思考来进行学习,这样对于他们的进步有非常大的作用。

二、利用多种有效的方法进行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生物教学来说也是如此,目前,教师工作的一个关键的重心就是采用有效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思考中学生学会了相应的知识,进而对于生物学产生了兴趣,并有自信能够学好生物,这就是生物教学的最终目的。首先,教师使用多种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启发,例如,教师在讲解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时候,可以以两者之间的对比切入,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启发学生,引发学生的思考,将以往的一个教学难点变成一个清晰、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其次,是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启发学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开始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对学生进行启发。由于一些生物知识是很难在现实中进行形象展示的,但是利用图片和视频可以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和学习,从而对于他们产生启发。例如,在细胞结构的学习内容当中,多种细胞器的形态学生是很难记忆的,教师就可以利用一些flash动画来帮助学生学习,能够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利用这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进行启发,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他们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除了使用有效的教学技术进行启发之外,教师的语言教学也是非常关键的,教师要利用问题和提问等形式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行启发。

三、注重实验研究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

对于高中生物的教学来说,进行启发式教学,并不是将高中的生物知识拿出来教给同学们,而是在同学们的研究下得出来的结论,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做实验得出来。换句话说,生物是一门注重实际操作的课程,学以致用并从实验中举一反三,得出更深层次的结论是生物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方法。例如,在进行环境的稳态课文的学习时,老师并不直接告诉同学们生物的神奇,而是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自己创造一个小型的环境,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所以,在高中生物的启发式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关键环节,教师要善于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做实验得出结论的兴趣,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

四、结语

高中生物教学近年来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而启发式教学模式则是教学过程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能够充分的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他们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要抓住这种教学方法,不断给予学生启发,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园.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巧用[J].学周刊,2017(08):84-85.

[2]王鹏.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1):133+135.

[3]孟祥爱.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18):274.

[4]郭欣.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研究[J].知识经济,2014(21):158

作者:郑伟彬 单位:福建泉州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