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改革价值引领探讨

课程思政改革价值引领探讨

摘要:课程思政改革的目的在于积极挖掘高校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动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全方位育人。价值引领是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追求和原动力。实现价值引领必须处理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实现二者的逻辑互构。“八个相统一”作为价值引领的基本方略,需要在课程思政改革中予以坚持贯彻。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价值引领;“八个相统一”

课程思政改革的目的在于积极挖掘高校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动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的重要讲话为课程思政改革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在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之中,使大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这是课程思政改革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因此,在课程思政改革中突出其价值引领就成为应有之义,也是使各门课程与思政课共同完成育人目标的关键所在。

一、价值引领是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和原动力

价值是客体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满足国家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殷切期望,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安排必须服务于这个目标。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体系设计领域的改革,课程思政绝不是把大学的各类课程都变成思政课,而是通过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成才”的同时努力“成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国高校课程体系设计大致可分为三个模块:一是思政课,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目前本科阶段的五门思政课程在纵向上与中小学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课程相衔接,形成中国特色的大中小学一体化、相互贯通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横向上,思政课程之间构成严密的逻辑关系,环环相扣、相互贯通。思政课程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在整个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二是综合素养课。这类课程主要包括外语、计算机、体育等公共基础课,以及文学、艺术修养、心理教育等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能够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识教育课主要以素质教育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目标。三是专业教育课程。这类课程是大学专业学习的核心,体现大学教育专业化、职业化以及追求高、精、尖的特征。专业课中的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凸显意识形态属性,其中的价值意蕴不言而喻。自然科学类的专业课程也能通过科学思维和职业素养的培育进行价值传导。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摆脱了空洞的说教和晦涩的演绎推理,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种方式能够将课堂主渠道的功能凸显出来,扭转专业课程重智轻德、价值缺失的现象。这三个模块的课程之间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们具有目标上的一致性、功能上的契合性、内容上的互补性。

二、思政课程:实现课程思政改革价值引领的方向指引

课程思政改革要处理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思政课程为课程思政价值引领提供“导航”。在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丰富思政课程内容的同时,要切实发挥思政课程对课程思政的价值“导航”作用,切实保证课程思政不偏离改革的“初心”,让课程思政的思政意蕴得以彰显。思政课的价值“导航”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方向引领。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是思政课程的“初心”和灵魂。以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改革的政治方向,是二者之间实现逻辑互构的起点。思政课程的开设可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方针,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4](P1)改革开放以来,思政课经过“85方案”“98方案”“05方案”的历次调整,但其政治属性,其引领整个高等教育政治发展方向的地位始终没有动摇。课程思政当然不是把专业课、综合素质课都变成思政课,但它作为服务于“大思政”格局而生成的教育理念,必然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必然要与专业化、系统化的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必然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自身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否则课程思政就会失去灵魂或迷失方向。思政课要从政治方向上引导课程思政,使各类课程都能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二是价值观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价值遵循。在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同时,为青年成长提供正确的价值引领,是思政课的重要功能。思政课程承载思想价值引领的理论担当,能否明晰善与恶、美与丑、对与错、是与非,这对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育人是课程思政的根本诉求,其改革的全部意义恰在于此。这一诉求集中体现在教师要通过对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及彰显,使其由隐性教育到显性教育,把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机融入其他各类课程的知识体系中,使各类课程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注重价值塑造,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三是方法论引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给人们提供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哲学社会科学各门学科的研究对象,而且也为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各门学科提供科学认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任何科学研究的灵魂。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要求人们遵循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还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要求人们全面辩证地分析研判问题,抑或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立场,都是各类科学研究取得卓越成就的根本保证。思政课程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教学,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而坚定“四个自信”。

三、“八个相统一”:实现课程思政改革价值引领的基本方略

“八个相统一”在课程思政中包含三个层面,即价值层面、课程层面和教学方法层面,是课程思政改革实现价值引领的基本方略。首先,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明确了各类课程在价值观层面的基本要求。“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列在“八个相统一”的首位,鲜明指出了我们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指出了社会主义大学各类课程设置都要围绕“四个服务”的政治属性,明确了高等教育课程的学术性、专业性是其生命力所在。政治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必须与理论的逻辑性、科学性紧密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要用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用理论的科学性吸引学生,用论证的严密性征服学生。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必须坚持以政治性为灵魂,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自然科学类课程必须解决“为了谁”的问题,培养学生报效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教育学生认清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遵纪守法,让科学知识造福于人类,培养他们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价值性和知识性是任何一门科学知识都固有的两种基本属性,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之中是成功教育的一般规律。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不仅需要知识的雨露让其长高长大,更需要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使其长强长壮。教师只有用丰厚的知识成果滋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在知识传授过程中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的思想和人生困惑,帮助学生在事实判断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此外,大学教育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决定了在思想观念上要明确“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因此,要处理好课程教学中建设性和批判性的关系。建设是“立”,要旗帜鲜明地传导主流意识形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科学精神、求真求实;批判是“破”,要敢于对各种错误观点、歪理邪说、伪科学进行回击和批判。这“三个统一”阐释问题的维度不同,但目标一致。其次,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是从课程建设层面而言。毋庸讳言,高校大多数课程都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征,都具有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的教育功能,三者之间从逻辑上是层层递进的。课程建设之所以强调理论性,是因为大学教育不同于一般的职业技能教育,不仅需要学生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高超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综合素质。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只有知行合一,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转化为推动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强大力量。因此,各类课程的教育教学既要立足于课堂,将理论学习悟深悟透,又要走出课堂,向群众学习,向社会学习,在实践中学得真知,增长才干。要把每门课程的“小课堂”与社会这个“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强调的是各类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既要体现教书育人、知识传授的一般规律,在教学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体现规范性、统一性,又能够因地因时因课制宜,尊重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差异,包容多样,求同存异。在多学科、多领域、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开展中形成育人共识,实现价值引领。再次,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从教学方法层面而言。任何课程的教学都要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在发挥好教师传帮带、答疑解惑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尊重学生的心理以及兴趣差异,为他们量身定制研读项目和选题,让他们在接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教学理念、掌握知识要点,同时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提升其创新能力。目前,很多高校针对学生特点开展的项目式教学就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典型运用。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自主地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得出结论,以此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灌输”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了解学科领域的发展成果,都是不可或缺的。但灌输不等于照本宣科,不等于方法单一,教师在坚持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要结合学生实际,结合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积极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得出正确结论。显性教育是在课程学习中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开场所以及教学内容的直接介入,有组织、有系统地在各类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隐性教育是利用隐性资源和环境,运用非常规和隐性方式,比如,探究真理的科学精神,努力钻研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以及工科类课程在专业实习过程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培育,财会类课程中“不做假账”的诚信意识的确立等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互联系,互为补充。

作者:王新华 王娜 单位: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