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继续教育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

高校继续教育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对继续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提出高校继续教育在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并以天津外国语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为例展示了该校继续教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需要,为企事业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实施走出去战略,为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了可供复制的经验及实践范例。

【关键词】高校继续教育;学习型社会;校企合作

一、服务区域学习型社会建设是高校继续教育的职责与使命

学习型社会的提出始于1968年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发表的《学习型社会》,哈钦斯认为社会要从“学校化社会”转变为“学习型社会”。此后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的观点丰富了学习型社会的内涵,如:布希尔提出教育为公民潜在人权,彼得森认为教育机会应延伸到社区。贾维斯指出,学习型社会包含了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自1989年《职工学习学》提出“学习型中国”的概念之后,国内许多学者相继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等。国内学者厉以贤的《学习社会的理念与建设》、高志敏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等代表性著作把学习型社会的研究引向深入。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必须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如:曾书琴的“发展成人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于红梅的“学习型社会构建与继续教育的发展和创新”。这些研究普遍认为继续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密不可分,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高校继续教育肩负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和重任。办好继续教育是国家的需要。改革开放近40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中央多次部署学习型社会建设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在党的报告中明确要求:“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发展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已成为我国开发人力资源、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在建设教育强国和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高校继续教育在我国经济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必将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办好继续教育是人民的需要。报告提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对教育的迫切需要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提出“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并把“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任务之一。高校继续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高校继续教育既有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责任和使命,又有办学资源上的独特优势,因此高校继续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主力军。首先,高校继续教育提供与义务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互通衔接的学历教育,为学习型社会构建学历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其次,高校继续教育依托其学术资源和科研平台为学习型社会的政策制定提供学术支持,是学习型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再次,高校继续教育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服务,是学习者充实自我、提升实力的加油站,使更多人拥有参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平等机会。

二、高校继续教育如何服务区域学习型社会建设

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管理理念。首先要从思想上彻底扭转把继续教育作为盈利部门的错误观念。长期以来一些高校把继续教育当作学校赚钱的工具,急功近利,甚至还有一些继续教育学院努力为完成学校下达的经济指标而绞尽脑汁,不遗余力地去挣钱。这种错误观念不仅阻碍了继续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且有悖于国家关于继续教育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服务的宗旨,有悖于服务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有悖于继续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作为服务社会的窗口,继续教育不仅是连接高校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而且助推了高校与政府、企业、社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其次,继续教育要顺应时展,延伸服务内容,为区域发展贡献力量。长期以来高校继续教育主要以开办夜大和学历教育为主。但是,在新的形势下,高校继续教育要开门办学、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特别是将继续教育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地方经济发展之中、为企事业单位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人才支撑。天津外国语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第一,主动对接并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针对天津市企事业单位对外语人才培训和“走出去”战略的需要,以建设外语培训基地为抓手,对接天津市企事业单位,结合行业特点订制特色培训方案和课程体系,提供具有“天外”品牌特色的教育培训服务,为在津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外语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企业特别是天津市国有企业向海外拓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多家企事业单位与学院联合建立外语培训基地,定期选派员工到学院参加外语培训,并以培训成果作为海外派出的重要依据。外派人员多数被派往“一带一路”国家,如与天津市卫计委共同开展了“中国援加蓬第19批医疗队法语培训项目”培训、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开展了“外派人员英语培训项目”等,目前,学院通过校企合作、为企事业单位量身定制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创新培养模式,取得了经济及社会效益双丰收。第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学院与天津市外专局合作共建“中国国际化人才外语考试”(简称BFT)和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简称CATTI)及外语培训平台。这一项目充分体现了天津外国语大学在服务天津市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学校充分发挥外语一级学科的资源优势,为天津及周边地区培养和认证外语类人才。学院以BFT为平台,先后为天津市财政局、天津电视台、天津大沽化工厂等近百家政府、企事业单位选拔培训了外语人才累计3000余人次。承德医学院教师高级英语培训班项目为天津高校和河北省高校之间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创造了新模式,为双方联手共建教学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积极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推进教育进社区。学院凭借优质师资力量和外语教学资源,积极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积极参加天津市社区教育展示周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为社区提供教育资源,满足学校周边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学院在校内建设适合青少年学习和活动的特色教室,定期向周边青少年开放,聘请外籍教师开展西方文化体验活动和提供外语教学课程。例如,学院每年举办西方文化体验活动,受到了周边社区居民的欢迎。与天津电视台科教频道共同主办天津市中学生电视英语大赛,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在上述培训项目中,学院依托学校资源面向社会开展服务,坚持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创新,贴近行业企业需求,突出外语特色,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天津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菜单式、定制式的外语培训服务。学院还积极融入学习型社会建设,向周边社区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断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天外”培训品牌。总之,高校继续教育在办学定位上要紧跟国家战略,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为目标,整合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要牢固树立质量是继续教育的生命线,在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道路上、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发挥排头兵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刁庆军,吴志勇.推进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与转型----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J].成人教育,2011,(10).

[2]高策理,刁庆军,吴志勇.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的思考[J].继续教育,2013,(10).

[3]于红梅.学习型社会构建与继续教育的发展和创新[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1).

[4]天津市教委.天津市第十一届社区教育展示周暨2017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学习手册.2017,11.

[5]郑礼平,玉石,王丹.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6(6)

[6]龙耀;黄崴,中国高等教育行政研究综述.[J].现代大学教育,2011(5)

[7]孙立新,乐传永,近年来成人教育研究的主题分析与问题考量——基于2015—2017年的文献梳理与分析.[J].教育研究,2018(5)

作者:李桂媛 王欣梅 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