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继续教育质量报告体系结构要点

高校继续教育质量报告体系结构要点

摘要:在新时代新任务下,教育质量报告对于提高高校继续教育质量意义重大。高校继续教育质量报告应当把重点放在质量标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秩序、办学自主权、文化建设、社会评价等方面。

关键词:高校继续教育;教育质量报告;要点

一、质量报告制度是满足新要求的有效途径

教育质量报告是学校用信息公开的方法,向利益相关者说明学校使命、质量标准、人才培养、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和预期目标,并接受社会监督。学校如实地通过教育质量报告,用事实和数据说明学校状态和问题,并表明工作态度。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则通过教育质量报告这一阳光、透明的渠道,全面系统地了解并掌握学校人才培养的原则、过程和结果,研判学校的育人质量,从而对学校产生理解和信心。所谓利益相关者,是指政府、纳税人、学校师生、校友、同行、人才需求单位,以及未来的学生、学生家长和未来的员工。所谓如实,就是不作任何优劣筛选,不作任何副词修饰,不作任何主观评价,不掩饰任何问题。教育质量报告不同于工作总结,不同于日常公文,更不是业绩报告或事迹宣传材料,它是教育质量的体检报告、诊断报告,是质量状况的“白皮书”和改进计划的承诺书。教育质量报告不是一次性的上级随机检查或专项评估,也不是流水汇报,而是一个制度。学校应定期(例如按年度)主动向社会公布,成为自主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教育质量问题是一个长期不断优化、不断提高的问题。这种形式对于高校继续教育端正办学思想、维护教学秩序、提高培养质量,满足新时期对高校继续教育新要求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二、高校教育质量报告的共性和高校继续教育质量报告的特性

2011年起,普通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开始实施教育质量报告制度,几年来不断修订。2017年的要求是,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应重点体现基本情况、师资与教学条件、教学建设与改革、质量保障体系、学生学习效果、特色发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等7个方面内容和25项支撑数据,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则应至少包含学生发展、教学改革、政策保障、国际合作、服务贡献和面临挑战等6个部分和“计分卡”“资源表”“服务贡献表”“落实政策表”“国际影响表”等5张表格。两者在体现办学指导思想、基本条件和师资力量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但在其他方面的差别就相当大。如果比较必报数据,两者的差别就更明显,如表1。普通本科教育十分注重学校的基本设施、课程结构等因素,而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实践实习、就业质量、服务社会、国际交流有更多的内容。这是由两者的教育使命与质量内涵不同,以及培养学生的方案、质量标准和培养途径不同而决定的。因此,在设计高校继续教育质量报告总框架时,也必须立足于它的教育使命、质量内涵和办学特性。高校继续教育培养具有岗位创新能力的在职人员,办学具有教育类型多样、办学关系复杂、生源组成特殊、思政工作独特、质量层级不显等特点,所以普通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的经验只能参考,主要是参考其指导思想、价值体现、制度制定等宏观方面的经验,而架构和内容是不能直接搬用的。例如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应届学生就业率、体质测试达标率、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雇主满意度等指标,对于高校继续教育而言是没有意义的,而校外合作办学单位的条件与投入、远程教学资源建设等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高校继续教育质量报告必须从自身的特点出发专门设计,形成自己的报告要点。

三、高校继续教育质量报告的要点

(一)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的标准与检测

既然是教育质量报告,那么确定教育质量即培养质量标准就是前提。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在国家层面有《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在高校层面有学校章程明确具体的要求。从理论上说,《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对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同样有效,但在实际操作中,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特殊性是明显存在的,例如《高等教育法》中没有关于专升本层次教育的表述,而学历继续教育中的本科主要是专升本。2017年广东成人高考第一次录取中,专升本102598人,高起本5564人;河南省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计划为专升本75931人,高起本7182人,两省高起本人数占比仅6.7%。又如学历继续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两套高考难度相去极远,入学门槛即先期基础差别悬殊等等。高校继续教育质量实际上是使用另外一套质量标准,这个标准因学校而异,高低差别也相当大。因此,公布教育质量标准,应当是高校继续教育质量报告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有了质量标准以后,与之紧密相连的就是质量检测问题。没有检测无异于没有标准,检测方法与检测结果在报告中的重要性不亚于质量标准。同一个事件,因标准和检测方法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结果之间的差异也会很大。这正是教育质量报告的功能及意义所在,不论标准是高或低,不论检测是严或宽,都要晒出来。通过这一晒,达到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这个工作是严谨的、科学的,要用数据和实例说话,不能用“教育质量较高”“有了长足进步”“获得普遍好评”之类的含糊语言下笼统的结论。

(二)高校继续教育思政工作的开展与效果

思政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首位的。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同志强调,高校党委要“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会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987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暂行工作条例》第二十四条和1993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辅导站暂行规程》第三条,都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函授站。这个做法已经不能适应继续教育发展的要求了。主办继续教育高校的党委应该把继续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学习方式为“自学+教材+课件+辅导”的继续教育的学生思政工作应怎么开展?主办学校和校外合作单位应分别履行哪些职责?继续教育学生还兼有在职从业人员身份,如何把这两种身份的思政教育工作对接?在师生交流时间十分有限、继续教育教材建设又比较滞后的条件下如何做到课程思政?上述工作的实际效果如何?这些都是不可回避、并且在质量报告中必须回答的问题,哪怕做得不够好甚至不好,也要在报告中清晰反映。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和深入,高校继续教育思政工作在质量报告中的突出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实。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教育质量报告作为平台,也是对高校继续教育思政工作的促进,同时也有利于学校之间切磋、交流和相互学习高校继续教育思政工作。

(三)高校继续教育秩序的监控与维持

高校继续教育秩序涉及入口、过程、出口三个阶段。对于目前状况,比较温和的批评是“改革进程仍然比较缓慢”,“日常管理出现了许多漏洞”,比较悲观的估计是,这三个阶段“乱象丛生……不符合新常态发展的要求与趋势”,有调查反映,81%的学生认为继续教育没有效果或效果一般。这不是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问题,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在教育质量报告中,如何做到如实报告高校在这三个阶段的监控与维持上做的工作。入口方面,成人高等教育有国家成教高考予以“质量把关”,教育部在宏观上控制高校的专业设置、生源地域和招生规模,函授、业余教育占用一定师资而会影响普通本专科教育生师比的问题也使学校对学历继续教育的规模持谨慎态度,这些因素在形式上对维持成人高教的秩序多少有一些作用。网络教育的入学测试由主办学校组织,指导思想是“宽进严出”,入学测试的形式性极重,主办学校甚至不能提供测试是由考生本人完成的证据。因此,学历继续教育学生的入学资格实际上是通过教育部招生平台进行前置学历核查而完成的。凡前置学历核查不合格者将不能进行电子注册,结果是最后也不能进行毕业证书注册。学校都知道违反这个规定的严重结果。所以说,学校只要按时按规定,认真准确地完成学生电子注册,就是保证了入学秩序。也就是说,入学秩序问题在教育质量报告中应有所体现,但不是重要内容。高校继续教育秩序的重点在教学过程,而且是从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开始、直到教学计划完成的全过程。为完成这个过程,可将学历继续教育的相关工作分列为教学设计、教师队伍、教学资源、学习服务、实验实习、质量核检、教改科研等7个方面,这7个方面进一步细分为共21项,如图1。这里的21项内容都是组成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环节,应该说它们是同等重要的。有些环节在普通教育中是锦上添花,但在学历继续教育中却是必需的。例如“日常管理人员”这一项,是因为继续教育学生的高度分散性,学习习惯也各不相同,例如有的学生没有每天上网查看学校通知的习惯,就有可能错过一些关节时点而误事。日常组织工作要有专门人员负责落实。又如教学资源,继续教育学习仅靠教材和课件是不够的,还应当有必要的学习指导材料或支持资料、扩展知识读物等。再如在教改科研方面,面对新时期新任务,继续教育与普通高校是同等重要。对于继续教育,教改科研不是奢侈品,而是生长素,是保证继续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以满足国家建设和个人发展需要的必要途径。这7个方面21项在教育质量报告中都要得到反映,成为报告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的质量一旦保证,学生出口质量问题也就随之得到解决。所以,出口环节也不是教育质量报告的重点。

(四)高校继续教育办学自主权的掌控

函授站、校外学习中心这些合作办学单位,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高校和学生的驿站。但继续教育的办学主体是高校而不是合作办学单位。所谓主体,就是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的一方,是活动的承担者。举办继续教育,权利和义务都在高校。《高等教育法》赋予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利,并明确在设置调整学科专业、制定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等7个方面具有自主权。这些权利是法定的,是不能转移的。2007年前后,继续教育管理特别是招生管理出现过一次较大的混乱,对此教育部为加强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规范管理专门发文,再次强调高校要“依法治教”,“要坚持办学的主体地位,严禁转移和下放教学权和办学权”。掌握办学自主权,是保证继续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我们不妨在此梳理一下学历继续教育系统中各有关单位的关系格局,如图2。两种格局只有一线之差,但a图所示的,是主办高校为核心的格局,学生是高校的直接服务对象,因而是办学主体;b图所示的格局中,核心位置被函授站或校外学习中心代替,它们要承担甚至主持大部分教学工作,学费分成比例也占50%以上,主办高校的服务对象是函授站或校外学习中心,于是丧失了办学自主权。函授站的职责是对函授生进行教学辅导和行政管理,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作用是传递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支持服务、营造教书育人环境。函授站和校外学习中心都是高校继续教育的助手,好比动手术,它们都是护士身份,而主办继续教育的高校才是主刀医师,绝不能反过来。怎样才表示主办高校掌握了办学自主权呢?就是教育全程事关教育质量的核心工作由高校负责。哪些是事关教育质量的核心工作呢?图1所示各环节中,除了辅导教师、日常管理人员、其他资料、答疑、实验、实习、作业外,都是核心工作,都是办学自主权之内的事情。即便是函授站负责完成的工作,主办高校也应每学期或每学年对其进行检查或评估。这些在《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辅导站暂行规程》中都是有明确规定的。学生获得的毕业证是由主办高校颁发的,不是由函授站或校外学习中心颁发的,质量责任由主办高校承担。在继续教育质量报告中显示高校办学权的掌控能力,本质上是显示教育质量的保障机制。如果没有质量保障机制,那么谈质量就是空话。

(五)高校继续教育环境的建设与投入

高校继续教育是大学教育,学生就应吸收并培养所就读大学独特气质的精神,即大学的文化精神。校训是大学文化精神的主要体现,校园文化建设、治学精神、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校友业绩,都是大学文化精神的载体。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品质、生活态度、思维方式、创新精神等等,无不与大学文化精神紧密相连,文化精神是大学教育质量中极其重要的部分。然而,对于在校园外进行学习的学生而言,这些都是奢侈品。文化精神的建立是依靠环境的长期浸润性、渗透性工作,决不是几位校派教师通过几次面授就能实现的,大部分继续教育学生获得的,只能是函授站文化精神、校外学习中心文化精神,而与大学文化精神相去甚远。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数字化的校园文化。这可能是最有效的办法。互联网技术已经高度发达,就连最偏僻的边寨也能使用移动终端,建立与使用数字校园,在技术上已经没有任何困难。难是难在高校对继续教育数字校园的建设与投入力度,这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其中对智力和精力投入的要求就更高。这个数字校园应是正气向上的、生机勃勃的,而不只是文字和图片的堆砌。在这个校园里,实现师生交互,学生交流,开展网上文化活动,传递学校文化精神。不夸张地说,一个不能为继续教育学生开设优秀的数字校园、不能开展丰富的在线活动的高校,其培养学生的全面质量也不会太高。因此,高校继续教育环境的建设与投入是教育质量报告的一个重要内容。

(六)高校继续教育的社会评价

教育质量(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质量)的评价有学校质量和社会质量两种标准。学校质量标准基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业进步程度,还有非智力水平的提高程度。对于继续教育学生,主要侧重于专业水平的判定,而学校判定学生专业水平的主要方法,是课程考核和毕业论文。社会质量标准不采用考试的形式,而是衡量一个人完成工作任务(包括创新)的优劣程度。两种标准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却没有完全对应的函数关系。站在社会用人单位的立场看,对毕业学生更看重的是他们的能力而不是哪门课程考了多少分,学生的能力才是检验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在向社会的教育质量报告中可以列举考试通过率、优秀率、毕业率等数据,但都远不及来自用人单位的发声。因此,包括企事业单位和校友在内的社会评价以及有代表性的案例,尽管不能量化呈现,却是高校继续教育质量报告中很有特色、很有说服力的部分。

(七)非学历继续教育培养质量的表述

与高校教育质量报告不能缺少继续教育一样的道理,在继续教育质量报告中也不能缺少非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在“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它也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也在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尽管目前还存在定位欠缺(办学中缺少明确的地位和描述)、定位偏差(或保守回避或失控扩张)等问题,但作为落实国家长远战略规划、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作为大学后人员的教育提升,作为高校补偿性学历继续教育的转型,作为普通高校的子品牌,它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开办时间较短,不少普通高校刚刚起步,或者还在研讨论证阶段。除了少数顶尖级大学,大多数高校的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规模、效益等方面还比较薄弱,影响力还不大,再加上多元化办学模式、市场运作机制、多维的培养质量标准,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教育质量问题在报告中不会、也不应有统一的要求,但却是一个极大的亮点。

参考文献

[1]别敦荣.关于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2(3).

[2]邹小平.本科教学质量:高等学校如何报告[J].高教探索,2013(2).

[3]吴斌,高庆元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7(2).

[4]吴斌,范太华等.论实施高校继续教育质量报告制度的必然性和特殊性[J].继续教育,2018(2).

[5]邱开金.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路该怎样走[N].中国教育报,2017-3-21.

[6]杨春婧.新时期我国继续教育创新发展对策[N].继续教育研究,2017(12).

[7]廖远兵.新常态下成教市场竞争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6(4).

[8]邓蕾,吕强.成人继续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文教资料,2017(12).

[9]王福胜.普通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定位[J].继续教育研究,2017(4).

作者:吴斌 范太华 胡铁成 高庆元 单位:中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