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

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

摘要: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创新既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规划、加快区域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方法,一方面从教师属性创新、学习内容创新、学习资源创新、教与学组织创新和学习评价创新等五个维度对当地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的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另一方面通过横向比较,找出城乡学校之间以及各学段之间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的差异。

关键词: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创新;区域推进;调查研究

一、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教育创新的意义和优势条件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其核心体现在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所谓现代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即聚焦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运用脑科学、学习科学、互联网+、智能智造等前沿科技成果,紧密围绕创新驱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化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8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将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段升级作为新时期教育信息化的行动重点,并将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各地区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此外,以教育信息化2.0行动重点为指向,对区域内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进行第三方测评,既是推进基础教育各类学校信息化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调研发现,我国基础教育中实行信息化教学有如下的优势条件,一是当前基础教育直播课堂覆盖面不断扩大。在各大中小学有涵盖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教材版本教学内容的视频课,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化服务。二是网络教研形成品牌。2018年市级网络教研共开展了200余次,打破了传统教研活动的时空限制,使薄弱学校和偏远地区学校的老师得到了与优质学校教师共同教研的机会。与此同时,利用网络教研平展的在线辅导也全面启动,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课外辅导。近年来,课题组聚焦基础教育教学创新这一研究主题,连续追踪了自2014年以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央电化教育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秘书处、经合组织(OECD)等教育权威部门和研究机构遴选出的国内外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创新典型实践,探究了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变革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学校层面信息化教学创新的理论框架,基于多案例对信息化教学创新的表征与特征进行了质性分析,并研制了我国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对安徽省亳州市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现状进行调查,第一比较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第二分析城区学校和乡镇农村学校之间的信息化教学创新发展水平的差异。第三从学习内容创新、学习资源创新、教师属性创新、教与学组织创新和学习评价创新五个维度对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创新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最后,针对安徽省亳州市在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策略,期望为缩小城乡不同地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差距、协调基础教育信息化创新均衡发展提供参考建议。为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2.0提供借鉴经验。

二、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测评结果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数据分析技术分别是SPSS20和Excel2010,包含描述性统计和差异性统计。具体包括,分别统计小学、初中和高中等各学段信息化教学创新的均值,并进行差异性统计,同时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进一步统计乡镇农村地区学校与城市地区学校的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的均值,作差异性统计。统计信息化教学创新五个维度的得分均值,深入分析各维度的具体创新水平,比较分析当前安徽省亳州市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创新的发展现状。研究表明,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创新总体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结合,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开放学习、按需学习无处不在,基于大数据科学分析与评价的互联网技术等将更多的应用到教学情景当中。同时,智慧教育也为改善教育均衡问题、助力教育公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也在稳步提升,其中包括城区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显著高于乡镇学校。教与学组织和学习内容的创新水平高于学习资源和教师/促学者创新水平,小学信息化教学创新的开展高于高中和初中学校。未来区域信息化教学创新需要以城乡一体化保证区域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以信息化教学创新保障和激励机制的健全激发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动力,以教育信息化区域发展的“整体观”实现各主体协同,以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确保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与获取。笔者详细研究了年纪对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的影响,将收到的有效问卷数据经过处理后,导入SPSS,以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为因变量,学段为自变量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学段在因变量上的值存在显著性差异(Sig.=0.000)。进一步作事后检验(LSD),分别对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在不同的学段的差异性进行检验。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关于创新水平的均值、标准差(反映数据的波动性)以及差异性的显著关系如下表。1.各学段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分析结果。由各学段信息化教学创新得分均值可以看出,小学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N=238,Mean=2.73)高于高中(N=45,Mean=2.71),高中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高于初中(N=68,Mean=2.61)。由差异性检验可知,小学与高中的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Sig.=0.017),小学与初中之间、初中与高中之间的Sig.值都小于0.01,表明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之间的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总体来看,小学的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高于高中学段,但差距不大。高中的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高于初中学段,差距较大;小学的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高于初中学段,差距较大。2.城乡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在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上,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城市地区的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Mean=2.89)和乡镇农村地区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Mean=2.65)相比存在显著差异(F=7.672,Sig.=.007<.01),城乡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发展不均衡。经济发达市区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市区,因此地区经济因素是影响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3.各维度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分析结果。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各维度创新水平的均值分别是:学习内容创新(3.15)、学习资源创新(3.26)、教师属性创新(2.45)、教与学组织创新(2.36)、学习评价创新(2.81)。从均值上看,五个维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基础教育在“学习内容创新”和“学习资源创新”两个维度上得分超过3分,达到中等以上水平,其次“学习评价创新”的均值接近3,接近中等水平,然而“教与学组织创新”和“教师属性创新”两个维度的均值较低,水平在中等以下。

三、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和支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优质教学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网络等硬件环境日益完善,为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的不断推进提供了一个优良的环境。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加速发展,提升了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能力,同时本次调研测评结果也显示出安徽省亳州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创新存在的问题。1.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创新发展存在明显差距。第一,从地域角度看安徽省亳州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创新发展情况,城市和乡村学校之间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地区的学校不仅在基础设施上优于乡村学校,而且在学习资源的建设、教学质量的水平以及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移动学习和网络学习的能力等方面都要高于乡村学校。第二,从学段看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创新发展情况,不同学段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小学的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最高,初中的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最低,而且两者存在较大差距。由此说明,信息化教学创新在不同学段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第三,从五个维度看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创新发展情况,信息化教学创新五个维度发展不均衡,表现为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维度创新水平较高,说明开放性学习内容、跨学科的教学内容、技术丰富型资源、多元学习空间等逐渐被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整体来说,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发展存在明显的差距,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推进和后续的发展。2.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尚且不足。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对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相关教育部门、学校都制定了培训计划,培训方式上,有选派教师参加部级、省级培训,或是邀请周边学校优秀的教师到校内进行讲课指导。培训内容涉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学科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等领域,可以说大大提升了基础教育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尽管如此,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仍然没有达到信息化教学的要求,目前还停留在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上,教师缺乏相应的信息化创新意识和能力,与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还存在很大的差距。3.促进信息化教学创新机制和制度不够完善。推进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创新的不断发展,不是哪一个人或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职责,需要来自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家庭、高校和科研机构、教育信息化企业等不同层面的多类主体共同参与协作。经调查发现,教育信息化协同机制还不完善,不同主体职责分工不清晰、不明确,工作职能上还存在交叉和遗漏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与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之间的工作不充分不顺畅。此外,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制度不完善,资金投入机制、人才培养方案等问题缺乏合理的规划,结果造成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程度不高,乡村中小学信息化设施维护和升级面临严重经费困难等问题,基础教育信息化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不够。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潜力并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深度不够。目前,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还停留在知识的获取、存储和传播层次上,在知识的管理和在创造方面,信息技术的优势未被充分挖掘出来。这种现象不利于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开展,更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的途径

笔者认为,在信息化教学创新中,一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意识不断增强。近几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意识不断增强,都把教育信息化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推进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智慧校园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普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推进。例如,复兴区将“智慧校园”建设列入政府重点工作,明确了智慧校园创建的目标任务及实施路径,分别在多所小学召开了“智慧校园”建设现场推进会,明确了在3年内全国各学校基本实现智慧校园建设目标,初步建成了以数字校园平台、云资源管理平台和网络管理平台为核心的三大系统,具有大数据分析系统,在教学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实现了数字化的应用,探索出一条适合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当前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各大教育平台实现了与国家资源的互通,师生可直接应用国家平台上的丰富资源。截至目前,基础教育已录制上传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课程972节,初步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小学名师课程资源库,供全农村学校教师观看学习,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晒课教师比例达到54%。在这样的信息化背景下,广大基础教育的工作者和相关政府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创新程度。二是在基础教育中普及信息化教育需要进一步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首先是获取和应用资源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师普遍具备在互联网环境下搜集和使用教育资源的能力,结合自己的需求对资源进行改进,以适应自己的教学活动。其次是平台的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很多县和学校以市平台为依托,建设了本县、本学校的特色资源库。广大教师在使用平台资源的同时,自身也作为资源的建设者,将自建资源上传至平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三是信息化设备使用率不断提升。目前,80%的教师基本能够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备课和教研已逐渐形成常态化,教师在工作中越来越离不开信息化手段。首先是计算机操作水平不断提升。要落实开展对初中生信息技术考试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将信息技术学科考试纳入常规工作中,提高了学校的重视程度,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探索适合本区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次是利用网络和终端进行学习的能力不断增强。随着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学生逐步具备了在教师指导下灵活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能力,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和分。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编程、机器人、3D打印和创客等创新教育课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在落实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创新的第三点,就是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一是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更加科学有效。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学效率得到提高。二是课堂模式不断创新。一些学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变革教育教学方式,探索基于翻转课堂、电子书包、智慧学习环境等的新型教学模式,使以教为主的“满堂灌”向以学为主的生本课堂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能力素养,实现了课堂改革、师生素养的多个提升,也形成了学校的品牌,将平板教学引进课堂,利用大数据、云存储、交互设计、侧重“教、学、考、评、研、管和家校互动”的教与学方式已与课堂深度融合,实现移动互联网技术与翻转课堂的融合,课堂上老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程度,将练习题按难易程度分为基础题、重难点题、拓展题,为不同学生布置不同习题,并根据实时反馈进行辅导和讲解,实现了分层教学和分层辅导,使教学活动更加个性化。

五、结束语

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动力,也是教育发展的目的。在创新的过程中科技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在当前教育信息化典型示范作用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全国教育要想均衡发展,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要因时之便,乘好现代信息技术的大船,在教育中落实信息化教育想换模式,不断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了我国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为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作者:周妍妍 马林 单位:亳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