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育和大学英语教学融合探索

课程思政教育和大学英语教学融合探索

摘要:大学英语具有工具性、通识性、人文性、职业性的特点,课程内容思政资源丰富,是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的最佳阵地,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具有重要作用。探讨课程思政的内涵、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方式,并从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两个方面重点阐述“大学英语B”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过程。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育;大学英语教学;课程建设

2016年,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也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2020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大学英语教学应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思政元素内涵丰富,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在基础的学科教学内容之外,课程思政还包括: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基本的人生态度,教会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进取,让学生形成善良、正直的品格和独立、有事业心等素质,让学生懂得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谋生,而是因为热爱;帮助学生解决课堂内外遇到的困难;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沟通和合作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挑战精神,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抗挫折能力,有同情心、好奇心,乐于助人,学会原谅,知恩图报,具有换位思考的能力;等等。

二、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

教师主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的日常教学内容,用学生习惯的话语形式来表达观点。教师既依托教材适度展开,也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针对学生的思想倾向,及时做出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融入思政元素时,教师应尽量做到“短”“新”“近”。“短”即内容短。教师在课堂上不用花费很多时间,只需几句话或几张PPT,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强化他们的担当意识。“新”即材料新。教师互相协作、精心备课,选取的材料生动有趣、时代性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即事例近。在选取事例的时候,尽量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凡人善举和感人故事,学习好人、争当好人,把善举融入日常生活。

三、“大学英语B”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我团队于2020年申报了“大学英语B”课程思政教改课题,并于2021年顺利结题。在“大学英语B”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我团队重点进行了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

(一)师资建设

1.学习研讨

为了提高“大学英语B”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我团队首先采取措施设法提高团队教师的思政修养。教师的思政修养包括道德修养、政治素养和执教素养。我团队将教研活动和党政学习相结合,支部书记和积极分子经常在教研活动中分享时政热点,提高教师们的党政素养。教师们互相交流教学心得并提出困惑,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2.思政培训

为了提升团队教师的思政教学和研究能力,我团队邀请第一批申报校课程思政教改课题并已结题的教师为团队成员传授经验,答疑解惑。团队教师利用暑假参加全国高校外语教师发展论坛,加入“外研社•U讲堂”社区,参加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聆听杨鲁新、许家金、盛湘君等专家有关高校外语思政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专题讲座。通过以上学习活动,团队教师将所学经验运用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就具体的案例、课程设计进行深入交流、研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优化课程思政教学。

3.教学比赛

为了再造教师执教新能力、建设经贸好课堂,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于2021年1—7月举办了“课程思政金课堂”大赛系列活动,我团队教师积极参赛并取得了多个奖项。在备赛和比赛的过程中,团队教师积累了大量优秀案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获奖教师在团队中切实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践行育人初心使命,深化“三教”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二)课程建设

1.目标打造

目标打造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环节,也是最难的环节,蕴含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模式的转变。长期以来,外语教学重知识技能轻价值培育,把知识和能力放在第一位。近年来,外语教学开始重视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后,教师意识到价值培育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甚至是引领环节;意识到“立德树人”是整个外语教学的首要目标,把立德树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融入语言教学实践,是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的首要任务。以往编写教案时,教师更注重知识或技能的传授,授课重点一般是讲授词汇、提高阅读技巧、提升写作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了三维目标———知识、技能、价值。教师需对三维目标进行梳理,并结合大学英语的培养目标,挖掘课程思政结合点,这是课程思政案例建设的基础。目标打造使教师的思路更加清晰,教学观念更加明确,同时使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化。在打造目标时,我团队特别注意“课程思政不仅要重视普世性人文价值,还要打造特色性学科目标”。“大学英语”是一门通识性课程,普世性人文价值是外语教学的基础,爱国、敬业、守法、友爱等价值取向是培养完整人的一部分。同时,特色学科目标也是设计目标时需要考虑的一环。比如,在为智能工程学院的学生授课时,教师可有意识地融入科学探索精神、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大国工匠精神等。

2.元素挖掘

首先,思政育人元素要多元化。课程思政涉及的元素很多,例如工匠精神、爱国情怀、传统价值、文化自信、科学探索等,要注意多元化配置思政元素。其次,要注意思政元素的系统化打造,加工思政元素的过程更为重要。加工过程也是教师将思政元素案例化的过程,这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课前如何导入,课上如何活动,如何进行师生互动,如何让学生辨析和理解问题,如何在课后进行补充式、拓展式、检测式活动等。最后,还需注重时效性。大学生对于时政要闻和社会热点非常关注。利用这些社会热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进行价值引领,这就是思政元素的时效性。例如2020年春,教师在线教学时引导学生对抗疫、防疫话题进行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并抒发自己在疫情中的感受。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体会到了家国凝聚力。2021年,提出要努力塑造“可亲、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教师也抓住这一热点进行了相关活动设计。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谁能代表你心中的中国形象”,并列举了熊猫、花木兰、孔子、李子柒等,学生可以就这些形象进行评述,也可以提出自己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同时,让学生组队用自己的创新方式去介绍、推广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形象,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中国精神。

3.资源整合

“大学英语B”课程于2019年12月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至今已开设了5个学期。目前,我团队教师正在重新录制教学视频,将备课中整理的思政教学案例引入其中,与在线学习的学生共同分享。同时,我团队还引进了外教社“词达人”词汇学习平台,便于学生利用该平台拓展思政主题词汇,并且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政主题词汇测试。4.评价探索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性意见。该纲要提出了教师、教学、学生、课程和社会等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54个三级指标和153个观测点。我团队使用了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学生互评等方式来检测学生的课程思政学习效果,但是目前的思政教学评价仍处于探索阶段。

四、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受众面广,课程影响力较大,授课主题多为语言学习、社会现象、风俗习惯等文化内容,拥有思政教育必需的育人内容载体。大学英语课程活动中的文化赏析和对比活动有助于学生个体知识构建过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融合,培育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因此,把课程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作者:顾芸 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