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推动科研院所人才培养的实践

项目推动科研院所人才培养的实践

摘要:加强农业科研院所人才培养对于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影响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项目拉动人才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培养作用重大。文章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介绍了该院项目拉动人才培养的举措,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稳定经费投入、整合资源全院联动、探索建立人才培养专项考核及激励机制等推动项目拉动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研院所;项目拉动;人才培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科技人才作为科研院所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和核心资源,其水平直接决定了科研院所的自主创新能力、竞争力与影响力。加强人才培养对于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农业科技现代化、服务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人才培养方式多种多样,以项目拉动人才培养作为科研院所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对科技人才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目的,先后设立了青年科研基金、杰出科学家培育等人才培养专项,对该院人才培养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项目拉动人才培养的举措,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稳定经费投入、整合资源全院联动、探索建立人才培养专项考核及激励机制等推动项目拉动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1人才培养对新形势下科研院所发展的意义

1.1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科研院所发展的必要条件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推进,科研院所要抢抓发展先机,努力成为部分领域和重点方向的“开拓者”和“领跑者”,牢牢掌握农业科技竞争主动权,只有将自身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创新型科研院所,才能在新的科技革命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3-4]。一流的创新需要一流的人才,建设国内顶尖、国际知名的科研院所,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1.2领军人才是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农业科研院所作为农业自主创新主体,肩负着农业科技创新的重任,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纵观世界各国发展态势,谁拥有一流的领军人才,谁就拥有了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只有打造出一流的领军人才,创造更多领跑世界的科技成果,才能建成在国内外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科研院所,真正实现农业科技的自立自强[5-7]。

1.3青年科研骨干是科研院所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能力仍是现代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只有实现农业科研院所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农业发展“质”的提升。青年人才作为创新中最活跃的力量,是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强劲动力和重要生力军[8-10]。培养和拥有一批高素质的青年科技人才关系着一个科研院所的发展和未来,是科研院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项目拉动人才培养的举措

2.1设立青年科研基金专项

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科研人才作为农业创新发展的“后备军”和“主力军”,其科研水平及研究方向决定着未来农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加大力度培养青年科技人员的科学素养、科研能力与职业道德,提高青年科技人员对国际农业前沿动态、首都现代农业与“三农”发展科技需求的认知与解读能力,为院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2006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启动了青年科研基金,以项目为载体,培养青年科技骨干。课题针对院内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鼓励其开展前沿性、基础性自由探索,鼓励其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开展预备性研究,鼓励其面向产业与市场需求开展自主创新。课题每年面向全院青年科技人员公开征集,院内各所、中心在单位内进行初步遴选、择优推荐,专项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择优立项,并在专项执行过程中全链条监管。目前,每年稳定投入600万元,年立项30个课题左右,通过专项资助,部分科研人员成功立项国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部分科研人员实现职称晋升,对院青年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2.2实施杰出科学家培育专项

高层次的科技领军人才是农业科研院所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数量和质量决定了科研院所在国内外同领域中的社会影响力及科研院所的发展前景。为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2019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启动了杰出科学家培育专项(以下简称“杰科专项”),鼓励院内在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科技人员,紧跟科学前沿,有效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围绕院重点学科领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并能在3~5年达到本领域前沿水平。杰科专项以项目资助方式对入选人员进行培养,立项采取公开征集、专家评审、择优立项的形式,资助期限为3~5年,每3年选拔一次,资助强度约200万元/项。通过专项资助,入选者学术水平进一步提升,国际合作的形式及深度进一步拓展,团队的合理性进一步增强。

3项目拉动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3.1专项执行过程中与科技类课题混为一谈

青年科研基金及杰科专项为人才培养专项,入选者在专项执行过程中易与其他科技课题混为一谈,体现在入选者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完成任务书要求的科研任务,将是否完成任务书约定的考核指标作为专项是否完成的依据,弱化了人才培养专项的目的性。人才培养专项的主要目的在于从科学素养、科研能力与职业道德等多方面提高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科研课题作为人才培养专项的抓手,完成与否不能作为专项完成的唯一依据,要从人才成长、国际合作、团队建设等多方面综合评判,目前缺乏人才培养专项科学评价体系。

3.2院、所及课题组等各层级有效联动不足

青年科研基金及杰科专项以培养优秀科技人员为目的,而优秀科技人员的培养需要院、所、课题组及研究团队等各层级的大力支持。除院、所在宏观层面给予政策支持以外,课题组及研究团队的支持也尤为重要,只有各层级达成培养共识,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各层级间的有效联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专项培养人才的目的。当前,依然存在部分层级培养意识不足、层级间有效联动欠缺等问题。

3.3支持期限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长期性的需要

以项目拉动人才培养,其特点是以项目资助为抓手,而科研项目都有执行周期,项目执行期满后,人才培养专项结束,但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相对稳定的动力来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长期持续进行,尤其是对一些优秀的入选者,缺乏长期的、延续的有效支持。如何通过项目执行发现优秀人才,并建立针对优秀人员的滚动支持机制,需要进一步谋划。

4推动项目拉动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4.1稳定经费投入,保障人才培养类课题的延续性

人才培养是科研院所可持续发展及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人才培养专项作为人才培养方式的一种创新举措,对科研院所人才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科研院所要优化自主科技资源,发挥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合理保障对人才发展的优先投入,稳定经费支持,保障人才培养专项的长期性、稳定性。

4.2整合资源,形成全院联动的培养机制

为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全院应整合资源,上下联动,通过院级层面和所在单位的双重努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优秀科技人员的成长需要。院级层面除给予课题支持外,还要从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创新平台等多方面对入选者给予全方位支持,为入选者快速发展搭建平台。入选者所在单位应给予高度重视,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对入选者存在的实际问题,尽最大限度予以解决。

4.3探索建立人才培养专项的考核及激励机制

针对人才培养专项,制定不同于科研类课题的评价考核体系,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指标全面、结果可靠的考核机制。院杰科专项与青年科研基金在资助周期结束后,除考核科研项目完成情况以外,还要从人才成长、团队建设、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考核评价。对于成绩好、进展快、发展潜力大的入选者,要给予滚动支持,让他们在创新思维最活跃、创新能力最旺盛的黄金期得到充分发展。

作者:吴琼 杨国航 魏建华 吴洁 史振鹏 王之岭 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