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对策思考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对策思考

摘 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教学手段,是师生互动和对话的桥梁。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不断提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文章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切入点,针对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在最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针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师生双方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可见,课堂提问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佳选择,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实现语文思维的发展。但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致使课堂提问呈现出明显的低效化倾向,难以真正发挥课堂提问的价值。面对这一现状,如何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价值,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现状分析

第一,课堂提问数量不当。虽然新课改明确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但是部分语文教师设置的课堂问题过多,致使语文课堂从原来的“满堂灌”逐渐变为“满堂问”,没有给学生预留太多的思考时间,难以真正发挥课堂提问的价值。

第二,提问难易失宜。科学的课堂提问,应关注问题的难易度。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惰性思维,难以实现课堂提问的价值;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就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调查中发现,初中语文教师设计的课堂提问存在明显的难易失宜现象,无法达到既定的课堂提问的价值。

第三,提问理答不足。理答是对课堂提问进行评价和指导,在课堂提问中处于中心环节,直接影响着课堂提问的效率。但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很多教师在提问之后,理答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基本上都是通过不断追问的方式进行的,直到学生回答出正确的答案为止;尤其是针对错误的答案,并未带领学生进行逐层分析,而是直接更正答案。这些错误的问题理答模式,缺乏一定的点拨,制约了课堂提问的价值[1]。

第四,提问质量不平衡。根据科学提问的原则,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还应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原则,从基础知识出发,从知识理解、分析、应用等层面进行提问,最终实现课堂提问的教学效果。但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初中语文教师在实施课堂提问时,过于随意,缺乏针对性,甚至有的问题比较浅,学生在书本中可以直接获得答案,不能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设计的问题多为记忆性问题,忽视了开放性、启发性问题的设计,严重制约了课堂提问价值的发挥。

第五,课堂提问策略不科学。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影响课堂提问效果的基础和关键。但在调查中发现,教师的课堂提问方式不够科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课堂提问理答时间比较短。许多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之后,常常等不及学生思考,就迫不及待地将答案告诉学生,致使课堂提问成为自问自答,制约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启发不够。部分语文教师设计的问题比较简单,给学生提供答案之后,并未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对其进行分析,致使课堂提问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之后,针对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全面、不够深刻的现状,并未继续启发和引导,严重制约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二、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注重问题设计,满足课题需要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还应结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语文课堂提问进行优化设计。具体来说,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给予关注。首先,根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设计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在优化问题设计时,应对问题进行仔细的推敲和反复的斟酌,确保所有问题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提出,并以此作为课堂提问的出发点。基于此,教师在设计语文问题的时候,应紧紧围绕新课改下的要求、教学目标,分别从课文的结构、内容、特点等方面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确保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对课文内容形成深刻的理解,最终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其次,与学生和文本进行深层次对话。语文课堂提问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深层次对话。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的时候,应以此作为切入点,依据文本内容,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多维度的课堂提问,促使学生在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与文本进行深度的对话,最终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以凸显,真正契合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再次,结合问题的类别,设计出多样化的问题。在优化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还应结合问题的类别,灵活设计出多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如主问题、巩固式问题、评价式问题。其中,主问题即关键问题,旨在解决主要内容。教师在设计主问题的时候,应明确教材中的重难点,并紧紧围绕这一点设计问题,确保学生在主问题的引导下,逐一攻破学习中的难点。巩固式问题则是引领学生围绕问题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复习,通常这一类问题基本上设计在初始阶段,或者学生在对新课文学习之前,以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对旧知识进行回忆和复习。评价式问题旨在对学生的文本理解、主观感受进行检测[2]。

(二)优化课堂提问,增强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师束缚在传统教学理念中,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受业解惑”,将课堂教学束缚在“教师教、学生学”的单项传输中,常常将教学重难点集中在语文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手段。教师通常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设计课堂问题,即便是进行提问,也基本上都是随意提问,想到哪里问到哪里。为了避免出现课堂提问“低效化”现象,教师应对课堂提问的开展情况进行优化和改进。

1.优化课堂提问内容。在对课堂提问内容进行优化的时候,应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确保提问内容具有极强的思维价值。教师应做好充足的提问准备工作,认真备课,了解文章的重难点。然后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水平等,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契合、难易度适当的问题,确保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最终实现课堂提问的价值。另一方面,课堂提问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为强大的学习动机。只有确保课堂提问的趣味性,才能促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参与到问题思考、解决的过程中。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出发点,精心设计出与学生学习兴趣相契合的问题,以实现课堂提问的价值。

2.优化课堂提问角度。一直以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都束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比较多,学生不仅被动且十分倦怠。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作为课堂主体,致使课堂提问常常出现教师启而学生不发的现象,严重制约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为了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应从文本出发,结合文章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设计问题,不断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角度的时候,可从文本的中心句进行设问,以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也可以从文本的重点和难点为切入点设计问题,以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重难点;还可以从文本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进行设问,以便学生在关键词、关键句的解读过程中,抓住课文的核心内容,梳理文章的脉络;甚至可以从文本内容的可比性因素为切入点进行提问,指导学生对不同课文、相同作者不同作品、不同作者同类作品、不同文章体裁、不同语言特点等进行对比,促使学生在对比式问题的引领下,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真正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

3.优化课堂提问时机。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要选择最佳的提问时机,真正做到“相机发问”。具体来说,教师在优化课堂提问时机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新旧知识结合的地方进行提问。基于新旧知识点存在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以此作为提问时机,引领学生在课堂提问中,巩固旧知识,并为新知识的吸收奠定基础。其次,在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提问。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常常会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现象。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课堂提问的方式,提醒学生及时调整课堂学习状态。再次,在学生出现分歧时进行提问。针对同一个问题,不同学生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和认识。在学生出现观点分歧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出课堂提问,促使学生在问题思考中,对其形成全面、深刻的认识。最后,优化课堂提问语言。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师在优化课堂提问的时候,应对课堂提问的语言给予关注,确保其具有有效性、规范性、灵活性、严谨性,不断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3]。

(三)优化课堂提问理答,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受传统“应试”教学思想制约,教师基本上都是以中考为导向,将语文教学内容束缚在固定的教学模式下,以“了解文章背景知识、感知文章中心思想、明确文章主题、讨论写作特点、课后练习”等为教学重点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应付考试、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同时,受到教学进度的影响,教师常常没有时间、没有精力设计问题,更没有时间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致使语文课堂提问效果大打折扣。在课堂提问教学中,教师的理答行为尤为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具体来说,学生在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理答。首先,教师应提高课堂理答意识。语文教师应逐渐增强自身的理答意识,紧紧围绕“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闪光点上,并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使得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不断强化自身的学习热情,促使其以更好的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其次,教师在课堂理答的过程中,应树立“平等交流”的思想。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回答,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共同思考、共同进步,最终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再次,教师应提升课堂理答技巧。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回答进行理答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采用打断、鼓励、追问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同时,还应关注课堂提问理答的语言,借助生动形象的理答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4]。

(四)兼顾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制约,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常常将主要精力放在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或者距离讲台比较近的学生身上,致使班级中多数学生都游离于课堂之外,难以真正发挥课堂提问的价值。因此,为了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提问中,并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语文知识,建立语文意识,强化语文能力。一方面,教师应正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充分挖掘语文教学中蕴含的趣味性元素,科学设计出具有层次化的问题,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在具体实施课堂提问时,必须要兼顾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基于足够的信任和理解,借助全面性的课堂提问,缩短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真正实现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结合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确保班级中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使得每一位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到回答问题的价值、意义,促使所有学生都可以在问题回答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另外,在具体的课堂提问教学中,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堂问题的难易度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还应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启发等,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自主提问,促使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强化语文意识,建立语文思维等,最终实现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作为课堂中最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呈现出明显的“低效化”倾向。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唯有结合有效提问的内涵,通过优化课堂提问设计、优化课堂提问、优化课堂理答、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提问等教学策略,不断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作者:张万福 单位:甘肃省武威第十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