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议题选定探究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议题选定探究

摘要:基于1+X理念下的群文阅读在实践中要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单篇文本阅读是群文阅读的基础,我们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但并不否定单篇文本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单篇阅读和群文阅读不可有所偏废。群文阅读的议题确定看似复杂,通过归纳其实可主要从语文知识方法和主题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与统编教材单元语文要素训练点和人文主题契合。组文是实施群文阅读的一个难点,群文阅读结构化组文,大体可以将组文方式归纳为并列类文本组文、阶梯式文本组文、互解类文本组文、多种文体文本组文等几种方式。阅读策略中重点要处理好阅读方式的选择和指导,表格的运用不失为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群文阅读;组文类型;阅读方式;课型

群文阅读是在语文课堂上围绕一个议题选择一组相关联的文本,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议题展开自主阅读,在阅读中产生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并进行多方面的语言实践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现在使用的统编教材的编者也积极倡导阅读教学的1+X,即把语文教材文本的学习作为导向,把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作为目的,把精读课文或单元主题的有效延伸作为主要路径,进行多文本组元的群文阅读方式。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基于1+X理念指导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探索。

一、对单篇文本阅读与群文阅读关系的认识

单篇文本阅读是群文阅读的基础,我们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但并不否定单篇文本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单篇文本阅读可以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解读领会,达到精读细读的目的,能够解决“字、词、句、段、篇”的问题,训练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标中既有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的表述,也有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的建议。阅读方法的学习就需要细嚼品味式的单篇文本的“慢阅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就需要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的群文阅读。基于教材进行1+X群文阅读教学,单篇阅读可看做1,群文阅读便是X,单篇是“举一”,群文就是“反三”。

二、议题选定策略的运用

群文阅读三要素中议题是教学实践中的关键要素,是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的出发点。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的确定是多角度的,可以是文本语言,可以是文章内容,可以是写作方法,也可以是情感表达……如果我们归纳一下会发现,群文阅读的议题确定其实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语文知识、方法方面,另一个是主题思想情感方面,这是和统编教材的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点和人文主题恰好是契合的。比如“凡景语,皆情语”“于细微处品人物”等当属于前者,是围绕语文要素确定的。“东坡望月”“触摸探险者的精神世界”等当属后者,围绕人文主题确定的。但不管哪个方面,只要以学生的认识水平特点和发展需求作为导向,把握整个学段目标、文本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价值作用来确定议题,就能选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语文学习素养的议题。

三、“1+X”群文阅读组文策略的运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起到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思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等重要作用。所以,群文阅读教学的组文就需要用心、用智。选对文、选好文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切实获益。群文阅读组文要求结构化,也就是组文时要发现一组文本的内在规律,有规律的文本才是最佳的阅读材料。

1.并列类文本组文。我们把并列类文本理解为所组“群文”针对已确定的议题有共同教学点(如体裁、主题等相同)的文本。1是例子,X成了举一反三的材料。并列类文本的组文旨在比较中求同,探索具有规律性的内容,或旨在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另外,还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只要从一组文本中的一篇中学会了阅读的方法和规律,就可以举一反三,在较短的时间内读懂若干篇同类文本。这样组文势必会增加阅读量,在这样的条件下,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确定就注定不同于单篇文章教学的目标,一般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对教学目标要做必要的整合,且目标要清晰,更细化,更有导向性。在七年级上册诗歌教学中,我们把八首写景抒情类诗歌作为一组文本,将议题定为“探索古诗的内容”,来引导学生学习读懂诗歌内容的基本方法,为今后阅读鉴赏诗歌打好基础。教学实施中,指导学生合作探究诗歌当中写了什么人在做什么的时候看到了怎样的景物,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在诗歌中抓住了这几个关键点就可在不用翻译诗歌的情况下读懂诗歌的基本内容,为鉴赏诗歌打下良好基础;又如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几篇课文组成群文,议题选定为“触摸科学家的精神世界”,教学中指导学生归纳几篇课文中写了什么人在做什么科学探索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又都是怎么克服的,之所以能够克服这些困难的力量源泉是什么。这种组文方式适合同类型文本的组文,文本之间是“并列”关系,也应该是比较容易操作的组文方法。

2.阶梯式文本组文。我们把这类组文中的各组文本理解为因果关系,而非并列关系,后一组文本一般是前一组文本的深入。这样组文是因为人们认识事物有其规律,一般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群文教学在组文时也应当遵循这个规律。这样做旨在就一个问题进行点式挖掘。在“做有教养的人”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学按照三个层次来设计:什么是有(无)教养的外在表现—教养的内涵是什么—怎样才能成为有教养的人。按照这个思路,第一组文本选择《散步》中“我”面对母亲和儿子产生分歧时的做法的段落和《故乡》中杨二嫂“顺手牵羊”行为的段落;第二组文本选择《论教养》一文中的部分段落;第三组文本选择《论语》当中的与提升教养相关的章节。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第一组文本中认识有(无)教养的外在表现,第二组文本中理解教养的本质和意义,第三组文本中学习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由浅入深,水到渠成。

3.互解类文本组文。我们认为在这类文本的组文中,1应当是重点精读的文本,X主要用来帮助学生理解1,同时也是学习的对象。以文解文,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在“陶渊明诗歌中的道家思想”一课中,将《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一)》、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和老子的部分语录组成群文。《饮酒》是重点精读文本,其他文本用来帮助学生理解陶渊明在《饮酒》一诗中反映出的道家“道法自然”思想对他的影响。教学中先出示老子语录,让学生对道家主张有所了解,然后借《归园田居》中对居所的描写来帮助学生理解《饮酒》中的“庐”,借“性本爱丘山”“复得返自然”等句来理解“此中有真意”,进一步理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表达出的“道法自然”思想,再借助孟浩然诗《过故人庄》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陶渊明回归自然的愿望和他对后世山水田园诗歌的影响,最终达到对陶诗的审美理解。

4.多种文体文本组文。顾名思义,我们认为这种组文方式就是将不同文体、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文本放到一起组文进行教学的方式。多文体文本组文可多角度地进行科学搭配,这种方式能够给教师极大的选择材料、组合材料、呈现材料的自主权,但要注重层次与整体效果,使文章的选择更趋合理,能更好地为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服务。比如上面提到“做有教养的人”一课中,就有《故乡》(小说)、《散步》(散文)、《论教养》(议论文、外国)、《论语八则》(文言、议论文)等不同文体。在“凡景语,皆情语”一课的教学中,选了写景抒情诗歌若干首,还选了《秋天的怀念》一文中两段景物描写,目的是达到古今融汇,增加阅读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这种广泛的选文方法,可以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度。

四、阅读实施策略的运用

群文阅读教学既是一种阅读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应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群文阅读的课堂,应当是尊重学生个体体验,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技巧和方法,通过合作探究自我构建的课堂。只有这样,课堂中学生才能成为阅读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1.阅读方式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量阅读,所以阅读方法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新课标教学建设中指出“应当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品味式的精读可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不求甚解式的略读也能让学生在短时间感受文章。面对多文本,教师可以围绕议题,根据教学目标、完成阅读任务的需要或组文的方式指导学生恰当运用跳读、朗读、默读、品读等各种方法精读一篇,略读若干篇,或者精读若干段,略读其他段。对于一些阅读文本,也可以课堂精读,课前课后略读,有些文本必须在课前阅读,为课堂师生共建做好准备。如在“触摸探险者的精神世界”一课中,采用并列式组文,所以采取了指导精读《伟大的悲剧》,略读《太空一日》等其他两篇的方法。

2.基本课型的运用。群文阅读的基本课型是求同式,有比较和整合两个“心法”。“比较”是群文阅读用得相对比较多一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是对比也可以是类比,比较的角度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来从多维度确定:横向、纵向,相同点、不同点,内容、表达形式……在“比较”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在具体实操过程中,老师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填写表格。表格简明、醒目,能将比较点直观呈现,在教学中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写作教学的渗透。叶圣陶先生把语文学科学习的内容简括为两项,即阅读和写作。阅读和写作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群文阅读教学和写作应当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把阅读中获得的语文知识方法和情感表达意愿通过写作呈现出来。而写作表达时出现的无话可说、无语可用又在某种程度上能激发阅读的兴趣。“边塞风光边塞情”一课教学中,因为学生正好生活在古诗中的“边塞”地区,在引导学生阅读一组唐代边塞诗的过程中,归纳出边塞诗所描绘的边塞风景特点和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简单诗歌创作,描绘自己眼中现时的“边塞”。

参考文献

[1]方东流,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视域下的“1+X”教学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8(05).

[2]裘笑艳.基于课外阅读的群文阅读教学的组合选文例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21).

作者:谢斌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