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创新研究

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创新研究

人类社会进人21世纪以来,“创新”已然成为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从创新动能形成的逻辑流程来看,它本质上是一系列智慧、灵感、能力的“综合体”,离不开对具有“创新素养”的高品质人才的高度依附,换而言之,当前各国纷纷展开的“创新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竞争”。进一步探讨,在我国具有创新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承担着重要职能,而针对“髙素质人才”的一系列评价标准,“英语能力”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面对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较高的英语素养不仅确保了高校人才在各专业领域交流、学习、互动的有效性,也为人才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充分保障力。然而,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尚有很大不足,尽管英语作为一门“课程”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但据此所构建的知识体系,在理论、实践两个方面都存在明显狭隘性,严重忽略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工具性、人文性价值统一”的特色,过度偏重英语知识点的传授、掌握和运用,而对英语语言所蕴含的多元文化价值视而不见,一旦割裂了英语语言与多元文化的关系,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所谓“创新”就更加无从谈起了0推而广之,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具有创新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必须立足多元化视域,正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所包含的工具性、人文性统一,促使其回归“营养丰富”的文化土壤。《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一书由周帆著写,作者以高校英语教育理论研究者与教学实践探索者的身份,对于如何基于多元化视域展开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创新展开了深人而全面的论述。总览全书,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特色。_

一、见解独特,立足多元化视域解读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理论

《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立足我国“髙校英语”这一宏观主题展开,针对现阶段教育教学中所采用的理论体系、架构、要点等进行了全面归纳。全书共包括五章,作者将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理论的独特见解分别呈现其中。第一章“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理论基础”中,从多元化视角出发总结了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提出了“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第二章“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模式理论构建”中,见解的“独特性”表现在教学内容层面,立足课程设置、教材选择等基础工作,指出高校英语内容应增添“文化心理项目”、“文化嵌人项目”等。第三章“高校英语教育教学中的语言教学”中,分别对“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提出独特见解,设计出“现状综述-理论基础-课堂实践”的统一架构。第四章“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学探索”中,以独特的视角解读了多元文化对语言价值的构造,重点论述了多元文化对“跨文化教育”的影响。第五章“高校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中,分别列举了“ESP教学”、“个性化教学”、“互联网教学”三种发展趋势,可谓独具匠心。此外,本书所研究理论内容并未脱离高校英语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并有力地消解了长期以来“学科理论”的桎梏,将视野投向更广阔的多元文化层次。按照理论结构从大到小、内容从抽象到具体的划分,共计包括四种关系:(1)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作者在书中明确表示:“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英语的学习和应用。”客观上,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前者可视为后者的表达形式,而后者则是前者的形成依据。纵观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一种文化得以独立形态存在,是否具有可独立辨识的语言是重要标准,因为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的文化存在差异,“语言”才以丰富多彩的系别呈现,这其中包含着深刻的辨证统一理论。(2)英语与汉语的关系。本书中将英语、汉语的关系具体到“学科”层面,汉语对于中国人而言是“母语”,母语学习本身是一种“语言习得”现象,由于自幼被汉语文化所包围、熏陶,因此不需要系统专门地学习也可以具有一定语言能力,而英语对于中国人而言是“第二语言”,它的学习本身是一种“语言学习”现象,即在语言习得的基础上掌握语言的一般规律、技巧,再“迁移”到第二语言(英语)之上,形成系统专门的教育教学机制,但由于缺乏“语言习得”的文化背景优势,所以要掌握一门“第二语言”的难度是很大的,基于此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迁移关系”—如果母语对于第二语言起到促进作用,则可称之为“正迁移”,反之则称之为“负迁移”。(3)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关系。本书中将语言知识投射到“人文性”范畴,将语言技能投射到“工具性”范畴,结合语言的词汇、语音、语法“三要素”对两种属性进行了统一:,指出两者的关系是相互兼顾、相互协同、相互依附,例如在“词汇”方面,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离不开“词汇”为媒介的意义生产方式,但词汇的具体创造又必然受到人文要素限制。(4)教育主体与教育课题的关系。学校概念中的“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分别对应教师和学生,围绕着“教与学”的互动性,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有机融合的。在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除了传授学生知识、技能之外,还要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

二、分析透彻,立足多元化视域展开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实践

本书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解读,分析了髙校英语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及由此导致的现状,这些都为多元化视域下英语教育教学创新实践奠定了重要依据。其中,针对“问题”的分析,作者在书中归纳了五点:(1)英语学科在“投人”和“产出”方面不成正比。以我国本科院校为例,英语专业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经历中,可接触到的“新内容”较少,仍然以单词、语法、语音等基础为主,相当于高中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知识量,而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公共英语”的学科设计又缺乏与“本专业”的相关性,容易出现学习懈怠。(2)高校英语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作者在书中指出,我国大学所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基础教育阶段具有高度一致性,教师在课堂中占据着“知识权威”的地位,加上大学中普遍采用“大班制课堂”的方式,进一步削弱了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围绕着英语学科展开的多元化扩展也无从谈起。(3)—些英语教师素质有待提升。从英语文化的“多元化”出发,要发挥英语语言的人文效能,除了本土英语教师之外,还要吸收一定比例的外籍英语教师,而这也恰恰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短板。(4)高校英语中呈现出明显的功利性,s相对于髙校其他专业学科而言,英语本身具有实用性价值,在教育教学创新方面,应强调学生对外界的适应性,而不是“考级”、“考证”—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将“英语四级、六级”作为一个重要参考,与毕业、奖学金等挂钩,这导致学生形成了明显的功利心理,在这种状态下培养出的英语人才,大多是“髙分低能”。(5)高校学生的复杂性。客观上说,由于我国高校扩招,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生源造成了大学生群体的复杂性,在汉语为“母语”的学习基础上,又容易受到“方言”的干扰,导致英语教育教学中面临更多的挑战。基于以上分析,也论证了立足多元化视域展开创新的必要性—本书将“多元化视域”整体划分为两个维度,其一是根据“听说读写”的多元途径展开策略制定,主张在具体的知识、技能领域,加强英语文化的渗透,其二是根据“跨文化交际”的多元方式展开策略制定,例如“语法互动”、“语篇翻译”、“文本写作”等。

三、面向未来,立足多元化视域进行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创新

《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立足多元文化视域展开的创新研究,可归结为“基于现状的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的重构”,这一观点体现出了“教育是核心、创新是出路”的旨归。在具体的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创新探索中,本书提出了两种可行性方案。一种方案为:立足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现状,抓住“英语教育师资队伍”这一核心要素,将多元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结合起来。教师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尤其对于英语这种“第二语言”学科,其本身的理论、内容、价值等都具有明显的“舶来性”,教师自身的英语造诣深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英语素养高低。作者在书中表示,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多元化文化”的理解,并帮助教师构建一个多元文化的认知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更多的解决途径。另一种方案为:正确判断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从宏观社会的“创新动向”中汲取灵感,集中高校英语教育优势,打造针对性的教学体系。本书中提到了三种有效形式。其一为“ESP教学”,即针对专业知识领域设计的英语教学模式,国内常见的“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就属于这一范畴。ESP教学之所以被认定是一种“趋势”,正是基于宏观层面上社会人才在不同专业领域的细分,围绕着对应专业展开英语知识技能的扩展,实现多元文化的有效渗透。其二为“个性化教学”。本书中提出这一教学模式,同样是基于对宏观社会环境嬗变的适应考虑—在“互联网+”时代中,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尤为明显,得益于互联网途径提供的海量教育资源,在脱离高校英语教育资源的前提下,个体层面可以自主寻求更符合“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这为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书中指出,教师可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激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其三为“互联网教学”。鉴于“互联网+”技术新业态在教育领域的广泛渗透,“互联网+高校英语”的创新模式已经得到了充分实践,并展现出巨大的多元化优势,例如利用“远程可视技术”、“慕课平台”、“云课堂”等方式,可以从多元化角度、通过多元化途径、补充多元化英语资源。通读全书,作者从多元化视域对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现状、问题、原因等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具有实践应用价值的创新方案,是一本学术性与实用性俱佳的英语教育著作。

作者:纪红 倪莉莉 单位: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