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当前声乐教育改革探讨

高校当前声乐教育改革探讨

[摘要]

我国高校的声乐教育是培养声乐人才的重要方式,随着国际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全球文化的深度融合,我国高校声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为了能够紧跟时展的脚步,在世界范围内提高我国声乐教育的影响力,对我国高校的传统教育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

高校;声乐;教育;改革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本身相对落后,约束了学生潜在能力的发展,这样就更不适宜高校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天分的开放,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开发其潜在的能力,才能培养出有特色、更出众的艺术人才。我国的高校声乐教育模式单一,教育方式古板,如工厂制造式的教育过程最终会教育出一批没有自己个性和特色的音乐人,很难成为真正的艺术家。这就对我国高校的声乐教育改革提出要求,通过教育改革后的声乐教育,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和专业修养的同时,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独立自主地理解音乐内涵,找到适合自己的音乐路子,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将我国的声乐文化发扬光大。

一、高校声乐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文化事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传统的声乐教育除了在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以外,套路化的实践培训内容也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模块化的培养方式,并不能培养真正的艺术人才。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面对新形势,高校声乐教育改革有其必要性。声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声乐教育方式有利于促进音乐事业的发展,而高校的声乐教育改革与现下国家提倡的整体教育大环境的改革相契合,有利于推行高校声乐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高校声乐教育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责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承担宣扬民族文化,提高我国文化发展水平的重任。

二、高校声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不仅仅局限在文化课程的教育,也更看重对孩子艺术特长的培养,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为孩子争取更多的机会。但是很多家长并没有切实了解孩子的喜好和特长,盲目跟风,擅自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做出选择,甚至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就报考各种培训班,以发展孩子的艺术特长,尤其近些年我国选秀类节目的热播,促使更多怀揣明星梦的学生选择报考音乐专业,这也就给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带来不小的挑战,而声乐作为音乐教育的最基本学科,也增大了其教学难度。高校不断加大招生力度,使所招收的音乐专业学生水平良莠不齐,有的是天资过人的音乐天才,有的是对音乐有执着追求的爱好者,有的接受过专业的音乐培养,而有的可能并不是自愿选择音乐专业,这对高校的声乐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传统的声乐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要求。而且,随着高校加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并没有对师资团队进行扩张,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很难满足对越来越多的学生的学习教育需求,而短时期内又很难配备合适的教师人选。同时,学生人数不断增多的同时,教学器材等相应的设备应该增加,但是很多音乐高校由于资金不足或管理松懈等种种问题,并没有配备相当数量的音乐器材,使学生在课外时间不能很好地练习和巩固知识,降低了教学质量。

三、阻碍高校声乐教育发展的因素

1.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我国高校在声乐教育方式的选择上,更注重的是学生对学习演唱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声乐情感的培养,而在声乐演唱表演过程中,只有演唱者深情的投入和真情的流露才最能打动听众,才是最好的音乐艺术,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而不仅仅是个歌者,过度的演唱和表演包装反而会失去本真,降低演唱质量。高校对教育成果的关注点往往侧重于声乐表演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出现偏差,更注重声乐表演所带来的商业价值,忽略其文化价值。长此以往,也对学生的价值观导向出现影响,使学生并不能发自内心地热爱声乐表演事业,而更看重的是其带给自己的附加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道路也会产生不利影响,这对我国的声乐教育和声乐文化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教育模式陈旧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还是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虽然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强调教育改革,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力度,但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调整。高校在声乐教育模式上,还是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统一化的教学很难开发学习的音乐天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特长进行培养,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模式,使学生缺乏创新精神。所以,改变现有的教育方式,加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音乐人才,担负起弘扬我国音乐文化的重任。针对音乐类学生的教育,要让教学过程灵活、活泼,教学氛围轻松,更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然而,我国高校声乐教育依然强调的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跟随授课教师的思维路线思考问题。以固定的书本内容为教学依据,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教学质量。

3.专业划分太过专一

现在高校专业划分很清晰,而且在学生教育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只单一地从本专业内容出发,进行不断的深入教育和专业挖掘。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过于强调本专业的重要性,忽略了学生对关联专业的认知和学习。学生太过重视本专业内容的学习,对相关的其他专业内容了解不足,造成学生关联专业知识的匮乏,约束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延伸学习,不能很好地进行知识融合,提升专业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全方位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4.教师素养良莠不齐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由于声乐教育的特殊性,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表演能力和演唱能力,还要有音乐鉴赏能力及灵活的教育方式,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理论。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声乐师资团队出现良莠不齐的尴尬局面,一些教师已经从事声乐教育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教学方式可能模式单一、古板;而有些教师是刚从音乐专业院校毕业从事声乐教育工作的,他们拥有很强的专业素质,虽然教学经验不足,但能紧跟时展潮流。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全能型人才是关键,就需要教师团队相互学习和交流,共同进步。

四、高校声乐教育的改革策略

1.配置科学的教材

科学合理的教材内容有利于提高声乐教育的教学质量,教材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在对教材的编写和选择上,一定要针对声乐学生的学习特点,保证教材的科学性、合理性。在具体教育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质进行不同的教育,采用科学灵活的教学内容,解放学生的音乐天性,让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出更能适应时展的音乐人才。

2.理论教育为主导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在声乐教育过程中,不能只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理论知识的教育还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教育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只有让学生对理论知识做到高度掌握,才能保证声乐教育的继续进行。比如,艺术概论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课程,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声乐,认识声乐,使学生能够有一个较开阔的视野来分析各种艺术现象,更理性地指导自己的艺术实践。声乐演唱主要是传授科学的发声练习及歌唱方法,做到声区统一、吐字清晰、共鸣腔运用等。而乐理知识的教育为学生打下良好的音乐理论基础,方便以后更好地学习声乐,以适应今后音乐工作的需要。

3.加强实践教育力度

在理论知识得到充分学习的同时,还是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增加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表演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检验教学成果,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所以,高校应该定期在校内组织文艺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校方也可以和社会上的一些文艺团体合作,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机会的同时,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4.改革教学理念

我国传统教育理念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问题的考虑和知识的理解,局限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新形势下,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起到辅助教学和引导教学的作用,让学生自由发挥,或者同学之间进行问题讨论,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解放学生思想,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高校应该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课程,不能只把教学地点局限在校内,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多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在生活和劳动中得到艺术灵感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结语

我国高校的声乐教育面临诸多问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是必经之路。只有完善了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音乐人才,从而提高我国声乐文化的发展速度,在世界音乐文化体系中站稳脚跟。声乐教育改革也有利于提高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代林昆 单位: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

[参考文献]

[1]马笛.浅析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民族声乐教育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1):194—196.

[2]余璐.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研究[J].黑河学刊,2017(01):130—131.

[3]王海清.浅谈成人声乐教学的策略[J].戏剧之家,2017(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