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方法论文(3篇)

初中教学方法论文(3篇)

第一篇:初中英语短文教学方法浅析

一、先对课文进行粗略理解

(一)快速阅读课文,切入主题

阅读即预习课文是课文教学之前必不可少的环节。现行初中英语教材几乎每单元都有一篇短文,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首先要针对课文内容提出几个主题问题,给学生一个明确的阅读目的,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略读课文,在阅读中遇到困难时,要求学生要联系上下文思考并做好标记,待教师讲解时让自己的理解得到验证或订正。以此来培养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中心思想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注意这时所提出的问题要易答,且是该课学生的兴奋点,方可激发学生再读的兴趣,抓住了这一兴奋点之后,再趁势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让学生放慢速度再读,并寻求答案,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使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通过这样的提问,推想出课文中没有写到但有与之关系密切的若干内容,能使学生加深和拓宽对课文人物刻画、主题表现的领悟,激起他们去主动思考和探索。教师设计提问时,要紧扣教材,层层推进,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在提问、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欲望,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

(二)理解课文

在学生基本上掌握课文大意之后,可分两部分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1.教师可利用挂图、幻灯、投影仪、简笔画等教具,用英语简述课文大意,并适当对学生进行提问,以引起学生有意注意,同时,把一些重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使学生将所听到的内容通过眼进行验证,来加深理解和认识。

2.先听读整篇课文,后跟读和朗读课文,通过预习和教师复述,学生已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听音时则把课文内容回忆显现在眼前,这样既培养了听的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了预习的重要。通过跟读和朗读,既训练了语音语调,又让学生自我检查了听力情况。

二、对课文中的重点语言知识进行进一步操练

根据上述做法,学生对课文有了大体了解之后,再对课文进行重点讲练,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结合词汇学句子

以“词不离句”为教学原则,利用本课出现的词汇,并结合与其学过的相关的词语进行造句、翻译、选择、判断正误并更正错误等形式,加强语言训练,多次反复循环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结构的印象。

(二)结合课文内容来巩固语法

根据该单元的语法重点和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恰当的分析、归纳、总结。例如,现在完成时的句子,先让学生把这种句子找出来,再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这种时态的构成,用法和句式,这样既复习了语法内容,又运用了语言知识,巩固了课文内容。

三、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相关能力的训练

在学生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配以大量的语言操练,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去运用知识,以培养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高层次的深化理解。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课文。改写、缩写或扩写课文,或表演对话,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让学生阅读与课文配套的短文,既复习巩固了所学词汇,又能提高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模仿课文写小作文,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即应用英语的能力,如,学完Englishnames后,要求学生以Chinesenames为题来使学生充分掌握中、英名字之别,利用这种方法进行多次训练,方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运用语言对课文进行各种形式的写作练习,这是所学知识在语言实践中运用能力的进一步升华,是学生创造性的劳动,也是学习效果的最好检验。

四、总结

总之,课文教学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始终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从而使学生能达到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作者:邢文英 单位:河北省廊坊市第四中学

第二篇: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教学方法研究

一、开门破题法

此方法直接切入正题,简洁明快,老师可抓住文章的题目,直接切入文章内容。例如在教《土地的誓言》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在上课初始引导学生就题目质疑:土地不会说话,怎么会有誓言?土地的誓言是什么内容呢?带着这个疑问,披文入情,破解心中的疑团,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围绕标题做文章,设置一些与标题相关的问题切入新课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思维大有裨益。

二、温故知新法

“温故而知新。”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及时进行复习,在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学习,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导入时更应该与旧的知识相互联系,以便学生实现“温故而知新”。于漪老师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是这样导入的:“一提到春,我们的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大地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春,歌颂春。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是怎样描绘春色的?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哪个句子写春?哪个字用得特别好?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的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这些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取两、三个景物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草、树、花、鸟、风、雨等。现在,春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是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但是,我们往往是知春而不会写春。那么,请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写春天景物的姿态、色彩的。”这样的导入,不但感情真挚,而且将新旧知识紧密串联到一起,一下子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上,学生们恨不得马上闯进《春》的景色之中体味一番。

三、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即教师运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可结合图片)描摹一幅图景或营造一种意境,从而让学生置身特定的情境,想象优美的意境,体验美好的情感,感受心灵的震撼。在教学之初,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协调的情境,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投入到课文或欢乐或悲痛,或神圣或忧郁的情感之中,不仅有利于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意和文章的主旨,也有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塑造与发展。例如课文《荷花淀》的导入阶段可以结合小说开篇的景物描写,用细腻生动的语言让学生们进入一幅唯美的画面———宁静的夏夜、柔和的月色、美丽的女人、洁白的竹席、氤氲的薄雾、柔和的夜风,一幅清新宁静、淡雅温馨的月夜水乡编席图。此刻,学生们便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想象,尽情徜徉于唯美的画面和真挚的情感体验当中。

四、形象直观法

即是以实物、课文插图、投影、录音、录像等为媒体的导入。例如,在教授《登泰山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放映关于泰山宏伟壮观风景的图片和视频。这种导入方式,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学生感知、理解知识创造了条件,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五、设疑导入法

这种方法是针对所讲的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答或造成的悬疑引入新课。有了疑问,才能激发学生思考。提问设疑主要包括制造悬念、猜谜语、明知故问几种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可适当运用人的好奇心理,有意制造悬念。例如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时是这样导入的:“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为什么呢?孔乙己究竟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鲁迅先生又是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精心塑造这个形象的呢?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道理的。《孔乙己》这篇小说写的是孔乙己的悲剧。悲剧往往令人泪下;而《孔乙己》读后眼泪会往肚里流,心里隐隐作痛。《孔乙己》的悲剧是怎样的悲剧呢?”这种导入设置的悬念既能巧妙地提出学习任务,又能创造出探求知识的良好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六、结语

好的课堂导入是打开学生求知大门的钥匙,也是教与学互动的桥梁。然而学无止境,教无定法,语文课堂教学导入也是有方法而无定律,教师要根据课材特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实际选择最适合的导入法,做到科学、新颖、有效,才能发挥其作用,事半功倍。

作者:宋静妮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初探

一、初中语文课堂现状分析

1.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

众所周知,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对一件事情浓厚的兴趣一定是做好这件事情的源动力。据调查表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真度较高,而兴趣度相对低下。同时,有信心和比较有信心的也占较低比重,可见,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指数呈下降趋势,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2.语文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相对较强的学科,是日常交际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具。可见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然而,目前语文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被广泛应用,也没有取得应有的重视,当然这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息息相关,大部分老师觉得完成教学任务才是关键,至于实践,还有学习方法都不重要。因而导致与此观念相呼应的盲目教学和无效教学,导致语文课堂学习效率不高。

3.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高

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完成的过程,学生的主动性能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有效性。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大部分时间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而非知识的建构者,所以思维一般比较封闭、抽象、缺少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种学生不被重视,也没有机会发挥主动性的教学模式大大降低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二、初中语文实现多元化教学的现实基础

如今,初中学生的思想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日趋成熟。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采取原有的观念,而是需要借助多元化教学理念,确保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较大幅度的提升。

1.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有力的敲门砖。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培养和巩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信心就会增加,并会以自身的积极行动来完成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顺畅实现,老师的语文教学目标也就随之实现。可见,良好的学习兴趣,是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的重要条件,兴趣在,快乐氛围就在,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就会好。

2.学生学习语文的坚定信念

很多学生即便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但是一旦真正进入学习过程,就会发现语文学习并非那么容易,反而有些枯燥,尤其表现在语法、阅读分析、修辞知识等方面。因此,他们往往产生了恐惧心理,思想上有了很重的负担。如果学生能够积极地面对语文学习,打消疑虑,树立学好语文的坚定信念,必然能够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坚韧性格

很多学生往往喜欢避重就轻,遇到容易学习的章节就显得很轻松,遇到比较困难的内容就显得低沉,丧失了学习兴趣。可见,学生应当拥有坚韧的性格,面对困难时,要学习坚强地面对,而不是退缩。学生一旦拥有了坚韧的性格,语文学习过程中,便再也不会被语文学习的难度所吓倒,反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与老师一起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4.良好的心理素质

对于学生而言,考试是最为普便的一种检测手段。然而,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表现却大不相同。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同。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能够破除考场中的紧张气氛,能够很好地开导自己,给自己增加信心。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则乱了阵脚,在考场上产生焦虑情绪,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三、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的分析

1.应用多媒体技术

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初中语文课堂更加有趣生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投入初中语文学习中,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减少使用说教的方式讲述语文知识,而是要根据语文的教学内容,设计很多和教学相适应的具有开放性/趣味性/探索性的内容。例如在进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这篇课文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了解到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教师在观看视频之后,让同学们回忆自己小时候可以玩乐的游戏,在对童年良好的憧憬中进行知识的学习。

2.歌曲教学法

歌曲对于学生的情操和审美有很大的关系,良好的歌曲能够让学生充满了学习的兴趣,更好地进入到学习氛围中。歌曲教学法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刚刚兴起的教学方法,使用歌曲教学法能够让同学们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进行语文的学习。例如在进行《童趣》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们播放《童年》这首歌曲,在柔和的音乐中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从而对文章中描绘的场景更加贴近。在《水调歌头》学习的时候,教师使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水调歌头》这个歌曲,在婉转动听的歌曲演唱中就能把课文背诵下来。这种歌曲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在学习《背影》这一课文的时候,给学生播放《父亲》这首歌曲,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文营造的氛围,对于感知父亲的形象具有良好的作用。

3.带领学生进行生活拓展

在多元化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给学生进行生活知识的拓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对社会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建立全面的社会观。教师要打破语文的局限性,给学生建立语文和生活关联的桥梁,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例如在进行《田忌赛马》教学的时候,教师给学生讲述课文知识之后,可以给学生进行生活的链接,“在我们真实生活中,顺序不同能够产生巨大的效果反差,同学们能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来证明这个观点吗?”同学们纷纷思考,对这个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作者:苑林霜 单位:河北省曲阳县韩家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