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师德水平提高策略3篇

中小学教师师德水平提高策略3篇

第一篇

一、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的意义

师德素质影响、决定着Xuexiaofazhanyuguanli学校发展与管理教师的业务素质,通常师德素质高的教师,教学业务素质也高,师德素质高的教师,尽管业务素质暂时不高,但他认为要对学生负责对家长和社会负责,就一定会想方设法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最后一定会成为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通的优秀教师。教师的师德师风好与差,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着人才的培养,把师德提高到更高的层次来讲,可以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因此,抓好师德建设,提高师德素质,刻不容缓,责无旁贷。

二、当前中小学教师师德滑坡的忧虑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滑坡趋势

没有手机的年代。教师常常利用课余时间走村串户、走街过巷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既加强了家校的联系,又增进了师生的感情,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校的思想、纪律、学习等情况,有利于共同教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成长。当时,教师的家访是发自内心的、主动的、自觉的、无偿的,是教师责任感的驱使,是教师关爱学生的表现,是无私奉献精神的体现。没有电脑的年代。晚上教师批改完成作业后,已是深夜,但教师常常还在昏暗的灯光下手写钢板、誊写蜡纸、人工油印自己编写的学生试卷或学习资料,体现出教师的爱业敬岗精神。现在有些教师工作出现懒、散、慢的现象,工作马虎,得过且过。关爱学生的热情比不上过去了,花在学生身上的心血少了,情系学生,心系教育的人也少了,但在教师队伍中却出现“做多与做少,做好与做差都是一样”的思想、出勤不出力和追求利益的人越来越多了,师德的滑坡到了令人担忧的境地。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滑坡现状

1.现在有些教师的师德可以用“三无”来表述,即:“无时间工作,无备课,无作业。”无时间即无工作,无备课即无教学效果,无作业即无巩固知识。时间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现在,中小学教师在校的工作时间(含上课)仅有七小时,如果没有充分用好,哪有时间备课、批改作业的工夫?学校如果管理松懈,就会出现有课在校、无课离校的教师,这些教师根本上无法按照教学要求备课、批改作业,在学校检查常规工作之前,为了应付检查,抄袭教案、多布置些抄写的或容易做的作业,或一次作业分为几次写批改日期,这样的“三无教师”,何来好的教育效果呢?学生又能学到什么知识呢?

2.在物质横流的社会,利欲熏心的年代。师德低下的教师是无法抵挡得住物质诱惑的,很容易出现“三有”现象,即是“有偿家教,有偿代购资料、有偿编座位”。这些现象,在一些学校已流行成风,尽管主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对“三有”行为进行禁止,同时学校也采取一些措施严加制止,但师德低下的教师铤而走险,我行我素,置若罔闻,利用假日为学生有偿补课,并且收费不菲。有些教师有偿代购资料到了疯狂的地步,一个学期一科多达五六本,泛滥成灾,试问:学生在一个学期里,每科能完成五六本资料吗?学生有兴趣去做吗?过多的教辅资料,教师明明知道对学生百害无一利,为了一己私利而放弃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令人慨叹。而在城区学校,教师有偿编位现象也时有发生,家长送礼给教师,一来想编一个好位,二来希望教师多关注自己的孩子,虽然教师是被动接受家长的礼物,但接受了家长的礼物,教师只能“受人钱财,替人消灾”,帮送礼家长的孩子编一个好位,这不仅损坏教师为人师表形象,同时还在孩子的幼小心灵里埋下了送礼走后门的陋习。

3.“三少”现象的教师较为普遍。“三少”是指“少学习理论,少钻研教材,少参加教研活动”。师德要求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但很多教师都是“一本通书读到老”,少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思想因陈守旧,少钻研教材,教学方法陈旧,少参加教研活动,难借鉴好的教学经验,这样的“三少”教师怎能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呢?教学效果又如何提高呢?

4.“工作做好与做差、做多与做少都是一样,反正工资少不了的思想”,占据着部分教师的头脑,有这样思想的教师,自然就会出现“出勤不出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不良现象,求其得过且过,工作马马虎虎。

三、师德滑坡的主要原因

(一)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的年代,社会自然呈现出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风气,守不住清贫的教师也难免受此影响,造成一些教师兼职参加一些经济活动,或出现上述的“三有”行为,尽管不参加经济活动的教师也会有不平衡的心态,极大影响了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二)学校管理体制的弊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建国六十多年,全国上下所有企业都已实行合同制或聘任制,但在一些地方,学校管理体制从建国直至现在还是不变,教师职业是“铁饭碗”,教师吃“大锅饭”的现象很普遍,尽管有些地方实行所谓的聘任制也是流于形式的,只是教师和学校简单签个姓名、盖个章而已,还未有真正实行学校聘任制。“大锅饭”、“铁饭碗”的现象造成有些教师有“做多做少、做好做差都是一个样”的思想,极大影响了教育发展。教师的人事权不在学校,学校无权!如何管理教师?教师如有吊儿郎当、拖拖拉拉、工作不负责等现象,学校又奈他如何?在这样的学校管理体制下,何来好的师德师风?

(三)教师的待遇低下

《教师法》第25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教师法》已实施了18年,但很多地方还没有根据《教师法》第25条规定落实待遇给教师,如粤西某县级市,没有行政职务的一般科员的公务员与教师同工龄,但公务员的工资比教师工资每月高1500元,住房公积金还比教师高15%(20%—5%),这就更容易使教师产生怨气发泄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极大影响了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

四、提高师德水平的有效措施

笔者认为,提高师德水平可以从下面五个方面着手和完善。

(一)师范院校应开设“师德教育课程”

“师德课程”应作为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课,其内容应包括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解读;②国内外古代、现代师德高尚的典范;③其它行业的职业道德的典范。师范院校的学生即“准教师”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使准教师们打下扎实的良好的师德基础,为他们将来从事教育事业,牢固树立敬岗爱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更要使他们明白从事教育事业要有“两袖清风”和“守得住清贫”的思想准备。

(二)加强在职教师的师德教育

1.定期定内容对在职教师进行师德培训,使在职教师不断理解、深化《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内化教师职业行为的准则。2.组织师德高尚的教师作先进事迹介绍,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3.组织教师定期学习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师德师风的有关规定。

(三)建立完善师德考核制度

1.制订具体、可行、操作性强的师德评价制度,考核内容要全面,评价分值要标准。2.每学年,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师德进行考核,考核组成员除教育局成员外,还应包括家长代表、群众代表、村(居)委等代表。同时,学校也要对每位教师的师德进行考核,学校对教师的师德考核的办法要形式多样,学校师德小组对全体教师进行评价,同时也可通过家长、学生对教师师德进行评价,采用多种形式、多方位的评价,有效促进师德师风的好转。3.师德考核的结果作为评优和晋升的重要依据。师德无优秀等级的学校,不能评为先进单位,校长也不能评优晋升和晋级等,以此来促使学校重视师德教育,努力提高师德师风水平,进一步形成勤教、乐教、善教的良好师风;对师德低下,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严肃处理,调离岗位或调离教师队伍,对师德低下的教师起到警醒和震慑作用,促进师德师风的好转。

(四)实施《教师法》保障

教师的待遇不低于公务员让全体教师感受到政府对他们生活的关心,使教师在心底里感激政府,更好地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他们在工作中就会主动、积极,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做一个师德高尚、业务精通的优秀教师。

(五)学校管理上要真正实行聘任制

把教师的人事权交给学校,学校有权聘任或解聘教师,学校与教师签订任期责任目标,教师工作有目标,努力才有方向,责任感才增强,教师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自然就会充分调动起来,对任期目标不达者或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教师实行解聘,让他们懂得要好好珍惜这份工作,对那些懒惰的教师起到警醒、震慑作用,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师德师风水平。此外,政府也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并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使教师的职业成为令人向往、羡慕的职业,从而使教师形成安教、勤教、乐教、善教的良好师风,为培养祖国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彭亮华 单位: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镇盛中心二小

第二篇

一、师德出现了滑坡现象

(一)缺乏爱心

学生是教师工作、服务的对象,我们应该热爱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日常教育工作中,部分教师缺少爱心,偏爱尖子生,对后进生冷言冷语,对“好学生”爱得真切,爱得投入,而对“后进生”却无论如何也爱不起来,甚至歧视后进生;尤其在片面追求考试成绩的影响下,有的教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对学生思想状况漠不关心;有的教师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成绩,不顾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大量布置作业,使学生对学习更加消极、抵触,未到小学毕业,就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还有的教师对后进生采用讽刺、挖苦,进行心理施暴和体罚、或以罚代管,少则十元,多则几十无,对那些“屡屡不改”者,动辄“撵出教室”,甚至让学生家长“领走了事”,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缺乏进取心

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东西传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思考与学习,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文件,教育教学理论,有意识地获取教改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是教师的职业特征所决定的。但有的教师,自从跨进教师队伍以后就不再学习,不求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教师除了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外,很少关注教育方面的报刊,教育方面的书籍也很少阅读,久而久之,知识贫乏,观念陈旧,教法呆板。凭“教参”念经,缺乏进取心,缺乏成就感,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二、不良师德现象分析

(一)价值观念扭曲

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转型自然而然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们旧有的价值观受到挑战,多元的价值倾向使有些人在选择面前慌了手脚,一些教师走进了金钱至上,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的误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真正的幸福是物质的富有”等资产阶级价值观死灰复燃,他们不甘于清贫,不安心教育,以职谋私。

(二)教师待遇低

由于经济的发展,竟争体制和分配体制不健全,教师收入明显偏低,有些地方对教师工资时常施欠,住房难办事难等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积极性,使其“敬业,乐业”的热情减退,制约着他们履行职业道德。

(三)工作压力大

有些教师心理素质不强,在工作压力下表现出烦躁易怒,甚至怒骂斥责学生,对学生各个方面的教育不能均衡,师德的实施便无从谈起。

(四)教育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有些教师对于法律法规不熟悉,不但盲目从教,还表现出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一有错误便进行过分指责,羞辱且不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学生不能说一个“不”字,大小事物都由教师一个人决权而不考虑学生,教师评价机制由于受传统的、狭义的学生观、教育质量观、人才观的影响,一部分教育管理干部把眼睛盯在了提高学生的分数上,把考试排列的名次作为衡量教师好坏的唯一尺度,在评先、评优、评职称等级上全力倾斜,而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予重视,师德建设处见了空白,教师们在这种氛围中,德育参与意识逐渐淡化,不再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

(五)教育的职业声望相对不高

从我国的文化传统来看,学生只是比较尊敬示自教授过自己的老师,对其他并不尊敬。这种“教师重教”的观念带着浓厚的感恩报德的色彩,而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那种普遍的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面貌。这必然形成我国教师在学生面前地位较高,但在整个社会中,地位很低的局面。改革开放后,教师等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翻了身,国家对他们十分重视,注意发挥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但他们在最初几年辉煌之后,开始走入新的困境,传统的教师等广大知识分子,以理性的方式影响社会的情景。

三、总结

纵观我国中小学教师师德现状,与新课改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大相径庭。这势必给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万事以德为首,教师职业道德影响和作用于教师和学生的一生,愿天下所有的教师都能洛守新课改下的这种职业道德,真正做到“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守,与时俱进”。

作者:窦档录 单位:镇原县东街小学

第三篇

一、新时期西部不发达地区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学校社会化。

受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潮的影响部分教师对待工作心态浮躁缺乏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对待教学工作得过且过,不积极主动备课。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很高但其产出跟实际投入不符。在社会官本位倾向、利益至上思潮等影响下许多老师开始重名利、轻修炼掌校重教学、轻育人。这都与教师这个职业的师德师风相背离进而出现教书不育人缺乏奉献精神教师队伍理想信念下滑等问题。

2.师德缺失化。

前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要把爱与责任的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团。中小学教师的理想信念、处世原则、言行举止以及工作作风都将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具有强大的人格力量,以高尚的道德、健康的行为准则积极影响学生。但相当一部分教师不重个人修养,日常行为、习惯难以为表更谈不上人格魅力。

二、新时期曲邵不发达地区中小字教帅帅德帅风问题的成因

当代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问题出现的原因,有教师入口不严、平时教育管理存在漏洞缺陷池有社会思潮带来的负面效应。具体来说:

1.教师进出机制不够完善。

师范院校门槛低,师范院校多而杂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层层影响,导致教师入口质量不高。中小学教师目前还是终身制厂旦抓住了这个“铁饭碗”,即使没有事业心和责任心也可以混一辈子这导致很多教师缺少忧患意识。

2.教师个人理想普遍缺失。

在当前社会利益至上价值观的冲击下尤其是东西部经济的巨大差距使得西部中小学教师普遍缺少职业使命感信仰缺失加之待遇、地位的悬殊,许多老师承受着来自同辈群体攀比的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他们内心忍受着很大的压力。学校和社会也缺乏对教,币心理的引导。

3.师德评价体制不够完善。

我国现行师德规范存在着偏重理想性、缺乏现实性骗重社会要求、缺乏人文关怀的问题,致使师德规范难以成为广大教师自觉的职业追求和有效的行为准则同。特别对于中小学师德师风的评价存在误区注重教学成绩忽视教师师德师风评价。虽然在考核、职称评定方面对于师德有要求但总体来说比较空泛没有一套具体考核标准并严格执行,因而没有起到实质的引导作用。

三、加强西部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基于对我国西部不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其严峻性已不容忽视。因此改进对策及建议如下:

1.稳固确立教育的独立性。

从解放到改革开放初期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崇高的。现在的教育现状禁锢了高水平的教师发挥而决定教育现状的正是社会大环境。教育要以激发潜力和培养创造力为主要目标,牢固树立教育百年大计的地位逐步推行中小学教师职称“教授”制稳固坚持教育的独立性尊崇学生个性而不是按照统一的模式灌输。

2.加大师德师风教管力度。

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培养人,为的是孩子明天的发展。作为人民教师汉做一个传授知识的“经师”远远不够而必须做一个学生精神成长示范者的“人师”高尚的师德是成为“人师”的最重要的素质叽大力改变以往各界只关注老师教课成绩忽视个人思想、作风的现状加大师德师风教管力度坚持日常教育深入专题教育使师德教育常态化常思岗位之责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怀敬畏之心。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庆心爱护学生成长鼓励学生进步尊重学生人格为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环境。教学模式上应由家长式、单向性转化为师友式、双向性,由支配服从转化为互尊互信进行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知识与知识的互动。

3.充分保障教师基本生活。

从国家来讲教育资源投入要更向西部倾斜从地方财政来讲更要向教育倾斜。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教师也一样基本生活必须得到充分保障。2010年联合国四大主要机构的负责人在《世界教师日联合致辞》中说,“地位低、工资低、工作条件差侵犯了教师的权利,也降低了年轻人加入和留在教育行业的积极性”,“没有出类拔萃的大学生加入教师这个行业教育振兴只会是画中之饼”。西部地区欠发达户小学教师工资水平普遍较低特别是地区、城乡差距明显浓村教师工资收入低庄存状况恶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参与师德师风建设的积极性。为此提高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生活待遇也是解决师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关键。

4.完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

在保障教师生活福利的基础上完善考核机制本着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形成一套以学生视角为主要参考系的考核标准。考核要突出师德师风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把师德要求落实到教师管理政策导向中庆注教师利益需求调动和保护教师的积极性。进一步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途径把师德师风和规章制度结合起来使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于师德师风内涵的确定很据实际情况应有所不同犷‘如果师德规范不切实际或者‘高大全’,学校的愿望与教师群体的认识不能产生共鸣,将会使教师产生更多困惑”网。另外要畅通各方交流沟通渠道加强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学校、家庭三方交流沟通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总结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对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师德师风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和根本所在。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不但要从每个老师做起而且还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内、外两手一起抓从而促进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的全面改善和提高。

作者:王婷霞 张瑞 单位:甘肃省会宁县中川中学 甘肃省会宁县会师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