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摘要]积极心理学注重从主体内部的积极心理因素出发,挖掘人的内部潜力,通过改变内因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它更加强调增强人内心的积极力量,注重预防心理问题产生,这对于预防和解决我国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主要有三:一是拓展研究领域和内容,提出新的研究课题;二是倡导应对策略研究与预防策略研究并举;三是修改话语体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学生资助工作以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为目标,同时进一步完善资助方式,努力实现“精准资助”。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并轨与扩招,贫困生数量不断增加。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高校中的贫困生高达20%~25%,其中近20.23%的贫困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但是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不多。怎样进行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高校贫困生摆脱心理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关注的问题。心理学是有关健康和疾病的科学,利用多种方法和渠道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一直以来,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作用较大,相关人员试图采用科学有效的修复方法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大量的实践表明,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并不能真正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它掀起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热潮,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帮助。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美国心理学界在积极心理学研究和探索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Seligman等人于2000年发表了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文章,侧重于研究群体的美德和力量,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按照积极心理学的要求,心理学研究人员应以全新的视角评价和分析个体的能力、潜能等,心理学家应重视一般人群在外部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关注某些先天能力出众的人,以帮助他们发挥自身的潜能。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心理学既要对心理伤害、心理损伤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还要重视个体的良好品质和优秀能力等,既能弥补个体的缺陷,使个体的心理创伤得到修复,也能激发个体的潜能。

二、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

(一)积极心理学能够使高校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从传统主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体不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不存在疾病,抑或仅仅将心理健康问题归属于传统的生物医学病理范畴。在此前提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仅注重个体教育而忽视广大普通学生的心理问题预防教育。从实践情况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如果仅仅狭隘地解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显然难以发挥其对高校学生的正确引导作用,而积极心理学则从根本上注重探索和开发人本身潜在的积极力量。积极心理学诞生后,相关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挖掘主体潜在的积极心理品质,而非仅仅被动地对主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预防和矫正。

(二)积极心理学能够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首次明确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但是,无论是国内的学者还是国外的学者,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表面,很少有人探究产生该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积极心理学倡导改变以往传统心理学的被动式预防和矫正,积极探索和开发主体潜在的积极因素,提倡主体用积极的心态应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这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更多关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的积极因素,运用积极的思维应对和解决心理问题。

三、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及不足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当前,研究者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既运用了文献研究法,也运用了实证研究法。例如,庞桥和封贵平等人从文献的角度分析和论证了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悲观、自卑、叛逆和自私等。时松和等人主要采用心理测试的方式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相较于非贫困生而言,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此外,研究表明,大部分贫困生的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呈现出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研究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国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如果深入发掘就不难发现,它存在以下问题。1.具有消极价值取向。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研究大多集中于如何应对心理痛苦,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很大打击,战后的心理学主要研究如何缓解人们的心理创伤,帮助人们摆脱心理苦恼。这类消极心理学的前提是存在心理问题。由于受传统消极心理学影响,我国当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研究大多集中于关注贫困生群体的焦虑、抑郁和自卑等消极心理。学者刘凯和陈世民等人分别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他们得出的结论基本相似,即相较于非贫困生,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为抑郁、焦虑和强迫等。似乎上述研究结果都表明贫困生群体是一个问题多发群体,然而,如果进一步探讨和分析上述研究结果就不难发现,这类消极价值取向导致学者们更多地关注贫困生的消极心理问题,而很少探索和研究贫困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诚然,相较于非贫困生,贫困生会因为经济贫困而过多地感受到来自生活上的压力,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他们艰苦朴素、在逆境中勇敢奋斗的积极心理品质。所以,我们不应只是从贫困生身上看到问题的严重性,还应看到他们难能可贵的人格品质。2.对策研究欠缺主体化考虑,未能正确认知社会环境构建对于高校贫困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影响。当前,我国应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策略研究多集中于从教育者的角度自上而下地解决问题,以构建更为完善的社会体系,为高校贫困生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满足其自尊和自爱需求,提升其自我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以有效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否认的是,社会支持的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减轻应激的作用,然而,该方式更多地侧重于主体所处的外部环境建设,不注重其内部积极因素的发挥。部分研究表明,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从社会上获得的支持并没有较大的差别,之所以前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前者不敢或者不愿意求助于外界。这也从侧面说明提高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仅仅依靠改善外部环境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内因支持。所以,我们应该研究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内部心理构建,探索高校贫困生群体的积极人格品质,发挥内因作用,从根本上提升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研究思路传统且单一。当前,我国大部分贫困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思路仍深受传统心理学影响,主要遵循“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这类研究的前提是贫困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多以已经显现的心理问题为着手点,其明显的缺陷为它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问题发生后才会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和解决,而很少有预防措施。

四、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拓展研究领域和内容,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运用积极心理学研究和挖掘主体的积极力量,能够进一步拓宽贫困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渠道,丰富相关研究的内容,不仅研究贫困生已出现的心理问题,还研究贫困生的积极人格特征和人格情绪。这类研究也提出了新的问题,比如研究贫困生的积极情感体验。目前,我国的部分学者已经开始涉足这类研究,注重研究幸福感、恒心、独立自主等人格品质等对贫困生的积极影响。然而,这些研究都只是浅层次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还需进一步深入。

(二)倡导应对策略研究与预防策略研究并举

从实践来看,我国应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多采用“开药式”,即贫困生群体表现出什么样的心理问题,就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这种方式虽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负面因素,即往往体现出被动性和消极性,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完善针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和预防策略,也可以更多地参考和借鉴积极心理学的“对问题进行更为积极的解释”的力量,不断探索和挖掘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不再以消极被动的方式应对问题,而是探索问题背后的积极意义,将消极转化为积极,引导贫困生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和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除此之外,应当一改传统的被动式应对方式,积极主动地加强预防策略研究,引导贫困生发掘自己内心的积极力量,而这需要更加深层次地挖掘贫困生内心的积极心理品质。例如,可以发掘曾经贫困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逐渐摆脱贫困的成功人士的积极品质,如自信、自强和乐观等,不断研究和探索他们摆脱贫困的方式与方法,为贫困生树立榜样。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如果能够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那么不仅可以有效增强高校贫困生自身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免疫力,而且可以从根源上减少或节约社会为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而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助力于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

(三)修改话语体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从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的心理与其所处的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要想从根本上提升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需要从内部探索和挖掘高校贫困生的内在积极品质,还需要从外部为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贫困生的自我概念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其心理造成影响,哪怕是一个话语体系,也会对其心理造成影响。一般而言,国际上通常将因为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支付足够的教育费用的学生群体称为“低收入大学生”。而我国对这类群体的称呼是“贫困大学生”。虽然“贫困”这个词不算褒义词,但它一旦被打上“贫困”的标签,相关群体必然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为了避免“贫困大学生”这一称呼给高校贫困生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上的话语体系,倡导教育工作者和相关人士使用不带贬义色彩的词汇来称呼高校贫困生。

参考文献:

[1]李慧.积极心理学理念下贫困生心理干预体系的构建[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19(3):120-124.

[2]刘晨怡,余芬.新形势下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探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3(4):5-7+33.

[3]易恒山.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8.

[4]王丽.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8(2):53+52.

[5]张寅.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8(3):18-21.

[6]曹海波,裴春燕,李文皓,等.积极心理学视阈下艺术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1):103-105.

作者:路宜峻 单位:广东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