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探讨

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探讨

摘要:中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研究生的数量在逐渐增多,而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显著,基于此,本文研究基于“互联网+”背景的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相关问题,从心理健康问题和研究生的应对方式两方面入手分析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讨论高校研究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探索有效的管理实施手段。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心理健康;价值观念;自我教育能力

研究生心理健康是建立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日常锻炼基础上。作为社会上的高端人才存在心理健康缺陷,这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正面临着紧迫的人文问题。在对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中,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高校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应当有良好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也要学会科学面对心理障碍。

一、高校研究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现代社会思想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矛盾冲突

近年来中国经济迅速腾飞,社会状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社会思想对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西方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新旧道德观的发展是在矛盾中逐渐统一。高校研究生在这样的社会思想环境下渐渐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过度追求金钱和权利,不仅失去了理想信念,甚至已经道德沦丧。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研究生缺乏个性在所难免,学校的教育结果在社会快速发展变革的情况下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考虑到这一原因,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定要应用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有效改善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意识。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合作,优化研究生的心理环境。目前国内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也是导致研究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以往中国的社会环境只有较少数量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根本不必担心就业问题,几乎每一个应届毕业的研究生都能找到心仪的工作。但是如今的社会形势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校扩招,研究生数量激增,而目前社会发展对研究生的需求量是有限的。供需之间存在矛盾,就出现了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就业难就意味着现实生活压力的增加,导致研究生在心理上产生焦虑和烦躁的情绪。

2.家庭和学校忽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国人心目中家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如今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家庭内的思想观念存在较大问题。中国的家庭结构受到多方面影响,内部成员的思想趋向多元化。近年来中国夫妻的离婚率在逐年上升,部分研究生来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在成长过程中,单亲家庭的孩子会受到不利影响,心理发育不健全,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目前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是生活压力也更大,比较容易出现家庭关系紧张的问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必要的情感沟通。家长要解决家里的生计问题,只能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工作上。无法较好完成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工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几乎不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动向,忽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校园内充满着青春的气息,使得研究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校园内研究生陶冶情操,逐渐健全人格。学校需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打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适合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当前中国的经济体制正在发生巨大变革,对各大高校的教育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力。研究生的心理状况受到贫富差距的影响。但是这一问题却迟迟得不到正确思想观念的引导。学校方面更加重视的是科研成果,忽略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可以说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都只是流于形式,无法深刻影响研究生的思想意识。高校所构建的校园文化也十分空洞。校园内的心理健康教育者数量十分有限,很多实践活动也仅仅发展到纸质层面上,无法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互联网+”背景的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1.积极打造“互联网+课程”平台

“互联网+”模式下,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会表现出一定开放性和及时性特征。这是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机遇,也是一项挑战。研究生的良好心理健康状况的表现是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情绪心境饱满积极,意志品质健全顽强,日常行为表里如一,在与他人相处时能够构建和谐融合的环境,对自己有客观正确的看法,能良好适应社会环境,心理上所发生的活动与年龄特征相符合。高校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要从网络平台的搭建入手,积极打造“互联网+课程”平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制作面授课程视频和讲座录音录像,将这些内容上传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上。在宣传活动中,可以发挥微博、微信客户端的积极作用,定期向高校研究生推送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软文。同时网络平台的管理员也要密切关注同学们的线上动态,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安排有经验的心理健康教师专门负责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惑,帮助研究生有效解决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此外,还要通过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展示积极健康的处理心理问题的范例,起到对研究生正确的思想引导作用。

2.建立家校合作模式,帮助家长更好走进学生内心

在解决研究生心理问题时,有必要建立家校合作的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这一工作的实现有良好的支撑条件。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微信群。高校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要定期在群内为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引导家长学会与子女正确有效沟通。针对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作出科学合理、容易被子接受的处理方法。研究生的心理压力一部分也来源于家庭,为此在群内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有效更新家长的思想观念。在研究生心理健康班级家长群中,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要起到良好的协调作用,缓解研究者与家长之间的矛盾,为学生和家长的良好沟通打下基础。研究生大多承载着家庭的全部希望,这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研究生的心理压力,而且很多家长都不懂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无法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上起到正面的教育作用。研究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内度过,与家长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时间十分有限,无法比较详细地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为此在班级家长群内,对家长的辅导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学生未来的发展,对子女的工作和婚恋有合理的期望。同时也要为家长提供一个了解学校的窗口,帮助家长更好走进学生的心灵。

3.积极发挥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研究生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同时也有明显的自我发展意愿。因此在对研究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时,要积极发挥其自我教育能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传授学生心理调节的方法,对个体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起到启迪的作用。为研究生指明解决问题的方法,部分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不能理性评价,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也就是说个体的适应性能力有待加强,自我调整能力有待加强。为此要正确指导高校研究生看待心理问题,比如为其推荐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书籍《中国人你为什么爱生气》,这本书里所展示的理论能够帮助学生良好调节自己的情绪,掌握缓解焦虑和忧愁的方法。此外还要增强学生的求助意识。使得研究生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时,懂得向他人求助。对研究生做出正确的指导,明确有效且安全的心理问题求助路径。高校在实施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时,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朋辈氛围。相关研究表明,朋辈氛围是实施心理学理论的重要基础,能为心理咨询者创建平等的咨询关系,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更容易为个体所接受。给学生创建的心理咨询环境最好不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作用,实验室、课题组都可以是心理咨询的场所。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心理问题的隐私性,心理咨询活动必须要在相互信任,相互认可的条件下进行。

4.建立电子档案,持续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素质

在“互联网+”背景下,建立心理健康问题筛查平台成为可能。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开展心理测试活动,能够实现对学生隐私性的高度保护。在后台处理并分析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测试结果,高效完成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科学分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目的性地化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用“互联网+”创新教育形态,调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制作微电影、PPT、电子杂志,将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案例展示出来,从而促进研究生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电子档案,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突出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性化、个体化特征。先进的记录方式能较长时间保存心理问题个案,也能客观反映研究生的心理特征。这是一种全过程记录手段,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良好掌握每一个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心理健康问题电子档案,方便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展开后续的跟踪服务,建立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长效机制。对那些有严重精神障碍的学生起到帮助,同时也避免研究生出现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极端行为。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研究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现代社会思想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矛盾冲突,而且家庭和学校也忽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管理手段是积极打造“互联网+课程”平台,建立家校合作模式,帮助家长更好走进学生内心,建立电子档案,持续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素质,此外还要积极发挥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帮助高校研究生科学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龚舒,刘光华,甘泳红.“互联网+”时代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8(27).

[2]孙茜.加强和改进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新西部,2018(18).

[3]冯立兵.山东省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

[4]侯佳琦,硕士论文方鸿志.积极心理学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2(1).

作者:丛娜 段志锦 吴艾辉 单位:东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