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内容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健康的水平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同时影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从高校创新人才的心理构成、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促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人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曾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花了30年时间对800名男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其中有20%的人取得了较大成就,有20%的人取得了较小的成就,他们之间最明显的差距不在于智力和智商,而在于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样,我们国内也有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存在着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心理素质的不合格已经成为了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可见,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心理健康,实际上是指个体心理机能各方面处于一种良好的相互协调的状态,以最佳形式组合并发挥作用。其中,创造力或创新素质作为人类心理机能的最高表现,其发展水平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概言之,心理健康是个体创造力,创新素质发展和发挥的基础。心理健康的水平为个体创造力的发展,特别是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心理保障。

二.创新人才的心理构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一词由来已久,它起源于拉丁文,有更新、创造和改变三个层级的含义。高校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创新人才。在我国,创新人才通常被定义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欲望,能以创新思维打破常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俞国良教授认为,21世纪创新人才主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三个方面的心理构成。1.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人才心理构成的动力系统,是创新活动的原动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当个体的某种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时,身心就会失衡,产生心理病态。所谓个体心理不健康,其实质就是其心理上的某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因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病态。人的创造性的发挥,是由人自我实现需要被激励时所表现的特征,是其能力发挥的最佳状态。2.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就是"以超常规乃至反常规的视角去观察思考问题,提出异于平常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或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经验等,以获取创造性的思维成果,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新思维克服了常规思维的独立性、单一性和纯逻辑性,具有独特性、发散性、变通性、迁移性、跳跃性的综合特点。3.创新实践。创新的过程是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并遵循科学进行探索的过程。具体来说,创新性实践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为指向的实践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创新性实践教育,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找到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成功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产生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提升创新能力。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

1.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激励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而创新需要则是创新意识产生的前提。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较低层次需求的匮乏,会直接阻碍个体更高层次需求的产生和增强,而这种更高层次的需求,恰恰是创新精神的动力之源。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体统的课堂讲解、实践指导、活动、游戏等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我分析,激发个体对事物的兴趣和欲望,确定创新目标,激活创新需要,树立创新理念。2.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发展创新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认为,创新思维本质上是由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组成的。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心理健康教育启发个体全面观察和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对外界事物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整体性的理解,帮助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运用各种设想,打破思维定势,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又能培养学生解放和张扬个性,提高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3.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创新实践。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是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目的的组织大学生心理测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趣味游戏等活动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创新心理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自我体验和实践活动中开发创新心理潜能,帮助学生克服创新心理障碍,促进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继明.心理健康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功能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5):86-89.

[2]俞国良.创新教育理念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02(1):41-43.

[3]王经伦.实现现代化的创新思维方式及其类型[J].广东社会科学,2002(3):38.

[4]程美华,刘青瑞,白瑞.浅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9-83.

作者:景帆 单位:四川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