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分析(8篇)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分析(8篇)

第一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思路创新分析

一、创新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的呼声在我国越来越高。所谓的素质教育要求所有的授课教师善于从学生本体出发,关注学生的内心发展和实际需求,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积极地实施“双基”教育,要深刻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和局限性。就高中生物教学而言,教师要善于改变根深蒂固的陈旧的、腐朽的教学思想,要改变传统课堂上的“主导者”角色,要以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呼吸》这一章节时,传统的生物教学是教师说、学生记,该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前预习,然后在预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要以“诱导式”教学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细胞呼吸的发生原理是什么?然后通过“酵母菌”实验总结答案。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技能

在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了解到具体的实验步骤之后,根据所学习到的基础知识自己动手,在实验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所学知识。要想在实验教学过程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就要注重提高学生们的生物实验技能,培养出一种严密的实验态度。通过让学生们自己观察自己动手,学生们对于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探究,培养出一种较为严密的科学态度。而且只有具备较为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在生物实验过程中更好的运用各个实验器具,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整体实验素养。

三、注重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高中生物属于偏理性学科,因此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但是生物中所教授的知识和现实生活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著名生物教育专家李多然老师曾在《试论生物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一文中深刻阐述:生物与我们自然生活的世界密不可分,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则很难阐述清楚某一知识点,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生物首先带领学生走进自然生活。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授课的过程中要善于将抽象的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学习《光合作用》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忆初中所学习的基础知识,然后以现实生活中的植物为例,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现出动态的画面,以此增强画面感和动态效果,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神奇现象,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研究表明:学生在猎奇心理的驱使下可以增加求知欲望。教师应该循循善诱,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和对现实生活的帮助。总而言之,教师要将实际和生硬的理论知识进行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生物教学效果。

作者:柴婀娜 单位:山西省闻喜县东镇中学

第二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摘要:

在教学中,为了实现有效的教学,使学生受到最大的收益,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把其中面对一些问题及时解决。本文分别介绍了备课、课堂的结构、课堂的语言、学生学习的能力、师生的关系、课堂评价等,从而提出高中生物课堂实现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教学

在学校教育、教学的活动中,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主要的形式,作为提高素质教育、新课程的改革的一个主要地方。对于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从很多方面分析,包括:讲授知识、沟通情感、智慧的养成、塑造个性,以及彻底关心所有学生的成长、学习与发展,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来吸取精华。随着新理念的改革,引入了新的课堂教学的模式,为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增强课堂的气氛、学生的参与度,使得教学效果比较显著。笔者认为,在中学生物课堂中,为了达到有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有效的备课

备好课作为有效教学的一个根本。备课在教学工作中被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对于备好课,能够保证讲好课,还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作为一个重要的途径,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的经验、提高教师的文化、水平、专业的知识、业务的能力等。所以,在上课前,从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功夫,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作业等[1]。对于课程标准,教师要仔细研究阅读,以便很好地分析教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研究教材、其他的教学材料,对课程的标准、学科的特点、教材的编写目的要认真把握,根据生活实际,特别是学生的实际,根据学习的情况,来制定出三维教学的目标、融合教学的资源、分层次进行作业的设计。总之,对于备课,把遵循课标,活化教材作为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对程度不同的学生制定层次不同的目标,从而实现课堂有效性的教学。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语言

(1)优化教学目标,对于三维目标的意识要坚持构建,给每一节课制定课程目标与实际相符的,并能够确切地对其进行描述,保证每一节课的教学方向达到明确、清晰,为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这是一个前提条件。对于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对知识进行传授,还要引导所有学生达到有效的学习,即所有的学生会想象、会思考。(2)优化教学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给课堂带来新时代的气息,作为现代化的一个教学平台,对于以往的教学模式,以“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为主。此外,教师通过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形式进行讨论,还可以让双方进行辩论、以及进行剧情的表演、亲自动手去实验、以及编写小论文等,这样改变了学生以前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也让其体验到快乐[2]。对于教学的过程,教师应依据教学的实际,来选取适合的教学的方法,避免为了教学方式达到新颖,而没有重视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多媒体,作为教学的一个辅助的工具,而服务与教学,因此,对于教学方法必须合理利用。(3)优化课堂教学的语言,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语言的优化作为一个主要的方面,在课堂中,不论教还是与学均要通过语言的表达来完成。在新课改中,改变的是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行为,以及学生在学习上的方式,改变了课堂教学的过程,即实现师与生的交往、一起发展而互动。对于课堂的教学语言,应从以下几方面强化。第一方面、关注教学的语言,包括:语言的民主性、语言的幽默性,语言的启发性、语言的激励性,从而创造一种和谐、平等的学习气氛。第二方面、运用适合的比喻、口诀,使学习变得生动、形象而有乐趣。例如:把糖类、ATP比作为支票、硬币,用“飞流直下三千尺”来说明自由扩散的状态,以口诀的形式对有丝分裂的过程、特点进行归纳,实现很好的效果。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一直以来,把实验的活动作为探求问题、获取新知的一个主要途径,根据生物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自由进行学习,从而形成探索、创新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留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及小组合作来探究,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3]。对于教师观念的转变,作为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一个前提条件。以往的教学是以填鸭式为主的,这样一定阻碍了学生主动的思考,而学生养成依赖的心理;通过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根据实践说明,对于生物课堂,以生活的经验、生活的现象为切入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的欲望,在情境中能够不断提出问题,促进学生乐意学,这样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达到提高。而教师要恰当的进行引导,让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并安排学生在课上,或课后去操作、调查、思考和交流,这样一来,学生会由不主动转变为主动接受,那么,我们的课堂学习才能变得有效。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确保了师与生一起实现教学的目标、协调好教学的活动、促进教学的效率。通过良好的师与生的关系,是形成“自由自在”的教学的气氛,从而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的情感,发掘学生具有创造的潜能。在工作中,我们要尊重、了解、热爱这些学生,而当自己出现错误时,对自己的错误敢于纠正,在师于生的关系中,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5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对于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作为教学效益直接影响的因素,而教学评价,作为对教学进行归纳的阶段。往往具有激励性的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发展学生的积极性、自信心,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教学评价,应实施在全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来选取适当的语言、动作,不要夸大缩小,从教师的评价中,让学生体会出教师的真心,从而享受自己的成功。

6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课堂,有效的教学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进行,包括:有效的备课、课堂教学、结构、语言的优化,以及良好的师与生的关系的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被激发、有效的评价等,在实践中,需我们不断得到强化,真正实现有效的教学。

作者:张鹏丽 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周红.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J].中学生物学,2006,22(6).

[2]董晖.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1(10).

[3]景晓燕.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有效提升策略的研究[J].教育界,2010(15).

第三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概念图的应用

高中阶段所教授的生物知识体系其概念对于高中生来说较为复杂,其涵盖的知识点集中性较差,并且知识体系被分割为若干个模块,表现出的系统性不强,这样的知识建构不利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以及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概念图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难题,其能够帮助学生串联零散的知识点,捋顺知识结构,但在应用中还存在某些缺陷,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其使用效率.本文就概念图简介、概念图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显著特点,以及概念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三个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一、概念图简介

高中生物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提高高中生的学习能力起着关键作用,提高高中生物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工具一经被引入便迅速被应用于各个科目的教学中,尤其是在生物教学中,由于其涉及到分析、推理、判定等内容,因此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概念图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的有效方法,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以衍生,JD•Novak在DavidP•Ausube意义学理论基础之上优化了教学方法,得出一种新的教学技术.经过发展,概念图阐释概念之间关系的方式为:通过框图将各个与主题相关的概念集中起来,再通过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连接,以及概念与主体之间的连接完整表达主题所要阐释的内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连接可以是有规律的,也可以是无规律的,既可以是单方面的连接又可以是双方面的连接,从属的概念一层一层逐步表达其含义,一级一级将各个概念的逻辑关系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二、概念图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显著特点

1.辅助学生形成知识网

将课本中所含有的知识体系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建构,需要媒介,而概念图很好地成了这个通道,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存在联系,通过概念图可以将这些概念连成网,减轻学生学习生物的难度,稳固学生的认知结构.概念图从生物教学中最为基础的概念入手,将零散的概念、原则、规则等联系起来,整合知识点,形成具有逻辑的框架,帮助学生迁移以及整理知识,培养学生思考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行更好的生物学习.

2.修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概念是生物教学中的浓缩与精华,是对某个知识点的简练概括,对于高中生来说,要想完全理解其含义必须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并柔和新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很可能出现某种偏差.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已经清楚哪些知识内容,还有那些内容没有清楚,通过概念图帮助学生修正某些概念间的错误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水平.

3.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正是由于高中生物知识点非常零散,因此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可以熟练运用各种理论、正确进行实验以及操作各种相关仪器.新课标政策实施以来,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验设计具有很大程度的开放性,并不能够介绍全部的知识链.因此,概念图成了这些知识点连接的结点,学生通过对概念的理解,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概念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概念图在教学教学中的应用

(1)概念图在教师备课中的应用

在教师备课过程中使用概念图,能够保证教师完成课堂教学,提高备课的组织性与系统性.例如,教师将一章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知识建构,按照层级整理一章的内容,使得各个知识点清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还可以将前一章的内容与后一章的内容加以联系,使得章与章之间的内容形成一个整体.如,教师在整理《细胞的结构》知识点时,将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三个内容作为一级概念,而后分别解释其功能或者构成等等.

(2)概念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虽然其优点不可抹杀,但也存在缺点,概念图改变了学生的认知方式,将教学内容有条理的从课本中复制在课堂中,从横向上罗列知识点,同时在纵向上将知识点联系起来.例如,教师在教授完高中生物必修1中细胞的生命历程时,从细胞的增值依次排开,将细胞分化、衰老、死亡与癌变画出,一步一步推进,再以此为基础将细胞的认识与细胞的分子、构成、输入、输出以及细胞之间的能量转化联系起来,从整体上辅助学生学习.

(3)概念图在章节复习中的应用

学生在学习了某一章或者整本书后,需要对其知识点进行串联,巩固知识点,概念图在这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途径.学生可以通过概念图做笔记,在上课时速记课堂中的重点内容,快速掌握其概况,再添加细小知识点.例如,从光合作用出发,其可发出一个呼吸作用,两个反应,三个阶段,并结合光合作用图示,展示呼吸作用与反应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在此基础上添加知识点,扩展其知识含量,完整学习其内容.

2.概念图在学生学习中的应用

(1)概念图在学生预习中的应用

概念图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做好备课工作,在帮助学生预习方面也会发挥积极的作用,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等方面有推动作用.例如,教师在讲“生命活动的主绍承担者———蛋白质”这节内容之前,让学生进行预习时,就可以让学生利用概念图的方式方法,找到生物、植物中蛋白质的作用,将其进行比对,学生自己在预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对蛋白质的作用以及活动范围等进行掌握,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课堂学习的负担,而且还能帮助于学生找到学习的重点,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生物教师教学的效果.

(2)概念图在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概念图的作用是将学生的知识进行连接,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教师不仅可以在教学中将其应用,在为学生留课后作业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概念图对知识进行巩固与深化.例如,教师在讲完“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这节内容,为学生留课后作业时,可以为学生留一些综合性的习题,进而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回忆与联系,让学生明确本章知识点学习的核心内容,当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就可以加深对重点知识的认识与学习,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实现教师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逐步应用,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有效性,同时也提高了高中生的学习质量,既方便了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知识掌握情况,又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生物知识点,对生物形成整体而又清晰的认识,建立系统的知识网,完善其认知方式.这样的教学工具促进了新课标教学理念与具体教学的结合,是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很好的桥梁.

作者:邓娟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宁都中学

第四篇:高中生物课堂活动教学实践

摘要

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课堂教学为例,进行了活动教学实践,探索在生物课堂上如何有效地组织活动教学,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

活动教学;生物学教学;教学形式

活动教学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教学形式,具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索等特征。其中“,活动”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的人类活动,它具有独特的规定性: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相对独立的实践性主体学习与发展的活动。活动教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形成之初,其发展历程较为曲折。卢梭是第一个全面论述活动教学的,同时也为活动教学思想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来,巴西多、裴斯泰洛奇和杜威等人也相继对其进行过论述,但都未产生较大的影响力。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皮亚杰的推动下,“活动教学”才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研究。目前,我国对“活动教学”的研究集中在理论论述,对其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实践研究还相对较少。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实施活动教学,体现了面对全体学生的新课改理念。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全面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与此同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亲身体验,形成经验,通过观察、思考,获得知识的提升,培养了他们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1设计理念

下面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为例,以学生为中心,按照活动教学的一般流程,进行了教学设计。设计中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学生以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为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问题,达到教学目标。

2教学设计

2.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之后的延续,是“种群与群落”的升华,剖析了生物在种内和种间如何发生联系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如何联系,也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学习奠定基础。

2.2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能够从资料中归纳出有用的生物学知识,但还不能将生活中的事物与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

2.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说出信息的种类,并列举出相关例子;能分析得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的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参与游戏,认同现实生活与生物学知识密不可分。

2.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教学难点:分析资料,得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5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请四位学生上台,两人为一组,进行游戏。游戏一“:你做我猜”。①两人一组,每组在3min内尽可能多地猜词语,多者胜出。②一个人用语言描述或者形体比划,另一个人猜,语言描述不能直接说出要猜的词语的字,如果说出则无效跳过。③如果遇到不会描述的词可以直接跳过,以节省时间。④输掉比赛的两人继续体验游戏二。游戏二“:哑巴喝饮料”。①准备5个不透明的、外观完全一样的杯子,分别装上白酒、白醋、白糖水、盐水、苦瓜水。②任意选一个杯子,喝下“饮料”,通过自己的表演(不能说话),让其他人猜出正确答案即可。(2)新课展开:学习信息的种类时,教师通过以下3个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学习。①“你做我猜”游戏中,参与的同学根据什么来猜测纸板上的词语?(游戏中,学生对纸板上词语进行的语言描述,像这样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我们将其称为“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物理信息除了刚才提到的声音外,还有:光、温度、湿度等。)②我们如何猜到瓶中所装为何种饮料?(根据游戏二中同学品尝不同饮料所表现出的不同神态、表情甚至动作,来引出第二种信息种类———行为信息。行为信息即是动物通过的特殊行为,对同种或者异种生物传递某种信息,如:鸟类的求偶现象。)③台上品尝饮料的同学又是如何知道瓶中所装为何种饮料呢?(台上同学品尝饮料后,感受到饮料中的能够产生味觉的化学物质,引出化学信息的定义: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学习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时,教师叙述:通过刚刚的游戏,我们可以看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那么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还有哪些呢?请大家阅读教材106-107页“资料分析”归纳总结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教师要求学生分享答案,并补充完善:资料一:如果没有信息传递,蝙蝠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飞行。资料二:莴苣、茄、烟草种子的萌发等生命活动将不能正常进行。资料三:通过信息传递,雌雄个体能相互识别、交配,保证种群的繁衍。资料四: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师生总结: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②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生命活动;③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

3教学效果及反思

实践中发现,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对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说出信息的种类,列举出相关例子;并且可以结合资料分析得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达到了教学目标。在实践中还发现,学生在找出活动过程中的信息时,容易遗漏某些信息或出现其他问题,如认为饮料是化学信息。其实是饮料中带有味道的化学物质才是信息。教师应当在学生回答问题后纠正改错、补充完善。另外,在讲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后并不能直接得到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此时,教师应基于学生的答案,总结概括出更准确的知识点。基于以上论述,在高中生物课堂实施活动教学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课前准备。活动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但是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地开展活动。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也是整堂课成功的前提。(2)对活动时间的把握。游戏时间不能够过长,否则影响课堂进度;也不能过短,否则无法使学生形成经验,影响后面的教学环节。(3)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活动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作者:周国倩 范曾丽 陈芳 张雪梅 黎云祥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杨莉娟.活动教学的内涵、立论基础及其价值[J].东北师大学报,1999,3:87-91.

[2]黄鹤雅.初中地理活动教学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12-14.

[3]尹赛丽,李晴.初中地理实验教材“活动”的比较[J].地理教学,2007,01:27-29.

[4]田慧生.活动教育引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9,02:11-13.

第五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趣味性

摘要:

生物是高中的基础课,但是由于生物知识抽象,课堂教学的效率一直不高。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让生物课堂富有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趣味性;问题;教学的艺术;生活情境

生物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由于生物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们对部分生物知识不能做出清晰的认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从而影响了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新课改对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新课改下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怎样进行教学才能够培养出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呢?笔者在新课改下进行了思考和探究。通过研究和实践,笔者认为,只有让课堂具有趣味性,才能够改变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让学生主动投入到生物学习过程当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

1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

在新课改下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把问题情境教学法合理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在运用问题情境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出发,要做到设问的形象性和具体性。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开始设计教学问题以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引入课堂教学;教师也可以在解决重难点问题时为学生设问,让学生围绕教学问题进行知识的探究,从而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收获知识。问题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有助于教师走出“满堂灌”教学模式的束缚。但是,在运用问题情境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也要注意所创设问题的明确性和合理性。教师所设计的教学问题不能太多,也不能太花哨,否则又会走进“满堂问”的误区,不能发挥出问题情境的优势作用。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清新的画面、播放优美的音乐,同时教师配上相应的解说:“当你置身于一片森林中时,你会想到什么?听到什么?又会看到什么呢?”学生们都闭上眼睛陷入了遐想之中。教师接着说:“此时此刻,你们是否想到了森林中的各种生物,是否想到了他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呢?”在让学生略作思考之后,教师接着说:“生物之间,以及生物和非生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和他们所生存的环境之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通过教师的设问导入,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被调动,很快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课堂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讲究教学的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富有艺术性的课堂教学,才能在最大的程度上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促使学生投入到知识的探究过程当中。如果教师只是使用教条式的语言照本宣科式的进行书本知识的讲授,学生们必然会感到学习枯燥乏味,不能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教师要使课堂教学的语言具有趣味性。只有教师善于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课堂教学,才能够使课堂充满欢声笑语,才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放飞思维,从而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使课堂教学的效率不断提高。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就需要在平时注重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教师自己的能力提高了,才能够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才能够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更加钦佩,用具有魅力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例如,在学习“细胞”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把细胞比喻成工厂,细胞核比喻成工厂的控制中心,细胞膜比喻成工厂的围墙,细胞器比喻为工厂中的各个工作车间。通过形象的比喻,学生们对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都有了形象的认识和深刻的记忆。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

生物是一门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课程,通过在生活中学习生物知识,学生们会感到生物知识更加形象、直观。因此,在新课改下进行生物教学,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照本宣科式的机械教学模式,要把生物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去思考生物问题、去发现生物学知识,只有为学生创设出了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才有利于学生的体验和参与,学生们才能够融入到情境之中,实现学生的乐学,做到寓教于乐。例如,在学习“细胞的癌变”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先让学生想想周围的人有没有患有癌症的,或者让学生谈谈他们对癌症的了解。由于现在癌症患者增多,我们身边这样的患者也不在少数,学生们对这一现象都有了自己的认识,他们都结合自己周围的生活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引入今天的课堂教学,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也对癌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生物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一定不能改变当前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赋予生物课堂趣味性,让学生对生物产生兴趣,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物知识的探究过程当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作者:蒋文 单位:江西省乐平中学

第六篇:高中生物探究式课堂互动情境创设

摘要:

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奇迹与本质的唯一途径,更是构建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应提升学生的探究主动性,强化教师的学科引导,以此创设互动情境,构建有效的探究式生物课堂。

关键词:

高中生物;探究式;有效课堂;互动情境

生物学科作为高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其教学模式与教学成果自然受到了家长、学生与教师的关注。高中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具备应用性强、创新要求高的特点,构建互动性较强的探究式课堂能够更为具体地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新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互动教学环节的把控能确保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一、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科教学的进步。但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落实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生物探究教学活动流于形式的现象突出

为了体现课程改革的要求,很多地方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力求以学生为主体,打造新课堂,教师为迎合教育主管部门的新要求也会尽可能地选择探究式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公开课或者展示课中,教师对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频率更高。这些教师认为如果没有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自己的教学活动就得不到评委的认可,也没有创新点。但在实际应用中,许多教师却忽视了教学方法的应用原则,使其沦为模式效应且教学效果不佳的形式表演。

2.教师对探究式课堂把控能力亟待提升

由于部分教师缺乏对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把控能力,教学中容易出现对学习内容挖掘较浅、学生思考不到位、课堂容量偏小等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低下。尤其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往往会担心学生的探究效率低,浪费了教学时间,而将探究的结果直接告知学生。这种不负责任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带入了歧途,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也浮于表面,或者所探究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能力,学生将教师的讲解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再死记硬背,缺少必要的思考环节。

3.误将探究教学活动作为教学的唯一主体

在实施探究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意识到探究活动是生物课堂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过于重视探究活动本身,模式固化、痕迹化比较严重。其实探究活动不只包含活动本身,还应包含互动情境、教师参与探究、探究结果的科学评价等。教师若只关注探究活动本身,忽视其他环节,则会导致学生的探究热情不足,影响学生对于探究内容重心的把握,不利于教学效果优化。

二、创设互动情境,构建高中生物探究式课堂实践路径

探究式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得以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实施是离不开互动情境创设的。在极强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多的课前准备保障下,教师要创设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交错碰撞的互动探究情境,帮助学生科学地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使自己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引导人。

(一)提高学生探究主动性,创设互动情境

互动情境的创设路径有很多,可以是指向性比较明显且结合生活实际的提问,也可以是结合多媒体的微视频展示,还可以是一个新奇的教学模型。总之,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参与热情的一切有利资源都可以应用于情境创设。

1.情境创设载体应注意学以致用

众所周知,高中生物学科研究的内容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联度较高,利于学生已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因此,教师设计问题和创设情境时需要选择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情境的问题,尽量让学生有感而发,使互动更为真实,课堂学习氛围便于动态生成。例如,在讲解“酶的特性”内容时,教师可以将酶与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加酶洗衣粉等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就自己所接触的知识来思考“酶的特性”,探究活动就这样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在短时间内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思维也被打开,最终优化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课堂提问应体现一定的层次性

在传统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向所有学生抛出同一个问题,对学生个体之间的显著差异关注不够。教师应利用具有层次性的问题进行提问,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创设有效的互动情境,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水平,了解学生的新知识接受能力。特别是高一新生,生物知识对于他们来讲较为抽象,教师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进行层次性问题的设计,使班级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互动,让每名学生都能有发现、有存在感,促进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例如,在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细胞是什么?大家大胆猜测细胞的组成部分可能有哪些?这几个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几个相对简单但有一定层次性的问题,可以要求不同基础和不同阶段的学生来回答。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最后一个问题进行探究,突破本节教学的难点。

3.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高中生的思维发展相对成熟,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并不是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一些学生不愿意去表达,不敢在课堂中发言。因此,要促进互动情境的创设,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给予学生更多表达观点的机会。例如,在讲解“细胞增殖”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有丝分裂的过程,或者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激励每名学生向他人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每一点发现,思考现象背后的可能原因。总之,教师应积极与学生互动,与学生交朋友,让他们敢于在课堂上发言。对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也应及时关注、适度鼓励,尽量寻找他们在探究活动中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使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节奏。

(二)强化教师的科学引导,创设互动情境

1.重点关注教师对学生探究活动的科学引导

很多高中生总是将高中生物和初中生物机械地等同起来。其实高中生物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远比初中要高,初中时则更多地了解相对固化的知识,高中则侧重于探究事物背后的因果关系。许多学生因为学习内容难度的加大而产生厌学情绪,要促进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师要通过自身引导去创设良好的互动情境。例如,在讲解“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就生物体的六大类组成化合物元素,就不同话题要求学生参与探究,确保课堂学习内容的完整、系统。另外,教师要找到自己的课堂角色,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让自己的教学实践服务于学生,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2.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首先,教师应广泛阅读学科相关书籍,多方面收集、整理与学科教学相关的资源。要创设互动情境、实施探究教学,教师不能简单地在教材中画出重、难点,再将所有的生物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前,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与加工,让教学内容更加科学、系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其次,教师应对每一个学习环节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思考,有较为全面的掌握,在确保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做好过程把控。例如,在讲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自主阅读,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传递生物知识。最后,教师还可以选择容易激发学生好奇心的问题作为探究主题,促进探究活动的高效开展。

三、总结

总而言之,新的教育理念期待教师更为主动地更新观念、完善自我,切实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教师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需要培养学生在自主参与、相互帮助、自我发现中更多地体验发现的魅力。在创设极强的互动性教学情境下,应引导学生全程参与探究活动,使构建“真学课堂”成为高中生物课堂的主旋律。

作者:潘新国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省如东县岔河中学

参考文献

[1]江玉海.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J].基础教育论坛,2009(5).

[2]裴浩莲.开放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研究[J].教育界,2013(29).

第七篇:高中生物课堂效率提高

摘要:

高中生物内容不仅多,而且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且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这些知识,因此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效率显得尤其重要。高中生物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效的课堂导入,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串和对核心概念的剖析来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课堂导入;问题;核心概念;课堂效率

课堂是国家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在这里学习知识,茁壮成长。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然而,短短的40分钟内,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课堂效率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1有效课堂导入,创快乐学习起点

课堂导入是我们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目的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主动获取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有效的课堂导入是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效率的关键环节,一个恰如其分的导入可迅速将学生带人学习情境中,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有效的课堂导入具有以下特征。

1.1针对性、启发性

课堂导入要紧扣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现有的知识储备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1.2直观性、趣味性

直观有趣的课堂导入易捕获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获得直观的感性认知,创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快乐中积极思考形成概念[1]。

1.3艺术性、概括性

课堂导入是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的基础上,要求教师用不超过5分钟的时间,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导入新课。同时也要求新课的导入在形式上进行创新,贴近实际生活[2]。

2层层问题设置,引导学生探索新知

问题设置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现有知识及身心发展特征,通过有目的的由简到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3],主动发现、逐步解决问题,从而理解并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通过设置系列问题可有效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效率,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要设置高效的问题串。

2.1创设问题情境,分析提问对象

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配以问题设置,使学生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产生冲突,让其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反应对问题做出适当调整,比如:学生反应出对问题陌生,没找到回答问题的角度,这时教师可将问题进一步分解,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引导[4]。

2.2言语和蔼鼓励,提高问题目的性

教师提问事应多用和蔼带鼓励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这样可缓解学生的紧张,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设置的问题不管难易与否,一定要突破本节教学重难点。

2.3精选角度,巧设坡度,启发适度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本节教学内容从多角度设计问题,再根据教学目标和同学们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最佳角度进行提问;同时问题的设置应该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这样能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转化,帮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2.4面向全体学生,多角度思考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同学[5],从他们的实际出发,给出问题后,给予充足的思考时间。在全班同学认真思考的基础上,请个别同学回答,再全班共同评议。同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语言来分析问题。这要求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辨认准确性,获取有用信息,及时调整预设答案。

3核心概念剖析,破重难点达目标

高中生物有很多起主导作用的核心概念,它们贯穿于每一章节。因此,掌握这些核心概念非常重要。高中生物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剖析核心概念。

3.1关键词、模糊词

核心概念总是用一些字词表达,这些字词中有部分切中概念要害,起限定作用,即关键词[6]。学生抓住关键词,是掌握核心的关键。如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对内外界环境变化,做出规律性应答。这个概念里的关键词是“动物或人”、“变化”、“应答”。另外,在一些概念中有模糊词,如“大多数”、“主要”、“一般”等。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澄清模糊点,认识特例,掌握一般规律,如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这里的“主要”是模糊词,帮学生澄清除了糖类,脂肪、蛋白质也可提供能量。

3.2比较相似概念,关联新旧概念

高中生物中有很多相似概念,把这些相似概念放在一起,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更容易掌握。如:赤道板与细胞板赤道板: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赤道的位置。细胞板: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的一层结构,随细胞分裂的进行,它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相同点:位置相同、都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不同点:A出现时期:赤道板在中期,细胞板在末期;B存在状态:赤道板是虚拟的,细胞板是真实的;C存在细胞:赤道板是动植物细胞均有,细胞板植物细胞特有。高中生物的很多概念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因此,在概念教学中要强调新旧概念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旧概念中获得新概念,将新旧概念建立起知识体系[7]。如: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对它们进行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进行比较,这样新旧知识链接成网络。

作者:柴官会 单位:成都市新都区香城中学

参考文献:

[1]王唐棣.浅谈生物教学中新课的导入[J].现代教育科学,1995,(6).

[2]白亚秋.高中生物课堂导入实例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8).

[3]王咸道.生物教学中问题设置与学生思维引导[J].中国校园导刊,2010,(11).

[4]柴伏武.高中生物教学问题设置的技巧[J].科技信息,2009,(18).

[5]刘惠兰.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改进问题的设计[J].理化生教学与研究,2011,(39).

[6]蒋春苗.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研究[J].现代阅读,2013,(2).

[7]杨文军.高中生物概念的有效性教学[J].教学案例,2011,(3).

第八篇:高中生物导入课堂教学技巧分析

摘要:

众所周知,课前导入对于一节高效率课堂的建立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导入有效与否直接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好的导入能为整节课堂的学奠定坚实的基础,良好的导入还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对新知的探究兴趣调动起来,进而使师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到新领域的探究之中。因而,课堂导入对一节高效率的课堂的建立来说尤为重要。课堂导入既是一门技巧,也是一门艺术,基于此,教师在新课伊始,要注重导入这一环节,使其更好地为接下来的教学服务。

关键词:

高中生物;导入教学;活跃课堂

引言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看似只是短短的几分钟或者是几句话,几个问题等,但一个精彩且恰当的导入却是一节精彩的生物课堂教学的开端。因此,生物教师在新课伊始,就要开好头,达到“课伊始,趣味起”的效果,为顺利进行一节精彩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本文正是围绕课堂导入这一环节展开的,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浅见:

1教材插图——这是一种最直观形象的导入形式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采用了图文并茂的编写形式,几乎每页上面都会配有与知识相关的插图,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较好地利用起这些插图,对丰富生物课堂的教学资源也是大有帮助的。比方说,用形象生动、简单明了的图形导入新课,学生既会感到亲切、自然,教学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个时候,再顺势投入新课也就水到渠成了。每一章节开头的章节题图,一般都会配有富有哲理的说明文字,这一资源就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而且还能带给学生美的感受。例如,在讲述“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章节内容时,我就引用了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名言导入新课。在探究必修课“植物的激素调节”这一章节知识点时,则可以采用“唤醒沉睡的种子,调控幼苗的生长。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这样优美隽永的诗句导入新课。这些文字与图像联系密切,有效配合,学生在感悟生物学奥秘的同时,情感上还能得到有效升华。

2设疑置问导入法

学思于疑“,疑”是学生积极思维于探索问题的内在动力。心理学家则指出“: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提出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都是先从问题开始的。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在生物课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设疑则能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兴趣,进而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设疑布阵,引导学生主动去猜测、联想、思考,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探究的内容中来。例如,在教学“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相关内容时,我是这样设疑导入的“:大家想一想,假如机器没有油会怎么样呢?”“、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为什么会如此重要呢?”一连串问题的设置,则能即刻激发学生的兴趣,快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在问题的激发下,学生们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再顺势把新知迁移出来,师生一起合作解开本节课的疑点。

3实验教学导入法

众所周知,实验是生物教学的精髓,在新课开始前,设置一些趣味小实验,作为新课的“预热”对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验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比方说,趣味实验导入、小实验导入、演示实验导入等等,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比较容易操作的则属演示实验导入,设计演示实验可以从学生已知的实验切入,然后再逐渐向本章内涉及到的未知实验过度,尽可能采用富有启发性且趣味性的实验导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又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知识上。例如,在分析“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的讲解中,教师就可以用小实验导入的方法进行教学,先把食盐放入生鸡蛋的溶液中,这时,我们会发现鸡蛋的蛋白质变性形成絮状沉淀,再加水稀释后沉淀则消失不见,正当学生们产生疑问之时,教师再顺势导入新课,引入蛋白质的性质盐析导致的变性是可逆的,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们也能很快投入到其中。再如,在分析“光合作用”这一部分内容时,也可以通过发现光合作用的经典实验导入新知识,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科学史的了解,拓宽他们的生物视野范围。

4结合生活实例导入新知

生物学科是一门和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但是,高中生物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理论性,与教材上难懂的知识相比,生活中生动有趣、形式各异的生物知识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设计生活化的导入形式,选择一些学生都比较熟悉的生活实例作为导入素材,既能拉近学生喝生物学科间的距离,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例如,在讲授“细胞呼吸”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农作物在种植之前、种植的过程中,都是需要不断松土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当我们受伤时需要包扎,为什么一定要选择那些透气性能好的纱布进行包扎呢?”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学生们较为熟悉,但是,却很少主动去深究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把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将要学习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学生则会乐于思考、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慢慢积累,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5结语

总的来说,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有效的导入能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准备。课堂导入也是一门艺术,导入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只要恰当地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合理恰当的导入方式,先对新知识进行有效“预热”,让学生对对知识有一个全面了解,并且对其产生强烈的求知兴趣,为顺利拉开新知识的序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光军 李蓉 单位:重庆市酉阳县第三中学校

参考文献

[1]孙阳.信息技术教学要实现向现实生活的回归[J].才智2010年12期.

[2]徐宏余.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改进[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4年12期.

[3]李影.给“天才”成长的空间:因材施教[J].新课程导学2012年07期.

[4]郑世君“.提问”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S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