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初探(5篇)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初探(5篇)

第一篇: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初探

摘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对策,即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加强智能开发,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优化课堂提问艺术。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学措施

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途径。有效的课堂教学指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技能知识和情感价值观等维度得到和谐发展。高中地理科目有自身特点和学科地位,要实现课程目标,地理教师就需要从实践层面,认真研究有效的方法与策略。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谈谈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高中生由于不同的智力水平和性格特点,接受水平与基础知识有不同,这就要求教学方式不能过于单调,会难以顾及所有学生,造成学生之间更大的分层,影响学生素质发展。这会让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更加有压力,逐渐失去学习信心。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和解决办法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总是主导整个课堂,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不注重课堂互动。

一些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上还是学生以听为主,老师讲解得多,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流程不能跟上时展。由于地理学的科研成果日新月异,地理知识、观点和方式、思想等都不断涌现,而一些老师没有及时更新知识,未能搜集最新的一些地理资料,使得教学课堂内容很乏味。课堂上的过多讲解让学生没有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让地理知识学得似乎无用处,学生更是没有兴趣。

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与源泉,也能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它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高效课堂能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激发学习兴趣,营造活跃学习气氛,让学生能在情态与态度方面都得到提升。课堂上的内容注意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这样可以通过创设情境,通过一个有趣生动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情境的创设一定要新颖,能吸引学生注意,情境中的内容是富有科学性的问题。比如,学习《热力环流》这一章节内容时,我先展示了一个小实验:在玻璃罩子里放一盘水和沙子,然后用晶莹的灯光照射它们,再用温度计测量沙面和水面的温度,让学生观察温度的变化和差异,再放一根香,让学生观察,然后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通过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学生很有兴趣地探讨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二)教学形式多样化,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形式可谓丰富多彩。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一些现代教学形式取代。一些教学形式理论上看起来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和认知规律的原理,但从实质上看,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创新思维、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还未能真正挖掘;一些课堂形式从表面上看,气氛十分活跃,整堂课看似花俏,但实际上的效果没有真正达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真正得到提高,知识掌握得不是很牢固。虽然我们常说教无定法,但是如果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高中地理是一门现实性很强的学科,课堂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方式展示所学内容,这种方式更加直观形象,很多地理现象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其模拟出来,这比教师单纯的讲解来得更加生动,传递的信息量非常大,课堂的重点和难点利于突破,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高中地理教师要非常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并恰当合理地使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加强智能开发,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课上,知识的传授很重要,但是智力的开发更重要。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就要在备课时深入钻研,吃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好充分准备。课堂上通过示意图、地图和地理事物与现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在教学方法上,要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理论性的内容尽量讲得浅显易懂。

(五)优化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它是一门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如果老师提问得当,课堂就会很出彩。提问要注意讲究科学性、新颖性和多样性。提问后要注意启发学生,循循善诱,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问题一定要精心设计,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在动脑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要充分运用地图、图像、图解,变隐为显,形象地概括出来,将内容讲授清楚。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师要认真分析地理学科特点,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适应新课改需要。课堂上要重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精心备课,运用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现代化手段搞活课堂。教师一定要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廖威 单位:新余市新钢中学

参考文献:

[1]徐宝芳,裴亚男,等.高中地理/双动两案0教学模式的构建[J].地理教育,2007(2).

[2]张立伟.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微[J].高考,2015,2(1):69-79.

[3]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1.

[4]纪懿芯,林媚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微[J].课程教学研究,2014,2(2):51-54.

[5]杨立宇,徐宝芳,裴亚男,白瑞敏,关海霞.高中地理学案设计与实施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8).

第二篇: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

从高中地理教学环境变化入手,利用全新教学资源,打造不同地理课堂活动,是推动高中地理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手段。文章立足高中课堂教学现状,重点分析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实践

新课程改革的快速实施,使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得到更新。在教育发展新时期,开发创新教学方法,更新地理教学模式,能激发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更能让高中地理教学发展方向发生改变。

一、改革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营造自由学习氛围,让学生轻松参与课堂学习。轻松的课堂氛围不仅能让学生积极学习,而且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教学氛围死板,会影响教学活动效果的发挥。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兴趣是学生最有力的老师。学生喜欢地理,才会积极学习地理知识,对课本内容与教师讲解感兴趣。要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教师首先要重视课堂导入环节。优化课堂开端,在一开始就激活学生思维,有利于课堂氛围轻松化。如讲解《地球的圈层结构》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层彩虹蛋糕结构分析导入。蛋糕是学生熟悉的事物,而多层彩虹蛋糕较为美观与新奇,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让学生对多层彩虹蛋糕的结构进行描述,再用蛋糕与地球圈层结构进行对比,让学生对地球圈层结构进行分析。趣味性导入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将更多个人精力放在本节课学习内容上。

二、改变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促进知识合理传递

向学生传递地理学科知识,是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传统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及地理学习水平,根据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地理知识进行教学。重视地理知识的传递固然没错,但教师要积极选择合理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地理知识体系,明确个人地理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高中地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活用地理知识,促进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本质。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本知识与生活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如讲解《城市化》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收集一些自己所在城市的老照片。课堂中利用学生寻找来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对比现在城市与多年前城市,从建筑、人口及经济水平等多个角度分析不同,了解城市化的特点。与生活相近的教学过程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有利于知识传递。

三、改革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地理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地理学习能力指学生学习与应用能力。要促进学生地理综合能力提高,就不能将教学重点单一放在课本内容上,更要引导学生了解有效的地理学习工具,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获取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地理现象与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如讲解《农业的区位选择》时,教师可以利用地图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某一农业区位的自然环境进行分析,促使学生从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提出农业区位的选择要求,让学生选择区位地址。用地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改革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学习活动

多元地理课堂活动能让高中地理课堂更充实,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改变单一课堂活动现状,是让高中地理教学满足新课改需求的实践。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对地理课堂的期待,组织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活动。开展更多实践活动,加强高中地理学习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利于地理教学创新。如讲解“绿色食品知多少”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一次社会调查活动。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活动分享他们了解的绿色食品知识并列出想知道的东西。其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下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大众对绿色食品的认知程度,以及他们想要了解的问题。将问题汇总在一起合作解决,制作实践学习报告。这样的活动不仅将课上学习与课下学习完美结合起来,而且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丰富知识。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改革,需要教师营造全新课堂氛围,丰富课堂活动,重视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思维运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更能彰显高中地理学科的魅力。创新教学模式,让地理知识更形象,便于学生记忆与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作者:刘玉国 单位:舒兰市第一中学校

参考文献:

[1]余祥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初探[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

[2]毛利琴.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理性分析与实践尝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10).

[3]李秀清.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第三篇:高中地理课堂小组学习策略

当前,将学生视为课堂学习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正逐渐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很多能够凸显这一理念的教学策略也正日趋被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出更有操作性的教学思路。高中地理学科新教材中的众多内容呈现形式也更利于学生的自主参与,笔者试图在小组学习中寻求最佳的路径。

一、精选内容,精心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分组学习更多地是为了便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合作,共同参与探究学习。但高中地理学科中有很多内容未必均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如必修I《地球的运动》内容中关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部分。因绝大部分学生缺少必要的知识积累,小组合作学习难以正常开展,部分内容应以教师集中讲授为主,可以在典型例题训练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再如《大气环境》中的气候成因分析中的原理归纳也应尽量由教师先行讲解。在选择便于小组学习内容时可以依据学生已学内容导入和设计导学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材料展示给学生一些思路指引,便于学生的思路打开。如在学习《城市空间结构》时,可以要求学生结合笔者学校所在镇的土地利用状况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各种用地的特点及空间位置原因,在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的基础之上继续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就会更好。教学设计应更为巧妙,就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问题的给出、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思考的预设和相关预案、学生所得呈现方式的选择等方面有更为充足的准备,从根源上促使教学流程的顺畅。

二、过程指引,优化课堂绩效

在参与一些课堂教学的观察中,笔者发现,部分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的明显遗憾主要是对学生个体及小组学习的过程性指引不够及时、缺乏科学性。当学生在参与小组学习时,教师绝不可以只是在讲台前等待,更多的时候要走进学生小组,参与学生们的交流,留意每一个组员在学习中的表现,对学习小组组长加以指导,对相对薄弱的学生鼓励和引领,等等。在多次有效磨合后形成相对固定且更为高效的学习小组,组员之间密切协作,相互之间能产生更多的碰撞,在小组学习中有更多发现和方法的提升。在开展合作学习的初期,可以对勇于展示自己发现的学生加以鼓励,对性格内向发言不积极、声音不响亮的学生则多强调表达要大声、大方。展示时也可让不敢积极展示自我的学生回答相对简单的问题,学生会在不断的成功中自信起来,良好的小组学习习惯也会得以形成。如在学习湘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内容时,导学案中特意安排学生合作学习我国辽中南工业发展区位条件及能够借鉴德国鲁尔区的哪些经验的讨论。在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发现后,教师对学生的思考加以整理,在多媒体课件中提供更为完整、科学的回答思路;在分析问题的思路建立后,接着展示我国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相关资料,要求学生指出煤炭资源开发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笔者发现学生的思考更加贴切了,参与度也更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也更为理想了。

三、科学评价,形成参与习惯

诚然,学生的小组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的科学、适时评价可以成为学生不断完善自我的最佳途径之一。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廉价的赞赏往往会起反作用。如在学习全球气候变化的内容时,笔者要求学生就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及措施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该部分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所接触到的众多现象密切相关,很多学生能够有感而发。在展示过程中,有学生就提出全球气候变暖不只是有危害,也有一些有利的地方,如部分地区热量可能会变得充足,等等。笔者对这种勇于表达自己独到见解的行为大加褒扬,其他同学投来的羡慕眼神更使得该生倍受鼓舞。在后期的学习中,他变得更为主动了,学习成绩出现了更多的可喜变化。小组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未必全是赞扬,也可以依据学生特点和课堂氛围等因素加以批评,而不是为保护学生自尊一味赞赏。如出现部分学生可能觉得某些内容自己已经知道或者认为课堂中部分已学知识点尚未弄清楚,对课堂中教师接下来安排的小组学习内容专注度明显降低的现象应及时指出;对探究问题浅尝辄止,不愿意深入思考的学生适当批评。当然,高中地理课堂小组学习中策略还有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细节性问题处理依然需要不断摸索和思考。如小组组员的数量不一定每堂课均是固定的,可依据教学内容的难度、学生掌握程度适当调整,在确保教学节奏和效果的情况下更好地优化学习小组的组合;再如,小组学习的时间把控,学生思考呈现方式的多元化,教师给出问题的角度应更利于学生思考,等等。高中地理课堂小组学习对教师其实提出的要求层级更高,教师也应不断完善自我教学素养。可以想方设法从教育教学刊物、专著中汲取营养,也可在参与本组其他教师或其他学科的课堂观察中寻找他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闪光点加以学习,在存在的不足中反思自我。总之,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才能真正让小组学习这种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大放异彩,营造出真学课堂,收获课堂高效。

作者:沈小新 单位:江苏省?茶高级中学

第四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作为一线地理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本文中,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研究的方法,探究了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希望这些新的教学方法能为高中地理的教学提供一些思路,对提升授课的质量有所帮助。

一、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贯彻新课改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思潮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学校的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比如高中生的思想趋于社会化,呈现出一定的功利性,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不再那么高涨,而是有更多的思考;教学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教学媒介也丰富多样,学生对知识也是选择性地学习和记忆,课堂不再由教师主导,学生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动起来;有效的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精心“教”和学生的有心“学”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就很难提升;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认真学习也不可能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所以要想提升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必须抓好“教”与“学”这两个方面,具体来讲就是要想方设法地提升高中地理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教学能力,认真地落实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实现课堂的回归,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自主性。如在学习《资源及生态保护》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总结目前我国和世界的资源状况以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情况,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去搜索资料,进而促进课堂的学习,提升他们的接受能力。其次,针对高中地理的教学来说,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除了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外,还需要备学情,了解学生的心理,并巧妙地运用学情信息整合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学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时候,给学生播放有关汶川地震的视频,让学生分析汶川地震发生的原因,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还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做到活学活用和学以致用,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与时俱进,巧用信息技术授课,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高中生很难关注不感兴趣的问题,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的爱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教学活动。多媒体等电教化的设备集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全方位地给予学生多角度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利用多媒体可以将教学所需的文字、数据、图像以及声音等有机地融为一体,制作成直观的教学课件,并根据课堂教学过程适时地调整内容,从多个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和掌握度。对于这一点,许多软件也可以为我们所用,如CAI课件,Authorware、Flash、Powerpoint及“课件大师”等。这些软件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还可以节约时间。将这些软件进行整合优化,再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给学生,我们所预期的教学效果也就实现了。如在学习《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网络上下载一些有关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感受到我国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而对可持续发展有深入的反思和了解。当然,利用多媒体虽然有诸多益处,但是作为一项辅助工具而言,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时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它,而应该合理地使用。

三、开展分层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高中生在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生活经验、智力发育、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反映在他们的学习上就是学习成绩参差不齐、高低有别,针对这种情况,高中地理教师一定要明白,既然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仍采取整齐划一的节奏进行授课的话,那么是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必然会导致马太效应的产生。为此,要想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必须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师弄清楚学生存在的差异,有效地划分学生之间的层次,实现层次化的梯度教学。需要注意的是,高中地理课堂的分层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把学生按照成绩划分,而是要通过整合教学内容的变化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环境和条件等因素,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教学目标开展梯度化的教学,在此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了尊重和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总而言之,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发展的困境,应该要找到症结所在,并对症下药。对于教师而言,要从思想上重视地理学科教学,扭转以往的教学误区,同时提升自身的素质;对于学生而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只有这样从“教”和“学”两个层面去改变,才能提升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作者:曹小军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中学

第五篇: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合作学习策略分析

【摘要】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地理逐渐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培养学生课堂合作学习也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相互鼓励,相互促进,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自身能力也得到提高。本文对高中地理课堂合作学习方法进行探索,以总结有利于高中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高中地理;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在新课标改革后逐渐成为知识吸收的主要渠道,学生通过互帮互助的方法使互相之间的知识缺陷得到及时填补。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往往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学习,制定详细的分工合作,这比一个人的学习摸索更加有效,在高中地理学习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能更好实现知识的积累与理解,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吸收更加迅速。

一、高中地理课堂合作学习的概念及意义

课堂合作学习是指在学习时采取分工合作或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进行知识学习方法,这是新课标改革后实施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通过互帮互助的方法接受知识,往往能让学生产生新的知识概念,因为每个人的思维习惯和理解事物的方法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见解接收知识,将自己的理解反馈给其他同学,引发知识的碰撞,通常都会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相互提高。合作学习对于高中地理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就比如高中地理湘教版“自然灾害与我们”一节中,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将小组的答案进行汇总,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充分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危害性,这种分类讨论的方式能使知识得到最大程度的分享。湘教版高中地理知识点广泛,涉及面大,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组成一套完整的知识链,在实际学习中,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能让学生尽快的摸清整个高中地理之间的关系,对地理成绩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二、高中地理课堂有效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建立课堂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通过小组之间的学习成果来反映,所以,在进行课堂学习时,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在进行分组时教师要精心安排,不是随意的将学生聚在一起,这样能保证小组的学习效果最大化。对于小组人数的分配,一般以4到6人为最佳人数,并且课桌之间的距离保证同学之间的对话清晰,能进行面对面进行交流,在进行课堂讨论时,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由讨论,然后推荐一人总结讨论结果,向学生和老师阐述本组讨论的结果,这样既保证讨论结果的有效性,又能使课堂气氛不至于太哄乱。

2.课堂小组组建原则的科学化。

在课堂讨论分组时,不免发生各种纪律缺失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严格把控课堂纪律,防止分组时造成过大的动静,小组队员之间的分组工作整合学生与老师的观点,将分组名单书写于黑板上,学生进行有序的分组,并且同一组内学生的综合水平要有分层,不能将几个优秀的分为一组,或者几个相对落后的分成一组,要尽量保证小组之间差异平衡,这样的分组能促进小组内学生的优势互补,保证小组之间整体水平相当,为学生创作有效的合作学习氛围。

3.教师针对合作学习提出的问题要明确。

合作学习的关键就是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讨论,优势互补,使组员之间尽量达到平衡,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将讨论功能发挥到最大,提出的问题要明确,有了确定的目标,学生在小组内的分工就很明确,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问题的设定一般是具有情景性、启发性和层次性,并且比较容易理解,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而且问题的设定是实例可以考究的,答案不是统一的,而是广泛的,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同时在设计问题时可以加些有趣的内容或文字,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相互之间的分工协作更紧密。例如在高中地理湘教版“水循环和洋流”的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讨论:“郑和下西洋时,第一次起航是夏季,返航是秋季,而后来的六次都在冬季出发,在夏季的时候返航,为什么郑和要这样选择起航和返航时间呢?”这个问题牵扯着历史和地理两方面的知识,并且这种有趣的现象也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在分组讨论时,可以安排1-2个人查阅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资料,其他的人可以通过地理进行分析,然后将提炼出的观点进行整合,得出结论:郑和在第一次下西洋的时候,由于对航线不熟悉以及对西洋的海面环境不了解,因此选择了夏季起航秋季返航,而第一次返航后,郑和发现夏季是西洋逆流,如果选择冬季的时候起航,就可以利用顺季风和顺流洋流,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于是后面六次郑和都是选择在冬季起航夏季返航。最后再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探讨,分析出更加深层次的结论:在冬季,我国东部常刮北风,陆地沿岸形成由北向南的沿岸流,而在北印度洋,冬季的时候常刮东北季风,洋流的方向为逆时针,因此,在冬季出发比较好。

三、结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通过分组讨论,互帮互助,优势互补的方式,使学生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达到知识吸收的最大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灵活使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作者:牟恩智 单位: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

参考文献:

[1]刘立超.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课堂合作学习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张晓芳.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策略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王娟.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