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研究(9篇)

高中地理教学研究(9篇)

第一篇:高中地理教学地理比较法研究

一、地理比较法的优点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一门学科充满兴趣,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这门学科的学习当中,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地理比较法的应用恰恰满足了这种要求,老师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对一个知识点充满好奇,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地理的世界。

2.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点

人们都会对强调的事情、做出对比的事情记忆深刻。比较法则是通过两个事物的对比,寻找他们之间的相似处与不同点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记住知识,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应用比较法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老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老师通过比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产生好奇心,让学生有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在这样的熏陶下,学生即便没有老师的监督管理,也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只有学生自己想学习,学习效率才会达到最高。

二、地理比较法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应用的方法

在地理教学中,老师应用地理比较法,为学生讲解书本时要注意应用的方法。比如在学习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时候,由于参考物不同,地球的旋转方向、旋转速度也不同。以地轴为参考系的时候,地球是在围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圈的时间为24小时;以太阳为参考系的时候,地球在公转,公转一圈的时间为365天。对两者进行比较,学生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地球的公转与自转具有相同的方向,而且都有固定的周期,但是由于参考系的不同,周期长度不同。这样的比较可以使学生清楚地掌握知识点,不会混淆,对于知识点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2.应用的策略

地理比较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也不是盲目的,它是讲求策略的。比较法可以细分为很多种:类比法、借比法、自比法、图表直观比较法、综合比较法等,对于不同的知识点,不同的案例应用不同的比较法,教学效果是不同的。比如说类比法,这是在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是同类事物相比较的方法。借比法则是把难以想象、抽象的事物用人们所熟知的事物来比较的一种方法。自比法是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的比较。图表直观比较法是利用课本中的曲线图、折线图等图表,直观地对现象进行比较。而综合比较法就是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地理综合要素进行比较,这类比较一般要素较多,比较复杂。例如,比较中国不同地区地形的时候,利用类比法可以直观地让学生理解不同地区地形的变化程度。而在学习季风环流的时候,使用图表直观法,直接利用课本上给的季风环流图是比较简便的方法。所以在讲解不同知识点的时候要学会应用不同的比较方法。

三、地理比较法在教学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比较法要与其他地理逻辑方法结合使用

我们都知道,不管多么完美的教学方法都有它自身的缺陷,比较法也不例外。比较法是老师通过做对比,让学生发现两种被比较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它与分析法、归纳法等组成一套完美的体系,在比较之后我们需要进行分析归纳,这样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所以在使用比较法的过程中一定要与其他方法结合才能到达最好的效果。

2.注重学生对方法的掌握

比较法不仅是老师的一种教学手段,还应该是学生学习、提升自己学习效率的一种方法。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传授学生比较法,让学生自己掌握,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时候也会高效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还是非常广泛的,虽然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相信老师一定会摸索出更好的解决方法,使得比较法越来越完美,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纪娜娜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第三中学

第二篇:高中地理教学微学习研究

一、微学习的概念与内涵

微学习,又称微型学习,它是一种面向全民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全新学习方式。它充分利用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使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选择、获取、加工并利用各种微小的学习内容组块满足学习需求,同时学习者也能够与辅导者或其他学习者以多种方式互动和交流。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形态,它已经扩展到学校教育等领域。微学习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我们能够方便及时地处理较小的学习单元以及时间较短的学习活动,同时学生也能与老师或其他学习者进行互动和交流。微学习并不是对我们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挑战与否定,恰恰相反,它是对传统教学的辅助与补充。它具有以下特点:学习单元小、学习时间短、学习内容“量身定制”。

二、微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1.微博学习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用户在其平台上可以获得、传播、分享信息,还可以通过电脑、手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简单易用,利用其进行微学习,不存在任何的技术障碍;微博即时和接收信息,使得微学习者的收发渠道更加多样化;微博消息内容碎片化契合了微学习的内容微型化;微博交互方式新颖,互动性极强,能够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参与热情。因此,微博是适合承载微学习的平台之一。

(1)学习内容。

老师可以将精简的学习材料(文字、图片、动态图、视频)在微博上,继而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阅读之后,对于简单易懂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收藏”和“转发”的形式将知识点进行管理,对于理解困难和存在疑问的知识点则可以通过“评论”老师相关微博内容或通过在微博上给老师发“私信”的方式解答疑惑。

(2)话题效应。

老师和学生也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地理内容发起话题,在消息中输入“#话题标题#”,便可就某个地理问题、热点等发起话题,并可邀请对地理感兴趣的其他学习者参与讨论研究,方便快捷地聚集地理教学资源。

(3)建立微博群。

老师和学生可以打开微群页面上方的搜索框,输入“地理”找到与之相关的微群,选择加入。另外,也可以通过“创建微群”把具有相同兴趣、相同动机或者相近知识准备的学习者聚拢在一起,让志趣相投的学习者在相互尊重与互信的基础上,通过微群平台,以微博的形式更加方便、集中地进行交流。

2.微信学习

微信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群聊,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适合大部分智能手机。目前,微信还没有被正式引入教育领域,但是微信的使用主体是学生这一事实使得微信走入高中地理教学成为可能。

(1)建立微信群组。

老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预习之后直接在微信群里予以反馈,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到在新内容学习中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根据学生的反馈并围绕教学内容设置学习重点、难点。另外,在课后的学习中,老师或学生也可在群组中将地理知识点和相关地理话题在微信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在微信中设置的话题,带着问题,从课文中发现重难点,然后在上课时提出难点,教师可以辅导解决,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完成教学。

(2)通过微信公共平台推送学习资料。

老师创建微信公共账号,班上的学生在手机终端订阅该账号后就可以收到该账号发出的消息。学生发送特定词条就可以查阅相关内容。例如:老师发送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学生回复1,可以查看地球公转及其特点;学生回复2,可以查看地球自转及其特点等。这种学习形式使学生真正实现查缺补漏。

3.应用程序(App)学习

App应用在地理学习中,也有它独特的优势:实用性强、操作简单、互动性强、更新信息速度快。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App软件,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多角度呈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1)SolarWalk(太阳系漫步)。

此款软件可以自由查看“星系视图”卫星图,还可以按照不同的地理位置查看可以观察到的太阳系方位。在三维模型中的太阳系漫游应用程式是完全与真实太阳系相同的。与其他天文应用系统相比,太阳系漫游具有非常美丽和平稳的图形和动画。学生通过经常利用太阳系漫游互动学习进而更了解宇宙。教师在讲解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时应用此软件,使学生很好地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宇宙中各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太阳系漫步对于刚接触高一自然地理的学生来说,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建立空间宇宙观念,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Meteosphere(全球天气动画)。

与其他普通的天气应用程序相比,Meteosphere是一个可以触摸的天气,它以高清的动画、视频等方式来提供世界各地的天气报道,可以把所有天气报道动画都投影到一个动态的地球上,这样就可以放大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大洲,可以将地球朝任意方向转动,同时可以根据预测,观察未来48小时内的天气变化,包括白天和夜间天气的实时变换、多云和降水区域的运动轨迹。教师在讲解必修1第二单元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等相关知识点时应用该软件,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气旋”“气压中心”等概念,继而对真实的大气运动数据进行分析,加深现实状态下对天气系统的了解。

(3)地图木拼。

这是一款中国地理拼图游戏,用木质拼块拼出一幅完整的中国版图。通过拼图,让学生了解中国34个行政区的位置和形状、省会、首府、简称、面积、人口、风景名胜、标志建筑、风土人情、动植物,充分地体现了寓教于乐的宗旨。除了上述三种App外,BarefootWorldAtlas(赤脚世界地图)、Backintime(时光倒流)、月球探秘等都可以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和微学习相结合是实现高中地理素质教育的新途径,能够进一步改进和丰富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等的不足。微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价值巨大,需要社会、老师、学生共同努力挖掘。

作者:黄琳 常杰 胡燕晓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第三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方法探讨

一、高中地理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1.教学体制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还是应试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家长都特别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策略,导致高中地理教学效率不高。高中是学生一生当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学生面临着高考,在应试教育体制的背景下,高考仍被人们视为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甚至部分家长会将高考视作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迫于种种压力,教师只是一味注重学生的练习,想尽各种办法来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增大学生的习题量。在他们看来,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要想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效率,就要加大学生的地理习题练习量。所以,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迷失了方向,甚至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2.教师教学方法

导致高中地理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二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设计得不够详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够恰当又或者只是重复单调地利用相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进行课堂提问设计时,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只是大概设计在课堂上什么时候进行课堂提问,提问的问题是什么,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却没有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猜测,然后再更好地设计下一个问题,加强问题之间的联系。还有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学生互动的方式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进行设计的,而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导致学生在互动课堂上的积极性不高,从而无法很好地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效率。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包括所设计的教案不够详细,导致教案在课堂上无法很好地展现出来。

3.学生自身

在高中学习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但是还有大部分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特点认识不足,导致自己在学习地理时方法不对,学习效率也无法得到提高。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效率不高的原因除了学习方法不对外,还有就是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态度不端正。部分学生会认为学习地理就是在学习如何认路,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学习地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路,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惠赠,从而更好地认识地球,了解地球带给我们的一切。

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办法

1.加强对我国教育体制的适应

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在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学生就要去适应这个大环境、大背景,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比如,针对不想学习的学生,要想办法提高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因为即使你不想学,家长和老师也会逼着你去学习,与其被别人逼着去学习,倒不如自己主动地学习,这样还能提高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感,降低自己对学习的反感度。还有另外一个办法,因为大部分说“不想学”的学生是不想被家长和老师逼着学,因此我们要让他们改变自己的想法,我们是为自己而学,而不是为家长学,不是为老师学,更不是为了高考而学,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不是属于家长的,也不是属于国家的,高考只是考验我们在这个阶段中的知识丰富程度。如果学生能够改变自己对学习的想法,我相信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将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对于部分想学却学不好的学生来说,他们就要面对补习班、加强班,所以他们的学习压力是非常大的,从而导致他们对于学习无从下手,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来进行学习。所以这部分学生就要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并且帮助自己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从而让自己更好地适应应试教育体制的大环境。

2.完善教学方法

(1)加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是一门有趣的课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老师就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具体的设计如下:首先,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大概的文字讲解,然后在讲解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播放相应的图片,比如从北极和南极上空俯视地球的图片。等到全部都讲解完毕后,老师就要再次对学生进行知识巩固,这样老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播放关于地球运动的视频,这些视频可以事先在网上下载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可以加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2)完善教学设计,将教学设计详细化

导致高中地理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包括教师所设计的教案不够详细,从而无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以至于无法提高学生的地理水平。所以要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老师就要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将自己的教学设计详细化。比如,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老师就要将自己的问题详细化以及将学生的可能回答想出来,并且根据学生的可能回答来设计下一个问题。具体的设计如下(以“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为例):首先,在导入课堂上,老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还记得2008年的汶川地震吗?这场地震给我国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害!那么我们生活中比较常遇到的灾害有什么?”假设同学回答“地震”,老师就可以再设计这样的问题:“那么你有经历过地震吗?又或者是你记忆最深刻的地震是哪一场?地震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灾害?那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能将伤害降到最低?”假设同学回答“火山爆发”,老师就可以再设计这样的问题:“火山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你知道哪几个国家是火山爆发的频发区吗?火山爆发到底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通过将问题详细化,可以有效地确保老师在课堂上不会出现冷场的现象,而且也能有效地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地理水平。

(3)加强生活化教学

地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生活化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地理水平。具体的设计如下:(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为例)首先,在课堂导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一些生活的例子来进行导入,例如:“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年的气温是越来越高了,就像夏天那样,跟小时候比较一下,是不是现在的夏天比较炎热一点?”通过这些问题来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我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然后在讲解原因的时候也可以借助这些生活例子,比如:“同学们,你们家里买汽车了吗?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的汽车是越来越多了?但是你们知不知道汽车所排放的尾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汽车所排放的尾气正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周末出外玩的时候,我还是建议你们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是骑自行车,从而减少汽车使用的频率,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从而减慢全球变暖的节奏。”通过借助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使教师的讲解更加贴近生活,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提高教学效率。

3.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中,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学习效率,老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制订符合自己学习情况的学习计划。比如,学生可以制订这样的学习计划:(以“地壳的物质组成以及物质循环”为例)首先,确定学习目标,目标是充分了解地壳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能够熟练地说出地壳的结构、组成物质,并且能够了解各种物质之间是如何循环的。其次,在预习的时候,可以通过描画思维导图将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的内容串联起来,方便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并且在描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将自己在预习当中不懂的内容圈画出来。第三,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从而更好地解决自己在预习过程中不懂的问题,如果在课堂上没有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那么在课后也应该向老师请教。最后,学习完毕后合上书本,凭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再次描画“地壳的物质组成以及物质循环”的思维导图,从而对本次学习进行总结和巩固。通过制订这样具体可行的计划,就可以很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提高自己的地理水平。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先对导致高中地理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再根据这些原因来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进一步完善高中地理教学,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地理水平。

作者:孔凡明 单位:浙江省海盐市第二高级中学

第四篇: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

一、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及时发现学生地理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后作业是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的关键,然而传统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并没有重视课后作业的处理,仅仅停留在找错、改错等表面层次,并没有充分发挥课后作业的价值。教师应将课后作业视为一种教学“资源”,应深入挖掘其教学功能。比如在讲解“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时,很多学生对于热力环流方向;比较近地面冷热变化后,气压在垂直方向的高低等问题理解不了,频繁出错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先利用Flash动画讲解相关内容,在近地面设定“热—冷—热”三个点,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画图,同时在图中还要标出气流流动的方向、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等压线,要求显示其弯曲状况,要求学生把画图的过程按步骤标出序号。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学生犯了哪些比较典型的错误,并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出错点,共同纠正错误。最后教师再“换汤不换药”,就相同的知识点将题目变通一下,再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突破重难点,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著名学者胡适说过:“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凝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科学理论的发现始于问题。真正的问题应该是教师创设一种疑难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围绕问题而组织起来。提问是各种课堂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就应注意课堂提问环节的有效性。教师在每堂课前应吃透地理教材,充分掌握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基础知识设计几个针对性的,值得深入探究的地理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比如在讲授“世界人口分布”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在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时很容易发现北美洲和欧洲的东部地区人口比较密集,这时候老师就可以提问这些地区为什么会是人口密集区域,人口的密集会带来什么影响,这样学生就不会只把信息停留在人口的分布状况这一表面现象上,可以把人口密集和相关的地理信息有机联系起来。这样简单的几个问题非常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整合、利用,从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这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在校学习要为今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这个基础既需要一些必要的事实和结论方面的知识,更需要具有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深入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转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使自己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自觉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而教师应该做好组织者、领导者的角色,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比如在课堂导入设计环节,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课程导入模式,可以以一个课堂小游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作为课程导入序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教师应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生活,让学生能够审时度势,自觉将地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关心国家建设和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比如在讲解与“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实际进行探究、调查,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为我国工农业创造的契机。通过活动,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领域和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观念。

四、总结

综上所述,新课改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高中地理创新教学是现阶段高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断创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育保持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积极有效地提高了地理教学的整体质量,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完晶 单位: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学

第五篇:乡土地理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运用

一、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分析探究能力

乡土地域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精心选题,合理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与探究能力。高中地理中既有自然地理内容,也包含人文地理内容。但是,当前地理课本中的案例资料涉及范围极广,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材料较多。学生对其缺乏感知,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收获最佳效果。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把握程度。在阐释具体的原理时,教师可以运用当地的报刊资料、图片、录像等作为案例,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例如,在教授“旅游资源”专题时,教师可以列举身边的著名旅游资源,展开具体分析。在教授“交通运输布局”相关知识时,则可以在教材案例的基础上,为学生补充当地的公路、铁路、飞机场布局与投入使用情况,引导学生观察交通布局给周边带来的变化,论证交通条件对城市的影响。这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分析与探究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有效掌握所学知识与规律。

二、参与社会实践,提升理解运用能力

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对于家乡环境拥有特殊的情感,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调查探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相关知识,有利于达成学习目标。学生在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获得对社会的了解,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与历史发展情况,形成对家乡的深入认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与理解运用能力。例如,在讲解“城市化”相关问题时,教师可以采取对比法进行教学,即将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进行对照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然后走出课堂,在知识的引导下感知家乡的城市化进程,获得对于抽象知识的深入体会。在讲授“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对所在地的矿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矿区的区位因素,了解其发展或衰落的原因。

三、重视探究学习,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乡土地理资源分布范围广,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探究性学习对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对于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倡导发展乡土地理,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依据兴趣爱好结成小组,通过自主选题开展乡土调研。例如,环境保护小组、城市规划小组、旅游资源小组、气候气象小组等,指导学生透过地理原理发现地理问题的本质。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参与热情。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成为一个重要的引路人,及时发现学生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改进调查方案,有重点地搜集相关资料。在资料的分析与解决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资料筛选与分析判断能力,形成对于调查内容的科学认识。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针对自己的调查内容进行案例编写,依据所学知识,在合理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成熟的地理案例。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将乡土地理引入高中地理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加深学生对于家乡的了解与热爱。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引入乡土案例,提升其分析探究能力;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实践,提升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重视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形成对于知识的系统化认知,提升其解决问题能力。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实现知识的消化与吸收。

作者:冯称 单位:江苏省阜宁中学左涤江校区

第六篇:高中地理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感到疲劳和枯燥,导致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教学法,则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制作地理教学课件,并通过信息的图像、视频、音频和动画等优势,使呆板的、单调的地理教材内容更具体化和形象化,如此一来,就给学生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不仅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还使他们对地理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进而他们就会积极地、主动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探索,这就相应地提高了高中地理教学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情境探究,并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化静为动,为学生充分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使之成为学生愿意学习的工具。此外,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最根本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亲身发现并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通过自己的思维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在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给学生观看课件展示,而这些课件往往是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制作的,学生也只会是沿着设定的路线进行学习,他们缺乏独立思考和观察的过程,容易产生“老师讲的就是正确的”错觉,这种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势必会使学生对知识理解产生片面性和肤浅性,使学生很难形成思维能力,导致他们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反之,教师引导学生对教学资料进行信息的检索、归纳、分析和处理,在此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错误并进行纠正,有时可能要反复多次才能获得正确的地理知识。但此过程不仅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对地理知识进行了有效学习,还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海水运动》时,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而学生的主体性却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若教师在讲解之前,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一幅地球上存在的行星风系图,再将世界大洋中主要的风海流分布图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就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三、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亲手制作某些地理表格或图形等,并通过讲解、演示等加深他们的印象,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能让学生以愉快的、探索的好奇心理投入到地理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还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并使他们对地理知识产生极大的求知欲和兴奋度,进而激发他们的思维、想象空间,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此来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对信息教学的积极创造性,进而才能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地对信息技术进行更全面和深层次的了解与掌握,以此来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不应该只体现在播放教学资料上,而是要及时地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潜力进行充分的挖掘,并将信息教学法进行更深度、更广度的拓展和丰富,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从而有效地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的最终教学目标。

作者:杜圣学 单位: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

第七篇:高中地理教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办法

一、创设问题氛围,激发提问动机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缺乏提问的氛围是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根源之一。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早已习惯了教师的自问自答,依赖性也越发大了,即便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也懒得思考,坐等答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问题氛围,让学生想问、敢问、愿问。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创设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壮胆”,让他们敢问。在课堂上提出具有启发性、难度适宜的问题,既要有挑战性,又要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提问,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给予详细的解答或者没有恰当的评论,都会影响学生潜在的问题意识发挥应有的价值。因此,对于那些勇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恰当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获得成功的满足,为他们树立自信,提高成就感。

二、开展探究学习,激发问题意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求学生尝试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从学生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就成为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所在。在地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就是要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思路让学生探究,方法让学生寻找,结论让学生检验。期间,教师应注重引入开放性的问题,创设具有启发性的情境,着眼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地理探究学习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并学会用地理思维分析并解决问题。

三、培养提问习惯,提高提问效率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能活跃氛围,启发思维,激发兴趣,集中精力,提高参与度,增强主动性,让全班学生都陷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状态中,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要想培养学生的爱问习惯,教师必须在日常的课堂上,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并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即便是最为浅显的问题,也应耐心地给予回答,慢慢地让学生养成提问习惯。之后,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提高学生提问的有效性。

作者:尹强 单位:青海省海西州茫崖行委中学

第八篇: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路探析

一、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思路的问题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是以高考成绩来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围绕着考试展开一切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当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教学以分数为考量标准,不是将学生作为根本,不是教学生取得成就、获得益处的方法。其次,没有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比如多媒体教学,而是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手法。最后,教学内容没有结合生活中的地理特征、现象,教学内容只局限于传统课本。

二、新课改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思路探索

1.建立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需要主观努力积极工作,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创造和谐友好的课堂气氛。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体谅在学习地理时他们的难处,做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贴心人。在学习上,尊重学生自己的思想,在学生答错问题时,要因势利导,给予启发,而训斥挖苦或者讽刺学生会严重损害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以及求知欲。如果学生答对了,更应该给予鼓励、肯定与表扬,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2.创造开放的教学环境

开放式教学环境打破了教学场地的限制,不像传统的地理教学只将教室作为唯一的教学场所。教师应该从教室走到名胜古迹、博物馆、课外营地等场所中去。教师再通过一个个开放性问答进行课堂设疑,再到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新课改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思路带来的优势。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教会学生团队协作、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3.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应该太明显,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过程、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自动探索教师提供的丰富素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如小组学习、独立学习进行学习。

三、总结

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不断地更新,在新课改下,用新的方法与理念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将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认识世界。

作者:尹相君 单位:长白山第二高级中学

第九篇:同课异构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研究

一、“同课异构”教学核心

“因材施教”作为同课异构教学的核心内容,能有效帮助教师进一步深入对教案的分析与研究,使其更好地理解、掌握教材;促使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提高教学质量,认清与其他教师间的差距,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同时教师能在其中学到各式各样的教学形式与方案。当教师对教学内容完全掌握后,再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育教学。“同课异构”作为教师教学方式优化改革的基本措施与保障,为教学质量创造前提条件。

二、“同课异构”开展实验教学的作用

由于高中地理课程中部分教材内容所描述的地理现象存在较抽象、空间跨度较大的基本特征,因此在教学中单纯依靠教师单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现阶段,许多教师为了改变教育资源缺失这一现状,纷纷采用地理实验的方式增强学生独立操作与自主思考能力,实验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素质培养。例如在教学自然灾害的检测与防御这一章节时,可以设计一个小型实验,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明白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这种实验能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同课异构”教学方式

(一)纵向的“同课异构”

1.多人同一课题形式

所谓多人同一课题教学模式一般是指多位教师围绕同一课题,针对同一内容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例如:在确定把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这一课时内容作为教学主题后,各任课教师集体备课,备课工作完成后先选取一位教师代表进行实际授课操作,其他教师务必参与课堂,互相借鉴、学习;接着教师根据对上一位教师课程内容的学习进行教案的优化与修改,再投入实践。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协作,同时有利于教学方案内容、形式的丰富。

2.同一人同一课题形式

同一人同一课题教学形式是指同一教师不断对相同内容课题进行教学与研究。例如:在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章节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一次次的实践不断对教学方案进行完善,进而优化教学内容设计与策略等部分,以此实现高中地理教学课堂的高质量、高效率,为提高学生地理成绩创造有利条件。另外,这一教学形式往往被许多教师放在公开课上使用,并根据个别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水平调整教学方案设计,最大限度提高教师教学执行力,为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创造基础前提。

(二)横向的“同课异构”

横向“同课异构”教学模式与纵向“同课异构”中的多人同一课题形式区别在于该教学方式是指两位或两位以上的高中地理教师围绕相同课题,相同教学内容进行独立备课与独立教学的过程。这一教学形式更能体现出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态度与风格,每一位教师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对待教材的理解与解读存在一定差异,展现不同教师自我风格,应对专业教材能力,制定备课方案能力与教学课堂氛围把握能力等。同时,由于该教学形式的特殊性与个性化,通常被应用于区级以上教师教研活动之中,通常相关部门会在一定区域内选取部分学校将各学校地理老师教学模式进行整体集合比较与评价,实行这一方案的主要目的在于挖掘教师的最大潜能,加强各教师间的交流,提高协作水平,实现取长补短。

四、结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采用“同课异构”模式,并结合学生成绩与操作能力,从实际出发,不断在学习中累计经验,在失败中不断总结进步。这种教学模式能从根本上摆脱早前较形式化的教学方针,更注重实际,具有真实性与朴实性的特征。同时,“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运用对教师工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该模式的根本原则是为提高各教师实际课堂教学能力。通过对“同课异构”的实践,获得教学教材之中提及与没有涉及的相关知识。例如“如何教学”、“如何教学好”等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实践细化到具体教学措施与方针,包含详细的教学策略,有效彰显每一位教师个性化且特有的教学方式与教学风格,突出个人魅力,在教育界存在一定的应用价值与发展空间。

作者:安志武 单位: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