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浅谈

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浅谈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包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四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教学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并且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地理知识实践应用能力等素养的发展。但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当今时代,教学理论知识并不是地理教学的全部。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需要以教材内容的教学为基础,通过引入课外案例、设置综合题型、组织实践活动等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地理实践能力、人地协调观念、综合思维品质。

1引入现实生活案例,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核心素养中的重点,也是当前国家发展强调的内容。要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就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使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能够具有良好的发展眼光。在现实生活中,人地协调与不协调的案例比比皆是,教师可以在相应的单元教学过程中引入好的或者坏的案例,通过理论与现实的验证或者对比,让学生意识到人地协调的重要性,并且使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得到发展。以《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为例,教师可以将选择一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从案例变化中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以教材中人类对土地和森林资源的破坏为例,教师引入一个变化的案例“公路”。一开始,许多学生认为的高速公路对环境的破坏只停留在公路占据了自然土地上,并没有想到公路与各类环境问题之间的联系。那么教师便可以搜集以下资料。第一,野生动物穿越公路丧生资料;第二,公路施工图以及教师绘制的地面土壤结构被破坏示意图;第三,公路在晴天吸收热量进而是温度升高产生热岛效应的示意图。在教学中,教师将这些资源展示给学生,然后对学生提问:这些分别预示着哪些环境问题呢?而且,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能够注意到的,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尝试列举更多案例。在思考后,学生1回答:不提穿过野外的公路,即使在城市的道路上,我都见过好多次上马路上出现被压扁的老鼠、小鸟、小猫尸体。这就导致城市中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学生2:从资料三中可以体现出公路会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属于生活环境问题。随后,教师再向学生展示“野生动物通道”这一案例,以此让学生对“人地协调”有更深的认识。通过引入案例并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环境问题、人地之间的矛盾有更深的认知。

2组织课堂思辨活动,培养综合性思维能力

综合思维能力是一种较为抽象地理核心素养,具体指动态、全面、系统认知地理现象与地理事物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对学生而言,这一素养是较难发展的。因为要发展这一素养,学生们就需要对所学过的地理知识有系统性、全面的认知与记忆。但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地理是一门拥有大量需要重复记忆、学习知识的学科。所以,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完新的知识之后,可以组织开展课堂辩论活动,即引导学生们充分活跃彼此的大脑,以互补的思维能力对案例进行评价,然后对彼此的评价进行补充,以此培养学生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在《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这一节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学习、梳理本课时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题目,然后让学生思考问题答案,并进行互助补充。比如,教师展示以下问题:(1)列举古代与现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工业生产的活动,分析其原因。(2)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总是负面的吗?列举案例并分析。(3)影响人地关系演变有哪些主要因素。这三个问题中都与教材内容相关,且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学生们可以依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回答。比如,对第二个问题,学生们会进行不同方向的思考,并且会对彼此的思考内容进行不断的补充。例如,学生1: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总是负面的,以游牧民族的生活来说,他们的游牧行为带动了不同地区间动植物的交流。学生2:但他们的游牧行为也促成了草原的荒漠化。学生3:你的这种说法是不严谨的,促成沙漠化的原因有很多,如我国陕西等地域的荒漠化,大家认为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植被的破坏,但结合古今气候的变迁而言,降水量的变化也是促使地域荒漠化的原因之一,即我国北方的相关地区是在植被被人类砍伐和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下,最终才变成如今荒漠化的状况。在网络上可以搜集到相应的科研新闻报道。在交流之中,学生们会不自觉地产生比较的心思,进而在教材、脑海中寻找更多方面能够支持自己论点或者更新的论点。如此,学生们便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

3创设对比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力

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区域教学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而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也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之一。高中地理中的区域包含多种含义,包括文化上的区域认知,地理上的区域认知,不同的含义可以在不同章节中明显体现出来。教师在地理课堂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所教学的内容创设对比教学情景,让学生了解文化、地貌等方面的差异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以此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以《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的教学为例,在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列举所知道的自然灾害类型,然后再结合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思考,即结合所掌握的对国家地形、气候,世界地形、气候的认知,分析不同区域所生活的人所要防范的自然灾害类型,并且将分析内容拓展到自然灾害对不同区域人类生活、文化、习俗的影响。在教师提问之后,学生们依据问题的先后顺序进行回答,而教师则根据学生们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板书。首先,学生们结合教材内容对自然灾害进行快速整理,并将自然灾害进行国内存在和国外存在(发生频率)的形式进行划分。比如,火山喷发和龙卷风这两种自然灾害在国内出现频率较低。然后,学生开始结合具体的自然灾害进行分析。以地震为例,学生们列举了两个熟知的地震带,第一是国内的四川,第二是日本。对于四川,学生们认为地震这一灾害对该区域影响最大的是建筑,即在08年特大地震之后,四川地区的建筑要求更加侧重抗震。此外,还有学生结合网络调查,认为地震的存在还促使了部分四川居民外迁至其他省份。在分析自然灾害对四川的影响时,部分学生请教师在网络上搜集日本与地震有关的消息,如建筑风格、文化等,以此进行影响的对比。通过彼此补充、请教师引入日本资料,学生们能够对区域认知、区域对比、区域差异有较强的认知。

4设计多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高中地理教学中较难培养的一种地理素养,因为对大部分学生、家长甚至教师而言,提升学生的地理应试能力是重中之重,而实践力与学生的笔试成绩关联较远。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教师就应当考虑到学生升学这一现实国情,将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分配在校园与家庭两个方面。在校园方面,教师可以尽可能结合理论知识开展实践活动;在家庭方面,教师可以指引家长结合日常的活动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实践。如此,教师可以得到学生与家长的支持,有效开展培养学生实践力的活动。

4.1组织校园实践活动,培养地理实践能力。在校园中,教师组织的实践活动应当尽量与理论知识与技能相联系,以此增加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并且降低来自学校、家长的阻力。比如,在《自然灾害》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在最近的一个大雨天之后,引导学生开展校园“灾害”观察分析活动。即教师布置观察任务,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观察并记录降雨(在网络上查询雨量)之后校园内容易出现积水的区域、积水的深度、积水消失速度,并观察校园中那些地区在雨停之后会快速变干,以及哪些区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会变得干燥。这样的实践活动并不会占用学生多少学习时间,因此不会受到多大阻力。在活动开展之后,虽然学生们一开始会将实践活动当成一个趣味的游戏,但他们依旧会积极记录所要记录的东西,比如部分操场区域是容易积水的区域,再如男生宿舍楼之前的积水可能达到4cm。在学生们整理完自己的初步观察报告之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将这些内容与学过的理论知识联系在一起。教师:校园中的积水可以视作是洪涝灾害产生的缩影,那么结合所记录的表格,尝试分析不同地区积水的原因,然后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开始对校园的地形、排水系统进行分析,并联想到城市的地形、排水系统,进而对自然灾害的产生与治理有了更深的理解。活动之后,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4.2指引开展家庭活动,培养自主实践能力。相较于校园活动,家庭地理实践活动更具自由性,教师可以结合节假日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实践类别,以此发展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以国庆假期为例,教师可以基于学生可能的行为选项布置多个实践方向。第一是出行实践课题,即在家庭确定好了出行的目的地之后,结合自身的家庭经济情况、GPS系统,设计达到目的地的行动方式以及路线。第二是实地观察课题,即如果学生会返回农村老家,则寻找时间与“山地”进行实际考察,记录山地不同区域植被的种类、数量,然后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将观察结果整理成报告。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观察天文、岩石等方向的课题,以便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选择合适的实践类型。这些实践课题与学生们的假期选择十分契合,既不会为学生带去多大的麻烦,又能够让学生在家庭成员面前塑造爱学习、能实践的良好形象,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动力以及吸引家长的关注与支持。在教师发给资料的辅助与指引下,学生们基本都能够完成自己选择的实践课题,并且在实践中得到地理实践力的提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现实情况,开展校内或者校外的实践活动,以此有效培养学生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各项地理核心素养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执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先辅助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然后再将地理课堂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即通过引入课外视频资源、引入现实案例等方式,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现实现象有直观地了解。在课堂之后,教师可以从学校与家庭两个角度,引导学生参与到地理实践中。以这些联通课内外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各项地理素养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

作者:曲秀娟 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