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涂鸦现象道德剖析

高校涂鸦现象道德剖析

1高校涂鸦现象道德剖析

1.1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缺失

社会公德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某学生用铅笔在墙壁完整写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精彩句子,他知道墙壁不可以涂鸦吗?知道!典型的知行不一,公德缺失,透露出涂鸦者公德意识模糊,道德水准的低下。教室(阶梯教室、实验室)、寝室、食堂、厕所等所有教学、生活设施是学子们学习生活的地方,是他们成长的孵化器和展示青春风采的舞台。学生对于公共设施应该倍加爱惜,绝不应该污染损坏。

1.2学生中某些人品德低下

道德分领域和层次,但人的德性应该相通,不可能某方面非常高,其他方面非常低。说某人私德非常好:心地善良、彬彬有礼、孝敬父母,公德却一塌糊涂,假公济私、伤风败俗、违法乱纪,可能吗?梁启超先生所谓“中国人重私德而轻公德”的观点并不能包括全体中国人,对某些人,不仅公德心严重缺失,私德也好不到哪儿。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在涂鸦问题上应该能够分清是非曲直,如果是非不明、美丑不分,随意破坏公物,污染环境,只能说是素质堪忧,品德低下。面对屡禁不止的涂鸦,许多人怒不可遏,将涂鸦斥为“精神垃圾”,将淫秽涂鸦者斥为流氓。冷静思考,涂鸦是某些人抵抗教育、拒绝高尚、甘愿低俗的作派和表现。它促使人们对德育教育反思: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使德育的实效性彰显,功效持久?

2根治涂鸦德育为先求实效

涂鸦产生的原因有多种,道德缺失是其中重要原因。根治涂鸦,必须德育为先,注重实效。学校德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有:教学目标泛化,教学过程简化,教学效果淡化。如果细化教学目标,做实教学过程,强化教学效果,就不会出现涂鸦泛滥的情况。安徽某学院思政部的教师们关注到涂鸦问题,他们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理论教学,针对学生在社会公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发挥实践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开展了“爱我教室,杜绝涂鸦;绿色环保,我的责任”为主题的自己动手清洁环境刷墙系列活动,让同学们直观、感性地认识到整洁的环境对人类的重要。通过适度劳动让同学们体验责任,感受艰辛,尊重劳动,提升公德。

(1)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大学生品德教育,努力细化教学目标。《纲要》中有“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内容。“明”就是讲文明“;礼”就是讲礼貌、守规矩。涂写乱画既不讲文明,又不守规矩。“诚信”要求人们“待人以诚,言而有信”。学生把试题答案写在墙上就是为了作弊,何来“诚信”?恨谁骂谁,何谈“团结友善”。讲清了道理,他们还注重践行,从小事着手,从身边发力,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进行“拒绝涂鸦”签名宣誓,为清理涂鸦献计献策,最后学生志愿者擦除涂鸦。入心入脑的教育让学生完全融入道德教化中,思想和行为全面淘洗,使学生的道德水平、道德自律自觉长入规定和要求。

(2)理实结合,理论学习不单调,实践活动不盲目,努力做实教学过程。教师们目标明确,周密计划,标准严格,避免“开始雾里看花,过程松松垮垮,人云亦云学样,结果稀里哗啦”。作为活动组织者,他们不是“叽叽喳喳说说,简简单单做做,潦潦草草收兵,完完全全过场”。为了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教师们及时引入“中国梦”、“出彩人生”等理论指导实践活动,采取多种方式教育:理论灌输、观点激辩、现身说法、签名宣誓、志愿者行动、现场教学等等。同学们还自编自导自演了“擦墙”小品,在笑声和愉悦中,心灵得到升华,公德得到提高。他们努力做长“实践链”,通过擦墙现场教学、举办征文、影展、媒体报道,直到请学院领导给活动积极分子颁奖,每个环节都做得有板有眼,可圈可点。

(3)教育和监督相结合,强化教学效果,避免涂鸦死灰复燃。教育是基础、是前提,监督是必须、是保障。没有教育的监督等于不讲科学的盲目蛮干,不近人情。没有监督的教育注定竹篮打水,前功尽弃。教育监督结合会产生秩序和美,教育监督分离会滋生纷乱和荒芜。他们制订巡查报告制度,建立了志愿巡护清理队,发现涂鸦,随时清除。他们定期向学生发送“爱护环境”、“保护公物”公益信息,公布涂鸦举报电话和邮箱,把校园环境置于广大师生的保护之中,让涂鸦无处栖身。一系列监督举措收到了良好效果,涂鸦复发率大为降低。“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2]思政教师们始终把德育作为最先的切入点、最重要的内容、最广泛的话题贯穿活动始终,析事明理,教育感化,不是强制压服,而是春风化雨,充满教育之情,教育之爱。

作者:刘红兵 段纯 单位: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