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思考与实践探索

德育教育思考与实践探索

摘要:中学德育教育作为中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与学生能否获得全方位健康发展密切相关。但在目前的中学德育教育过程中,依然会存在各种问题,不仅会对德育教育质量产生影响,同时也会阻碍学校未来发展。综上所述,本文将主要探讨中学德育教育问题,结合教学实例分析如何提升中学德育教育质量。

关键词:中学;德育教育;教学案例;教学方法

引言

中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心理、生理都未成熟,必须对其进行正确引导,才能帮助其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对未来进行正确指引,才不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社会中迷失方向。因此中学德育教育作用至关重要,中学德育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教育问题,更是作为一种社会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加强教育效果,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一、德育教育中应用说服教育法

中学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最基础的教学方法便是说服教育法。教师使用说服教育法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摆事实、讲道理,从而加强学生认知,形成正确观点,意识到自身的错误。说服教育方法包含多种形式,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互相配合、综合使用,才能将说服教育方法作用与价值充分发挥。第一,教师应采用更具针对性地说服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为加强说服教育实效性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应抓住学生思想特征、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等多方面因素,使说服教育更加有的放矢;第二,使用说服教育法时,教师应使用更具感染性的语气。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内心情感、情绪得以释放,让师生之间形成情感共鸣,加强德育教育效果与目的,使教育更有感染性。教师必须将出发点设置为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以尊重、信任的情感面对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通过推心置腹、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学生逐渐接受自己的观点与教育。教师还应使用更具趣味性与知识性的语言。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说服教育下获得启发与提升,在脑海中形成深刻印象;第三,说服教育使用过程中应更具科学性与艺术性。教师在阐述道理过程中应更加符合客观真理,符合实际情况,与学生坦诚相待。例:某学校一班级中正在上课,忽然同桌的两名学生大吵起来,其中学生A将水杯里的水泼到学生B的身上,二人怒视相对,正在上课的其他同学与老师一头雾水,并不清楚二人的吵架原因。教师要求学生A、B分开,之后继续上课。下课后教师要求两名学生到办公室将事情说清楚,这时两位学生依然是谁也不服谁,怒目圆睁地看着对方。老师先坐在椅子上,要求两名学生也坐在椅子上,对他们提问:“前几天我记得A胃特别痛,B不仅帮你接热水,还特意请假出校门帮你买药,是吧?”A学生点点头,教师继续说:“B你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太理想,我经常可以看到A在早自习、晚自习的时候给你讲解你不会的数学题?”B看了一眼A小声地说:“对。”老师继续问:“刚才上课的时候我讲的内容你们记清楚了吗?今天的重点学习内容是什么?”[1]这时B挠挠头说:“老师对不起,是我的错,我不应该开玩笑没轻重,让A觉得很生气。”A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我也有错,本是个玩笑,我不应该那么认真,而且我也不应该泼你一身水。”老师:“我很佩服你们,可以勇敢承认自己的错误。你们从幼儿园开始,就会认识不同的人,有朋友、同学、长辈,但是有一种特殊的关系是其他关系都无法比拟的,那就是同桌。老师可以看出来你们之间的感情很好,总是互相帮助为对方考虑,这样的状态真的特别棒,而且你们最近的学习成绩都有进步,我想一定是你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的结果,误会消除,老师相信以后你们之间的同桌感情会更加深刻的。快上课了,你们回教室准备上课吧。”由该案例可以看出,德育教育不仅是中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同时也应渗透在日常的每个小事中。案例中这两名学生在课堂内吵架,影响到其他学生。但老师并没有在课堂中批评二人,将二人先分开后利用课余时间使用说服教育方法对二人进行德育教育。与此同时,这名教师也没有严厉地“审问”他们,而是转移二人注意力,感受到对方的好,引导两名学生主动说出吵架原因,最后引导他们应珍惜这种同桌之情。相信在这次事件后,两名学生一定会记忆深刻,日后的学习与生活会更加刻苦,也会更加珍惜身边的朋友与亲人。

二、德育教育中应用情感陶冶法

只有具备积极的情感与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在中学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具备十分丰富、浓厚情感色彩的教育情境,学生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与熏陶之下,使自身的品德获得修养、情操获得陶冶,才能将德育教育价值充分发挥。中学阶段的学生主要学习与活动场地便是在学校与班级中,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学生的道德认知会在班级与学校中逐渐形成。因此可以将班风与校风看作为特定且典型的道德环境,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十分活跃的德育教育因素[2],不仅会对学生的道德情操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与行为习惯。作为一名中学德育教师,必须通过努力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同时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让学生在更加健康的道德环境中不断成长。例如老师应注重班风建设,通过实践可以感受到优良的班风可以在班级整体中形成十分强烈、感人的德育教育氛围,将情境德育教育的价值充分发挥,对学生形成极强渗透性的积极影响,让学生主动接受情感熏陶、感染与同化。例: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为在中学德育教育中更好地应用陶冶情操教育方法,教师应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使用情感感染其他学生,使情绪形成联系与共通。某校教师发现,班内的学生今日存在“拉帮结派”的现象,但教师并没有立即禁止这种行为,而是抓住这个机会,召开了一场主题班会。班会召开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分组过程中,教师将平日经常在一起的学生安排在不同小组,不经常在一起的学生安排在同一小组中。虽然班会刚开始,全体学生都呈现出不配合、不想参与活动的样子,但经过几轮歌曲、成语、舞蹈、诗歌比赛后,教师惊喜地发现,原本一脸不情愿地学生们热情十分高涨,更加主动地与同组同学参与到活动与比赛中。在班会的最后,也是班会的高潮阶段,教师在黑板中书写“班级有我、有你、也有他”几个字,使用音响播放《相亲相爱》[3]这首歌,使全班同学共同达到了情感共鸣状态,互相对视的眼神中逐渐失去以往的冷漠与不屑,反而多了一些热情与期许。通过这种创设德育教育情境、建设班风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修养品德,让学生明白人际交往中应学会包容,只有团结一致、共同合作,才能形成更加紧密的集体凝聚力,形成积极向上、阳光的班风。

三、德育教育中注重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会对中学德育教育产生直接影响,德育教育开展的主要目标也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使学生更好地调节心理机能与承受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获得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中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处于叛逆期,情绪变化幅度很大,若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将会酿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例如某地一中学,学校德育教师会定期检查学生的发型、手指甲长度等仪表问题,由于某女生发型未达到学校要求,德育教师当着全班同学剪掉该女生头发,还对其进行了言语辱骂。事后该班班主任也未及时察觉并关注该女生的心理情况,该女生于三日后在家中自杀。这种悲剧便是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由于教师未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还使用了过于偏激的批评方式,导致学生无法承受最终酿成惨剧。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无论班主任还是德育教师、其他学科教师,都应十分注重学生的心理活动与心理健康,与学生定期、高效沟通,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多疏通、少堵塞,才能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更加主动地与教师互相交流。例:某中学一班级班主任,每星期会选择三名学生进行家访,放学时会与家访学生一同回家。在放学路上这名班主任会经常与学生聊天,除了学习之外的各种话题,这种沟通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更加高效的沟通,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放松,放下学习压力。除了家访外,这名班主任也会经常与班级中的不同学生进行电话访谈,无论是辅导作业还是聊天,只要接到学生的电话他都会很温柔、细致地回答学生每一个问题。相比于其他班级学生来说,该班级每一名学生都十分乐观、积极向上,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必须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德育教育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以逐渐提升德育教育效果,使学生逐渐成为一名具有正确价值观、乐观、积极、向上的人。

四、德育教育中实施精细化管理

为解决目前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在德育教育中引入惊喜管理理念,从而进一步加强德育教育质量。教育质量作为每个学校的立校之本,应明确教育最终目标:为国家培养更多全方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无论是国家与社会都对教育抱以很高期望,但生源情况较为复杂,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为从根本上提升德育教育质量,需要将质量管理意识充分落实并贯彻于日常各项教学活动中,严抓常规教育、日常教育,将管理落实在每一处细节,有效避免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发生任何失误与偏差。基于管理层面来看,学校可以通过日常检查、监督等方式,掌握德育教育实际情况,对不同目标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有效评估与分析,为德育教育的未来发展与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为更好地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实施精细化管理,还应严格执行国家、学校制定的各种规章条例,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备课、教学、评价、辅导、考试。学校在进行常规管理过程中,如可以在每月进行月检,为教学活动进行正确引导,实际检查过程中约谈每一名教师,同时与教师评价形成联系。再如市教育局、区教育局对学校进行检查过程中,经常会检查的内容为集体备课,虽然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形式,但在实际集体研究时,不同教师拥有不同教学风格,所教班级也各不相同,因此基于共性背景下还应充分凸显教学个性,将原本的备课成果共享转换为备课本共享。当然在实际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不能仅强调德育教育的细节部分,还应将确保质量作为前提更多地考虑每个重点环节,不能将管理与教育本末倒置。

五、结束语

中学作为学生人生中重要的承上启下阶段,慢慢褪去稚嫩,心理与生理更加成熟。在这个关键时期,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应更加注重德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与学生共同解决,使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学习优秀榜样与典型,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交往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成为一名具有优秀品格、高尚品德的人。

参考文献

[1]王成义.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J].教育界,2020(43):48-49.

[2]秦红.魅力德育:初中德育课程教师魅力塑造与研修模式创新[J].中小学班主任,2020(11):26-29-25.

[3]薛倩.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20.

作者:达瓦欧珠 单位: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