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犯罪行为成因与德育问题

高校大学生犯罪行为成因与德育问题

【内容摘要】时代飞速的发展,并没有良好地解决高校大学生的犯罪行为,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不仅仅要拥有过人的专业技术能力,更要拥有高贵的道德品格。从目前大学生犯罪行为可以看出,高校的德育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犯罪行为;成因;德育教育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普遍表现为受教育时间长、文化水平高、情智双商较高以及广受社会人群的高度认可,同时,大学生也是一类青年,年龄段基本都在18-24岁之间,已经可以独立自主地通过劳动去获取报酬,在他们身上所承载的压力也是极高的,家长和社会都无形地向他们施加压力。在这样的种种压力之下,大学生犯罪行为也是一类常见的现象,犯罪者不仅葬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也让高校的名誉受到损害,更可能对第三方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因此,在大学生犯罪行为的背后,高校的德育教育问题需要时时关注和反思。

一、大学生犯罪主要成因

(一)应试教育的弊端

大学生在高中的学习阶段,教学之中教师和家长注视的重点都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选择性地忽视了大学生的品行道德问题。在高中的学习阶段,只要学生的成绩足够优异,高校对其的行为约束就会片面的得过且过,以至于部分成绩优异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中缺乏品德理念,从而使得这类学生在步入更高一层面的学习之时,还是一味的独断专行,对真善美的分辨不清晰。

(二)行为约束不够

众所周知,大学生活接近于社会生活,没有家长的管教,没有班主任时时监督,从而使得大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后随意而为,只追求吃、喝、玩、乐,忘记了受教育的根本就是旨在良好的品行修为。大学生刚刚步入大学的时候,基本都是从家长那里获取生活费用的,一旦大手大脚起来,生活费就会极快被花光,从而致使部分大学生不得不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追求而去盗窃或者犯罪。

(三)高中和大学的教育差异

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基本都是三点一线的学习状况,除了假期,学生都是游走在教室、寝室、食堂的,但是当学生步入大学之后,他们会发现和以往的教育模式完全不同,时间上不受限制,教学上不受约制,行为上不受制止,由此很容易让部分学生找不到发力的方向,从而踌躇满志的追求逐渐迷失方向。在大学,人才济济,很多学生会丧失拼搏的意志。“怀才不遇”的错误理解逐渐形成了部分大学生狭隘的心理,嫉妒比自己优秀的学生,甚至出言伤人,导致双方之间产生冲突,更有可能大打出手。

(四)自控能力不够

大学生作为青年,还没有经受过社会的洗礼,导致了部分学生在自控上得不到良好的控制,一有矛盾就会针锋相对,不懂得“退而求齐全”,总要为一点小事就要争个高低输赢。在大学学习阶段,学生之间的友谊也是在这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为了朋友可以不计一切的后果,从而可能酿成重大的斗殴事件。

二、高校德育教育的漏洞

(一)心理教育不够

大学生良好的发展,不仅仅是体现在学生生理问题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学生的心理问题上。犯罪行为最为直接的因素就是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过关,遇到点事情都需要大肆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才能够让自己心里觉得舒畅。在如今的高校教育当中,众所周知,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并不是很足够,具体而言,就是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涯之中,管理学生行为和学习上的举措就是班主任和辅导员,可是现阶段辅导员的整体水平还是有待提高的,比如在大学学习过程之中,我们很难见到辅导员,基本都是班主任一个人完全在掌管学生的学习和日常。心理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重心,但是由于现阶段高校的疏忽,导致了很多学校的学生并没有辅导员这一职务任职,从而不能很好地去约束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导致了部分学生为所欲为。

(二)道德价值重心偏移

在当今的高校德育教育上,学生真正接受的道德价值教育的课程不是很多,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可是在高校长达数年的教学过程之中,这类的教学真的很少,从而导致了学生在道德上出现偏差,至关重要的还可能使得学生的道德价值重心出现偏移,一味地追求“利益至上”,而忘了教育之根本是“道德至上”。利益至上的观念产生会使得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一味以自己为中心,从而忽视了团队和合作。道德价值观出现偏差会让大学生呈现出以下几大类常见的现象:没有同情心,只以自己的利益为根本;意志力薄弱,当遇到重大问题的时候,就选择逃避,从而酗酒抽烟;不能够及时面对自身问题,只是躲在别人背后,不肯积极的去面对困境;将别人的所取得的成就都归功于物质之上,只会认为他的家庭条件优越;放纵自我,不热爱自己的生命,对于新鲜的、危险性高的活动都会特别关注,更有甚者,直接参与其中。这些现象都是大学生犯罪的隐患。由此可见,在当今的高校教育中,对于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培养是极为重要的。

(三)德育教育的困境

在高校现阶段的德育教育问题上,过分地注重理论上的教学,而忽视了实际的问题。在现阶段的德育教育问题中主要存在以下困境:第一,道德教育上缺少专业的向导,教学上没有因材施教。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受教育背景、性格都不同,因而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没有注重分类,而是大幅度地采取统一式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没有对自身的不足得到教育的同时,更有可能将学生本身就可以避免的德育问题无限放大,以至于学生再改起来就会特别费力。第二,理论上的教育偏多,对于现实案例的分析较少。

三、高校德育教育的对策思考

德育教育不能直接定位学生的人生,但是却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抗击打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正是基于此,对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一直是高校关注的重点,但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还是存在着犯罪行为,这些犯罪行为背后折射出的高校德育教育问题是高校当今亟待解决的教学难题。

(一)以小见大的德育教育

道德教育任重道远,但是也是“始于足下”而来的,道德教育愿景宏大这是不争的,但是细微之处的道德教育才能更好地为这一宏大远景添砖加瓦。宏大的愿景指引学生的具体方向,细微之处的道德教育才是学生发展之根本,通过细微的道德问题可以树立学生心中的道德底线。如在教学中让学生讨论“何为见义勇为?”“何为欺骗”等,让学生从细小的事件中发现其中所存在的大道理。这类情景教学虽然只是细微的教学,但是这就是以小见大的教育方法,这些问题都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和学生之间联系紧密的,与宏大的愿景教学相对,这样更能抵触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学生形成社会共识,推动公众道德水平,构建良好的道德教学环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和意识。

(二)情理并重

教育如若只是单纯地为学生讲述道理,那么这样的教学必定走不长远,在讲述道理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不能一味地给学生灌输正确的道理,而是在注重学生的同时有理有据地对真理进行阐述。比如在教学之中我们告诉学生不能恃强凌弱,不如在教学中为学生阐述“何为强者?”“何为弱者?”,强者为什么可以制约弱者,这样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样学生就会根据教师的讲解而深度思考;再如在告诉学生要奋发图强,不如在教学中为学生阐述“奋发图强”的优势之处,帮助学生分析奋斗过程中的压力来源,那么这样的教学必定会更具说服力。德育教育要讲道理,但是更要让学生明白道理,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去审视问题,才能让学生在以后的成长中不惧艰险,敢于面对困境。

(三)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能力的提升是大学生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就好比很多医学院为了帮学生克服“恐血”的心理问题,用红色的水让学生进行洗漱,这样可以很好地攻克学生的心理障碍。从这样的教学方式中我们可以得以借鉴,加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学,从而使得学生在以后的社会路程之中遇到较少的挫败。

四、结语

大学生的犯罪行为一直是家长和高校不愿看到的现象,但是这样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由此折射出的高校德育问题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难题。控制大学生犯罪的根本就是要注重学生的心理、道德价值观的培养,从而让大学生享受更好的大学教育,促使大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姚维彬.社会转型视域下在校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

[2]邢芳敏.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1):49.

[3]高普梅.美国新品格教育与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6):10-11.

作者:张琪 单位:河北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