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

美学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

摘要:应试教育使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很难有实质性的提高,也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把美学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突破口,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调动他们的想象力,并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的课文DiogenesandAlexander为例,从英语的音美、句美和模糊美三方面详细阐述如何把美学用于大学英语的教学之中。

关键词:美学;模糊美;审美价值

近年来,大学英语的教学日趋功利化。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通过英语级别考试或是获得各种英语能力证书,教师的授课重点也就相应地转移到了如何让学生掌握各种应试技巧和习得大量词汇、语法知识上,而忽视了对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所具有的美感的鉴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势必会是高分低能的,他们缺乏基本的审美力和创造力。针对这样的现状,大学英语教师有必要也有责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美学知识,让学生在提高应试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审美力和创造力。本文将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中的课文DiogenesandAlexander为例,阐述如何把美学用于大学英语的教学中。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和审美意识,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语言美涵盖的范围较为广阔,包括音美、词美、句美、意(模糊或逻辑)美等。本文将从语言的音美、句美和模糊美三方面来分析课文DiogenesandAlexander中的部分文字,并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欣赏其中的美,从而提高他们对语言美的敏感度,培养他们独立审美的能力。

一、感受英语的音美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曾提出了语言的音乐语法这一概念,认为人的音感同普通语法一样,也是与生俱来的。语言内在的音乐性驱使人们说话、写作时选择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词语,以展示语言的音乐美。只有这样的朗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语音美。这段文字因句子短而美,读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把Diogenes对富人的蔑视充分展示出来,且层层递进,语意坚决,语势强大。不朗读就无法和作者产生共鸣,也就无法深刻体会作者的意思。

二、感受英语的句美

英语在句法结构上有着高度的有条不紊的组织性,每一个句子都受语法规则的严格规范,使得它的阳刚之美表露无遗。这种美体现在这篇课文的绝大多数句子里。凡对一个名词加以详细阐述时,英语都会用一个定语从句置于其后,通常情况下还有诸如where一类的引导词。这使得英语的逻辑感非常强,主句和从句在读者眼中一目了然。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不仅要知道如何去分析句子结构,更要去感受这种一丝不苟的严谨给语言增添的理性美。英语句子主谓机制突出,提挈全句,其他成分往往借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在主轴上,使主轴不断延伸:句子成分随时可加以修饰,而修饰语中的某一成分又可被别的成分修饰,形成“参天大树”,这种“树状”结构,让英语显示出它独有的结构美。英语的平行结构的美学价值在于,通过韵律和节奏上的巧妙安排,充分表达出作者要抒发的强烈情感,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和审美体验,实现更好地传达作者要表达的思想的目的。

三、感受英语的模糊美

文学语言的模糊化是指作者对精确语言进行加工,让它脱离普遍的语言规律,制造一种模糊特性,或是打破常规的结构,创造出非常规的文字组合。通过这一手段,作者可以极大地提升语言的艺术性,对读者心理造成一定的冲击,从而召唤读者更深入地与作者对话。本文主要讨论模糊美给课文DiogenesandAlexander带来的幽默效果和委婉效果。幽默往往与模糊相伴相生。幽默表述中一定存在模糊表达的部分。只有这样,读者才有思考和顿悟的空间。幽默分为“情景幽默”和“非情景幽默”。“情景幽默”需要借助一个“情景”来完成,而“非情景幽默”则是作者灵活驾驭文字、打破常规的结果。语言是人类审美对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美的语言体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委婉语这种模糊的表达让作者避开了所指事物的精确语言符号,而用一个外延更大的说法来替代,这样就把羞于启齿的事物用更为笼统模糊的表达方式淡化了。绝大多数人的价值观都是趋美的,因此,我们会发现有大量的委婉表达在不同的语言之中。

四、结语

作为接受主体的学生来说,任何一篇优秀的课文都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审美教育纳入常规教学中,实现从知识型课堂向多元人文型课堂的转变,从以应试为目的的功利型教育向能够培养学生审美思维的素质型教育的转化。在包含美学教育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受到美的熏陶,提升自我的审美认知,学习动力也能得到激发,英语水平自然会提高。而这种融入了美学的英语教学最终还能带来为学习者气质、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毛荣贵.翻译美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

[2]杨立民,徐克荣.现代大学英语精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3]刘宓,庆章艳.翻译美学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4]王冬杰,刘杰辉.“树状”与“竹状”——谈英汉句法差异及应对策略[J].作家,2009(11):167-168.

[5]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左樱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英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