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教育范例

美学教育

美学教育范文1

一.美术的内涵

(一)观看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亦即是看的艺术。在绘画过程中,“看”是研究描绘对象的起步,“线”是从对象身上分解出来的抽象因素,通过看,利用对象身上的描述因素来表现对象。

(二)感觉“美学”这个词,源于希腊文,是关于感觉性学问的意思。我们观看自然景物和艺术品时,总会有种种感觉。作为视觉的感受,自然离不开“看”,可以说它是看的延伸。

(三)意识我们所说的意识是审美意识、造型意识、整体意识。它与“意识形态”之意识,要区别开来。当今我国美术教育,把美术素养、文化情境、创新精神等,作为教学实践的基本“理念”,实质上就是把意识、观念、精神、素质,看作是教学内容至关重要的强调。换句话说,它强调在美术教育中,引导学生:启动心灵感悟,开拓想象联想,注重情真意切,讲究精神境界,并把它落实到美术素养上来,看成是重中之重。

(四)关系美在关系。画面上存在着诸多的相依相映、对立对比的相互关系正是丰富多彩、和谐完美的体现。画画,说白了,就是画关系。

(五)技艺在词典上,“技艺”是一个独立词,指富有技巧性的收益,在绘画艺术中,技与艺又分又有合:技是艺的巧妙技能,着重于造型的准确和严谨。艺是技的表达内涵,艺通过技来表述深在的精神。

二.现代美术教育中所产生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产生的问题由于学生现代美术素养的缺失,更多的学生不能欣赏像毕加索这样的艺术大师的作品。作为一个现代人,不能理解现代绘画可以说是一种羞辱。现代构成意识的缺失。构成意识是现代美学很重要的一种意识,但这样一种重要的意识在我们的教育中却被严重地架空。学生在绘画作业中常表现出绘画语言的缺失,绘画语言千人一面。

(二)产生的原因我们常以画得像不像来评判学生作品。学生往往被具体的物象所拘束不敢动手画画,这种恶习会随着年龄增加不断加深,所以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对绘画越觉得难以下手,这是“把图像画像”的思维定势在作怪,如果画得不像某个物象就认为自己画得很差。我们所教给学生的绘画表现语言不丰富。长期的卡通样的绘画形式的熏陶把我们孩子的审美能力低俗化,变得只会刻意去追求用那种光滑的线条来表现事物,只学会一种色彩的语言。我们给学生安排了太多的主题画教学内容。现在这样的课程有很多,我们为之自豪的课堂实际上成为大量重复的无效劳动。

(三)解决方法

1.解放学生的审美视野。大多数人难以接受现代绘画富有个性、生动多彩、打破常规的造型和用色。这种固守单一绘画风格的审美视野势必造成他们进一步欣赏别的风格的包容度,对多种绘画风格的排斥必然降低审美的狭隘。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视野。学会从不同绘画风格中领悟美的能力。

2.教给学生丰富的绘画表现语言。绘画语言丰富才能达到表现的自由。像语文训练最关键的是积累语言和训练句式,绘画也要训练不同的表现语言。这些表现语言也散落在各个美术大师的作品里,每个大师所创造的个性化的绘画表现语言都是我们的学习内容。

3.自由绘画题材课程的开发。为了让学生掌握多种绘画语言,为了让学生发现自己个性语言,我们最重要要做的是去唤醒。去让学生随心作画。是让学生发现自我的表现语言,肯定自己。通过对大师作品的解读和对话,引领学生发现自我。引领学生自由表现,认识到“什么都可以画”。

三.美术教育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以往那种纯技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的“由技入道”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传统的审美也暴露出许多不足。现在人们对以前重视技能而忽视人文精神所带来的影响开始反思,在其他学科中也开始注意到渗入人文思想。无论是从社会、时展的需要,还是从美术教育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都必须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旗帜鲜明的把人文精神作为美术教育的目标

教育目标的设置取决于当前社会与学生的需要以及专业学科本身的特点。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我们应该旗帜鲜明的扬起人文的大旗,在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把培养专业技能和培养人文精神结合起来。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他们素质高低直接反映在学生的身上。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是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美术专业的教师作为新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应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提高教师的现代意识和人文素质。

2.培养一颗热爱学生的心。

3.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精湛的业务能力以及对知识、技能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4.要有奉献意识和敬业精神。

(三)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创新教学观念,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把课堂作为主要的阵地。这里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最频繁的地方。要加强教师的培养,更新教育观念,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逐步渗透人文思想。每位教师要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的改革,重新认识和理解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融合人文精神。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互相对话的场所,而不是教师单独表演的地方;让课堂成为教师引导学生的场所,而不是训练学生的场所;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知识技能的场所,而不是教师单纯传授知识技能的场所;课堂教学的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美学教育范文2

在健美操教学中贯穿美学教育,从实际行动来说,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普遍开展,这一点毋庸置疑。在进行健美操人员选拔和形体训练、动作训练、团队彩排、舞蹈编排、音乐挑选、服装道具挑选等环节中,都是以美学思想和美学理念为主导来进行的。无论是指导老师提供的参考建议,还是学生自主做出的一些改进,以达到健美操整体效果的美感为最终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慢慢体会到如何去从各个局部把握健美操的美学价值。在高校开展健美操比赛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一般在党委、团委、艺术社团、体育系舞蹈老师、学生会和班委等共同组织构建之下,才能举办系统成熟的健美操大赛。在目前很多高校健美操都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健美操竞赛,支持健美操协会社团的成立,开办健美操公开课和选修课,这都是普及健美操美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2在健美操教学中落实美学教育的方式

2.1理论培养

在健美操教学中进行美学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高校开展健美操教学,其美学教育的培养以理论课堂为主。在很多高校都设置有健美操主题的选修课,在课堂上对健美操美学价值、美学意义、美学风格特色等都有比较系统的介绍。在一些专业的体育、舞蹈课堂上,也有美学理论教育的内容,是以传授国内外健美操发展历史,探讨健美操的舞蹈编排、服装动作道具的使用和文化概念、符号的融入以及舞蹈音乐的选择等多种形式来完成的。在这样的专业课堂上,可能还会设置一些关于美学讨论的话题,比如针对某一种健美操的舞蹈编排来发表看法,对某些健美操中的运动美进行赏析等,都可以起到引导学生掌握并了解健美操美学特色的作用。

2.2实践性美学指导

实践性美学指导是通过实际观摩和健美操训练、排练等形式来推动学生形成一种美学观念和素养。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实现的:学校举行的健美操大赛;学校各种典礼、比赛、欢迎会上的健美操表演;学生兴趣社团举行的日常健美操知识和技能交流与训练;各系别班级舞蹈爱好者参加健美操老师的选修课、公开课而进行的健美操训练;学校学生在实习活动中参加庆典、典礼表演健美操节目和进行健美操教学。在实践美学指导中,有专业的健美操老师指导学生遵从活动的主题、遵从典礼的内容、遵从活动的规模等因素进行健美操的编排设计,这其中要考虑舞蹈动作的风格美是阳刚或柔婉,是激烈洋溢还是性感,健美操的性格有多种,在动作编排上要有风格定位。在健美操的服装选择和设计方面,同样要结合舞蹈的主题来进行参考;这里也用到了服装艺术设计美学的思想,要在颜色、造型、融入的符号标志等方面充分的考虑和衡量。通过实践教学来提升学员对舞蹈美的整体把握能力,锻炼学生学会从细节和局部去考察如何进行健美操美学价值的统一与升级,效果非常理想。

2.3信息化教学对美学理念的融入

高校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在高校的健美操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设备来实现美学观念的具象化融入。在课堂上要随时随地拿出实际的例子来给学员感悟健美操中的美学价值并不现实。这时候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构建,以互联网健美操视频和健美操相关的公开课来为大家展示不同的健美操理念中所蕴含的美学风格。健美操并非我国所独有的,如果能够结合国外一些高校在健美操方面的课程资料进行对比,更容易让学员对健美操有详细的理解。在涉及到健美操的一些抽象概念或者其中的动作语言、表情语言、服装道具语言、色彩语言等内容的选择和性格判定的时候,以信息化的资料来提供充足的素材也会获得相对理想的效果。可以避免相关的美学思想成为无法琢磨的理论,受到学生的排斥。

3健美操中美学教育要素的把握

3.1运动美

健美操是一种体育健身运动,更是一种健美艺术。在进行健美操教学的活动中,要为学员渗透这种运动美的理念。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所能够展现出来的是生命能动性的绝佳体验,是视觉上的,也是感觉上的。要为学员贯穿一种运动美,通过动作演示、照片图示讲解和健美操视频解析的方式,引发学生对健美操中动作、姿势所展现的生命力、体态语言美学现象进行讨论。健美操的运动美,主要体现为一种运动的活力,一种积极向上的动作语言,可以重点培养学生对这种动作的认知。

3.2人文美

健美操并非一种表面肢体动作的演绎,是人文精神、运动文化、运动精神、肢体语言、舞者情绪和心态的集中表现。要在健美操教学中指导学员发现其中的人文美,以便学员在今后的生活中发现并运用人文美学进行健美操的传播。人文美学是人文精神、人文文化的体现,在我国高校中的健美操普遍是以健康、昂扬的青春气息为主旋律,来烘托一种热烈、热情、奋发的精神状态。通过对这种人文精神的解读,也可以让学生对健美操的美学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

3.3创意美

创意美是指每一场健美操的编排与动作的改良调整,都是需要通过指导老师和学员的配合进行创意思维才能够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可以发散自己的思维,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提出参考意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美学思想也会获得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创造美的融入,其实也是提高学员参与度,提高学员互动性,促进学员深入研究健美操的美学特质的一种方式。只有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创意,才能让学生通过参与健美操的编排和构建来获得一种更加深入的美学理解。

4结语

美学教育范文3

大学体育教育内容丰富多样,其中形体美学教育是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一部分,但是其作用和功能不容小视,因此又是密不可分的。形体美学教育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的优点与作用,可以让学生把枯燥、乏味的技术动作化为生动、美好的艺术形象,它是通过鲜明、生动、形象等特点来激荡人们的情感,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做到“寓教于乐”。形体美是在先天遗传和后天塑造的基础上获得的,由于先天遗传是无法改变的,后天塑造就显的非常重要。体型主要取决于骨骼的组成与肌肉的状况,而骨骼的组成与肌肉的状况主要可以由体育运动来改善,从而可以改变人的体形部分不足的地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遗传带来的不足,同时能有效的保持人体优美的体形,并不断增加自身艺术修养,以达到自然、和谐、健康的体型美。因此,大学体育与形体美学教育的关系就变的密不可分。只有通过对形体美学的认识,才能让学生认识形体美,让我们的学生形成对形体美科学合理的追求。从而激发学生利用体育锻炼来达到形体美的需求,使其积极主动的参加到大学体育课程中以及日常体育锻炼中来。

2大学体育教育中,形体美学教育的功能

2.1促进学生塑造美的身体姿态,培养高雅的气质和风度

人的动作是在高级神经系统支配下实现的,人体各环节在空间活动的变化和形式,有着各种优雅的静态姿势,同时也有着各种敏捷、协调的动态动作。形体训练大多采用的静力性活动和控制能力的练习,也就是通过肌肉的紧张和收缩,使身体固定于某种姿势,如良好的站立姿势。大学生通过学习,会逐渐形成对“美”的认识。增强形态的控制能力,增强活力和信心,从而塑造优美的身体姿态。气质是人的个性特征之一,主要表现在情绪发生的快慢、强弱、表现的快慢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风度则是指人的言谈、举止、态度的良好表现。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的气质、风度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如瑜珈等形体训练可以培养高雅的气质和风度,这是因为形体练习本身包含着人的精神、气质、风度。

2.2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

通过形体美学教育,可以使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审美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在身体练习中领略到各类动作中的美感,陶冶情操。做到体育和美育的完美结合,才能使学生在主动、快乐的心境中体验身体的负荷,达到健身强体的目的,从而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2.3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到体育运动中来

体型主要取决于骨骼的组成与肌肉的状况。只有在体育教育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的“美”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努力练习以达到心目中身材的比例合度、肌肉丰富、线条流畅的美的形体。它的影响可归纳为:(1)塑造美的形体。(2)培养美的情操、美的灵魂。(3)审美能力的提高。正因为形体美学教育的这些强大影响力,才促使学生为了塑造美的形体和美的情操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并通过体育锻炼来达到自己对“美”的需求。

2.4培养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自信心

大学的学生部分来自农村,由于经常参加生产劳动,皮肤晒得比较黑,加上服饰的落后,心里总觉得自己不如城里的同学漂亮,产生自卑心理。通过形体美学教育可以让她们逐步认识到肤色、服饰的美只是外在的美,心灵美、健康美才是真正的美,改变错误的审美观念。从而积极主动的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尽情展示自身富有“美”。使她们在欢乐的环境中自我陶冶,在自娱中陶冶美的情操,调节心理平衡,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及良好的性格和思想品德。

2.5改变学生对体育课程认识的误区

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由于一些学生不了解体育的美学内涵,便认为体育课程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大学学科,是为了修学分而被迫参加到体育课程中的。这样就会造成部分学生不愿参加体育运动,上课敷衍了事,平时也不愿意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而一旦他们了解了体育的美育功能,理解了体育的美学意义,便会认识到参加体育运动是为了自己的形体美而参加,从而改变对体育的态度,积极主动的参加到体育运动中来,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最终爱上体育。

3结论

美学教育范文4

1、能促进健美操教学

传统的健美操教学模式忽略了对审美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大多都停留在了技能和动作的学习上,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课堂教学内容较枯燥泛味,难以激发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健美操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健美操教学水平的提高,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可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健美操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可以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气质、品质。高校的教育目标,本就融合了对高素质人才的塑造。而美学思想的贯穿,正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健美操的美学价值。学生群体在教学活动中受到健美操的美学思想熏陶,其对运动美学的认知,对形体美学的认知,对舞蹈动作美、情感美、动作语言美的了解都有利于让学生形成更为全面的美学思想,从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如何在健美操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

1、将美学渗透纳入教学目标中

在健美操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首先就要将美学渗透纳入健美操教学目标中,明确教学目标。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才会根据教学目标来实施教学,正确引导学生,最终完成健美操的教学任务。在健美操教学目标中融入美学教育,就是要求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表现形体美和姿态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美操运动集舞蹈、音乐和体操为一体,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音乐中锻炼身体,放松身心,体会到健美操的运动乐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提高身心素质健康的同时,还要注重美学的渗透,从审美的角度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能够多方面的进行审美体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美学教育

明确了教学目标后,就要根据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选择适用的教学内容。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较快,学校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现代性、艺术性和丰富性,有效整合美育教学资源,选择适合学生特点和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材,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采用自编教材。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要尤其注重教学内容的美育功能,让学生在掌握健美操基本技能的同时,增强身心素质,提高审美意识,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适应性。另外,在健美操动作内容的选择上,要以健身性和组合健美操等充满活力的动作为主,同时还可以配合形体训练等课程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审美意识。

3、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能够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气氛,关系到学生是否乐于参与其中,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体育教师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美的动作、美的意识和美感融于一体,通过人的形体和动作来表现出自身的美,使健美操教学对人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针对性、科学性和适应性,将美学教育渗透进健美操教学方法中,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能够更加直观的欣赏到健美操的形体美和姿态美。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学教育范文5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任务是提高和培养人们对现实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以及艺术的鉴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们变得更高尚、积极,在思想情感上得到健康成长。美育不仅仅在于欣赏和享受,更在于开阔一代人的眼界,充实一代人的心灵,提高一代人的觉悟,使整个民族的精神品质显示出文明的力量。   艺术美是学校中美育教育的主要内容。音乐、美术等每门艺术课都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一个五彩缤纷八音协和的大千世界,为教育培养造就一代新人出力。   我们音乐教育的目睹就是培养有审美能力的人,作为音乐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运用一切手段,通过音乐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去实现这一目的和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也应发挥音乐“情感艺术”的特点,让“美”步入我们的课堂,让“美”哺育孩子们的心田。   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很重视艺术在陶冶性情上的作用,在《周礼》中提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乐”就是指音乐。   孔子曾说“兴于诗,成于乐”意思是诗使人从伦理上受到感发,礼是把这种感发变为一种行为的规范制度,而乐是陶冶人的性情,德性。   在西方,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认为i“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来说是一种更强有力的工具,因为节奏和和声有一种渗入人的灵魂深处特殊方法。”而且指出音乐的潜移默化作用,主张从儿童时代就应该接受音乐熏陶,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   音乐是一种动态的表现艺术,也叫表情艺术,音乐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音乐的美是通过音乐所组成的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音乐表现手段,如节奏、旋律、和声与复声等,就是按一定规律组织起来的,发出美得声响和所构成的音乐形象体现出来的,音乐的形是最活跃的,流动的形象,他可以运用最富有特色的声音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声音,如钟声、马蹄声、鸟鸣声、松涛声、流水声等来表现人对现实的真实感情。还可以运用象征、比拟的手法将平静的湖水、蔚蓝的天空等现象化为带有情感的声音表达出来。音乐以它独特的功能———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态、体态美,演唱(演奏)的情感美,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教学中美得作用,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学习中认识美   音乐是情感的表达,灵魂的体现。当学生对音乐产生强烈的兴趣时,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的情操和思想境界,心灵就可以得到美化。   例如音乐课本中《黄河大合唱》歌词形象地描绘了黄河古老的历史和波涛汹涌,奔腾万里的雄姿,歌曲旋律跌宕起伏,词曲珠联璧合,相互辉映,既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黄河的眷恋之情,又抒发了各民族人民为祖国未来进行拼搏的雄心壮志,学生通过欣赏、演唱、加之演奏,以及教师的引导,被歌曲及电视画面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所深深的感染。有的学生在学习之后,笔记中抒发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决心一定认真学习,长大为祖国争光!在许多音乐教材中,丰富的歌曲和多彩的乐曲都蕴藏着美。美和善是一对孪生姐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感知美、认识美,在学习美的过程中,懂得做一个正直的人的真谛。   二、在教学中孕育美   音乐教育用音响的魅力,给人们以各种感受。音乐的旋律起伏变化,抑扬顿挫,迂回曲折中,在动与静、高和低、快和慢、紧和松的对比中,展现它特有的魅力,激起人们感情的波澜。   所以音乐教学中必须发挥音乐本身的美,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陶冶他们的情操。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那“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重叠”,“水深云际”,“渔舟唱晚”等不同手段的演奏,将那山河的秀美、碧波月影、层层涟漪的湖光山色表现的淋漓尽致,犹如一幅清丽淡雅的图画,展现在我们面前,把人们带入这美丽的春江去畅想、去遨游。   三、在生活中体验美   音乐有着强烈的愉悦作用,每个正常的人都乐于欣赏,能够倾心赏美,就是乐于受教的表现,人的精神愉悦了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并焕发出神采。在音乐课中运用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体验美、感受美、并去创造美。   如:音乐教材中《中国功夫》教学中白话叙述中,我们运用了声势训练,学生击掌、跺脚去模仿武术动作的力度,边听伴奏做声势的训练。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体验音乐作品的美。   教学过程中,对有特长的学生,要注意发挥他们的作用,待歌曲唱完之后,教师根据同学掌握情况,指导同学连奏边唱,集体“参与”在共同的“二度”创设美的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情感的学习求知欲,愉悦了学生的心情,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在实践中表现美   音乐是青少年思想教育的自律工具,也是实现德育功能的一个重要途径。音乐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使德育潜移默化,沁人心脾。例如在合奏合唱排练中,因为乐队是多人组成的,首先要求大家奏或唱要齐,这需要大家心齐才能奏唱齐,另外在齐的基础上,不要有多声部的演奏、演唱,这就需要大家不但心齐,而且还要讲究方方面面的配合协调,才能把艺术性很强的音乐作品完美的表现出来,还能受到美的熏陶,在这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所产生的结果,最直接、最有说服力。可以想象集体主义意识在合唱、合奏中的重要性,然而这种意识正是我们学校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苏霍姆林斯基强调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p#分页标题#e#   美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追求理想的生活。我们音乐教师要善于挖掘运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又善于启发诱导,让学生在演奏演唱和音乐活动中,自己去创造美的动作、美的声音、美的旋律、美的世界。

美学教育范文6

首先需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文中的“通识教育”并不是一个与“专业教育”相对立的概念,而是贯穿于高等教育全过程的自由的教育和训练,是大学教育的理念和灵魂。只是现阶段的大学通识教育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未能达到这个水平,“通识教育”这个概念只能落实为专业教育的补充。但这只是一个过程,随着理论的日臻成熟和实践的不断探索,大学通识教育会真正承担起培养“全人”的责任,势将达到“通识教育专业化、专业教育通识化”的境界。这才是大学教育的归宿,才是实现大学理想之必经过程。

二、关于美学视角下大学通识教育的相关问题

美学理论为什么能够承担起解释大学通识教育的本质与理想的重任,美学何以为大学通识教育提供一个达到可以俯瞰全局高度的平台?

(一)美学包容性与通识教育的内涵是一致的

美学领域的外延可以囊括整个宇宙,集中体现于美学思想的无边际性和深刻性,其内部包含感性与理性、矛盾与统一、功利与非功利、无目的与合目的、无概念与普遍理解、无逻辑与情感逻辑等等。这种巨大的包容性恰恰与通识教育致力于达到的“整体的人”的目的是契合的,人在体验美与审视“整体的世界”即审美中不断向“整体的人”方向发展。表现在:

(1)感性与超感性。

“整体的人”的教育是在“整体的世界”中进行的,体验“整体的世界”既是感性的又是超感性的,是在感性中体验到积淀的理性内涵。

(2)功利与非功利。

无论是“整体的世界”还是“整体的人”的功利性都不在于对象的存在及其实用价值,也不在于对象满足主体的感性欲念,因此是非功利的。但是其中又存在着追求自由愉悦的功利,它既不是纯粹感性的功利,也不是纯粹理性的功利,而是排除感性强制与理性强制的一种自由愉悦。

(3)无目的与合目的性。

“整体的世界”并不过多关注某一具体对象的实用性,通识教育塑造“整体的人”也不过多关注某一种实用知识技能的获得,二者都是无目的的,是排除主体欲念和目的限制、和解感性与理性对立冲突、达到理念和真实的绝对境界的。但是它们又都是有目的的,这个目的不是狭隘的个人欲求,而是人类的目的。这是“整体之美”与人类心理结构同构对应关系的实现,是对人类把握整体世界能力的培育。康德所说的“文化”目的,就是超感性的自由选择能力,也是自由教育的最终目的。

(4)无概念与普遍理解。

对于“整体的世界”的认识有别于概念认识,审美认识是欣赏而不是推理,通识之识靠的是领悟而不是说教。但是即使如此,它们也需要受到人类普遍思维规律的制约,虽不以概念为理解的基本单位却不失去理解的普遍性。

(二)美学视角可解释通识教育的本质与理想

哲学思辨经常运用于美学思维之中,因此美学思维是具有哲学的高度和统摄性的;而通识教育本质和理想的探讨必须把通识教育上升到一定高度。立足于审美哲学的高度的通识教育,不仅具有了本体论的自觉性、深刻性与整合性,还能为通识教育找寻到最恰当的存在属性,即美的存在属性。

(三)美学的倡导与通识教育的赋予相吻合

拿存在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来说,他认为人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完满人性基础上回归本真的“诗意栖居”,海德格尔将它解释为“与诸神共在,接近万物的本质”。诗意的栖居不是罗曼蒂克的栖居,不是风花雪月、不是花前月下;诗意的栖居是一种艰难的抗争,抗争因为现代社会的技术性存在而带来的人的“异化”,抗争远离本真的“思想牢笼”,抗争一味的技术性思维方式和功利主义的态度。世界的本真无论对于上古先人还是现代人都是永恒存在的,只是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致使人们带着现实的镜片看世界,容易迷茫、失去自我,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找到那种可以承载生命重量的生活方式,忘却了自身的精神和几千年的人类积淀是相通的。通识教育落实到现实意义上就是要赋予学生们一种力量,去追寻人类的精神根基,追寻接近人本真的生活方式。

(四)美学的和谐本质是通识教育的理论旨归

美的哲学性质即为和谐。而通识教育着眼的于“完整的人”的培养,使学生兼通于“何以为生”和“为何而生”两个领域,通过外生和内存之道的相通、外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和谐、知识、情感、意志力的统一使学生逐步形成完整人格。因此,美学的和谐本质是通识教育的理论旨归。

三、美学视角下对大学通识教育本质与理想的探讨

哲学中的“本质”概念,是指事物中常在不变的形体,是事物的根本性质。而理想是属于未来式的,以人对现在的认识为参照,本文中的“理想”是建立在对通识教育本质认识基础上的一种期望。基于前文的理论前提,可以大胆提出如下假设:通识教育的本质即为在美中体验美、审视美,挖掘美的本质,从一般之美扩展至贯通外在世界与内心世界之“大美”,其理想即为让人在体验“大美”之和谐与自由的同时形成完整人格。

(一)通识教育的理念本质与美学唤醒———凌驾于现实之上的高度

通识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才可能是一种教育实践。比起一般的教育概念来讲,通识教育的理念性更应该引起重视。这不仅因为它的历史渊源和它的内涵包容性,更因为通识教育要想沟通纯粹的大学教育,其本身必须作为理念来构架,才有可能深入大学的内里和骨髓,成为一种氛围,摄人魂魄、沁人心脾。“理念”可以作为通识教育的本质,从它的特性上来讲,是由于其理论思辨的深刻性。理念是经过人类的思考活动,进行信息内容的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于是在人类情感格式化里,生成了一种认知过程的突变,产生了观念、概念或法则),抓住了现象的本质,以及整体与内外的联系,经过反复锤炼而不断使“理念”纯化。理念本质是可以唤醒美的。黑格尔说过:“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因为理念具有一种力量,可以激起人的内心深处关于美的反响和回应。通识教育理念与美的契合,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或“凑合”,而是一种必然的“天合”。

(二)通识教育的纵横包容之美———构架思维的经纬网

横向上来讲,通识教育力图加强不同领域间的联系;纵向来讲,通识教育致力于扩展学生思考问题时的时间深度。以台湾成功大学通识教育规划为例,它致力于培养学生八个方面的能力:丰富的文化涵养、社会与道德反省、全球化意识、数理分析能力,逻辑与批判的思考、沟通的能力、综合理性推论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其内容体现了强大的包容整合性,横向层面上社会、人文等诸学科之间相互整合,构成一个整体,以人文为体,与技术性专业性知识相整合;纵向层面上通识教育的目标、观念、本质与理想融合于其教育的全过程,由浅入深地得以整合。这种纵横包容之美,不仅是客观上立体、宏观的美,更是构架在人思维中如经纬网一般的思维美。

(三)通识教育的自由本质与美学阐释———“整体的人”之美

亚里士多德说:“父辈对于诸子应该乐意他们受到一种既非必需亦无实用而毋宁是性属自由、本身内涵美善的教育。”通识教育关注人的自由而完善的精神,通过具有普遍使用价值的知识来培养人的理性。这是自由人格的形成过程,是通识教育理念所首要内含的过程。把用于自由人格训练的通识知识(广义)看作是一种整体贯通的美,可使自由之美在主客体间贯通,实现对自由的最好诠释。在这样的过程里,体验美、审视美也是一种纯粹关乎自由的活动,这种自由没有实用目的,只有关乎“整体的世界”的目的。因此从美学视角看,通识教育(包括目标、内容和评价)的全过程就应是构架美的过程,或者说是从世界的“大美”中萃取出可以用于训练人的精华之美。这种精华之美中活跃着自由的因子,参与通识教育过程的学生主体在美中体验美、审视美,挖掘美的本质,把这种提炼出的自由因子融于自身的气质之中,形成对待世界的审视“大美”的能力,即学会思考、学会生存。推而广之,便可领略世界最纯粹最本真的美,形成自由的本质。

(四)通识教育的本质与美的规律———自由与形式的融合

通识教育欲在“完整的人”与“完整的社会”之间搭建桥梁,这是一个主客体的关系问题。在处理主客体关系上应当遵从一定规律,只有处理好这个关系才能真正体现通识教育的和谐本质。那么,它是如何处理这个关系的呢?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以“完整的世界”化人,无论是客体展现出的“美”还是欲将学生身上塑造出的“完人之美”,都应将美的规律———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贯穿始终。李泽厚认为,“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这种统一,就是美的本质和根源”,“因此我把美看作自由的形式”。所谓合规律性,正是指外在自由———掌握客观规律并可以通过最合理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获得的自由;而合目的性指的是内在需要所产生的自由,二者的统一才可称“和谐”。通识教育的过程是自由与形式的统一,其培养目标更是使人达到自由与形式统一的境界,至少是培养起对自由与统一境界的追求意识,即成为一种自由形式力量。这种力量是通识教育意图包含和教给人的。通过塑造人的有机的整体性文化心理结构,使生活在纷繁复杂社会中的人既有完整人格、又有合乎理性的自由,既是快乐的又不违背自然与社会规律,他的个性在理性的调制下适当地、有节制地得到发展,这便是通识教育意欲使人达到的“自由与形式统一”的目标。

四、美学视角下大学通识教育本质与理想的落实

(一)通识教育的本质与理想聚合于有机整体

世界是整体的,培养全人的知识也应聚合于“全然之美”。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恩曼说:“我们一边有基本的定律,一边有美和希望,必须看到事物的完整结构联系,一切知识活动,都是要找出各个层次间的联系,把美与历史联系起来,把历史和人的心理联系起来,把人的心理与大脑的活动,大脑活动与神经兴奋,精神兴奋与化学等等一切上下双向联系起来”。这表明,不仅通识教育的内容应聚合于有机整体,其主客观交融的过程也应聚合于有机整体。人在教育中因体验、理解人的精神成果并加入个人的创造性而达到生命体验,文化理解、精神开放与升华的境界,感性与理性、直觉与思想、教化认知审美娱乐得到统一,在知情意的不同层面得到陶冶,通过陶冶不断去除个人狭隘性而上升到人类精神普遍性时,他既去掉了梦寐的自我意识而得到了灵魂的唤醒,又因具有强有力创造的丰富主体性而进入到自由王国,这样一个“整体的人”在享受完全世界带给他的完整蜕变后,就完成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融于人的精神世界的聚合。通识教育作为一个协同合作的系统工程,各个系统应当是一个和谐、完整、统一的整体。这样,“当人的健全本性显得是整体,当他感觉在世如同在一个博大、美丽、庄严、贵重的整体中时,当和谐的快感使他悠然自在地心醉神迷时,那么,倘宇宙有感,它会因达到目的而欢呼,并赞叹自身发展和本质之登峰造极”。

(二)全然美的分解生成

一下子把整个世界搬给学生让他们自身内化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必须进行适当分解。分解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内化的东西还是否能融为一体,而不是分解的零零散散,更深层的影响到了完整人格的形成。这里试图将其分解并尽量做到分解而不分割,统一于“全然之美”。

(1)真理中求美。

真理的价值和美的价值是统一的,美的东西必然是正确的,但美中包含这一种比局部的“真”更加根本和普遍的东西。追求真理的动力是求美,美才是能激起人类心底共鸣、激发人类追寻欲望的根本因子。例如,知识教学时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或理性直观,发展主体的理性操作能力。当学生内化并可以进行直观想象时,要求他通过高深的形式化途径作为解决思路,当他熟练掌握这种思路,便从不同层次掌握了“真理”内涵。

(2)伦理中求美。

理想的人格模式是“善”的,即合乎更大的人类群体利益的同时尊重个体个性发展。伦理教育的“全然之美”体现在和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必须考虑塑造一种有机的整体的文化心理反应方式,这一种整体反应方式的训练是造就完美人格的基础性训练。要在生活的体验中、在情感的交流状态中,使个体的无意识领悟力达到伦理上完善的目标。人的文化心理和客观世界的协调是伦理上教育的重点,充分发掘二者间无限的可能性,使学生产生更高的伦理体悟,以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模式和自由境界,这便是通识教育在伦理方面的成功。

(3)智能结合训练中求美。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H•加登纳认为,人类有六大智能———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格智能,多种智能结合的系统知性的人是一个有完整素质的人,心理中的思维和感觉、不同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多元文化、人文文化中的神圣崇高和幽默娱乐、道德范畴中的公正和仁慈等都在他的灵魂中得到协调互补,这样的人避免了成文专业分工而导致的单一向度。早在毕达格拉斯的古典发现开始,音乐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就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斯特拉文斯基说:“音乐形式之所以是数学式的,因为他是理想的,形式总是理想的。”涉及对音乐结构的理解,便从更高层面上统合了数学思维。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多种智能结合的形式在人的心理中其实就是一种有机的整体反应方式,在这种形式中积淀了人的情感和想象,具有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同时作用于人的直觉、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使主体把握到一种具有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完整形式,处于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自由愉悦状态。整体的智能是超越性的,即是美的“理性直观”,最高的境界便是天才式的智慧,打通一切,乃神的性质。教育要在更抽象、更整合层面上进行智能结合训练,注意到整体完形具有各个部分相加所不具备的性质和长处,多样统一、边缘重组、尤其是二元对立的智能因素的组合,体现出奇异的优势创造能力、综合体验快感和敏锐穿透力。通识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合理丰富的感性材料呈现,使学生增加对“完整世界”精华的体验,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信息的知觉、想象,揣测事务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将局部性质纳入整体的概念中。物理原型、空间图示、意象呈现、问题情境在不同的脑区建构而鲜明呈现时,他就可以打通思维,产生一种运用类象直感识别个象的整体直觉能力、广泛联想能力、意义猜想能力、创造整合能力,进而感知“完整世界”的和谐、秩序和整齐的神秘美。

(三)通识教育的本质与理想的最终实现

通识教育本质与理想的实现,要经历如下三个环节:

(1)初步体验。

在通识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质料应逐渐消失在意象中,美感通过感性加工使表达完整世界的学习材料诉诸人的感觉器官,使人获得生理快适。

(2)主客交融。

这一过程使“完整的人”与“完整的世界”实现贯通,在理解客体的时候理解自己,同时创造主客观交融的新意义,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交融在理性思维中,这时他就有了一种征服对象的超越性,超越了无生命的历史、社会、逻辑的束缚。学生能在审美想象中体验到宇宙、真理、生命的“精神”的相通共鸣,例如体验到数学公式、物理实验、书法、建筑等之间的异质同构的模式,理解了这种模式的特殊意味,更有一种主体超越这些原来比他“巨大”的对象的自由感觉,征服了对象事实上是对象人化、主体化的胜利快慰。

(3)主体优化。

美学教育范文7

建筑学专业教育为行业提供人才资源,其在教育过程中要融合多种学科知识,综合提高专业生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建筑专业理论。结合建筑专业教育及美学修养概念,本文探讨了建筑专业教育与美学修养相互融通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建筑学;专业教育;美学修养;教学

当代建筑行业面临着一场革新,传统建筑思维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建筑结构要求,无论是设计或施工行业,都要重新调整原有的建筑构思。相对应的,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模式也要及时调整,才能培养出更具时代性的专业人才。“美学与修养”是人文精神的重要构成,也是建筑学专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将两者融合于建筑学专业教育具有可行性。

1建筑专业教育,融合美学修养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建筑学所涉及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以及作为实用艺术的建筑艺术所包括的美学的一面和实用的一面,它们虽有明确的不同但又密切联系,并且其分量随具体情况和建筑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建筑学专业教育内容涉及广泛,主要包括:建筑学专业、城乡规划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另一方面,建筑学专业教育需积极融入“美学与修养”,人类对于美的认识,从原始人开始就有了初级的爱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活动。

2把握建筑符号,引领设计风格

图式与符号是艺术作品的核心要素,不同图式与符号代表着多种多样的美术构思,呈现了创作者们独特的艺术思想领悟。基于当代艺术思潮的优化创新,“空间符号”在建筑创作作品中成为了不可缺少的部分,构建筑了多姿多彩的艺术语境条件,从新角度展现了古代地域美学修养的人文艺术特色[1]。建筑创作是为建筑空间装饰服务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空间符号与艺术语境作为建筑创作的核心要素,可以为当代建筑创作提供更多的素材,从多个角度展现古代本土美学修养的个性特色。如何塑造出更加优越的艺术效果,在建筑创作领域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展现古代图符特色独有的艺术魅力,这些是古代图符创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3引入主流文化,提升美学涵养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离不开历史,传统文化历史对乡土艺术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从创作思想到艺术实践均承载着历史元素。建筑学专业教育中,传统艺术风格是建筑创作改革值得借鉴的,以室内传统风格为例,是指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室内风格。传统风格即一般常说的中式风格,欧式风格,伊斯兰风格,地中海风格等[2]。未来古代建筑创作要考虑“中西并用”模式,立足于古代本土艺术范畴,借鉴于国外先进的艺术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非主流文化认知度提升,建筑在中国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商业领域也开始研究建筑这一新事物。建筑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大,人们对建筑艺术特征研究更加深入。建筑步入发展时代,基于西方建筑基础上进行艺术改造,形成了符合中国特色的建筑艺术形式。

4体会民族思想,拓宽美学教育

“民族性”是现代建筑设计的新思路,倡导从自然生态美学角度出发设计建筑,把人工思想融入到建筑塑造过程中,最终产生的建筑事物才能与人们的审美要求一致,这是建筑民族性设计取得的优异成就。少数民族建筑设计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色,展现了建筑建筑创作者们的勤劳智慧,为其它不同类型建筑设计提供了多方面的指导[3]。少数民族在中国民族体系里占有重要地位,少数发展关系着56个民族发展,这奠定了少数民族人工造景的民族化特性。简单来说,少数民族人工建筑都是围绕着本民族习性设计的,大小建筑都是本民族设计人员进行构思、创造。例如,少数民族地区建筑工程设计中,建筑内外建筑结构布局形式均是按照民族需求开展,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主义色彩,这类人工建筑呈现出了民族团结主义精神的一面,把民族风格带入设计领域。少数民族地区建筑设计流程复杂多样,并且会随着设计方案要求不断地调整思路,时刻改变着建筑方案的原始风貌。必须要求建筑自然化设计做到“协调统一”原则,对土地、建筑、植物等实施一体化改造,可通过人工手绘图进行初步设计[4]。创建最佳的现代建筑组合模式,每块地形的规划既要保持排水及种植要求,又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力求达到自然过渡的效果。建筑美具有多元性,在建筑的地形规划中必须遵循建筑美的法则,符合少数民族审美标准,符合现代建筑自然化标准,这样的建筑设计才符合时代要求。

5联系社会需求,发扬生态美学

在“生态化”思想指导下,我国建筑设计开始走“生态风”,生态建筑工程受到了业界的一直追捧,充分展现了生态建筑特有的艺术文化内涵。总体来说,生态建筑具有自然性、文化性、主观性、地域性等特色。建筑创作者思维是活动的,现代建筑自然化设计也要灵活多变,在不同环境下塑造出不同的建筑效果,最终少数民族建筑设计方案才是成功的,这要靠建筑创作者个人参与建筑编排与优化处理。“自然性”强调了现代建筑地域性特点,尤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这是自然化设计不可缺少的原则。设计人员要根据地区的地域情况,编制符合地理环境的建筑布局方式,尽可能建筑立最原生态的自然建筑,稍微通过人工改造便可形成新的风景。“文化”是无形的,但可以通过有形事物展示出来,现代建筑就是生态文化的实物表现,一切建筑都按照传统生态文化设计出来的。文化理念是现代艺术设计的表现手法,主要利用建筑构造与布局编制工程方案,把艺术思想与文化思想相互融合起来,这是现代建筑文化价值的综合表现[5]。对于当代建筑而言,文化也象征着民族精神,一些典型的生态文化内涵扩大了设计的宽度,“团结、和谐、美好”等思想在建筑设计中均有表现。“地大物博”是我国地理环境的特色,不同民族也有其地域特点,现代建筑设计必须遵循地域环境要求。

6结论

总之,建筑学专业教育是培养行业人才的关键,全面提升建筑专业教育质量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基础。基于“美学与修养”思维指导下,建筑教育要从多个领域展开工作,不断融合民族特色、设计思维、生态美学等先进概念,才能培养出符合当代建筑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作者:金景春 单位:延边大学

参考文献:

[1]田勇.基于有效目标的中国建筑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

[2]张舒扬.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馆设计思路探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

[3]于幸泽.建筑造型基础教学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

美学教育范文8

关键词:大学生;美学教育;教学模式

随着美学教育被国务院办公厅列入教育改革规划,美学教育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德育体系建设的研究焦点。美学教育不仅是关于审美素养的教育,更是有关德育、人格品质的教育[1]。从德育视角上看,美学教育是构建高校育人生态,激发办学活力的基础,能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而如何构建大学生美学教育教学模式,促进美学教育教学的有效落实,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大学生美学教育的内涵

(一)美育育人,滋养学生的心灵

大学生美学教育与德育是相互促进、互为表里的关系,两者之间关系密切,不可分割,美学教育肩负着培养大学生审美素养、艺术趣味及人文素养的责任,能够在美育过程中发挥潜在的德育效果,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滋养心灵的作用,既能够给大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促进大学生心灵愉悦,又能够营造健康、温馨的成长环境,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2]。

(二)健全人格,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大学生美学教育以人文素养、审美素养培养为导向,综合考虑学生的德育、智育建设,通过美育教学,可以拓展德育教学体系,创新德育工作模式,促进大学生美学教育与德育、专业课的整合、衔接,还有利于发掘大学生的兴趣、特长,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有素养、有技能、有理想的现代高水平人才。

(三)增长智慧,提升学生的素养

大学生美学教育是增长智慧,启迪思想的教育,对高校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美学教育、德育体系的整合、贯通,可以构建相辅相成的德育工作模式,拓展德育教育的实施路径,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大学生自我提升、自我反省与自我管理能力,带动学生知识、情感、态度、技能、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实现高校育人建设的“德艺双馨”[3]。

二、大学生美学教育现状

(一)大学生美学教育缺乏

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通常以技能培养为主,以素养培养为辅,在传统的育人模式影响下,容易形成“重技能,轻美育”的现象。虽然一些高校已经开展了美学教育的研究尝试,但由于美学教育观念缺乏创新,未能充分挖掘美学教育的价值,美学教育浮于形式,为大学生美学教育带来了重重瓶颈。

(二)大学生美学教育路径单一

现阶段的美学教育途径通常借助高校的艺术欣赏类课程、德育课程等进行,美学教育路径单一,且传统的美学教育方式尚未建立长效机制,未能有效的发挥美学教育的效果。在美学教育实践中往往效果欠佳,存在任课教师及大学生对美学教育认识与理解不足,大学生参与美学教育的积极性低等问题,不利于美育教育的落实。

(三)美育与德育教育“脱节”

美育与德育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共同承担着大学生人文素养、审美素养、创新意识、道德情操培养的责任。而现阶段的高校教学实践中,由于对美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低,德育与美育的衔接不足,且由于美育教育基础薄弱,两者之间存在“脱节”问题,导致大学生美育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间接影响到了育人效果。

三、大学生美学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与改革

(一)高校校园美育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传承立德树人理念,进行育人培养的有效途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借助美育专题校报、校内广播美育栏目、美育主题文艺汇演、美育文化活动周等形式,融入美育、德育、智育理念,增强大学生对美育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在校园美育文化建设中,积极融入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元素,如COSPLY、同人文化、职业模拟体验等,使大学生在轻松的校园环境中体会到美育文化的乐趣。

(二)美育教学模式设计

以德育课程为核心,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学习需求、兴趣等,采用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形式,开发大学生的思维、智慧、逻辑思考能力。其中,在情景教学法方面,由教师利用教材、生活化素材等设计对应的情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学生在感知、发现、体会美感与新颖教学艺术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4]。在角色扮演教学法方面,结合一些经典的美育故事、流行性美育元素等,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美育教学理念的渗透,提升学生的基础素养。在美育教学中,同样可依托德育课堂,结合当下热门的翻转课堂教学、微视频教学、微课教学等典型的教学模式,增强美育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想学、爱学的行为习惯,推行“兴趣教学”,提升美学教育效果。

(三)美育教学评价设计

在德育课程教学中,采用多维度的教学评价设计策略,对传统的德育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优化,将德育与美育融合,设计包含素养教育、审美能力教育、美感创造力、思想道德水平、价值观念、智育水平等的评价机制,满足当前的大学生美学教育需求。此外,除常规的美育教学评价以外,还应考虑将大学生的美育认知水平、美育学习自觉性、美育活动参与积极性等指标纳入美育评价体系,充实美育评价标准。

(四)美育主题校本教材设计

为弥补传统美育教学在教学路径、教学模式、教学素材等方面的局限性,可通过美育主题校本教材的设计,开发与大学生美学教育相匹配的教学资源体系,供学生进行课程选修使用。校本教材设计以德育思想、“三全”育人理念为依据,融入美育教学案例、美育故事、美育教学素材等,丰富高校德育资源体系[5]。美育主题校本教材设计依据校本教材需求识别、校本教材内涵定位、校本教材内容体系设计三个主要步骤进行研究实施。在校本教材需求识别方面,考虑高校大学生的德育需求、育人体系建设需求、立德树人需求等,并通过对大学生美学教育的调研分析,深入把握美育校本教材编写的需求,制定校本教材编写任务书,明确校本教材设计的要求、目标、设计原则。在校本教材内涵定位上,分别从德育、美育、智育三个层面对校本教材的内涵进行定位,通过挖掘美育主题校本教材开发的内涵,把握大学生美学教育需求。在校本教材内容体系设计上,则根据校本教材设计的内涵,进行内容的编排,注重体现美育校本教材的时代性、新颖性特征,凸显校本教材的育人功能。

(五)美育与德育活动平台建设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通过高校与合作企业共建大学生美育、德育、智育活动基地,定期通过特色化的活动,带动学生参与美育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实践育人”功能,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习得生活、学习的智慧,在活动实践中健全人格,完善自我,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及人文素养,为未来走向社会打下根基。另外,围绕社区、社会、学校、家庭的四位一体德育活动策划,开展美育、德育协同共建活动,整合各方的优势资源、育人理念、先进思维,进行大学生美学教育的实践探索,培养大学生感知、发现与创造美感的能力,使大学生在美育、德育活动的参与、总结、反思中进行自我提升,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美学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在美学教育中,不仅应加强美育、德育、智育的协调统一,促进各要素的交叉融合,而且需要注重遵循美学教育的一般规律,根据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个人成长需求等,设计针对性的美学教育模式,从而为大学生美学教育的实践开拓新的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薛红.美学教育与大学生成长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3(05):131-137.

[2]冯密文.论大学美学教育与艺术人生的关系[J].美与时代(下),2016,(06):49-50.

[3]邓涵.论大学教育中的美学教育[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5,(04):81-85.

[4]霍九江.美学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4,(26):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