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研究范例

美学研究

美学研究范文1

【关键词】电影工业美学 学理性 现实依据 工业社会 中国电影理论

引言

近年来,电影工业美学伴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成为一个影视研究学者不断争鸣的热点话题。电影工业美学的诞生背景是在中国新时代电影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在当代电影研究者对电影生产实践的反复总结和对电影理论发展的审慎思考中,在将电影作为社会化艺术实践手段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当前学术界对于电影本体理论研究创新、电影交叉理论研究创新和电影社会功能理论研究创新的时代呼唤,对新时代中国电影理论的构建具有观念革新、现实发展观照和理论方法构建的独特意义。自然,该理论的出现和热议也引发了诸多电影研究学者对“电影工业美学的本源问题”的讨论与争鸣,其中学者陈林侠在《艺术百家》杂志上刊发了文章《“电影工业美学”的学理、现实依据及其愿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认为“电影工业美学”的出现存在着学理与现实的双重必然性,传统美学研究中的技术美学是其理论依据,而21世纪初期古装大片中的美学特征不断涌现则是该理论影视实践过程中的现实依据。一方面,他坚持该理论只有紧扣住影视技术、工业化管理的生产体系产生出的美学现象、发展态势与社会功能,才具有自己的学术价值。但另一方面他也尖锐地批评到,由于这个理论主张的提出时间较短,其内涵和外延处于未定的状态,由此延展出来的论题或多或少偏离于该理论的初衷与愿景,出现了诸多需要厘清、细辨之处;尤其是这一理论要求拥有着影视特效、后期技术、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等理工科、经济学及管理科学背景的研究力量,这对目前国内多属于人文艺术学科出身的电影学者的人才队伍现状来说,存在着难以深入、后继乏力、人才匮乏等诸多瓶颈。[1]此外,李立、张燕和石小溪等诸多电影研究者也围绕“中国电影工业美学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了持续的学术讨论和争鸣,对于其理论源流和现实依据两个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质疑和回应。直到今天,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远未结束,对这些既有问题去伪存真的研究,需要更多的电影研究学者深入耕耘,是一种“接着写”的推深研究态度;同时,正是电影工业美学作为中层理论具有极大的包容性,随着研究的深入,才不断有新的问题展现出来,因为对涉及该理论的一系列开放性问题需要更多跨学科研究者参与进来,这也是一种“共同写”的开放研究态度。

一、对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理论起源的思考

陈旭光把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理论的核心首先归纳为“秉承电影产业观念与类型生产原则,在电影生产中弱化感性、私人、自我的体验,代之以理性、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方式,游走于电影工业生产的体制之内,服膺于‘制片人中心制’但又兼顾电影创作艺术追求,最大程度地平衡电影艺术性/商业性、体制性/作者性的关系,追求电影美学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其次,“电影工业美学是工业和美学的一个折中,不是一种超美学或者小众精英化、小圈子化的经典高雅的美学与文化,而是大众化,‘平均的’,不那么鼓励和凸显个人风格的美学”。[2]那么这一理论核心的学理性出发点究竟来自于哪里,成为该理论在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对于其理论必要性和合理性的重要思考。目前很多研究者从中国电影工业美学中“商业性、艺术性和工业性”三者的关系出发,对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理论源流进行梳理。其中部分学者将该理论的学理源头上溯到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3]中提出的“技术美”批判性反思问题上,进而将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理论出发原点归纳为电影工业技术的发展是否可以产生主体审美实践感,并进一步从海德格尔提出的“技术对自然的解蔽、促逼”的角度出发,讨论“自由的开放领域”和“艺术介入技术”下的新美学认知特征,得出有可能在形成的人类技术高度发展社会背景下,产生出类似“诗意的栖居”的社会美学意境和内涵。同时,还有一些学者将该问题回归到传统经验美学对工业美学互动影响的起源思考上,他们通过对柏拉图、培根、贝克莱和休谟等人的经验主义美学与电影工业美学的比较分析,认为电影工业美学的学理认识应该回归到对技术对象——“物”的重视,对美的“本体性”认识,以及二者如何彼此交融作用于美学发展动态历史中,进而将电影工业美学还原为新兴工具技术引导下的个体美学感知新经验。[1]遗憾的是,以上讨论与研究都不足以令人完全信服。这是因为,一旦中国电影工业美学被纳入到美学起源系统中来讨论,就势必要对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的电影美学的组成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其美学起源涉及到绘画、设计、雕塑、表演、舞蹈等艺术门类,过度关注于其绝对起源问题就会陷入对于不同艺术形式的美学起源性思考上,忽略了其工业和美学的融合性规律,进而陷入“绝对经验主义”和“绝对理性主义”的研究困囿。同时,中国电影工业美学本身就是一个中层理论,按照陈旭光在《“电影工业美学”与“中层理论”的观念及方法论——“电影工业美学”的理论资源与方法论阐述之一》一文中,谈到“‘电影工业美学’理论的提出,受到了大卫•鲍德韦尔方法论意义上的启迪,故而在方法、立场的意义上与‘中间层面’理论有异曲同工、不谋而合处”,其理论建构上,本就是理论研究和现实归纳相结合的方法,是区别于宏大框架和具体应用的中间层理论。同时,这一理论在研究对象上,“新的电影研究反对将文化视为凝固的‘主义’或体系,而将文化视为流动、开放的空间”[2]。他对中国电影工业美学作为中层理论的判断,无疑将电影工业美学的特性置入了一个开放性的解释框架,但同时也回避了该理论作为中层理论的立足支点在哪里的问题;突出该理论的流动性与时效性的同时,弱化了该理论的学理阐释稳健性原则。基于以上原因,导致他无法回应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该理论是否在未来依然对电影产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问题。而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就在于厘清该理论中关于工业、商业和艺术的混同理解和矛盾表述,在三对关系理解中抽象出美学发生的场域并归纳出电影工业美学实现的均衡方式和现实路径。正如陈旭光所谈到的那样,作为中层理论的中国电影工业美学从成立之初就被视为一个开放和包容的美学系统,是“一种具有实践品格的理论,努力追求一种‘中间层面的研究’,弘扬理性的、务实的、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功用”[1]。因此笔者看来,电影工业美学作为一种美学系统,其解决的问题首先必然是美学的认识问题,其实践品格应该放置于电影工业的实践内容中,其解决的问题应该是电影工业美学的社会工业性、商业性和艺术性如何统一协调、互相配合的问题。具体来说,其社会工业性应该是在当前社会条件下,电影工业发展的程度与具体组织形式;其商业性是电影产品在社会中通过何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实现产品销售的边际效应最大化;其艺术性是如何实现电影美学主张和观众美学接受的最大均衡化。因此,将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理论放置到工业社会中进行考察,从社会美学、消费美学和电影美学融合的角度出发对美学内涵和价值进行学理探索,寻找其工业性、商业性和艺术性的最优均衡关系,无疑为解决电影工业美学的学理正当性与适当性,提供了一个更具挑战的研究视野和更宽广的阐释路径。

二、社会美学、消费美学

和艺术美学均衡下的学理性阐释路径一旦开始讨论电影工业美学的学理性阐释,研究者首先必须正面回应一个问题,即电影工业美学中工业、商业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这些关系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中是如何体现的,这些关系是通过何种形式组成了电影工业美学的底层理论支撑?以往我们在对类似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社会美学关注的是社会实践内容对艺术作品美学认知的单向影响[2],消费美学关注的是电影产品定价方式和观众审美消费欲望之间的行动策略,电影美学关注的是导演与观众个体经验对艺术审美的感受、吸纳和构建。那么有没有可能借助一种理论研究视角将工业性、商业性和艺术性进行并列考察,进而在电影工业美学研究中将社会实践内容和个体经验二元统一起来,把电影工业美学放置于社会宏观结构(社会组织形式)之下和个体美学认知(具身感官经验)之上进行具体分析,这不正是该理论作为中层理论构建的要求和目标吗?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出发,我们需要尝试在众多学者的主流争鸣之外构建第三条对该理论可供阐释的学理路径。因此,我们可将目前对中国电影工业美学学理争鸣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炼为:在中国电影工业实践背景下,工业性、商业性和艺术性在电影工业美学中是如何实现对立统一的,这种统一关系是如何作用于电影作品的审美均衡化实现的。从解决以上关键问题入手,进一步发现该理论矛盾关系下的美学规律,继而讨论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理论建构逻辑和具体研究方法,如此才显得更有意义。同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也再次回应了电影工业美学是研究什么的问题,重申了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研究的主体性问题。对此,笔者曾在文章《审美的实践逻辑——关于电影工业美学的社会学再阐释》[1]中进行了说明,提出研究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研究中国电影美学发展和中国电影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工业社会体系、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和中国电影作品的发展形成了对于该问题研究的三个套嵌场域,这三个场域的形成、发展和彼此影响最终形成了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主要美学特征。中国电影美学和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关系是在中国社会工业化背景下不断演进形成的,进而这种不断相互影响的关系深刻反映了中国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和特征。因此,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内涵在工业性上表现出中国电影对中国工业社会发展的匹配适应性,在商业性上表现为电影产业各项资源配置的市场优化性,在艺术性上追求审美的美学纯粹性。因此,中国电影工业美学在美学特征上凸显出工业化社会生产下系统美学的特征:平衡中和。既然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主体是通过三个场域完成构建的,那么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内涵必然带有中国现代工业社会、中国电影产业和中国电影作品的基本特征,这也可以很好地解释中国电影工业三个基本属性的关系,即商业性、艺术性和工业性的对立统一关系。电影的工业性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体现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程度和中国电影生产的组织方式。比如,中国电影从内容生产的角度来看,新的工业技术把电影从平面放映带入到了一个多维的、立体的和信息化的媒介环境中,现代工业技术所赋予电影的影像魔力深刻影响着观众的视听感受和感性思维,电影技术的发展受到社会整体工业发展的带动,3D、AI、VR、AR、8K和AG等技术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同时,工业社会下的现代企业管理和精细化分工模式也不断影响着现代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并深刻改造着中国电影生产企业的组织形态和电影生产方式,让中国电影工业性具有更科学和更先进的内涵。电影的商业性以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为出发点,以影视投入和产业比的考察为目标,因为无论电影企业还是电影项目在社会工业化的考虑下,均是以盈利为目标的,这体现了电影企业的企业伦理和运营目标,是符合现代工业社会中企业发展考核的要求的。进而电影消费美学就是在市场充分交易原则下,让电影作为产品并具有商业审美特质,个人的文化诉求及审美情趣杂糅进电影消费的过程,从而张扬个人的意志、生活风格和生活品味,电影所带来的审美体验泛化至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迎合和改造观众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这就是很多生活消费品类广告愿意植入电影大片的根本原因。而电影艺术性的本质就是审美性,是在社会工业化背景下,中国电影创作者通过电影形式向观众传递的美学主张。然而电影工业的审美传递和商业价值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商业价值最大化的过程即是电影观众对电影美学的最大接受过程,这个过程既要满足个体的最大接受度,又要满足群体数量的最广泛接受度。[1]那么又回到一个超验性的问题上,什么电影才是具有绝大多数观众审美认可的电影?或者说,观众认为什么才是好的电影?关于该问题很多学者都有详细的阐述,电影审美在意识形态认识上具有相对标准,在经验认识上没有绝对标准,审美的接受往往因人而异。从商业性思考出发的电影往往是为了迎合当下社会多数观众人群的审美意愿,而这些审美意愿往往又被大众文化裹挟、被精英文化下的电影美学研究者诟病,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商业性和艺术性是矛盾的。同时,两者又是相对统一的,因为电影创作的终极目的就是让导演的创作风格和观众的审美需求能够统一,即实现艺术审美和观众接受度的最佳均衡,达到目前工业社会条件下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完美平衡——电影工业美学的均衡点。该均衡点的达成过程就是电影工业美学的产生过程,而该均衡点在工业、商业和艺术坐标中所处的位置就直接构成了电影工业美学的美学特征。毕竟,被庸俗文化所裹挟、丧失导演美学风格和审美主张的“票房好的烂片”,或一味追求导演风格和创作审美主张而不考虑观众需求的“票房烂的好片”,两者都不是电影工业生产所追逐的目标,而是应该“把电影拍得既具有票房价值又具有美学价值”[1]。对这些关系进行重新思考后,不难发现在电影工业性、商业性和艺术性相互作用下的平衡美学目标也恰好解释了陈旭光关于电影工业美学的折中提法,即“电影工业美学是工业和美学的一个折中,不是一种超美学或者小众精英化、小圈子化的经典高雅的美学与文化,而是大众化,‘平均的’,不那么鼓励和凸显个人风格的美学”[2]。基于此,我们更加容易理解其在不断强调大众化的美学风格的同时,依然要兼顾电影创作的艺术追求,需要电影创作者游走于“体制内外”,不断在工业化电影生产角度和个人风格追求之间进行追寻和转换,寻求艺术与商业的最佳结合点。综合以上思考,电影工业美学学理研究的阐释路径可以被总结为:中国电影产业对现代工业社会发展成果的吸纳并以此形成的内容、技术和运作、管理、生产机制层面的创新体系,通过电影票房运营的商业化手段,实现具体电影作品在工业性、商业性和艺术性博弈后的审美需求均衡化的美学表达,具有社会美学、消费美学和艺术美学共同建构、平衡和贯通的审美特征。

三、基于社会审美、消费审美

和艺术审美相融合的现实依据关于电影工业美学的现实依据,陈旭光认为近年来中国崛起的一批电影新力量导演背后所代表的“中国电影工业升级”和“电影产业升级”是中国电影工业美学产生的现实依据。这一论述主要是根据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大力发展后,很多电影研究学者敏锐地注意到,电影工业的发展似乎和电影美学表达之间存在着一种暗合的对应关系,因此将社会背景、产业发展和美学表达进行了相关性的考察和推论,并在经济学、电影学和传播学领域内进行了探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者虽然在不同的学科层面对该问题进行了思考,但均有着对现实主义的思考和社会互动研究的视角,尝试从社会技术工业化背景中发现电影工业美学的社会现实指向和社会动因。那么,按照前文中所述的学理路径分析,工业技术发展背景下的中国社会对电影工业美学的互动影响是否可以在当代电影中寻找到痕迹,这些痕迹的整理归纳是否可以被总结为电影工业美学的现实依据构成呢?本文认为,电影工业美学通过学理性推演建构了其理论体系框架,是一个建构性的理论;同时电影工业美学通过现实依据对其美学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出它独特的美学内容,也是一个归纳性的理论。因此,通过对电影工业美学的学理性建构和现实依据归纳,对判断其本身作为理论系统是否兼具合理性和适用性,具有“建构性解释和归纳性解释”的双重评价意义。本文针对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现实依据思考,直接从电影社会审美、消费审美与艺术审美互动影响的关系视角出发并分析,进而将电影工业美学的客观存在作为一个讨论的前提,将讨论的焦点从“电影工业美学在工业社会中是如何存在”的问题回归到“电影工业美学在工业社会中是如何达成”的问题上,并将中国工业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三个特征——社会时间的加速、社会空间的流动和社会想象的被需求,对应电影工业美学呈现内容中的四个主要特征:平衡性、开放性、现实性和超越性,通过分析他们彼此之间的影响关系,寻找到电影工业美学达成的现实依据。

第一,中国社会的加速变革导致了艺术审美的巨大变化。具体在电影中反映出艺术审美风格的“平衡理性”。工业社会的发展让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中国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对艺术审美的渴望不断加剧,各种西方外来的美学思想蓬勃喷涌,结合中国电影的本土创作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电影的整体美学风格。在科学的现代综合化与整体化思潮下,电影作品不再呈现单一的美学风格,而是兼具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等美学主张。这些美学主张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的不断加速,也在不断更新、交织和融合,形成了电影审美表达的复合性面貌。当复合性的电影美学成为创作美学主张时,如何在有限的创作和传播的时域内,形成美学风格的兼顾和重点的突出,是现在电影创作者需要面对的一项极大挑战。[1]尤其是将复合审美视角放置在瞬息万变和日新月异的中国社会发展环境中,立足中国现实问题、激发艺术创作灵感并引发观众的美学共情时,需要电影工业美学在复合性美学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提炼,达到一种复合状态下的审美理性平衡。同时,在全球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社会,信息、资本、技术和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现代工业社会已经不被视为世界固化空间中人或事物的联结,而是一种流动的、有机的组成空间,因此社会空间的流动性成为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这种社会空间的流动特点也深刻体现在中国电影工业美学里,审美的“协同平衡”成为其显著标志。在流动社会空间下,电影投资的现代化运转、电影制作团队的跨境合作、电影叙事的全球化视野以及跨地域观众的审美经验同构,都让电影工业美学呈现出协同平衡的特征,如《英雄》《战狼Ⅱ》《红海行动》《巨齿鲨》《流浪地球》《长城》和《功夫之王》等影片均是在电影工业美学下具有开放性的美学显著特征。其中不少影片从投资、创作到发行均有跨国团队合作参与,且观影观众也涵盖世界多个国家地域,这些影片的审美经验可以被不同国家的观众所接受、理解,深刻地体现了电影工业美学的协同平衡特征。

第二,社会工业的发展让电影美学具有强烈的消费美学特征。体现了电影工业美学的“开放性竞争消费理性”特质。正如迈克•费瑟斯通所言,后现代语境中兴起的亚文化已经消弭了艺术和生活的边界,工业社会下艺术和审美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和任何事物上,人们生活在处处是艺术品的“幻想”和符号中。[1]因此人们在电影审美中,更加偏向于开放和竞争状态下的消费理性选择,即更大程度上寻求一种世俗的、功利的和有目的的开放审美倾向,尽量摆脱传统电影美学的掣肘体验。人们在选择电影产品作为审美消费的对象时,必然对观影的全过程开放体验十分在意,从电影内容本身、观影欣赏场所、电影技术内涵、定价适中程度到观影附加服务等,都有更鲜明的审美体验要求,这些都导致了电影作为商业产品在综合消费品质上需要具有更加开放性的审美体验和竞争优势。同时,工业社会下的电影产品作为消费商品,摒弃了以往精英审美的人群垄断,以大众文化的方式出现,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消费文化,更关注普通大众人群电影消费时的情感、梦想以及欲望等问题。此外,其大众化的审美本质符合电影作为商品销售利润最大化的基本逻辑,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更加民主化和大众化的审美内容和形式的自我改造。这些消费文化下的审美需求,深刻地将消费审美特质注入了电影工业美学的特征中,让其具有强烈的“开放性”美学特质。

第三,社会工业的发展让电影工业美学具有社会美学观照下的“现实理性”特质。是一种贴近于现实生活的美学,具有满足观众对社会结构和社会面貌进行了解和探索的审美特征。涂尔干认为现代社会的精细分工下,人作为社会有机构成的个体,很难获知社会的整体面貌。[2]同时在技术的规训下,个体对社会的整体感受遭到了技术工作强烈的压抑与限制。同时,分工下的工业社会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系统,系统之内的人际联结不仅有经济性的现实考虑,还有系统内有机合作的道德属性。因此,个体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人”,需要对社会有更深刻和更全面的理解,以确定自我在工业社会人际系统中的联结位置和道德准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影艺术为社会个体提供了全面理解目前中国工业社会面貌的社会想象窗口和个人在社会系统中生存的行为道德准则,电影艺术中的美学表达也必然适应电影社会价值的要求,让电影美学具有对社会现实反映的“现实理性”。陈旭光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认为,电影工业美学“不拒斥现实主义电影,要接地气,要在影像叙事中呈现当下中国社会现实与鲜活人物群像,让人感受到浓郁的、扑鼻而来的、中国当下的现实气息”[3]。

第四,电影工业美学还表现出在艺术审美、消费审美和社会审美三者融合下的“超越理性”特质。这主要表现为题材超越、技术超越和想象力超越。现代工业社会下的电影内容不仅可以反映社会客观现实,为观众拼接出想象中的社会图景,还能够通过类型的拓展,在科幻主题、魔幻主题和玄幻题材等方面,将观众对世界的认知进行极大拓展。通过高科技手段和拟真场景设计让电影对未来社会或未知世界进行想象建构,使得电影美学表达超越观众现实生活,实现对社会想象的无尽延伸,深刻地体现出美学内容的“超越性”。正如陈旭光在文章中所谈到的,“电影工业美学应该秉持电影的游戏性、假定性、虚构性本质等观念,包容并鼓励科幻、玄幻、魔幻类电影的生产,要有超越现实的勇气。”[1]由于现代工业社会下电影题材的超越和电影技术手段的超越,必然带来观众对以往想象力经验的超越,架空式的幻想和超越主观经验的想象伴随着对社会想象的突破,也会让电影工业美学具有“超越理性”的美学特质,并逐步将想象力作为工业时代电影的核心消费产品,构成了“想象力消费审美”的美学特征。同时,想象力的超越不仅让传统的社会观影群体出现大众化审美的高度粘合,还不断拓展了新的网生代观影群体,叠加“影游融合”的审美人群对象,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电影中的审美趣味与审美需求,这是电影工业美学中的新美学现象,值得高度关注与持续研究。

结语

美学研究范文2

一、艺术设计中蕴含的功能之美

从本质角度来看,产品所具有的实用性功效与自身所产生的功能之美并无过多的联系。可是从主体范畴而言,实用性质的功能对它的审美评价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功能范畴所产生的美感从某种程度上深刻体现了对它审美体系的评价,在其中所能表达出的东西都能深刻体现出一种极致的美感。功能范畴的设计对十八世纪以来仅是注重外在的表现形式且忽略内在性功能的错误理念进行了最大范畴的纠正。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尤为简洁,具有现代气息的崭新风格,能对功能范畴的结构之美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

二、艺术设计蕴含的材料之美

当前形势下,在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进程中,材料实质上发挥了尤为重要的功效,材料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视为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撑,在社会的发展方向也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在现代化科学技术能有效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上,材料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所以,现代社会的艺术设计与材料也是息息相关的,务必深入细致地处理产品结构层面以及环境设计范畴,产品在形态范围,颜色范围,质感角度和肌理层面的处理,如此一来就能够充分展现出新颖材料所具备的重要特点。运用各种恰当有效的方式去有效处理各种材料,就能从多角度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从而在通过艺术设计之后的材料中获得一种美感享受。对于各种不同的材料来说,工艺上所采取的手段也是大相径庭的。例如我们经常说的材质漂亮,工艺巧妙,对于各种迥异不同的材料必须彰显出与众不同的特征,这就对产品所具有的功能性与美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对于手工艺品来说,需要制造者务必真正意义上用手去触摸材料,深入细致地了解材料自身所具备的质地优势。譬如我国拥有古典风格的各种家具中,具有明式特点的家具就充分展现出了一种质地层面的美感。各种不同的器具,在材料的选用上、制作方式上、技术加工上都彰显出各种与众不同的特点,艺术设计者务必深入了解材料自身所具备的特征,采取与之特征相适应的设计方案,方能让器具在设计上通过材料体现出一种极致的美感,最终让产品、材料、美感、设计融为一体,这样就能彰显出艺术设计中的材料之美。

三、艺术设计蕴含的形态意境之美

所谓意境实质上是指艺术层面的形象与情境融为一体所展现出的情境交融景象。从艺术设计层面而言,意境通常不是一个十分具体的形态,可是意境绝对是通过形态所生发出来的,人们看到某种具有美感的形态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进入一种想象性的境界,最终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高艺术境界。从上述角度来说,艺术设计蕴含着形态意境之美。所以,从艺术设计范畴的角度看,形态意境是能够让艺术设计作品产生审美价值的重要因素,它能让欣赏者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美感。艺术设计的形态意境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就是将设计者的感情转化为具体的形态,切实做到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让感情与意境和谐,让感情与具象融为一体;第二,设计者务必通过设计表现出一种暗示与象征的意向,让意象在具象中体现出来,最终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我国古代私家园林设计中很多借物造景的手法,就是形态意境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最佳体现。总之,形态意境是中华民族美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充分体现设计产品审美价值的完美概念。对艺术设计作品的欣赏,完全可以让欣赏者进入一种情景交融的自我陶醉境界,从而领悟到艺术设计的形态意蕴之美。

四、艺术设计蕴含的科学之美

在艺术设计的进程中蕴含着科学之美,这种美是一种极为独特的审美态势,充分体现出理智层面的相关问题。从形态范畴对艺术设计的科学之美进行思量,主要包括科学层面的伦理之美与科学层面的产品之美。从创作学范畴对科学之美进行思量,主要包括理论层面的创造之美与科学层面的实验之美。然而,科学范畴的设计美感并非是积极展现在研究成果之上,而最为重视的是科学创造的进程。科学之美务必经过理智层面的熏陶方能深入理解。这就充分体现了艺术设计科学之美的独特之处。艺术设计中的科学之美并非是在自然常态下存在的,更加展现出一种对实践生活的深刻感悟。在这种独特的审美体验中,最重要的是体现了自然常态下的一种和谐与融洽。不管是外在层面的设计,还是内在层面的设计,都能让人产生一种极致的享受之美,领悟到一种至上的全面之美。实质上,科技之美也完全能够作为美感体验中的一种最高形式,在归纳出审美的必然规律之后,进行无限创造。人类在不断创造发明的过程中,总结出各种符合自然规律的审美经验,这种审美经验完全可以和艺术设计融合起来表现出最高境界的科学之美。

五、结语

美学研究范文3

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的审美思潮影响着现代设计,在新的社会形式下,传统的美学已不再适应现代设计的表现。本文以现代标志设计怎样将传统美学颠覆,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并在不断完善和努力的前提下,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现代设计之路,会有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设计。

[关键词]

VI设计;传统美学;颠覆创新

一、解读现代标志设计及传统美学

(一)现代标志设计定义及特点

1.现代标志设计计划、构思是根据现代市场营销学,普通心理学和消费心理学,以及人机工程学,结合现代美学,现代科学技术等诸多学科制约形成的设计构想。2.传达标志设计的计划、构思方式,从传统的手工绘制图形到计算机绘制图形、模型的设计预想。因具体的设计时期不同而不同。3.现代标志设计的应用,与当下设计及所涉及的生产方式和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密不可分。4.现代标志设计的特点:(1)呈现品牌战略定位;(2)彰显品牌的独特魅力;(3)吻合目标顾客的审美偏好;(4)给消费者传达瞬间的记忆点及区别其他品牌的差异性;(5)应用的可操作性与低成本。

(二)传统美学的概念及其特性

1.何为美?对美的本质,美的意义的研究是传统美学的主要内容。美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审美意识以及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是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美学一词出自希腊语aesthesis。该词语的最初释义为“人们对感观的感受”。由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首次使用的。近代学者普遍认为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的主要标志为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的《美学》一书的出版。发展到19世纪,美学即研究“美”的学说这一概念在传统古典艺术领域被广泛接受。2.美学的定义在今天发生了些变化,在现代哲学领域普遍认为美学为一门鉴别的艺术,是科学、设计和哲学意义上的科学理论研究和审美哲学。客体的审美评判标准,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美”“丑”之分,而是理性客观地认识客体本身的实质。3.传统美学的特点:传统美学经历了从本体论到认知论的翻天覆地变化后,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以来,强大的现代艺术思潮热情高涨,冲击了人们对传统美学的再认识。人们对传统的美学及其艺术理论也产生了强烈的反思和探讨,现如今,传统美学也受到了不断的反思挑战,遭受到了各个学派理论思想学术的冷落。与此同时的是西方各个学派形成的崇高主义传统美学,表现在崇高意义范畴下的审美哲学理想和追求等方面,也在逐渐失去其真正的意义。

二、现代标志设计对颠覆传统美学的主导因素

现代标志设计具有其自身的视觉语言,彰显其内在寓意。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形式、节奏、韵律、对比、调和、变化、统一”等形式美感制约了现代标志设计在设计制作中存在图形设计结构方面的复杂化,形式表现方面过于陈旧保守传统不符合人们现代审美和不能表达时代思潮的等一系列问题。在标志设计方面中国的传统图形符号设计样式上与现代化的图形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缺点:1.相对平面化不具有立体感,2.设计主题不够突出不能直观的传递要表达的内容,3.设计理论上不够严谨科学,也不具备现代图形设计的精简度这一特点。所以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应顺应现代设计的发展潮流,结合现代设计自身应有的特点,彰显时代个性。因此我们在进行现代标志设计中应以更加简洁明了的造型进行设计,给不同文化圈的人们带来更加强烈的信息冲击。

(一)文化的差异性

传统标志设计图形带有强烈的地域文化色彩,给国内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带来诸多不便。在不用的文化背景下,世界各地的人们可能就很难理解其标志设计的真正含义。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蝙蝠”是“福”的寓意而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蝙蝠”却赋予蝙蝠邪恶的化身。这种文化背景不同的差异性,使得我们在进行标志设计中,需要设计师在进行标志设计之初就必须细心斟酌设计内容,思考其设计内涵,考虑标志设计使用中的地域文化差异性,做好设计初的一系列设计筹划和设计构思,以便更好地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更好地做到国际化的视觉语言,为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打下良好的前提,以免在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时,标志设计造成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

(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互联网的使用及发展主要以拉丁文为基础,而中文域名后缀在互联网上的使用并未出现过较大范围内的普及,据统计互联网上以汉字作为图形标志的作品也很少,这就导致一些分企业为提高认识度纷纷采用多样化的标志设计来呈现企业的品牌和形象。例如我国跨国企业联想集团有针对性地在国内市场营销产品中以中文“联想”汉字作为企业核心标志,而在海外市场企业标志则是拉丁文“LENOVO”。

(三)街头文化涂鸦

街头文化涂鸦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现象在世界各大城市蔓延开来。人们对涂鸦文化的审美的与追求也一直是朝气蓬勃,每座城市的艺术家们都跃跃欲试地在城市的主要墙壁上进行艺术创作。在这场最大规模,并且为广大青年人所喜爱的全民艺术运动中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身份不同流派的艺术家都积极参与其中。涂鸦本身作为一种造型的艺术,但其展现给我们的却不仅仅是它不同的造型方式,同时还有这种艺术手法所表现出的创作方法,社会的背景及深层次的内涵。涂鸦艺术造型可以说是千变万化、风格多变、不拘一格。它长期活跃于民间,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并且不失艺术欣赏价值而且具有极大的群众基础,其广泛性和普及性都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涂鸦艺术的作品种类繁多纷杂而又极其丰富多彩。目前很多新兴企业标志应用了街头文化涂鸦,以适应新的文化现象。街头涂鸦艺术形式的出现源于世界社会自由背景下的“艺术家”独有的思维模式及其造型艺术。从涂鸦的表现形式上我们不难看出,涂鸦是对传统纸上绘画的一种颠覆,再结合设计者本身对生活感悟的同时,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颠覆了传统美学。

三、现代标志设计未来的创新之路

(一)图像解构

原有沉闷呆板的标志设计让众多受众群体产生了视觉上的审美疲劳,设计师在标志设计中该如何解决突破审美疲劳呢?图像解构为其打开一条全新的创作之路。打破完整,重新构造。将原有的物象进行打破分割,从而获得最新的图形元素。反对二元对抗的立场是“解构主义”的主导思想,同时反对现代主义的矫揉造作的装饰,展现出全新的消解传统,并打破原有的惯例,展现出全新的视觉效果。

(二)图像的重构

重构是在“解构主义”的分解后重新建立起来的新模式,这种新的创作手法为视觉图像的再创作提供了更高的上升空间。图像的重构方法是将视觉图像中各种不同的元素重新结合在一起,形成全新的视觉和谐效果。并把不同类型的文字、图形、色彩等诸多元素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全新的视觉张力。视觉图像在版面设计中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单一元素,它要同版面中的各个要素很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统一的视觉效果。传统标志设计下的图形与文字间缺少“图像重构”的创意,使标志设计看上去索然无味。将视觉图像中原有元素进行解构后再进行全新设计规划,并按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进行再创造,从而设计出新的视觉图形。

(三)图像的组构

图像的组构是对标志图形各元素之间的再处理。如造型上的重叠透叠组构;色彩、肌理之间对比、调和组构;这些组构可以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凭借新的组合模式,形成焕然一新的视觉效果,从而使广大消费受众获得一种全新的感观觉醒。这种全新的逻辑关系,从感性出发,使设计者对现代标志设计拥有全新的创作灵感,以颠覆传统思维模式出发,设计出更多优秀作品。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美学观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使人们对现代标志设计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现代标志设计思想在新的社会形式下重视变通颠覆传统美学,并在不断完善和努力下,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现代设计之路,我们相信未来这种世界规模化的文化交流与竞争中,中国必将走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作者:赵晓悦 赵晓明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1(1).

[2]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0).

[3]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

美学研究范文4

文章探讨了产品设计中的美学元素,通过具体分析产品设计的美学特征;产品设计美学的价值;产品设计中美学元素的运用来阐述产品设计与美学的关系,最后通过对两者关系对立与统一的探究以期自身在以后的设计中能够做出好的,符合美学标准的产品。

关键词:

产品;设计;美学

产品设计行业的源于工业大批量生产后,是一个综合性的创造设计过程,它通过多种要素如造型,工艺,材质,肌理,色彩,符号等方式把产品以立体形式展现出来。而这些要素的形成无一不考虑美学元素,如何认识产品设计的美学元素,分析设计美学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产品设计的美学元素是设计师在从事设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议题,也是设计学习者的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产品设计的美学特征

产品设计的美学元素大致可细分为:产品造型的形态美;满足用户需求的功能美;产品材料的材质美;产品表面处理工艺的肌理美,产品符号含义的语义美以及产品细节的形式美等等。这些美学元素构成了产品设计的美学特征,优秀设计师往往注重把这些美学特征赋予到产品设计流程中,以此提升产品的品质最终获得很高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产品造型的形态美应该是符合形式美法则,具有一定的轮廓美,用户第一印象认定是好看的产品;产品的功能美是指产品所表现的功能与用户的期望相吻合,用户通过产品的功能解决了生活的需求后,对产品的功能产生美的好感;产品的材质美是通过赋予产品合适的材质,解决了一定功能需求的同时又兼备了一定的美感度比如材质的光泽,肌理,颜色等;产品的细节美则体现在产品的处处细节中,伟大产品则不会放过每处该有的细节美,而用心的消费者往往通过观察产品的细节判断产品的品质。

二、产品设计美学的价值

从商业角度而言,产品设计师职业宗旨:就批量化的工业产品而言,通过自身的训练,技术知识,审美程度以及经验而赋予产品结构,材料,造型,色彩及表面装饰以新的品质来促进产品的商业化销售,最终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而美学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在产品结构,材料,造型,色彩及表面装饰中赋予美学元素提升产品的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此外对于用户而言,产品美感的价值还在于提升产品的使用效率。美国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书中通过实验论证过,美的产品能使用户身心愉悦,这种愉悦的情绪能减少用户在使用该产品的出错率,最终提升产品使用效率。而回顾现实生活中,当消费者购买了外观看起来很美的产品,会不自觉的用心使用它并包容它一切的不足。比如当遇到产品使用展现的不清楚时,会耐心细读使用说明书;当产品遇到障碍功能问题时,会小心摸索问题所在,谨慎使用避免发生错误。

三、产品设计中美学元素的运用

1、产品形态美

产品形态是指通过设计,制造而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产品状况,它由点,线,面三个要素构成,它是最能体现消费者对产品第一印象的产品元素。而产品的形态美则要遵循形式美法则,比如对称均衡,单纯统一,调和对比,节奏与韵律和多样统一。产品形态美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因为用户生长在不同时代,拥有着不同的精神向往。在物质匮乏时代,产品只要满足了人类生存基本需求,它的外观就是美的产品,那时我们称之为机械美;而到了近期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明和普及,人们对产品形态的审美要求发生了质的改变,产品的设计已不是形式追随功能,而是形式追随人类的情感需求,通过新材料,新工艺设计了满足各类消费者的产品形态自此产品形态的美学运用进入到多元化发展形势。

2、产品色彩美

色彩是人类产生的对光的视觉效应。用户对不同的产品色彩产生不一样的情感。而不同的产品色彩也表现不同的符号,例如红色代表着热情、力量、欲望、速度等;蓝色象征着平静、和谐、统一、信任等;绿色寓意着自然、健康、青春、环境等;白色表现为纯净、简洁、谦卑、清白等。如何合理的运用色彩到产品中,要把控产品的功能性是什么,产品使用在什么环境下,通过综合考量添加产品不同的色彩来突出产品的功能性,保证产品的色彩美观度。同时注重色彩的合理搭配,合理运用色调配色,近似配色,渐进配色,对比配色,单重点配色等配色技巧。

3、产品细节美

产品的细节设计在产品设计中常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产品设计无论多么简单,当你仔细分析和观察时候,会发现它是有很多细节组成的。而伟大的设计公司往往会做出很用心的细节产品来吸引着消费者购买。以苹果公司为例,当我拿起苹果手机时,会自然而然觉得这不仅是部手机,而是件杰出的艺术品。手机整体的弧面造型的设计;手机玻璃材质与金属材质的巧妙搭配;手机边缘金属切割留下来的反光切面;手机按钮中心对称特点以及听筒的排列和距离把控等无一不流露着这家设计公司对细节的偏执喜爱。优秀的产品一定是好用的产品,而伟大的产品一定是有细节的产品,有时候一个好的细节往往能扣人心弦,让用户爱不择手。因此产品的细节美是区分于好的产品与伟大的产品的标杆,深受到广大有品位用户的偏爱。

四、结语

美学元素的运用提升着设计的品质和规格,设计的不断发展也提高着消费者的审美标准,设计与美学相铺相成,互相发展,一方面设计的美学元素加入刺激着消费群体购买商品,促进着产品的商业化需求;另一方面产品设计的不断更新迭代也在不断提高大众的审美标准。而作为一名设计从业者,要不断的积累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审美层次,积极在产品设计的实践中运用美学元素,以期能够在未来设计出优秀和伟大的产品。

作者:冯戈 王爱红 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帆.产品造型与功能的关系[J].现代装饰.2012年07期.98页

美学研究范文5

关键词:中华美学精神;体系研究;述评

一、中华美学精神研究背景

我国美学研究已有百年历史。百年中,中国美学研究主要脉络如下:20世纪初,以王国维、梁启超为代表,用西方美学标准研究中国文学艺术;20世纪30、40年代,以朱光潜、宗白华为代表,开始在美学研究中融入中国传统美学的内容;20世纪50、6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美学研究的理论依据;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全面开放,美学研究开始出现民族化倾向,以吴冠中先生为代表的艺术家从艺术角度弘扬民族之美的探索,掀起长达数十年的关于什么是美的大讨论。20世纪80年代,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和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全国高等学校美学分会成立。朱光潜教授在首届全国美学学会上做了关于美学和美学史研究问题的讲话。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探讨了审美教育、中西方美术史研究方法等问题。21世纪初,我国出现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2003年,袁济喜在《论宗白华的魏晋美学解读》一文中指出:“宗白华在‘五四’时期对魏晋美学的解读,体现出他力图通过对中国传统美学的体验与研究,重构中华美学精神的识见。”[1]1993年美学与文艺研究丛刊出版;1996年《美学与艺术学研究》创刊;21世纪初,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推出了“三大出版工程”。这些文献代表了当代美学与艺术学研究的水平,但未对“中华美学精神”“中国美学精神”“中国传统美学”“中国经典美学”进行具体、明晰的界定。[2]2013年11月,在曲阜参观孔府和孔子研究院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2014年,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了中华美学精神的概念,掀起了对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新高潮。

二、中华美学精神研究概况

在中国知网以中华美学精神为篇名搜索。至2020年12月,共获得文献189篇。其中期刊论文102篇,博硕士论文3篇,报纸文章84篇。期刊论文作者来自高校的文章有72篇,来自社会科学院等相关研究机构的文章有19篇。从基金来源看,国家基金项目14项,部级项目5项,省市级项目19项。中华美学精神平台相对较高,主要有《文艺研究》《艺术百家》《社会科学辑刊》《艺术评论》《民族艺术》《民族艺术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等重要学术期刊,《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文汇报》《光明日报》《社会科学报》等报纸。此外,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等也是近年来中华美学理论成果的重要平台。这些成果构成了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体系。已有成果集中在理论来源及特质、理论体系构建及原则、理论研究意义及指导实践的个案研究等方面。

(一)理论来源及特质

对于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来源及特质。学者从思维、文化、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肖朗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着手,认为中华美学精神的精髓存在于民族文化中天人合一、阴阳交合、立象尽意的美学论。[3]仲呈祥从民族思维方式的角度论证了中华美学精神是民族思维和民族学理标识。[4]李怀亮以传统文化为立足点,论证了儒、释、道各自对应的美学精神,认为三者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本源。其中,儒家文化强调秩序,道家文化最富创意,佛教文化最具悲悯意识。[5]张利群认为,中华美学以中华美学核心价值为基础,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审美风范与美学传统,塑造了中华美学精神的魂魄。[6]笠原仲二以人为出发点,论证中国人美、丑意识或者美、丑观念的本质是以人类的生命状态如何为核心的。[7]97祁志祥认为中国人对于美的思考存在于“味、道、心、文、适性”五大范畴中。[8]毛国宣以人为基本出发点,从文字结构的角度提出汉字造字充分体现了中华美学精神中以人为主体的观念与意识。[9]上述观点对于学界更加深入探讨中华美学精神这个理论命题具有启示意义。

(二)体系构建及研究的基本原则

对于中华美学精神研究的原则。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仲呈祥等认为,应该在发掘、传承、弘扬的基础上,发展和提升中华美学;应该从发展民族文化的战略高度,推动中华美学精神的引领作用。[10]尤西林从方法论角度提出,对中华美学精神不能囿限于美学史研究,而要在实践领域激活逝去的审美意识。[11]仲呈祥立足于现当代艺术现象,从实践的角度指出,当代艺术包括电影、戏曲出现了很多以丑为美的东西,起了很不好的作用,必须用中华美学精神指导当代艺术的实践。[12]高建平从时代性的角度强调中华美学精神研究要结合当今时代特征。[13]中华美学精神提出后,关于其理论构建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学者从研究结构、现代转化、文化意识等方面做了探讨。李若飞认为中华美学精神的范畴在历时结构上是一个知识积累、意义丰富和创新的谱系;在共时结构上是一个从艺术实践凝练到抽象的哲学范畴的往复系统。[14]彭立勋认为,中国古典美学和文论是构建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内容,要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古典美学和文论进行挖掘和创造性转化,使之更能体现中华美学精神。[15]潘国好主张通过文化系统意识、文化特征意识、文化演进意识系统地认知中华美学精神。[16]高建平认为要结合当代审美和文学艺术的实际来研究中华美学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及现代转化。[13]

(三)指导实践的研究

关于中华美学精神指导实践的研究。学者从价值观、学科建设、美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肖罗从价值观的高度指出,中华美学精神是当今时代的“道”和“魂”,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融注在文艺创作中。[17]丁振海认为中华美学精神的精髓在于强调以艺术的载体和审美的方式彰显思想的、道德的力量。[18]张金尧主张运用中华美学精神内蕴指导学科建设。[2]刘三平立足实践,探讨了戏曲艺术中和之美的审美形态,认为戏曲作为重要的传统艺术应在美学精神的指导下进行完善、发展。[19]吴爱邦从指导高校美育的角度认为,高校美育应该从教育实践方面入手,在中华美学精神的语境下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20]

(四)理论研究的意义

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有何意义。学者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艺术创作的民族性、对现当代艺术的主动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金雅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的角度认为,中华美学精神在保持民族的独立性,加强人的精神建设,涵育人的灵魂境界,挖掘民族美学资源,强化民族美学学理方面具有重要引领意义,为当下的文化建设与发展从根本上指明了方向。[21]王离湘从艺术的民族性角度探讨了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怎样以中华美学精神作为理论指南,促进社会主义文艺健康持续发展。[22]李心峰强调在中华美学精神指导下创作的作品对民族精神的影响,认为中华美学精神、自成一脉的中国艺术精神,要在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让中国精神以充沛的正能量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23]刘成纪认为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传统的国家精神,也是认知天下和不断反顾自身的基本起点。[24]金雅从艺术批评的角度认为,中华美学精神为中国艺术的发掘传承、开拓创新,以及在中西化合、融会贯通的基础上丰富推进当代批评实践,提供了价值向度。[25]

三、中华美学精神研究存在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成果较丰硕,发表平台相对较高。整体上看,研究的理论性较强,但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性及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明显不足,尚未形成成熟、完整的理论体系。

(一)研究不足

1.研究偏理论性、宏观性。个案实践研究相对匮乏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部分研究成果集中在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探讨方面,偏理论性,偏宏观,但实践层面的研究不足,缺乏对中华美学精神指导具体个案的实践研究。当今社会文化发展具有多样性,只有在对中华美学精神进行宏观理论构架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详实的指导案例个案的研究,突出个案的特色和重点,才能使研究结果具有针对性,具有时代价值。

2.理论研究体系尚需完善。目前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研究已达到相当高的理论水准。笔者认为,虽然中华审美精神源于历史,但不能局限于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只有把研究成果付诸实践,才能体现其在现代研究中的意义。今后的研究,需要更多地结合个案关注审美的现代转化,使理论和实践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重点关注如何实现中华美学精神的现代性转化。

3.研究支持平台不足现有研究成果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为国家基金项目成果,这表明相关的研究平台严重不足。面对文化全球一体化以及现代社会中出现的大量以丑为美、混淆视听的文化现象的现状,国家应提供更多的研究支持平台,把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提到国家的层面,加大对中华美学精神研究的支持力度,推动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二)研究展望综合以上研究现状

后续相关研究可以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开展具体、详实的中华美学精神指导实践个案的研究,使中华美学精神成为当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古为今用,对中华美学精神指导具体案例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引导社会发展。建议学界结合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具体现象,探讨中华美学精神指导实践或指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方式、方法。第二,深化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体系研究。目前的研究虽涉及理论来源及特质、研究原则、理论体系构建以及指导实践的个案研究、理论研究意义等方面,但很大一部分是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解读,尚未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未来的研究可以立足中华美学精神命题的提出、现有观点以及相关的知识框架所涉及的问题和范畴,对中华美学精神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通过分析当前已有理论,探讨中华美学精神哪些属于传承,哪些是新内容的融入,哪些是全新的观点、理论,以达到对中华美学精神全面、深入的阐释和理解。第三,拓展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视角。现有研究多从学者的视角展开,从普通民众或传统文化传承人的视角进行的研究较少。作为中华美学精神弘扬与传承的主体实施者或受益者,普通民众或传统文化传承人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解、认识和参与意愿,是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保障。

四、结语

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经历由浅到深,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反复印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关注中华美学精神在当代社会的转化。只有将其转化成当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中华美学精神才能引导社会发展,展现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 袁济喜.论宗白华的魏晋美学解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4):140-146.

[2] 张金尧.中华美学精神与艺术学科建设[J].艺术百家,2015(6):118-122.

[3] 肖朗.从《周易》看中华美学精神的源起[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7(5):3-8.

[4] 仲呈祥.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J].艺术百家,2014(6):1-2.

[5] 李怀亮.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美学精神[J].人民论坛,2016(24):40.

[6] 张利群.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价值观[N].文艺报,2016-07-06(003).

[7] 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M].魏常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8] 祁志祥.中国美学精神及其演变历程[J].文艺争鸣,2020(1):101-103.

[9] 毛国宣.汉字与中华美学精神[J].中国文学批评,2017(3):5-12.

[10] 仲呈祥,金雅.中华美学精神:理论与实践[N].中国艺术报,2015-09-09(003).

[11] 尤西林.如何认识中华美学精神的现代生命力[J].人民论坛,2017(10):68-72.

[12] 仲呈祥.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艺术[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5(3):115-129.

[13] 高建平.关于中华美学精神建设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7(2):165-172.

[14] 李若飞.中华美学精神的知识谱系初探[J].广西社会科学,2016(12):181-185.

[15] 彭立勋.中华美学精神与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J].艺术百家,2015(3):19-23.

[16] 潘国好.论围绕“中华美学精神”命题的几个文化理论意识[J].湖南社会科学,2017(3):170-177.

[17] 肖罗.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N].光明日报,2015-10-20(001).

[18] 丁振海.中华美学精神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N].人民日报,2015-03-24(014).

[19] 刘三平.戏曲艺术与中华美学精神[J].民族艺术研究,2016(2):64-71.

[20] 吴爱邦.中华美学精神视域下高校美育问题及其策略研究:以广东高校为例[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8(1):37-44.

[21] 金雅.中华美学精神的价值意义[N].浙江日报,2015-06-26(014).

[22] 王离湘.中华美学精神是艺术创作基本遵循[N].河北日报,2015-06-12(11).

[23] 李心峰.“中国精神”是篇大文章[N].人民日报,2015-10-30(24).

[24] 刘成纪.中华美学精神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J].文学评论,2016(3):13-18.

美学研究范文6

 

一、关于数学文化   在平常学习的时候,我们很难把数学与文化结合在一起,总认为数学是一门单纯的科学体系,它与文化相去甚远。当我们说“数学与文化”的时候,总先把它们分开来谈,然后再去讨论它们的关系;当我们说“数学的文化”的时候,充其量不过意味着数学中存在有文化成分或文化因素等东西;但当我们说“数学文化”的时候,则是把数学本身当作一种文化来对待,这似乎不可想象。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   数学式子俨+1=o在这个式子中,我们看到有5个数字:o、1、i、e、二和两个运算符:“+”、“二”。按历史的顺序来说,符号1是最早出现的,O的出现则要晚得多,关于i所代表的数的合理性讨论则是16世纪以后的事;至于e与二,则更为神秘,直到19世纪,它们神秘的面纱才被揭开。因此,从这个式子我们可以看到一部历史,一部什么样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文化的历史。   这样5个不同时期出现而又在性质上相去很远的不同数字,却统一在一个如此简洁的式子里:e‘+1二0。它的美学价值从它的内涵、历史、外观都可以看出来。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从数学的全部历史去看,文明存在于历史之中,辨证法存在于历史之中,从数学的历史可以看到数学文明与数学辨证法,可以看到数学本身就是文化,而不存在我们是否把它看做文化的问题。   从一般的道理看,文化即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数学既是人类精神文明又是人类物质文明的产物,尤其要注意到,数学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硕果。数学不仅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而lfl.,数学也最充分体现了人类为真理而孜孜不倦地追求乃至奋不顾身的精神,以及对美和善的崇高追求。   人们误以为数学只是求真的科学,其实,它是真、善、美的统一体。正是由于有这样一种误解,数学就只被认为是给人提供一种工具,提供某种计算的技术,或者充其量是从这种工具或计算技术中附带的获得了什么。我们说数学文化,即不仅把数学视为一门科学体系,而且把它置身于真实的历史情景中以及迅猛变革的现实社会文化背景之中。数学文化研究冷在从宏观角度探讨数学自身作为人类整体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并进而考察数学与其它文化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广泛意义下的数学观念对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数学教育问题有着亚要的价值。   二、数学文化观念下的数学美   数学既然是一门文化,就必然具备一种美。数学本身作为一门文化,拥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拥有无限的美。数学的世界是奇妙的世界。当你对数学所揭示的规律浮想联翩、对数学本身的简洁与和谐回味无穷、对数学家的成就拍案叫绝、对复杂深奥的数学问题豁然开朗时,你的内心会有说不出来的惊奇、喜悦和陶醉,你也就领悟到了数学的美。裴特尔说:“我热衷于数学,不仅数学可以应用于技术,而是由于数学的美。”一般来说,对被动学习数学的学生来说,是很难体会到数学的美感的。那么什么叫数学美呢?   (一)数学美的含义   数学美不同于艺术美,艺术美主要是通过形象和感觉唤起人们情感的愉快和共鸣,而数学美则是通过抽象和深思给予人们以理智的满足和神往,是一种理性的美。法国数学家庞加莱在其名著《科学与方法》中写道:“我所指的(指数学)是一种内存美,它来自各部分的和谐、秩序,并为纯粹的理智所领会”。   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它以其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内容展示出它的美。如数学中令人着迷的二,神通广大的e,“虚无飘渺”的i,千奇百怪的悖论,“来路不正”的概率论,维妙维肖的摸拟方法,美妙的黄金分割……引你进人一个眼花潦乱的奇彩世界。   数学中充满着无限的美,数学美具有科学美的一切特性,数学不仅具有逻辑美,更具有奇异美;不仅形式美,而且内容美;不仅思想美,而且方法美、技巧美,简洁、匀称、和谐处处可见,“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二)数学美的体现   1.数学符号公式蕴含着绝对的美   周义澄在《谈科学美》中说:“在数学中,优美的公式如同但丁神曲中的诗句;黎曼几何和普兰克的钢琴协奏曲一样美。”e.i==coso+isine被人们称为美的典范,公式T(n+l)二nT(n)二n!r(。+,)二。r(。)二J0’xs一*二•!宛如美的乐章。怀德黑说:“作为人类精神的创造,只有音乐堪与数学媲美。”   2.和谐、有序的结构美和图形美   我们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河图、洛书”(传说五、六千年以前,大禹治水时在洛水一带发现一只神龟背上托了一张图称为河图,也叫洛书或九宫图了,至今仍象明珠一样闪烁着光辉,堪称为数学史上一绝。   它在西方叫做魔方阵或三阶幻方。这个方阵中,数的大小分布与奇偶分布十分匀称,其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三数之和均为15;祀形两分支及听形两分支上每五数之和都为25。从2出发按逆时针方向可依次得到2,、22、23、24,从3出发按顺时针方向又可依次得到3’、3,、3,、3‘。美妙图形,奥妙无穷。   我国古代《易经》中的八卦(图3)不仅结构和谐对称,而且寓意深刻、莫测高深,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二进制记数法。当二进制的发明人莱布尼兹看到中国的《易经》时非常激动,他说:“易图是流传于宇宙科学中最古的纪念物。”有些书甚至认为,八封中蕴含了解释宇宙统一场哲学的最深奥之理论。   数学中黄金分割在艺术及科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曾把黄金分割与勾股定理并列,誉为古希腊几何学的两颗明珠。#p#分页标题#e#   达.芬奇认为:“黄金分割是美的原则”。一切符合黄金分割律的图形都是最美的图形。厅+l二1.618黄金分割比x二-粤二二0.618(内分点),(外分点)。当椭圆的长、短轴之比为黄金比时,椭圆与圆面积相等。这时椭圆为黄金椭圆,椭圆与圆相交组成一幅美丽的图案,让人感到匀称、优美。   数学的对称、统一美“对称”在数学内在美的概念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对称图形、对称多项式、对称变换、奇偶函数、向量内积、等价关系等等,都直接与对称有关;数学上的许多成对相反的概念,如奇与偶、正与负、实与虚、有限与无限、常量与变量、连续与间断、收敛与发散,互为可逆运算的加与减、乘与除、乘方与开方、变换与逆变换等等。它们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就象花边图案一样,给人以美的享受。代数中函数与反函数的图象关于x=y对称,偶次方根成对出现,实系数方程虚根共扼成双,都具有对称的美感。解析几何中,椭圆、双曲线、抛物线都具有对称性‘与极坐标出现之后,这些曲线又简单地统一于极坐标方程:p二不瓮丽。当e二‘时,是抛物线方程;当O<e<l时,是椭圆方程;当e>l时是双曲线方程。   这三种曲线又统称为圆锥曲线,是形数结合的典型。这些科学的统一性能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正如波莱尔所说:“简化与统一总是无休止的发展与扩充保持平衡,一再表现出引人注目的完整性”。   4.数学的奇异美数学中的悖论,有的似非而是,有的似是而非,它们向学生展示了一片怪石磋峨,蛮荒神奇的美景。数学中的悖论有如生活中的“病态美”。   5.数学的简洁美简洁是一条重要的美学标准,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科学标准,正如一句古老的拉丁格言:“简单是真理的标志”。简单、严密、精确的数学语言,意义深远,独具一格,既不允许与本质无关的咬文嚼字,褒贬与夸张,也不可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似是而非的模糊表达。   数学语言,不比文学中精工巧编的文字语言逊色,正如“红妆”是美,“素裹”也是美一样。数学语言不但是最简单和最易理解的语言,而且也是最精炼的语言,而数学概念则是数学语言的精髓。正是凭借简洁的数学概念所组成的精炼的数学语言,才使得我们仅用寥寥数语,就能刻划出复杂现象的规律。   数学符号的简洁美是令许多东西所无法比拟的。e认+l二0如此简单的等式就把数学上重要的常量O、1、i、:、e简洁而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当我们看到爱因斯坦公式:E=MC把茫茫宇宙中的质能互换这样深奥复杂的关系如此简洁地揭示出来时,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赞叹:简洁的数学语言帮助我们把人类智慧的精华凝炼成了光芒四射的美丽的结晶。   数学语言、符号、公式、概念、问题、证明组成了数学理论。数学理论是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的反映和概括。数学理论的简洁美正是物质世界自然简洁美的表现,深刻地揭示出宇宙万物多样性的统一,令人神往和深思。   6.数学的逻辑美、方法美数学不仅是逻辑的、实用的,也是极其美妙的。从每一个逻辑推理中均可领略到美的韵律。庞加莱说:“数学的优美感就是问题的解答,适合我们的心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满足”。千姿百态优美的数学方法和技巧是揭开数学实质的钥匙,每种数学方法都具有独特美和灵活美。如综合法采用顺推格式由因导果,有利于发展正向思维,分析法采用逆推格式执果索因,有利于发展逆向思维。当直接证明困难时,往往采用间接证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使问题顺利而巧妙地得到解决。方法之美令人寻味,思路开阔令人倾心。   如果说数学的真表征着数学的科学价值,数学的善表征着数学的社会价值,那么数学的美则表征着数学的艺术价值。数学的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数学的美作为科学美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典范,开创了美学新的园地和维度,数学美学具有在语言、体系、结构、模式、形式、思维、方法、创新、理论等各方面的丰富表现形式。数学的美学性质是其真理品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或者说数学的美是由其真理性衍生出来的。正如钱学森所主张的,美即与宇宙真理相和谐。对于数学的美,我们要避免抛开数学的真谈美的科学唯美主义倾向,而研究数学美与数学审美的主要目的,是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探索数学自身的科学结构和规律。   三、数学文化的审美教育   以前,我们在教育中只强调德、智、体教育,而忽视了美育的作用。事实上,从人的心理结构来看,人的心灵是知、情、意的统一,是理智感、审美感、道德感的统一。数学教育对人的整体教育功能,也体现在审美教育功能上。   (一)对数学文化中的美育的认识   对于美育问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其一,美育即情感教育。这种情感教育的提法有其合理的部分,因为艺术凝注着情感,作用于情感,各种审美活动无不表现为情感活动,审美本身就兴发于情感。但仅把美育看作是情感教育的提法是有片面性的,因为人的情感并非完全是审美情感,而审美也并非只具有情感,还有理性判断。其二,美育即艺术教育。这种提法把美育与艺术教育作为同义词来对待。无疑艺术教育是美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育实施所依靠的主要内容、途径、方式和手段。但是,艺术教育不能包括美育的全部内容,它不能包容大量的经常涉及的非艺术的审美方面,如自然的、社会现实的,人本身的审美方面。其三,美育即美感教育。这种提法基于美感是对美的反映,也是一种愉悦情感的传统美学观。这种提法的合理性在于情感教育是通过美感教育来实现美育的。只有在受教育者那里唤起相对应的美感时,才能实现为教育。但是,由于坚持美感是对美的反映的美学原则,就会导致用单纯的来自美的美感反映取代更为丰富的审美感受,对美育不利。事实上,除了来自美的美感之外,审美感受还包括丑感、崇高感等多元审美感受内容。缺乏这些内容的美育就会造成学生审美情感的单一和贫乏。其四,美育即审美教育。这种提法是我国现在美育界大体一致的看法,它在体现现代美学观的揭示美育的本质特点上,都是比较合理的,它既包括现实美(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审美教育,也包括艺术美的审美教育。综述以上观点,数学美育即为数学审美教育,它以培养数学美感、市美睛感为主,是将美学原理应用于数学教育中的一种体现。#p#分页标题#e#   (二)数学审美教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1.可以帮助全面贯彻数学教育目标   数学教育的目标应以普通教育的目标为依据,而美育是普通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进行数学审美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教育应该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美的鉴赏分析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科学的爱好,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2.可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数学的审美教育。进行数学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主体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从感性形象材料直接获取、迅速领悟事物本质的思维能力。进行数学审美教育,就是唤起学生对数学客体中对称、均匀、秩序、统一等美的活动模式的审美感知,使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方法美、结构美等审美信息在头脑中会聚,产生情绪激动,感情愉悦,然后通过大脑神经网络对信息进行归纳、类比、猜想等思维功能的处理,使学生敏感地调动已有的经验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激发出心灵上的灵感,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直觉。因此,它颇适合青少年的思维活动习惯。   3.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全面发展   数学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全面发展。因为审美教育是一种给人以自由感的教育,自由有助于学习者摆脱思维定势的影响,特别有助于学习者非逻辑思维活动的展开。如果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有计划地训练学生从整体出发,根据数学的对称美、简洁美、和谐美的特征,用猜测、跳跃的方式直接而迅速地找到答案,这无疑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   4.可以帮助学生开发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在当前广泛要求发展学生智力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时代,仅从知识本身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是不够的,还应把眼光放到未开发而蕴藏着极大潜能的非智力因素领域。数学审美教育则为我们开发非智力因素开辟了广阔的途径。进行数学审美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通过形象、生动、趣味性的数学内容,艺术、新颖的教学形式,使师生双方息息相应,感情共鸣,使学习信息传递达到最佳状态,形成引人人胜的学习情境。   四、在数学教育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在数学教育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揭示数学美的特征,进行审美教育   数学教学活动是进行数学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展现数学美的特征,不仅可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进也可以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并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改善他们的思维品质。   (二)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创设思维情境,激发数学美感,进行审美教育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从审美的角度为学生设置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美感,让学生沉授在数学美的享受之中,自发产生求知欲,轻松愉快的从感性向理性过渡,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三)贯彻美学原则,讲究教学艺术美,进行审美教育   在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除尽可能挖掘数学内容中美的因素外,还应进行“美化处理”,即采川审美手段对教学内容作分、合、增、删与调整,使其精美化,从而提高数学材料的启发性、趣味性,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思考。   (四)加强形象思维训练,开发右脑功能,进行市美教育   传统教育偏重于给学生传授知识,解释疑难问题,学生只能围着教师转,这实际上只是一种继承型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忽视学生的想象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数学形象思维是以表象或形象作为思维的重要材料。在教学中,各种实物、符号、教具、模型、图表、图象都可使学生产生数学形象。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直观教学的形式,利用形数结合的教学手段,使较为抽象的数量关系通过几何图形的性质反映出来,使抽象的概念、关系得以形象化,从而有利于分析发现和理解。这样,往往能用形的直观启迪数的计算,用数的准确澄清形的模糊,有助于数学形象思维的发展。

美学研究范文7

字体设计的教学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这是指导、学习字体设计的最基础的重要内容,其理论是从传统实践、继承发展、交流学习、社会需求中总结得出。文字是记录语言、约定俗成的符号体系,是人类语言的辅助工具,是人类文明的象征。音、形、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字。它既是符号,又是文化。从世界范围来看,文字的产生基本经历了思想变化、实物记事、图画表意、符号体系到现代文字的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人类的造字是最初的、也是最根本的字体设计理论。从文字的创造可以看到先人们的智慧和方法,这是需要我们学习和继承的。“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与地,视鸟兽之文,与本地之宜,近取诸事,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身,以类万物之情。”又“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认为包牺氏时代开始了文字。不难看出汉字的产生与人的“观法自然”“类万物之情”和需求息息相关。东汉的许慎对汉字的造字做了精辟的论述“: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即“六书”,这六书是古人分析汉字的构造和使用而的归纳出来六种条例,基本形成了一个成熟的汉字造字的方法体系,在世界文字发展史上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并独具一格。文字是一个民族稳定的民族传统、民族文化的代表。字体设计教学,应当围绕根本、主线,在现有的字体体系中,以丰厚民族文化和民族气质为己任,以信息传播和社会需求为主要设计任务,繁荣和发展现阶段的文字应用文化、文字的艺术书写文化、文字的时代特点流行性文化、高水平的设计文化。目前我国字体设计教学主要是针对汉字和英文字母的设计应用为主,研究这两种字体的设计历史、设计应用、设计创新方法,代表性的研究文字设计的规律和内涵。可以看出这两种文字都是优秀文化的重要代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文字,对于字体设计的应用、创新都留下了宝贵的方法、智慧和经验,从中吸取养分,才能真正意义上丰厚文字的形态文化、民族文化、应用文化。字体设计理论知识也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也需要我们去不断发展,根据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创新性的理论指导对现代字体设计的教学有重大的启示,在教学中对于设计理论知识的研究、发展必不可少。

2艺术设计美学的内涵是字体设计教学的基本美

设计后的字体是一种全新的字体形态文化形式,不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在意义构思上都体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美,这种美就是艺术设计美学之美。艺术设计的本质是创新、应用和美,设计字体时把握设计的本质要素对于字体的艺术设计、创作具有指导性意义。“艺术设计作为一种物质行为,其功利性决定了它本身无法直接带来审美效应,艺术设计是通过对功利性的超越而上升到审美的境界的。设计美的境界高低与文化层次的高低紧密相连。一个设计师要创造出有丰厚文化意蕴的艺术设计境界,需要精湛的文化修养,也需要灵感的撞击,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的产物。”设计作品的文化情调、文化心理、文化精神是其审美价值意义的三个层次,艺术设计作品从文化情调上升到对文化心理的关注,再上升到一种文化精神的塑造实质上体现了艺术设计的水准、层次和境界。从设计作品中能够渗透文化的内涵与气质,这件作品体现出了较好的设计表达和精神实质。艺术设计美学的概念、内涵、性质、构成、基本理论等在艺术设计实践中是一种指导性文化理论,同时这也是一种修养。艺术设计美学宏观地论述了它与哲学、美学、心理学、文艺学、人体工程学、市场营销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以及与艺术、技术、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强调以人为本、从人的特点出发对设计进行考察、观察与研究。艺术设计美学的社会性、多义性、文化性、功利性和专业性思考对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字体设计这门学问,文字发明创造的高度已经赋予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深度的民族、地域、时空、抽象特色,其设计的美学一直延续至今,它的美学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变化、规律、新颖,同时是一种文化上的心理美学嬗变,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精神的体现,艺术设计的美学研究与理论对其追述、表达、使用、发展提供了设计的美学和教学方向,增强这方面的理论学习对于字体设计研究会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在教学中不去长篇大论但贯穿艺术设计美学符合了设计学科发展规律,也符合了文字艺术发展变化的规律。

3实践性、探索性的学习是字体设计的优选方法

字体设计是一门艺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教育目标不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字的书写能力、造型的能力,还要注重创新思维能力以及与商业设计相结合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在当下艺术设计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特点,在教育观念、教育功能、培养目标上调整变化已是必然的,字体设计的教学与实际相结合,与市场需求相衔接已成为必要。“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与科研,要重视实践,既抓科研实践,又抓教学实践。”实践性教学是摒弃了纯粹空洞的理论讲授,而进行的体验式的教学理念,字体设计的实践包括课堂教学与实际项目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动手操作相结合;启发式教学与体验式评价相结合;思维能力教学与创造力表现相结合;设计能力教学与应用能力相结合等方面。通过项目实践,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形成互动,建立良好的社会沟通和社会渠道,有利于学生设计找准方向,了解社会需求、积累知识、积累实战经验,将来就业发展有了一个衔接和过渡的环节。实践性教学可通过项目教学、赛事导向教学、课题式训练、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业务合作、与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开展社会文化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将传统意义上讲授、辅导的课堂从单一的教学形式转为产学研结合、多样化、立体化的教学模式。这种理念的培养在于教师和学生探索性的学习方法,而非拿来式的学习。探索性强调在教学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产”创新价值意义的表现和肯定,注重实验性、注重创新性、注重探索性,是注重对可能性发展追索设计内涵的一种创造精神,作为设计学科这种精神不可隐没。缺乏探索性是一种滞后的表现,被视为设计中的懒惰,这在设计行业是相当可怕的。探索新的观念、探索新的技巧、探索新的媒介、探索新的材料、探索新的表现语言、找寻不同、发散式思维、锻炼学生的敏感的创新体验和参与实践,提升其自主表现、自主完善、自我发展“多元发展”的能力。作为设计教育没有探索性的学习其价值意义等于零,探索性这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唯有探索才能发现新大陆,才能发现新价值。

4结语

美学研究范文8

在现代高校健美操的教学当中,美育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美育不仅可以促进审美文化在新社会的传播,同时也可以开拓性的创造新的文化活动。在本文当中,笔者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健美操当中所蕴含的美学特征与现阶段高校健美操教学的主要特征,对现阶段高校的健美操教学全过程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索,并最终总结了在遵循健美操教学原理的背景之下,通过多种渠道在健美操教学当中渗透美学的方法。

【关键词】

高校;健美操;渗透;美育

一、引言

美育已经成为现代化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与体育是两个彼此具有独立地位,同时又存在着天然联系的两个学科。健美操不仅具有体育的属性,同时又包含了美育的属性,在练习操的过程当中,练习者不仅将人体美完美地展现出来,同时也展现出了塑造人体美的全过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部分高校都在体育课程当中引入了健美操课程[1]。但是大部分高校在进行健美操的教学过程当中,只注重健美操对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塑造作用,而忽略了健美操的美育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能使得学生对美的持续性需求,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不断丧失对健美操的兴趣,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对高校健美操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健美操运动的美学特征分析

(一)形体美。所谓的形体美是指可以被视觉器官所感知的一种人体形态的美,具体则是指人的身体与体型的优美。人的形体美不仅受到人的遗传基因的控制,同时与后天的锻炼也是密不可分的。在健美操运动当中体型美主要表现在身材高挑、四肢稍长、身体各部分的组成较为匀称、具有较强的肌肉感等方面的内容[2]。体态美则是指在练习健美操的过程当中所释放出来的一种优美的形态,高校健美操的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是通过形态美的塑造作为提升健美操动作质量的根本依据,往往会不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二)动作美。健美操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关于运动的艺术,在进行健美操的运动过程当中,运动者主要是通过展现各种复杂动作的方式来为展现多姿多彩的生动形象,从而给观看者带来一定的美感。健美操运动当中的动作分为上肢动作与下肢动作,在实际的运动过程当中复杂的上肢动作与多样的下肢动作彼此之间相互融合,从而体现出较强的艺术性。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出来刚劲挺拔、朝气蓬勃、干净利落,洋溢着激情与活力的动作组台,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节奏和审美情趣[3]。

(三)音乐美。在健美操当中的音乐相比于传统音乐来说又多了一层时间特性,在健美操的练习过程当中,通过音乐,练习者使得最开始并不是非常整齐的动作与节奏在最短的规定的时间内达稳定有序的状态当中。音乐的旋律伴随着动作的变化,具有了一种空间流动的属性,音乐将时间与空间变成了旋律与节奏。健美操的特性,使其具有一定的空间艺术,这种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结合,可以较好地体现美的特征。同时针对健美操当中不同的动作还可以配上不同的音乐从而使得音乐与动作完美的配合在一起[4]。例如,较为愉悦的动作就配上高亢的音乐,而较为柔和的动作则配上较为舒缓的音乐。通过音乐的搭配。练习者能够很好地感受到健美操节奏的变化,通过长时间的练习之后,练习者可以很好地掌握这种音乐与动作融合的技术,从而使得艺术观赏性达到一种最佳的状态。

(四)表现美。所谓的表现美是指练习者通过一系列的动作的展示,将其中的艺术美学彻底的表现出来。健美操的表现美主要体现在练习者的面目表情、气质以及姿态等方面。其中,练习者的面部表情是练习者内在情感的具体外在表现形式,面部表情可以反映出练习者内心当中的自信、激情,这些情感因素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来之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健美操的艺术表现力,增强其感染力。气质美则是在健美操练习过程当中展现出来的一种内在美,是通过具体动作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练习者的心理素质与品德意识。姿态美则是指身体不同组成部分一同展现出来的一种外部形态的美,姿态美主要现在健美操练习过程当中的一种审美意识。在练习健美操的过程当中,会展现出来矫健挺拔的身姿,从而给人们的视觉带来强烈的冲击。

(五)活力美和创造美。健美操运动需要练习者具有较高的激情与活力。活力美是健美操所独有的一种美的具体体现,练习者通过充满活力的动作来展示当代年轻人的积极向上的态度以及朝气蓬勃的活力,从而使得观看者能够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魅力。在当前的社会当中,创新一直是中心话题,创新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从健美操的发展历史来看,其之所以能获得如此之快的发展,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在于健美操所包含的创新。健美操独特的动作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美,展现了人类征服自然,不断超越、进取,开发和表现自身潜能的能力[5]。

三、高校健美操教学过程中的美学渗透

学生在练习健美操的过程当中,通过对身体的一种塑造,使得他们不仅能收获健美的体态,同时也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审美因素。因此,在现阶段高校健美操的教学系统过程性要素当中都会渗透一定的美学。所谓体育教学系统的过程性要素是指:组成体育教学系统运行的逻辑程序[6]。现阶段高校健美操的教学系统过程性要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健美操教学的目标决定着健美操最终所能达到的一种程度,同时也是健美操价值取向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为健美操的发展明确地指明了方向,因此,教学目标不仅是健美操教学的最根本依据,同时也是教学结果的最终评价指标。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现阶段大部分的高校在进行健美操的教学过程当中往往都只是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但是并没有将美育纳入到考核的范围之内,从而使得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并不会对学生过多的进行美育方面的教学与训练。而健美操的真正教学目的应该是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协调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也掌握相关的表现美的技巧。同时,高校在进行健美操教学时也应该要求学生掌握健美操相关的知识,不断激发学生进行健美操练习的热情,并建立起终身锻炼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学内容是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顺利达成以及实际的训练效果,同时也是保证教学目标完成的重要基础,高校教师在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组织中也需要依据教学内容进行。“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高校教师应该不断强化自己在对教学内容当中美育元素的发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健美操教学所采用的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良好适应能力,能够起到一定的健身以及健美效果,所训练的动作能够为学生塑造良好的体型打下一定的基础,并能符合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不断激发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欲望[7]。同时教学内容还应该不断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与品格,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其言谈举止都较为优雅。健美操的实际教学过程应该以组合健身操为主,同时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状况,让学生进行具有一定针对性的练习,例如形体训练、轻器械健身操、有氧搏击操,热情奔放、节奏明快的拉丁健身操,促进心智和精神健康的瑜伽健身,尽显个性风格的健身街舞等。

(三)人际关系。健美操教学过程当中的人际关系特指在教学过程当中所形成的一种师生关系或者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对教学的效果存在着重要的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使得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完成。同时在健美操当中也包含着较为明显的情感性,在艺术类体育教学当中,这种情感性是整个教学的灵魂所在,如果缺乏情感则健美操的教学必然只能徒具其形,而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健美操的真正内涵。在健美操的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情感因素是贯穿整个活动的因素,即美感也就是一种情感因素。而学生的情感爆发都呈现出一定的突发性与复杂性,这就要求教学者在教学当中需要看准时机准确地抓住学生的情感变化,并配以独具情感特色的健美操,使得学生的情感得到彻底地激发,从而为学生学习健美操提供一种积极的心理氛围[8]。在健美操的教学过程当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首先,教师在健美操的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增加情感投入,自身首先需要对健美操具有一定的激情,从而不断地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不是仅仅对学生提供一下专业技能上的枯燥训练。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还需要保持一种平易近人的和蔼姿态,不断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教学过程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第二,在健美操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采用一种民主的教学,学生之间应该不断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并积极地相互反馈练习过程当中的一些信息,并进行及时的调整。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健美操在具体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教学时不仅需要保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同时还需要保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与教育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进行具体内容的教学时,学生能够充分的掌握相关内容。高校健美操教学方法应该要集健身、益智、染情和添趣于一体。体育运动过程当中所体现出来的美需要借助人体才能够表现出来,健美操更是一种融合了人体多种美学特征的运动项目[9]。在进行健美操教学时,教师通过不断示范的方式不断增强学生对美的感悟,同时通过不断地练习来持续这种美感,通过这种方式的反复练习,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对美的感知能力。健美操的艺术特点导致其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而这些方法当中大都拥有较为丰富的美育因素,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采用具有科学性与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及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欣赏教学,从而使得学生对于审美有着更加直观的认识。

四、结语

健美操在大学生群体当中有着重要的群众基础,是一种融合了音乐、舞蹈、健身等因素的极具艺术特性的运动。因此健美操当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美学特征,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在本文当中笔者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在健美操教学过程当中进行美学渗透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对我国的健美操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作者:刘河杉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姜艳,谢争:关于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美学渗透的探索与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4(34):159-160.

[2]沈玉梅: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美学思想渗透的探索与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5):155-156.

[3]任丹丹:健美操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美育功能的分析与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4.

[4]尤慧君:论美学渗透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20):113+115.

[5]夏昆宣,李翔,段朝盈:健美操教学在高校体育与审美教育中的独特作用[J].大理学院学报,2004(04):56-59+66.

[6]常潇雅:浅析学校健美操教学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5(36):85-86.

[7]郝丽娜:健美操选项课对河北医科大学女生体质与心理影响的效果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