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大学物理教学浅析

新课标大学物理教学浅析

摘要:

2007年全国高中物理全面实施了新课程标准,新课标的实施给大学基础物理教学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结合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和大学物理教学现状,笔者从知识点、思维方式、新课改选修内容三个方面分析当前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大学物理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新标准;大学物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

一、引言

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几乎应用于自然科学的每一个领域,同时物理学也是近代高新技术的重要源泉。大学物理课程是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其功能不仅仅是一门为后续课程服务的基础课,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2007年,全国高中物理全面实施了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与旧教材相比,高中物理新教材更强调科学探究方法及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学生基础知识的改变,对当前《大学物理》的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加快推进《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在做好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知识顺利衔接的同时,仍然保持其生机与活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发现当前《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若干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思路。

二、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知识衔接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知识点重复性较大

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材体系依然按照经典物理学的五大分支,即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为主线,大学物理同样也是以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为主要框架。相对高中物理,大学物理只是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新的发展,分析工具由初等数学变为高等数学,但物理概念及规律没有太大变化。对于刚刚领到大学物理教材的大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从整体上感觉大学物理只是高中物理知识的重复,而没有显示出大学物理的独立性和实用性,难以激发学生学学物理的热情和兴趣,从而无法实现大学物理的教育功能。

(二)教师授课方式不同

高中物理新课标指出,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目标为: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在此目标指导下的高中物理教材图片丰富,实用例子甚多,且每章都有精彩的导入。高中物理由于教学内容少,课时多,所以教学进程相对较慢,任课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营造课堂的学习气氛,对于引入的每一个概念,都能通过演示实验、讲解小故事或者生活现象等方式进行形象解读,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接受。长期下来,学生已经适应并习惯了高中教师的这种上课方式。而大学物理更加偏重于对物理理论的整体把握和更加严格的数学推导,在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课堂教学信息量大的情况下,教师会通过复习上节内容来导入新课题,或者直接导入新课题进行讲解,很少有时间进行趣味性的导入。所以部分学生在进行大学物理学习时,会不适应大学教师的讲课方式,不知该如何进行大学物理的学习,显得很被动,比较迷茫。

(三)学生基础差异大

由于高中进行课程改革后.实行模块选修制,《物理(选修3-1)》和《物理(选修3-2)》是必选的,有些地区《物理(选修3-3)》《物理(选修3-4)》《物理(选修3-5)》要求只需选修两本,但是很多学校为了挤出更多时间,甚至只选其中一本,这样学生间高中物理知识基础差别就很大,大学教师在课堂上很难把握一个合适的进度,以符合所有学生的接受能力。例如:在讲解力学部分的动量守恒定律,在高中属于《物理(选修3-5)》,有些省份没有作为考试内容,所以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动量的概念,而在大学物理教材是假定学生完全掌握动量一系列的知识的,直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的微分形式引入动量定理,无论教材例题还是课后作业,都很少有对概念的直接考查,相关题目难度较大。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物理概念理解不透,因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不知从何处下手,结果导致慢慢失去物理学习的兴趣。

三、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上好绪论课

为了消除学生“大学物理只是在重复中学内容”的心理,教师在绪论课中除介绍该课程的发展史、地位、学习方法以外,一定要从内容、思维方式以及数学工具三方面强调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的不同。高中物理中,运动学部分的研究对象只局限于没有大小的物体,即质点的平动;动力学部分,只局限于恒力;电磁学部分只限于匀强场(包括电场和磁场)中的有关问题,而且重点还是在于对于力及研究对象运动状态的分析。而大学物理中的研究对象没有这些限制,任何运动、任何物体都可以,变力做功,电磁场更偏重于场性质的分析。大学物理不仅要讲“是这样”,更加要讲“为什么是这样”。例如:高中物理是直接给出质能方程E=mc2,通过一系列的例子说明质量和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而在大学物理中则由物体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再通过动能定理引发新的动能概念,爱因斯坦对最后结果赋予物理意义,由此得出质能方程。在大学中,应用更多的是微积分知识,教师需要让学生理解微积分的物理含义,理解求导就是求一个变化率,而积分是求导的逆运算,是无限分割再求和的思想。还要引入矢量的概念,矢量的运算和标量有很大的不同,这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而自然引入矢量代数部分。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讲解矢积和标积时,可以让学生思考所学过的物理量中哪些属于矢积结果,哪些属于标积结果。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绪论课上,明确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的区别和联系,克服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轻视或者畏难两种极端情绪,对能否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和重视显得至关重要。

(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课堂活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经过新课标教育的学生,主动思考能力有所提高,大学物理教学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脱离“填鸭式”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实践证明: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现阶段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的最为核心的策略。例如:在大学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对重要物理概念理解不透,在解决问题时还是采用中学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往往不得解而进入死胡同。因此,大学物理教师在引入知识点时,可采用高中物理的局限性作为切入点,这样既能复习原来的概念,又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吸引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以讲解功的概念为例:可以先回顾高中所学功的定义及可加性,告诉学生这就是功的定义和性质。进而提出如果F是个变力,而且物体的运动是任何轨迹时,那么这时功的表达形式又是什么样的?这时可以给学生几分钟的思考和讨论时间。有了前面关于冲量的讲解,大部分学生都能给出功的积分形式。而对于高中反复强调的知识点,像牛顿运动定律和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等章节内容,教师无需再详细分析,完全可以提前一周安排学生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做课件,让学生用一节课的时间在讲台上讲给全班同学,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之后教师再给予总结,使学生都能清楚了解所学内容。运用这些方式,教师既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三)积极探索个体化教学

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是先行课与后续课的关系,大学物理教师应深入了解高中物理新课标的要求,在开课前对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组织作相应的调整。通过物理分层次教学活动,发现学生的潜能差异,通过多种途径的物理教学,激发个性学生的特长,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虽然变换教学组织形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可以解决因选修内容不同而造成的学生对知识把握情况不一样的问题。但在按专业、班级进行大班授课的情况下,分层次教学目前在笔者所在学校还在探索中。例如:针对大学物理某一部分内容,像热学,组织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开课之前,在指定的时间内集中对其进行一定的学习指导,使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能够有一个补习的机会,以便顺利步入正轨。经过几年的探索,这种方式被证明是最简单易行的,并且能达到开课的目的。

四、总结

大学物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基础课。大学物理教学工作者应当充分了解高中物理的实际情况,做好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的衔接;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和模式,适应新的教学实际;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大学物理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实用,从而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吴杰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马文蔚主编.物理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吴百诗.大学物理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物理(必修3-1)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物理(必修3-2)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物理(必修3-3)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柱,2006.

[7]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物理(必修3-4)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8]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物理(必修3-5)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9]赵超,吕惠民.适应课改现实、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浅谈大学物理教学如何适应课改的学生[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