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暗示道德教育探析

中学生心理暗示道德教育探析

一、心理暗示的内涵

所谓心理暗示,是指“个体或团体等暗示者通过向受暗示者传达一种具有影响作用的信息,受暗示者则会有意无意地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从而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的现象”。然而,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著名心理现象心理专家郝滨先生却认为心理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心理暗示作为一种普遍的人际沟通方式,当暗示者接受外界信息的种类和强度不同时,受暗示者也会对此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在此过程中受暗示者对于信息的接收可能是不自觉的身体反应,也有可能是出于对接受信息的主动认可而自觉接收的。它主要是利用某人对他人的威望和信任,从而将自己的某种观念含蓄地传递给对方,以期达到增进或改善对方心里状态、调节其行为或生理功能的目的。

二、心理暗示视角下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

1、选取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

中学生目前正处于青春期,对于所谓的道德教育可能还未弄清个中的道理要义,处于该特殊阶段的他们心理的脆弱性可想而知。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势必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因此首要地就是要发挥道德教育教师的直接暗示作用。“已有研究显示,如果被暗示者对暗示者存在一种“自卑、自贬心理”,那么就更倾向于接受暗示者的判断和影响,甚至潜意识中不惜放弃自主思维。”作为中学生道德教育的直接暗示者,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还要有效地给学生传播道德教育内容,使其认识到道德教育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基于此,如果授课教师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言传身教,或是过分依赖于书本上的教学内容,无疑在给中学生实施道德教育时增加了难度。为此,德育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开辟诸如公交车、志愿者服务等类似的“第二课堂”。简单来说,一个公交车上的让座行为就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道德教育素材,教师带领学生亲身感受的同时,也就意味着给学生灌输了道德教育的内容。其次,教师也可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广泛地去搜集相关资料,采用播放视频、聆听讲座的形式,既激发了学生对于道德教育课程的兴趣,也大大地增强了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2、营造良好的心理暗示氛围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他们(德育教师)也不应当忘记同学相互感化的影响,最好还要运用同学去感化同学,——运用朋友去感化朋友”。因而,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心理暗示氛围。这里,一方面通过加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使学生在其心理上产生相互之间的感染熏陶,从而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班级学习氛围,学生也在这种和谐融洽、平等竞争的环境中,产生了良好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干净整洁、宁静舒适的教室也会给人带来一种愉悦的学习心情。也就是说,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布置教室、打扫班级、美化集体,力图构建出一个整洁有序的班集体,也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效应,从而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鉴于此,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也要力所能及的引领学生构建出良好的集体环境,积极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对道德教育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此外,家庭环境也尤为重要。对此,作为学生家长,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也可以采取类似学校教育的教学手段,积极地给孩子营造一种和谐、健康的家庭学习氛围,让其在家里也能感受到道德教育的意义。具体在实施时,教师可以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家长开个座谈会,授以学生家长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在家庭教育中也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3、构建统一的心理暗示与道德教育体系

正如前面所说,可以看到心理暗示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如此,但是仍旧不可忽视道德教育课程的作用。“心理暗示作为隐性教育的一种,更适合于学生内心体验、观念方面和品质养成的内容”,这就意味着在教育中需要学生从内心深处去体验和感受其中的教育内容,否则单纯的口头教育是远远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的。即便如此,对德育而言,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总体上来说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也需要外在的显性教育,也就是道德教育的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围绕教育内容而设置的,因此需要保持二者之间的统一性。教学中,既要注重心理暗示和课程建设的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也要保证发挥各自的优势,即要确保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建设的公开性、严谨性,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心理暗示的针对性和感染性,即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由此可见,在中学生的德育过程中构建统一的心理暗示与道德教育体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心理暗示与道德教育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切不可把二者割裂开来,只重其一,忽视其二,或是顾此失彼,而应该巧妙灵活地运用心理教育法将其灌输到道德教育课程中去,确保德育课程的实效性。总之,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心理暗示的积极效应,这将有利于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作者:阚言婷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