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育范例

中学语文教育

中学语文教育范文1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本源;教学模式;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对其本源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确立,方能释放这门学科的持续性的力量。本文要研究的语文教育是指学校的语文教育,是作为课程的语文教育。下面,将对中学语文教育的本源进行相关研究。

一、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是语文教育的基础

高级动物代际间生存技能的传授是其天性,人类亦如此,并且由此演化出专门的学校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类的生存技能。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当今人类的生存技能主要表现为人的综合素养,它的培养依赖于学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理念之一是“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教育而言,其目标应是实现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无疑应是教育的中心和教学的主体。作为“语文教育界三老”之一的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教育要坚持儿童本位。叶圣陶先生的儿童本位思想,就是要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和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应是语文教育的基础。要做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就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来确定教育教学内容。教师应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组织和指导。教师的组织工作主要是指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例如,教师可以从课堂的导入环节入手开展组织工作。好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为下一步的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例如,在讲授《醉翁亭记》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山河壮丽,不仅有众多壮美的自然景观,也有无数蕴含深厚文化的人文景观。我们在赞叹岱宗、九华时可不要忘了这么一处地方,它曾经令北宋大文豪欧阳修迷醉,并因此给自己取了‘醉翁’的雅号。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呢?今天让我们大家跟随‘醉翁’一起来领略醉翁亭的风采吧。”这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都急于想知道是什么样的美景那么让人陶醉。教师的指导工作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精要的点拨。教师不能满堂灌输知识,而要尽量多给学生说话表达的机会。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以学生的预习情况为依据。在授课之前,要鼓励学生结合预习情况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了解不透彻的地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作为指点和引导的重点,但指点与引导不宜过多,要巧妙得当,指导学生自己去领悟与表达。

二、根据社会生活需要确定教育内容是语文教育的核心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适应实际需要,就是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学校教育培养人的生存技能要植根于社会生活,脱离社会生活需求的教育,会让人走向畸形。鲁迅先生塑造的孔乙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旧教育的牺牲品,脱离社会生活需要的教育使孔乙己变得麻木、消沉、好逸恶劳、迂腐。因此,现代语文教育要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来确定教育内容。语文教育的内容要立足社会生活,要根据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需要来设定教育内容,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能应付未来生活。正如《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中提到的,“21世纪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运用21世纪技能,去理解和解决真实世界的各种挑战”。“师讲生听”的语文教育方式需要改变,学校需要培养学生个人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技能。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应对未来生活的技能,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为学生不但在学校要阅读与写作,而且将来走向社会也需要阅读与写作。“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就称“语文”。因此,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正确运用中文来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训练可以细化为听、说、读、写训练,学生具备听和读的能力就能吸取他人之长,化为己用,具备说和写的能力就能表达自己的心意,让他人完全知晓。语文教育对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训练,不但在宏观层面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而且在中观、微观层面也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密切结合。例如,对于写作能力的训练,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每天的见闻、行为以及感想,也可以依据课文内容、体裁等特点指导学生进行片段写作。如教学《孔乙己》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以“孔举人来到咸亨酒店”为题进行写作,引导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结论

中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是国民教育而非精英教育,目的不是培养文学家,而是提高每个学生的国民必备素质,以便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社会生活。因此,本文认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并根据社会生活需要来确定教育内容,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本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以学定教,师生协作,训练学生语言技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彰显语文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永萍.我与名家近距离———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研究初探[J].现代语文,2016(09).

中学语文教育范文2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孝文化;传播途径

一、中学生孝文化理念缺失原因

(一)家庭环境影响

社会物质条件的日益丰富,家庭中的子女处于衣食无忧的状态,衣食住行家长全部都安排妥当,吃苦教育、挫折教育的缺失,使得孩子们错失了很多自我锻炼与培养的机会,严重缺乏动手操作以及自理能力,面对困难和挫折选择逃避或者束手无措、更甚者会选择自杀。家庭溺爱氛围使得孩子觉得家长为其安排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毫无感恩意识,根本就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二)社会环境影响

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人们急切渴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判断能力并不是很强的中学生受到很多不健康思想的侵扰,影响着学习和生活,不尊敬师长、不孝敬父母的现象屡见不鲜。随着网络游戏的迅猛发展,许多中学生沉迷颓废于虚幻的网络游戏而无法自拔,面对家长的苦口婆心,恶语相向甚至拳打脚踢。许多不健康的理念以及网络信息,导致了孝文化在中学生思想中的淡漠。

(三)学校教育缺失

目前学校评价机制仍然以分数为主,并没有将德育作为一个衡量标准,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的情感培养,以及缺乏孝文化在学校中的渗透实践。另外在德育教育内容中,教育内容较为笼统,偏重于个人品德以及理想信念的教育,有关孝文化的相关教育较少,受应试教育影响,没有将孝道作为考评学生的依据。

二、中学语文教育中孝文化的渗透

(一)通过教材强化孝文化教育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最重要的渠道,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的优势对其进行孝文化教育,通过整合教材中蕴含的孝文化内容,通过强化渗透,使得学生可以理解孝心于感恩的可贵,受到孝文化的熏陶和洗礼,深切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由心底产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孝文化的元素,对学生开展综合专题性教育,可以使其感受孝文化的强烈震撼。

(二)加强孝文化落实力度

首先可以通过诵读经典,领悟孝文化中蕴含的人生真谛。例如通过印发《孝经》、《三字经》、《弟子规》等孝文化读本,在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理解以及落实其中蕴含的孝文化,使其明白孝文化的前提是感恩,是要用实际行动对父母情感付出的一种自觉性回报行为。其次可以在校园文化中侧重孝文化的弘扬,创建孝文化宣传氛围,可以通过学校的楼道、墙壁、宣传牌、黑板报以及校内通网络平台等,对孝文化的寓意进行深度推广和宣传,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转变思想。

(三)促进孝行的实施

1.培养孝敬父母理念。孝文化理念认可以后,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体验,从而激发自己报答父母的动机与决心。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尝试使其与父母进行换位思考,充分走进父母的情感世界,站在父母的角度体会对于子女的诉求,同时要反思自己站在子女角度时的言行举止,是否可以与父母的诉求契合。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课文内容确立相关专题,或者可以让学生观察父母一天的工作过程并进行记录与感受,在父亲节、母亲节或者重阳节等节日,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等形式,强化学生的孝文化理念,为孝行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2.强化孝文化实践。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家中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父母减轻负担,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父母的辛劳,并且要加强与父母的情感交流,使其真正领悟感恩的真谛。例如可通过为父母唱一首生日歌,为父母洗脚、为刚下班的父母递上一杯热茶、吃完饭主动洗碗、为老人捶背等活动,从日常的生活细节中使孝文化理念自觉转化为行动。3.升华孝文化理念。中华民族孝文化并不是狭隘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爱,其真正目的是以孝文化传播为辐射点,将孝敬自己父母进行发扬光大,从而形成对长辈、对国家以及社会的感恩,孝文化理念贯穿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可以让中学生利用节假日走进社区、敬老院、军队,开展志愿者活动,在敬老院为老人洗涤、整理和打扫,为其进行演出和送上美好祝福;走进社区为奋战在一线的人员献上热茶以及慰问演出;走进军队进行歌咏比赛,使其感受军人的敢于奉献的情怀等活动,加深学生报效祖国与社会的念头,将孝文化升华为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高尚道德情怀。

三、结论

综上,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孝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进行灌输与渗透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每个中国人都是孝文化的主体参与者,中学语文教育中孝文化的渗透,是在为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奠定基础,防止不良思想的侵袭,同时也是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卜廷才,沈玉成.《陈情表》“孝”之科学解读及孝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知识.2015(05).

中学语文教育范文3

[关键词]古代蒙学;知识与道德;中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非常重视教育,将其视为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事情之一。同时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十分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形成了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文化,这些教育思想和文化是人民长期教育探索精华的结晶。继承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文化是构建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形成中国特色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蒙学教育作为自古以来文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人在民族发展历程中对启蒙教育的艰辛探索,继往才能够开来,只有继承古代优秀的蒙学教育思想,才能够搞好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因此,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归纳整理了古代蒙学教育思想的精华,结合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的实际,阐述蒙学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的启示,期望能够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对中国特色的中学语文教育发展提供有效建议,进而达到促进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初衷。

一、古代蒙学教育思想

笔者通过对古人启蒙教育思想的有关论著进行整理,得出古代蒙学教育思想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知识与道理相融合的教育理念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是因为其非常重视教人如何做人的教育。启蒙阶段就将做人应该了解的知识及道理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纵观古代的蒙学教材便会发现其中无不贯穿着这样的教育理念,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将育人的教育思想理念蕴藏在教育教学中。如启蒙教材《三字经》中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1]。这句话的意思: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通过12个字,不仅向学生传授了知识,同时将做人应该具有的天性及教育对人后天造成的影响这一道理都明确地表达出来了。又如被称为百科全书的蒙学教材《幼学琼林》,里面包括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知识,还有许多蕴藏着深刻做人做事道理的名言警句、成语故事等内容,可谓是古人启蒙教育做人与做事最完美的结合。以“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2]为例,蜀犬吠日和吴牛喘月等作为成语和典故,囊括了丰富知识的同时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巧妙地将知识教育与道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弟子规》也是我过古代著名的蒙学经典教材,如“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3],古人在开头几句就将做人与做学问之间的关系道理及知识完美的展现出来了。古代很多蒙学教材的共同思想理念就是让学生从刚接触正式教育起就将知识与道理完美融合起来。思想理念是行动的指南,知识与道理相融合是我国古代蒙学教育思想的行动指南。

(二)侧重做人的教育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儒家文化教育为核心,兼收佛、道等各家学派思想文化。各家思想文化的共同点都是教人如何做人,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其实就是做人教育。做人教育是我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文化教育传统,也是我国古代一切教育的目的。如古代儒家《大学》中的8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最为核心的是修身,而修身其实就是做人的根本,也就是做人教育。8条目无论是分开来看还是总的来讲其欲阐述的意义都是以做人为根本目的的,提倡修身之道。蒙学教育也是始终以教人如何做人为根本目的,如《三字经》中有“人不学、不知义,幼不学、老何为”[4],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如果不进行学习,就不能够成为真正的自我。小的时候不进行学习,等到长大后什么也干不成。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的“学”不仅仅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泛指后天所接受的各种习染本领。通过教育达到做人的目的,其实就是做人教育。蒙学教材《幼学琼林》,从人类社会的各领域阐述了做人教育,如“毛遂片言九鼎,人重其言;季布一诺千金,人服其信”[5],这些成语典故其实就是通过古人做人的方式方法来教人如何做人,都是在进行做人教育。《弟子规》通篇都在阐述如何进行做人处事的教育,如“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6]等,这些知识看似浅显易懂,其实都在宣传如何进行做人。蒙学关于做人教育的思想不仅仅局限于以上所提到的这些方面,而是蕴含于古代一切蒙学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三)注重人类文明传承的教育内容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拥有延续几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明,在于其非常注重对本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优秀文化地继承,这一点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其中教育方面最为突出。蒙学的教育内容便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十分注重对人类文明的传承。蒙学教育内容多是对前人积累的智慧进行总结归纳,通过简单易懂的文字进行表述,使得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人类的精华能够方便快捷地传递给一代又一代人。可见,蒙学在民族文明传承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谓人类文明传递的重要载体。如家喻户晓的蒙学教材《三字经》,在这本书中随处就可以发掘到有关人类文明传承的内容,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7],就是最好的例证,通过简简单单的12个字将孟母善于通过教育环境的改变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自身教育子女的母亲形象展示出来,蒙学教材以这种方式将人类文明继承了下来,同时也起到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教育文化的作用。又如《幼学琼林》里的“《大学》首重夫明新,小于莫先于应对。其容固宜有度,出言尤贵有章。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8],寥寥数语便将古代教育典藉《大学》及其阐明的事理展现了出来。再如《弟子规》中提到的“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9],通过简短的12个字告诉人类应该怎样传承人类文明。不难看出,蒙学做为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注重的人类文明传承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注重单独汉字教育的特色

古代蒙学的一大特点是非常重视字的教育,其将教会学生掌握汉字做为教育教育的重要目标,形成了注重单独汉字教育的特色。蒙学注重单独汉字教育的特色可以从多方面体现出来。从蒙学教材的名称及编排均可以看出其非常重视汉字教育,如3字连在一起的《三字经》《弟子规》,二者都是通过3个字的句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又如4个字连在一起的《幼学琼林》,其通过4个字连在一起的句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类3个字和4个字连在一起的句式的教育较容易帮助学生记忆,且这些教材非常重视从易到难的编排理念。从教学过程来看,传统蒙学的教学都是教师读一句,同时要求学生字正腔圆的跟着教师读,且必须能够准确无误的读出来,直到能够读得滚瓜烂熟为止,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另外传统蒙学教学还非常重视习字的教育,如对学生习字的坐姿、笔画顺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还规定了习字的顺序:先临摹仿写、后自己写。文字作为民族的符号,重视文字教育,将文字教育视为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注重单独汉字教育的确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

(五)重视学生实践自我提高的教育方法

古代蒙学十分重视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提高的教育方法,如宋代的大儒朱熹,就曾经对自己的学生说过“学问需要你自己去学,某不过是个共同商量的人”。重视学生实践自我提高的教育方法还体现在蒙学的写作教学之中。我们知道古人非常乐于并善于写文章,其基础多是在蒙学阶段打下的,具体体现在古代蒙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启发学生将现实所见所闻用文字表达出来,如对对子,均是从现实中取材进行对,好处在于可锻炼学生运用文字的表达能力,如果没有对现实的仔细观察和体悟,便很难写出富有真实情感的语句。另外,古代蒙学注重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用在生活和学习中,激励学生通过实践不断地提高自己。这在《弟子规》《三字经》等书中都有体现,特别是教育学生为人处世规范的《弟子规》,先生将规范、做人的要求等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体悟和提高。

二、古代蒙学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贯彻落实育人理念

各级各类教育中,教书与育人都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对中学来说亦是如此。随着高考改革对语文教学的重视,且将语文分数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30分,这便直接导致了学校、教师、家长等群体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语文成绩,特别关注学生在语文科目上的分数情况。处于基础启蒙阶段的语文教学得到重视本是一件好事,但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单纯为了学生考试分数而教的突出问题:教学跟着考试走,考试怎样出题,教师就怎样教,如教师在教学生作文写作中就流传着龙头、猪肚、凤尾等“投机取巧”的教学方式。这是典型地过分追求教书职能而忽视育人职能的教学模式,解决途径之一就是将育人理念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那么如何将育人理念贯彻落实到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实践中呢?首先,学校等有关部门应认识到中学语文教师育人职能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方式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育人方向进行正确地价值引导,可通过专家讲座、转变教师的量化考核方式等进行引导;其次,教师自身应该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师可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先进教育思想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点;最后,需要教师逐渐养成自觉地将育人理念贯彻到教学中去的良好习惯。

(二)强化立德树人教育

古代蒙学侧重做人教育的目的与当前教育界所倡导的立德树人教育是一致的。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强化立德树人教育呢?首先,教师应该形成树人教育思想意识,教师拥有树人的思想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关注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可塑型的人才看,才能够形成树人教育思想意识;其次,教师应自觉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与国家的各项教育方针和政策,如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和国家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方针等,教师在不断地学习中,不但可以扩充学识,开拓视野,同时利于其形成全新的育人自觉性;最后,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将立德树人教育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三)强化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民族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的符号,如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孔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培养能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世界眼光,同时能够掌握建设现代中国所需才能的人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时代使命。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学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有关部门及教师应认识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强化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可通过时代需要及语文教学的目的进行思想动员;二是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深入发掘其中有关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如文言文、诗词等,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鼓励学生多诵读国学经典三、百、千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古代传统文化兴趣。

(四)重视字词教学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轻视对学生进行字词方面的教学,许多学生存在不会写甚或不会读字的现象。古代蒙学重视习字的教育特色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开展字词教学有哪些启示呢?首先,从思想上提高对中学语文字词教学的认识。需要有关部门及教师鼓励学生树立终身学习字词的好习惯,引导学生遇到生字、生词时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字词教学。最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字词的习惯,教师可适时地教学生一些学习字词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自主的学习字词,这也是字词教学的终极追求。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中学语文教育范文4

在农村,由于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学生一般是由祖父、祖母或者是外祖父、外祖母照看,学生放学后,基本上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这样既无法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又对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产生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单一,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广大中学生一步步远离了缤纷的文学世界,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然而在此情况下,教师一般采取增加作业量的方法,这更加严重地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2、重视词语,轻视文章情感

在学习新课时,教师通常先讲生字词,帮助学生解决较难的字词,掌握词语的含义,然后才是讲解课文,这几乎成为了语文课的教学惯例。而这其中的原因,只是因为各种考试要考到这些生字词,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成绩,成为所谓的“好教师”。但字词的意义在于使用,只有在语言环境中才能显现出来,脱离文章所描写的具体情境,词语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而学生本应获得的情感体验就被淡化了,也影响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3、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华而不实

在大部分农村学校的课表上虽然安排着研究性学习课,但实际上是练习课、习题课,只有在领导检查时,这节课被正式上课,像什么问题的研究,什么研究手册,什么调查报告,什么讨论结果,可谓是丰富多彩。但即便是做调查,大多也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研究性课程成为了一种领导观看的形式。而作为新课改的最大亮点,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应该改变观念,深刻学习它的特点,并踏实地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4、自主教学流于形式

新课标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认为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只是一个指导者,而非传授者。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其在学习方式、认知结构的健康发展.但是在不少所谓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充斥着不少无聊的讨论和言说。从过去的“一言堂”到现在的“满堂问”、“满堂赞”、“满堂讨论”,教师对学生的答案不是“好”、“不错”,就是不置可否不过问。所以,我们必须正视广大农村学生的现状,不要因新课改华丽的外衣,而使学生的自主教学流于形式。教师应利用自己的专业性知识对学生进行指导,努力建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成为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

5、评价形式的单一和片面

新课改是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建立的,而现行的评价体系仍然是建立在应试教育的观念之上,导致教育评价仍是以选拔为目的,而不是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得考试成绩量化成为语文教学的唯一标准。同时,在语文教育实践中,评价也是重结果而轻过程,仅仅以最终的分数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掌握程度。这样就造成了语文教育评价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不能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使学生走到了片面发展的道路。

中学语文教育范文5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是“生活即教育”。中学语文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应当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支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正确解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将中学语文教育贴近生活实践,形成中学语文教育与生活相结合的新的教育模式,以促进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其具体策略包括:生活即教育,让生活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源泉;社会即学校,让社会实践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常态;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体验中丰富语文学习情感。

关键词: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学语文教育

中学语文教育不仅要承担传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职能,同时要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语文教师只有从生活的角度开展语文教育,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体验中收获、感知、理解和应用知识,实现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才能使中学语文教育更加“接地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学语文教师要真正理解“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处处有生活”的内涵,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真正与语文教育融合到一起,加深中学语文的教育层次,让语文教育回归生活本身,增强语文教育的针对性。

一、中学语文教育中对生活教育的曲解

语文课程不仅具有工具性的特征,还具有人文性的特征,但在教育实践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育的特征认识理解不到位。具体表现是:首先,有的中学语文教师过分注重语文课程作为工具的属性,而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重视不足,导致中学语文教学失去了教育活力和应有的精神性。语文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现象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和协调发展,也不利于中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其次,有的中学语文教师过分依赖语文教材,“唯成绩论”的教育倾向比较突出,语文教学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仅仅能从语文教材中获取语文知识,学习过程相对枯燥与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学习热情。同时,中学语文教育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学以致用”,没有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处处有生活”这一教育理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好地贯彻和落实。再次,当前的中学语文缺乏开放性,中学语文教育活动基本被严格限定在学校教育空间内,使中学语文教育脱离社会教育的大环境。由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影响了学生对社会复杂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利于实现中学语文教育实践中智力教育、德育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

二、生活应当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支点

(一)中学语文教育应源于生活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变化催生了更大的教育需求,也让教育行为处于不断发展和持续改进之中,同时教育又反作用人类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来说,其教育内容主要是人类基础生活经验的总结、人类智慧与人文精神的结晶以及思想的升华,所以无论是基础性的知识,还是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情感,都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由于语文教育源于生活,所以中学语文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这正是陶行知对于教育源于生活的核心阐释。只要将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衔接,中学语文教育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活力源泉,才会使中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如果中学语文教学过于依赖教材,无法实现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效衔接,那么这样的语文教育就是“死教育”,就无法为学生构建有益的生活教育环境,教学思想也是狭隘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中学语文教育离不开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学教育的功利性和工具性需求不断上升,这一方面说明了教育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但另一方面也暴露教育常常脱离现实生活的问题,进而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中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的教学目标,决定了中学语文教育离不开现实生活,这不仅仅体现在语文课本内容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还体现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孕育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只有将中学语文教育融合到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才不会与社会相脱节,才能增强语文学习的生活体验,最终内化为个人的知识与情感。

(三)中学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为了生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即服务于学习者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不断增长知识,实现综合育人,让学生的生活更加美好。因此,中学语文教育要保证教学素材的生活性、层次性,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养成认识生活、适应生活、思考生活的思维习惯,并最终利用所学知识改造生活、丰富生活、改善生活。

三、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学语文教育对策

(一)生活即教育,让生活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源泉

生活素材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导入,不仅可以丰富中学语文教育的素材,还可以有效增强中学语文教育的活力。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拓展教学思路,善于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将生活中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的内容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实现文本教材的生活化。虽然语文教材是可以在学生面前直接呈现的知识范本,但是只有与生活紧密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在感悟语文、欣赏语文方面取得进步,感受语文课程学习的生活意义与现实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如学习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学生不仅要理解作者笔下关于春天的表象,还要能够体会文中作者的丰富情感,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对春天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感悟。对此,语文教师需要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前搜集和整理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素材,将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及时充实到课堂中,以便引导学生从课堂学习环节有效延伸到现实生活中。

(二)社会即学校,让社会实践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常态

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语文教师要有开放的教育思想,将教学活动走出课堂和学校,让中学语文教学打破固有的局限性,让自然、社会都成为语文教育的载体,构建中学语文教学的大教室、大环境。对此,中学语文教师要适时地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增长新的知识,教师的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桥之美》时,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关于“桥之美”的摄影比赛,引导学生对身边的桥梁多发现、多观察,并结合在课堂上学到的说明文写作技巧,对最美的桥梁进行描述,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与观察能力,训练景物写作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中学语文教育的体验中丰富语文学习情感

中学阶段,中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量虽然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生活经验较少,情感素质较简单,社会阅读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对于很多抽象性、复杂性的知识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教育阶段,很多时候需要学生亲身实践,实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实践体验的有机统一,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在知识理解和知识应用时可能会遇到的思维障碍,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高效。例如,在写作教学中,对于语文基础差、语用能力偏弱的学生来说,“提笔忘字”的现象非常普遍,导致有的学生对语文写作兴趣丧失、信心全无,在语文作文课堂上存在畏难、焦虑等作文写作的思维障碍。对此,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先创设实践操作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写作前可以“有感而发”,逐渐树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写作情感,端正语文学习与作文写作的态度。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忧国忧民”的感情,在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孤儿院、养老院等社会公益机构,亲身做一些公益性的社会活动,使学生在进行相关的作文写作时就可以“文思如泉涌”了。在教育实践中,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和整理教学素材,实现课内教学、课外教学的有效延伸,使现实生活知识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探索生活化教育途径,使中学语文教学方式多元化发展,从而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魏娟 单位: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教育局

参考文献:

〔1〕顾克刚.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4,(12):64.

〔2〕杜铁花.寻找窗户外的语文课堂———陶行知“生活教育”初探〔J〕.中学语文,2014,(27):22-23.

〔3〕王庆霞.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姻———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语文教学案例评析〔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5):25.

〔4〕马明月.行之有理,用之知贵———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2,(10):357.

〔5〕蔡国雄.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教师素质提升发展〔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1):26-27.

中学语文教育范文6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礼仪教育;互联网技术

党的提出,加强践行、培育礼仪教育,贯彻党的政策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进而培育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1]。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礼仪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更是我国文化的核心部分之一。中学教育是孕育人才的摇篮,教师可发挥语文教育特性,实现语文课程知识与礼仪教育教育相融合,促进学生礼仪的培育,进而为祖国繁荣昌盛培育接班人。因此,研究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礼仪教育的渗透十分重要,不仅能够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也能够促进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更能够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礼仪教育渗透的必要性

语文是中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是一门人文性课程,对促进学生人文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十分重要。然而,受到传统教育弊端的影响,部分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还是以“灌输式”“一言堂”教学方法为主要教学形式,重视理论知识讲解,缺乏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衔接,影响到人才培育质量。为了响应国家政策方针、顺应素质教育改革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渗透礼仪教育,促进教学改革,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礼仪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学校教育的缺失

受到传统教育弊端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师在授课中重视智育培育,忽视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在此教学模式下,教师一味地为学生讲述课本内容,并没有挖掘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内容,虽然学生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但礼仪教育培育存在缺失。与此同时,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大都立足于书本知识,很少拓展书本之外的礼仪教育知识,导致语文教育过于局限,影响到学生全面发展。

(二)家庭教育缺失

多数家长在教育中重视学生分数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导致学生礼仪教育存在缺失。父母是学生第一任教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素养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培育[2]。然而,部分家长在教育中存在缺失,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忽视学生道德教育与礼仪教育。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礼仪教育渗透的路径

(一)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观念支配行动,在培育学生礼仪中,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合作,一同转变以往陈旧的教育观念,意识到礼仪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礼仪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发挥语文教育得根本性成效,将礼仪教育渗透语文教学中,进而彰显中学语文教育育人特性。首先,学校转变教育观念。在学校科研中,教师应深入了解礼仪教育渗透语文教学的方法、路径等,转变以往教育观念,发挥语文人文性教育特点,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知识容量,更能促进礼仪教育的开展。其次,家庭转变教育观念。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能够影响学生教育效度,因此在此方面,教师应发挥引领作用,普及礼仪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增强自身认知,改变以往只注重分数忽视学生道德教育的教育观念。例如,教师可以定期与家长进行电话交流,或者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交流会,将礼仪教育渗透家长思想意识中。最后,社会转变教育观念。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以理服人是我国文化内涵的展现。社会应加强礼仪教育的宣传力度,提升人们思想认识,增强人们文化自信与自觉,营造良好的社会礼仪风气。

(二)深挖教材,加强礼仪教育

语文教材是引领中学语文教学的向导,更是中学语文教学任务完成的有力支撑。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语文教材,深挖其中的礼仪教育因素。中学语文教材收录有古诗、文言文、散文等多个类型的课文,教师可以遵循中学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中筛选出与个人礼仪、民俗礼仪、人生礼仪等相关的课文,并对礼仪文化进行充分的讲解,培养学生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意识,使其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例如,在《陈太丘与友期》这一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结合文中语句,分析人物形象;传承古人诚信待人,懂礼识仪的优秀传统。教学中,教师在重点讲解“待君久不至”“君与家君期日中”这类句子时,让学生学会区分敬称、谦称,借此向学生讲解礼仪知识,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由此,教师利用语文教材,实施礼仪教育。

(三)以历史故事为导向,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仅要立足于书本知识内容,更要借助书本知识内容向外延伸与拓展,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文化内涵,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更多的礼仪知识[3]。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教师应重视课程以外知识的渗透,创新语文教学内容与形式。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涉及内容非常广泛,教师在讲解语文知识时,不免会涉及一些文明礼仪的历史故事。为此,在具体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一单元的语文教学内容,从报纸、书籍、杂志或其他渠道搜集与礼仪相关的历史故事,作为延伸学习板块,纳入语文教学。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将鲁迅先生如何待人及其事迹以故事形式讲解给学生,让学生知晓鲁迅先生是一个知礼之人,帮助学生树立楷模,进而教育学生。由此,以历史故事中最为常见的礼仪知识感染、教育学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礼仪知识,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语文教学知识,做一个遵守礼仪的新一代青年。

(四)依托互联网技术,拓展礼仪教育板块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礼仪教育的渗透提供契机。为了增强礼仪教育,培育学生成为一个知礼守礼的青年,教师可借助互联网教育平台,拓展礼仪教育板块,满足学生对礼仪知识的学习。同时,借助互联网教育平台学习礼仪知识,较为符合当前学生学习需要。首先,教师整合礼仪教育知识,如礼仪知识、礼仪相关的故事等,将这些知识纳入互联网礼仪教育板块,供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礼仪知识。其次,基于学生在互联网教育平台中获取的礼仪知识,在课下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礼仪教学活动、礼仪实训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悟礼仪知识的真谛。最后,借助互联网教育平台,加强师生交流,教师以主题为导向,促进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大家各抒己见,从而增强师生对礼仪知识的深入学习与理解。综上所述,以培育学生礼仪为导向开展的中学语文教学,不仅重视知识理论讲解,还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礼仪教育内涵,进而突显语文教学育人成效。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礼仪教育的渗透,促进中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承梦姣.“礼”不远人,学求有君子之德:浅谈如何在职校语文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9(9):51-52.

[2]冉超.从《论语》看语文与礼仪文化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8(27):42-43.

中学语文教育范文7

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生存不得不寻找生存方式,情感就是其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方式之一。一个健康、积极的情感不仅能从本质上改变一个个体的思想行为,也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生存的意义。情感的教育在个人的生存中是有很重要意义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随着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生活物质变得相当充裕,这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思想方面使人们逐步改变。从最开始对思想道德不重视到现在开始注重人类的精神文明;从以前的人与人之间交流减少到现在天下一家这些都是情感教育的结果体现。只有拥有健康积极的情感,才能够使我们的理想得以实现,养成一个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面对任何事都拥有一个阳光的心态。这就是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二、谈目前中学语文教育对情感教育的观念

(一)对目前情感教育的状况探究

目前在教育上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过于的注重情感形式,但是却在情感的本身却得不到体现,从而表现出对情感的本质过于疏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也就是没有很注重情感的教育,课堂过度注重强度要求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从而忽略对同学们心理的了解。现在很多学生在情感方面的教育是很缺乏的,想象力不丰富,情感表达不机灵的现象很严重。因此绝对不能把知识的学习和情感的学习分离开来,要把它们俩相结合起来一起学习,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同学们在知识方面得到很好的认识,在情感方面也是一样的有很大的理解。

(二)对当前情感教育实施方案的思索

语文教育的方法有很多,无论是从模式还是从手段上来看,都是有很多完善空间的。很多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一定的环境下才能产生,因此创造一个情景,一个环境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我们情感的表现也是很重要的。如何才能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将情感教育引导到一个高的境界,是我们现在需要研究探索的。怎样的方案才是最好的,怎么做才能有效的提高我们的情感教育,使得情感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其意义这才是现在我们最重视的。当然,在创造情景和环境的前提下,我们需要对情感做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都知道,友爱是教育的前提与基石。尤其是在这个以教育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不断改革不断完善的今天,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友爱教育的一个重要点。作为一名老师,就有责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仅把传授知识看作是神圣的职责,与同学相处也是非常重要的。教书育人,这就是为共同创造我们今天的新型课堂所做的必要的前提。因此感性的进行情感的教育,才能在情感教育上得到很好的成效。

三、小结

中学语文教育范文8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素养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

人文素养教育在当前的教育教学领域处于一种淡化状态,这使得人文教育的缺失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越来越突出。语文教学存在着诸多人文特性,将人文素养教育与语文教学更好地融合,以课堂的形式传递一种人文情怀,能使语文教育教学更加顺利地进行。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注意深挖课本中蕴含的与人文素养相关的教学内容,将人文素养教育更好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中的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拓展、延伸,使人文素养教育更好地落实下去。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生命、家国、文化、民族精神的深刻感悟和理解,又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其中蕴含的人生和情感哲理,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良好的团队意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对语文教育教学中充分有效地渗透人文素养教育进行研究。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在当前新课标要求下,语文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的正向发展。初中生对事物好坏的辨别能力还不够完善,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与升学的压力,部分教师过分注重讲解考试知识,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没有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处理问题能力,抗压能力等,从而使语文教学缺乏人文性。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在进行相关课文教学时,教师可深入解读文章内容,帮助学生深刻了解教材内容中所隐藏的人生和情感哲理,并在教学中有效地融入人文教育元素,让学生对生命、自然充满敬畏,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实现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二、中学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1.开展多元的教学活动

对于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单纯通过机械式的语文教学是无法实现的。言语的描述和文字的呈现在学生心中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通过讲述来给学生提供不一样的人文素养体验,还可以通过一些主题活动来进行更加全面多元化的人文素养培养。进行小组学习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例如,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基于文中所讲述的感人英雄事迹,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身边发生的一些感人故事进行描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互相合作、交流与探讨,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还可以进行一些相关的演讲比赛,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交流中逐渐获得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教师要通过多元的教学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进行情感的熏陶

人文素养教育与培养在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情感的熏陶,这样做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心灵感知。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每位语文教师就必须充分了解教材内容并把握教材中包含人文教育的语段,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创设出人文教育的氛围和语文学习的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地融入到所学习内容中,并对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进行更好的感知,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强烈共鸣,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课文内容与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播放一些舒缓悠扬的音乐,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倾听,体会“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情感转变,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在一起的愿望,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走进作者的乡愁情思。借助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为学生营造出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不但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而且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语文。教师要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从多角度、多方位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切实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与内涵,通过情感的熏陶,最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创设相应的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不同形式的素材,如诗歌、散文、戏剧等,让学生形成更加直观的感官体验,领会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让学生自主大胆地想象,在耳濡目染中提升自身审美情趣。例如,在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时,教师可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现代网络技术,从网络上下载有关岳阳楼附近的风光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并配以合适的音乐,一一展现出岳阳楼前的远山、浩瀚的长江等,让学生真实感受岳阳楼前的雄伟壮观景色,从而进一步领略到文学作品中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

4.引入课外文学作品

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过程中,一些课外文学作品对其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由于课内所学习的文章类型、内容以及所蕴含的人文知识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更加广泛丰富的课外文学作品的引入对学生的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许多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思想,能够为学生开拓出更加广泛的天地。例如《西游记》中上天入地、斩妖除魔的奇幻取经路,《水浒传》中侠肝义胆、忠诚勇猛的梁山好汉,《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场景,以及《红楼梦》中曲折、凄美的爱情故事,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学精华,通过这些课外文学作品的赏析与阅读,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悟,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5.渗透生活的文化内涵

文化品格是人文素养中的关键部分,其很大程度上展现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地向学生展现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认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其文化修养。例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合作实践活动,共同讨论大家熟悉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使学生对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及其深刻的内涵有更加充分的认识。比如,过中秋节时大家都有吃月饼的习惯,民间还流传着一些与月亮相关的传说,其中包括神话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都体现着中华民族对家庭团聚的美好愿望和对家庭归属感的认同。这些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渗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能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要以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工具性的教学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互相促进的关系。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将两者有效地整合,使学生深刻地了解其中蕴含的人生和情感哲理,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

参考文献:

[1]李鸿.于海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语文教学当仁不让[J].语文教学通讯,2019(07).

[2]杨国梁.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33).

[3]张兴田.语文教学应渗入优秀传统文化[J].中国教育学刊,2018(07).

[4]董颖莉.浅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