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安全教育范例

中学生安全教育

中学生安全教育范文1

一、中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虽然很多学校开展了中学生安全教育,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下面对中学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1.中学生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中学生安全教育直接关系到中学生的生命安全,也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虽然很多学校开展了安全教育活动,但是活动过于形式,中学生对这些活动的开展,大部分只了解活动的主题,而对教育活动的内容全然不知,甚至少部分中学生对活动的主题都不了解。这样的安全教育过于形式化,没有让给中学生真正的了解安全教育,教育的内容无法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另外,即使学校积极开展中学生安全教育活动,但是很多教师与学生对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参与度不高,他们在思想上并没有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2.案例教育的方法比较单调

教育方法相对简单,是中学生对安全教育提不起兴趣的主要原因。中学开展的安全教育方式主要采取说教、通知、宣传栏和黑板报的形式。这些方式并非中学生喜欢的教育方式,然而例如邀请相关部门(交通、消防等)人员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相关安全教育电视节目播放、安全教育实际演练、老师讲解时结合具体事例等方式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教育的方法。

3.安全教育方面资源不足

(1)学校教师资源的缺乏校园安全教育的老师存在很大的流动性,是我国安全教育一直发展不起来很重要的原因。中学的安全教育老师主要是思想教育和体育老师,还有就是交通、消防部门的工作人员。但是这些都是兼职的,学校没有安全教育方面的专业老师。中学安全教育师资的缺乏严重影响了校园安全教育的开展。

(2)安全教育教材的不足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教材是必不可少的,我国这方面资料有很多,包括出版的书籍,音像制品。中学是有一些这方面的课外读物,但学校大多没有统一使用安全教育的教材,使得教师对安全教育内容选择的随意性很强,只是一味地重复自己熟悉的内容,但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实用性内容涉及较少,这使得中学生得不到系统完善的安全教育,这也对校园安全教育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3)安全教育时间的不足对于中学生来而言,学习渠道主要是课堂,这也是吸取中学生安全教育知识的主要渠道。但是我国中学对安全教育课堂设置很不乐观,学校对于这方面的教育时间很难保证。很多中学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都没有设置安全教育。学校大都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所以中学生安全知识教育时间肯定是不足的。大多数都渗透在学科教育里,但也只是警示,肯定不够,也缺乏安全演练活动,很多时候安全演练成为了出事后的“被演练”。这些方面的缺乏,使得很多中学生很难掌握自救自护的能力,万一出现意外,中学生难以有效应对,后果不堪设想。

二、对策与建议

1.思想上注视中学生的安全教育。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认为学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就是把学习学科知识当成了教育理念,从而忽视了安全教育,忽视了安全教育。让很多学生养成了学习安全教育知识是没有必要的这种错误观念。针对中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频频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函需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从而摆正安全教育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位置,积极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确保学校真正意义上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在思想上进行安全教育,无疑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然后发挥模范的带头作用,则会更具有激励作用,学校定期开展在安全工作方面的先进个人和集体事迹表彰活动,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从根本上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从而推动安全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

2.构建多元化安全教育模式。

为了引起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兴趣,应该开设多元化安全教育。比如开设讲座,播放相关的教育视频等,让他们有兴趣去了解安全方面知识,与此同时在思想上树立安全的理念。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的,学校的安全教学也应该不断开拓新的思路和渠道,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安全知识的学习上。可积极组织一些有实践意义的校园安全教育活动,在学校进行一些摄影和新闻作品的品读,摄影作品内容展现的是一些由于安全意识缺乏而导致的损失和危害,如摄影作品可形象地展示由于疏忽导致的火灾场景,因不遵守交通规范导致的车祸场景等,通过图片的形象展示不仅提升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更能从潜意识里触动他们的神经,从而能够进行自觉主动的安全知识学习。

3.开设安全教育国家课程。

对于中学的校园安全教育,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借鉴安全教育做得好的国家的经验,改变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有心无力状况的处罚,我国亟需开设安全教育国家课程。我国教育部门也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编写一套由易到难的统一的安全教育教材。虽然对我国校园安全立法问题高度关注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但是一直没有制定出一部全国性的校园安全法律法规。缺乏校园安全法律法规已经严重了影响了我国中学安全教育的发展,使得很多学校安全教育的开展得不到保障。

4.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综合作用。

学校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有条件进行正规化、系统化的安全教育,学生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安全教育仅靠学校和家庭是不够的,要依靠社会力量,三方齐抓共管,为学生安全营造良好安全氛围,防止意外发生。

三、结语

安全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安全教育对学校、家庭和社会来说,是一项繁重的任务,更是一份沉重的责任,中学生安全教育任重道远,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学生安全教育,总之,学生安全教育不容忽视,我们应该做到警钟长鸣。

作者:侯小文 单位:南安市侨光中学

第二篇: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一、我校在网络安全教育上,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个人隐私。针对此,我们通过主题活动,向学生展示如何保护自己的生活和隐私免于公众的关注,建议学生尽量避免在微博和空间上个人信息,尤其是个人的住址、行踪、电话等信息,在参加某些网络社交活动时保持敏感,确保自己的信息只能被那些得到自己允许的人看见。另一方面,随着学生的手机使用率的提升,在没有相关法律严禁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下,学校只能建议学生安全使用手机,尽量不要把手机借给他人,不要把手机密码告诉别人,要保护个人数据、抵御有害信息等。

(2)与网友在现实中会面。随着QQ和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在中学生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通过网络结交朋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用虚假身份与学生恶意交往,甚至在与网友见面时,设下各种陷阱,进行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活动。学校为了避免学生遭受这方面的伤害,通过主题教育、展板宣传、观看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与网友见面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对此有个直观的了解。另一方面,我们建议学生不要随便与在网络上结识的人见面,如果确实有必要见面,应该事先告知家长并选择在公共场所见面,最大限度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3)信息传播。网络在快速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常常伴随着人肉搜索、不全面甚至虚假的消息,网民通过邮箱、社交网站、网络论坛、QQ空间、微博、微信等网络介质上传播涉及他人隐私或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造成公众的错信、误判乃至恐慌。学校在该主题中要求学生在享受国家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应学会区分言论自由与侵犯他人隐私的界限,鉴别言论自由与造谣中伤的界限。

二、在对学生进行以上方面的网络安全教育上,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地我校依托校园网开放网上图书馆、博客、资源库等校内资源供学生学习和交流。学校还组建学科主页,设置各种栏目,如心理驿站、网上阅读、专题讨论等,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眼球,使校园网在声像结合、图文并茂中发挥德育的功效。学校充分利用BBS(莆田二中贴吧),开展平等互动的在线教育。在这里,师生可以毫无拘束地针对文明上网、网络犯罪、人肉搜索、网络谣言、网络水军泛滥等问题展开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今,莆田二中贴吧已然成为舆论强力场,成为学生对社会焦点或学校焦点问题的意见集中发散地。但面对来自不同声音的言论,学校没有放任自流,学校安排科技信息辅导员时刻关注校园网和贴吧的动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对BBS的舆论引导,确保正面舆论的主导地位,使BBS发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正能量。学生在BBS的讨论中对网络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充分地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

2.构建绿色网络教室我校与莆田电信部门合作,设有5间“绿色网络教室”,配有350余台电脑,每台学生机都装有蓝眼睛过滤软件,用于过滤一些色情、暴力和反动信息等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在绿色网室的启用上,学校采用亲情卡上网认证体系,这种智能卡具有身份标识及认证功能,学生一人一卡,刷卡上机,上网记录实时生成。同时本系统与莆田市教育主管部门及公安局网络安全科实现联网,数据实时同步,相关部门能及时监管到学生上网的信息及学生过度上网的情况。

3.呼吁多方教育合力开展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因此我们还寻求电信等企业研发网络安全技术,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的教育使学生不断增强自控和自护能力;向社会团体求助,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公益活动,向学生普及网络安全常识,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完全也是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将是一项长期的不断更新的富有挑战的过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为学生开辟健康安全的网络净土的同时,更需要教会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防患于未然,使中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安全、健康地成长。

作者:张彩云 单位:莆田市第二中学

第三篇:中学生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分析

1.引言

1.1研究意义1.1.1理论意义本研究通过为江宁区中学体育教学中运动安全教育提供有益的对策和建议,其有利于减少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利于我国中学体育发展,为中学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1.1.2实践意义本研究对江宁区中学体育运动安全教育现状的研究,针对当前江宁区中学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江宁区中学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本文研究对象为南京市江宁区中学生的体育运动中的安全教育的现状。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本人通过登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等搜索相关资料,收集查阅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数篇。2.2.2问卷调查法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设计了《南京市江宁区中学生体育运动安全教育的研究问卷》,共分为两份,包括中学的领导、体育教师问卷和初中生问卷。采用简单随机抽样,随机抽取8所初级中学。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每个学校内各5名体育教师和24名学生(初级中学一、二、三年级各8名)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32份,其中教师问卷40份,学生问卷192份。2.2.3数理统计法在文献资料等基础上,处理有效问卷,用Excel进行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获得文章撰写的重要数据。2.2.4逻辑分析法在文献、调查、数理统计等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演绎、综合的逻辑分析法,对当前江宁区中学安全教育与管理调查和安全意识实践现状进行系统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江宁区中学体育课安排的现状与分析从图2可以看出,江宁区中学的同一块场地上课班级的数量情况。通过调查显示,有过2个班级同时在一片场地占13.16%,有过3个班级同时在一片场地占21.05%,有过4个班级同时在一片场地占44.74%,有过5个班级同时在一片场地占15.79%,有过5个以上个班级同时在一片场地占5.26%。由此可见,目前江宁区中学体育课的同一片场地上课数量安排是不合理的,这也是影响学生运动安全的一个因素。3.2江宁区中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管理的现状与分析3.2.1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管理人员情况由表4可知,在对学校是否有专门人员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进行管理的调查中有28.95%选择了“有”,23.68%选择了“不清楚”,47.37%选择了“无”,这就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校未能设置专门人员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进行管理,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3.2.2体育场地器材检查维修时间的间隔情况学校加强对场地器材的管理,是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从表5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学校中,各个学校对场地器材的维修时间间隔各有特点:20%的学校坚持每周一次,10%的学校每个月一次,30%的学校每季度一次,33.33%的学校一个学期一次,另有6.67%的学校超过一个学期。由数据可以直接看出,江宁区各中学对场地器材的检查维修情况比较集中在每个季度和每个学期,整体情况不容乐观。3.3江宁区中学体育教学中运动安全教育配合的现状与分析为了解影响安全教育的因素情况,对教师和领导进行调查,分别列出了可供选择的9种结构,根据被选频度进行分析。据表9调查所知,“学生不配合”的因素是影响安全教育的主要因素。据图3的调查所所知,有5.26%的学生经常出现不配合的情况,73.68%的学生偶尔出现学生不配合的情况,只有21.05%的学生没有出现不配合的现象发生。由此说明,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知不充分,只注重教师的教学指导,忽视学生的配合与合作,没有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由表10可知,江宁区中学生与体育教师工作的配合情况调查结果。对学生上体育课时口袋里是否装有杂物调查发现:9.77%的学生经常会,22.41%的学生偶尔会,67.82%的学生不会。说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常规中比较重视口袋是否放置杂物。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是否打闹调查发现:8.62%的学生经常会,40.8%的学生偶尔会,50.57%的学生不会。综上所述,学生安全意识依然不足,进行运动安全教育还是非常必要的。

4.结论

4.1江宁区中学普遍存在运动场地较小,多个班级同时在一块运动场地进行教学。另外,各学校的运动场地器材多在室外,缺乏专门人员管理和保养,存在安全隐患。4.2部分学校通过采取一些消极措施,以达到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学生的体质容易下降又容易使得学生发生运动损伤,不利于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4.3江宁区中学对安全教育的宣传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学生靠自行了解占较大的比例。学校体育课在传授安全知识有待进一步发挥该有的功能。4.4江宁区中学生对体育教师的配合有待提高,应该对学生的着装、是否遵守纪律、有无课堂中打闹等现象进行研究。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教师的单向教,还要强调能够与学生进行的一系列配合。4.5江宁区中教师和学生对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并不重视,通过有针对性的改善,使其在运动过程中导致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作者:石雪瑞 滕晴

第四篇:农村中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一、创造有利于学生安全健康发展的环境

1.创造安全可靠的校园环境

(1)学校选址要稳妥,建筑要结实,尽量远离闹市、公路。(2)安全制度要健全,宣传要到位;从校纪校规到班级公约警示招牌,都要把安全教育渗透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3)安全设施要完善,防范要得当;门卫要完备,预警要及时,防火、防盗、实验、消毒、体育等设施要齐备。(4)落实安全责任制和事故追究制;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高效的安全领导机构,层层严格管理,人人尽职负责,谁出事谁担当,追究到底,绝不姑息。

2.创设良好和谐的安全育人环境

让学生牢记“学校是我家,安全靠大家。”安全健康教育不能只靠单纯的口头说教,而要通过预案演练,创设多种情境,促使学生在具体行动中自我锻炼、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调控,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安全健康的心理素质。有了安全健康的良好心理素质,学生才能表现出最佳的安全行为效果。

3.开展安全咨询交流活动

农村中学生的安全问题十分严重,游泳死亡、交通事故、刑事案件、打架斗殴、房屋倒塌、自然灾害等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些事故有校外因素,也有校内因素;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有家庭原因,也有社会原因,不一而足。因此,学校要大力开展安全咨询活动,尤其要建立安全心理咨询室,开设安全心理课,充分利用班会和课外活动进行讨论答辩。这样,学生通过交流咨询,可以释放安全压力,倾吐安全困惑,解决安全矛盾。

二、老师要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表率和榜样

做老师重在为人师表。在安全教育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让学生预防的,老师首先要预防;让学生禁止的,老师首先要禁止。譬如:杜绝学生乘坐超载车、无照车、劣况车、农用车等危险性大的车,老师自己首先应该禁坐,哪怕在特殊情况下,也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在安全教育中,特别是对那些好打架、自控能力差,令师长头疼的学生,老师更要关注他们,因为这些学生心理有一些问题,更需要关爱的阳光和雨露。因而,我们老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辅之以父母之慈,佐之以朋友之谊,公平、公正、辩证地善待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安全健康发展为主的原则,以自己的切身行动和表率示范感染他们,一点一滴地引导他们,并且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孩子树立自信,热爱生活,积极进取,蜕变为一个个健康发展、有作为的学生。

三、充分发挥家庭安全健康教育功能

安全健康教育,学校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宣传交流引导,这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老师与家长密切合作,指导家长充分发挥他们的教育功能,把学校安全和家庭安全、学习安全和生活安全、理论的说教和现实的体验、系统的常识和零碎的指点有机结合起来。因为,安全健康教育是学生愉快学习、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长久幸福的需要。所以,家庭要想方设法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安全教育环境,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这就要求家长和学校老师紧密联系、默契配合,克服自身的弱点、缺点和局限性、狭隘性,从长远着想,从孩子的切身利益出发,做好监护者和教育者,做好引路者和塑造者。四、努力调动社会安全健康教育功能

1.要聘请交通、消防等部门德高望重的专家领导

定期到学校进行安全健康讲座让他们用切身的体验和翔实的案例,启迪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

2.要努力配合公安司法等部门严厉打击那些影响学校学生学习生活的不法分子

尤其要对那些已绳之以法影响社会安定的犯罪分子的罪行进行根源解剖,让学生在铁的事实面前,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行为,学会爱护自己,保护别人,学会从心底热爱家庭、热爱学校、热爱社会、热爱国家,真正珍惜现在和谐美好的幸福生活。总之,安全无小事,要常抓不懈,依法管理,积极预防,老师表率,家长配合,社会参与,从心理到生理、家庭到学校、学校到社会构筑一个全方位的安全教育保障体系,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美好幸福、温馨和谐的环境,真正使他们迅速成长,早日成才。

作者:王小铂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东坝中学

第五篇:中学生体育安全教育现状研究

1江油市部分中学体育安全教育问卷调查情况

在江油市中学生中随机抽取2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阳光体育背景下江油市中学生体育安全教育现状调查(学生问卷)》,共收回问卷256份,其中有效问卷254份,有效回收率为97.69%。同时在江油市中学体育教师中随机抽取35名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阳光体育背景下江油市中学生体育安全教育现状调查(教师问卷)》,共回收问卷33份,其中有效问卷33份,有效回收率为94.28%。

2江油市中学体育安全教育现状

2.1体育设施场地检查情体育设施、场地是学校进行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的根本所在,体育设施、场地的合乎标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安全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教学计划、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的完成。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校(93.9%)会经常检查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3.1%草率检查,我们知道,体育设施、场地处于动态的环境中,可能每天、每星期都处在变化中,所以,经常检查体育设施、场地可以避免很多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在此次调查中,只有3.0%的学校不对场地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可见体育老师对设施、场地的检查与上级要求有差异,而这可能与现行的学校体育安全事故归责制度有关。所以体育老师对学校体育安全工作还是非常重视的。

2.2学生身体健康状况

有研究表明,部分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因为学生本身体质过于羸弱或者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过于激烈而造成超过身体能够承受的运动负荷,因此,在问卷的设计中特别加入了体育教师对日常教学比赛、课外体育竞赛前参赛者健康状况的了解情况的调查。由表2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体育教师对参赛者的健康状况有所了解,有21.2%的体育教师非常了解,51.5%的体育教师比较了解,了解的占到24.2%,只有3.1%的教师对参赛学生的健康状况不了解。说明体育教师对教学活动中或者课外体育活动中预防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还是比较重视的。由表3可以看出,大部分学校都建立了学生健康档案,75.8%的体育教师表示学校已建立了完整的学生健康档案,有12.1%的体育教师表示虽然建立了学生健康档案,但是缺少部分指标。只有9.1%的教师所在学校没有建立学生档案。在学校安排的体育课或者课外体育活动中,容易出现体质好的学生达不到适量的运动负荷,而体质相对较弱的学生则承受不了统一安排的运动负荷的现象。学生健康档案的建立可以为学校因材施教地安排体育活动提供基础,在这一方面江油市中学还有待加强。

2.3体育教师教学安全培训状况

体育安全教育是预防在体育活动中发生危险的教育活动,具体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项目理论部分的教学,让学生充分了解体育运动的生理作用、基本的体育卫生知识、预防体育事故、体育损伤的办法,树立安全运动意识,处理突发体育事故,明白体育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喜爱程度,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知识,为学生自发锻炼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做好一定的基础。只有体育教师受到过系统的安全教学培训,才能真正达到这样的目的。在接受调查的体育教师中,有75.8%的教师表示自己接受过专业的体育教学安全培训,有6.0%的教师不太清楚自己有没有接受过培训,其中包括有的体育教师对自己接受培训内容的作用不太明确,只是掌握系统的教学内容,并不明确教学计划中有些内容属于教学安全培训的范畴。有18.2%的教师表示自己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体育教学安全培训。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继续完善对体育教师教学安全的培训工作。

2.4学生接受体育运动安全教育状况调查

学生作为学校体育安全的主体,是否真正掌握了体育运动安全知识还要对学生接受体育安全教育的情况进行调查。如表5所示,50.39%的学生表示经常接受安全教育,21.26%的学生表示接受过安全教育,但是仍有9.84%的学生表示没有接受过安全教育,可见江油市的安全教育依旧存在盲点。在对学生进行“你是否接受体育运动安全教育”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表示接受过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如表6所示,学校采用宣传手段进行安全教育的占到36.61%,教师在课堂中全程进行安全指导的占到30.31%,其他几种方式分别占到一定比例。

3阳光体育安全教育取得的成效

就目前来看,从中央到地方,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具体的学校工作,学校安全教育始终是人们十分重视和关注的热点,作为学校安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安全教育,也日益被人们所关注。在江油市中学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实施过程中,各中小学在抓稳定、求安全的体育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显现出了初步成效。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校已经开展并且逐步完善了学生健康状况归档工作,笔者在走访抽样学校时,随机挑选了几个班级,要求查阅学生的体质健康档案,其中大部分学校的健康档案都很完备,指标设置比较全面,时效性也比较强,并且学校每学期都进行体质监测工作,为学校阳光体育安全保障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有力的客观依据。此外,体育教师的工作态度和业务水平也都令人赞叹,个别优秀的体育教师对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能掌握学生的体质特点,安排不同程度的教学任务。这就保障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阳光体育安全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近年来校园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把学校体育安全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督促学校完善相关工作,为给学生提供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提供了政策上的有力保障,并在社会、学校和个人身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学校体育安全取得的成绩为体育安全教育的继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我国相关制度法规的不完善的情况下,构建和谐、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并非一日之功,在学校体育安全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4阳光体育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4.1阳光体育安全教育形式化

学校体育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偶发性,因此学校需要经常性地进行安全教育活动,才能达到提高学生预防事故的意识的目的。然而事实上,阳光体育背景下安全教育形式化比较突出,从体育课的教学来看,整堂课40分钟,前一部分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做热身运动,讲解运动知识技巧,这段时间由于学生集中,老师全程指导,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不大,如果教学任务完成以后,学生进入自由活动时间,各自参加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由于场地设施分散,教师无暇分身,就只能在形式上嘱咐一句“注意安全”了事,并不能有效地防止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从课外体育活动来看,学生数量众多,体育教师人数有限,更不可能面面俱到。

4.2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存在的困难

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的队伍建设是制约我国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从教师队伍建设来看,学生在体育运动时出现意外,体育教师有责任,班主任也有责任,主管学校领导也有责任,没有固定的体育安全教育的专职老师,就会导致安全教育工作没有负责人,没有主心骨的情形。学校体育安全教育时间难以保障和实施路径存在困难。一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4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教学任务已经捉襟见肘,如果要加上专门的体育安全教育,就只能在热身活动和运动知识技巧讲解示范体验中渗透,时间上得不到保障。通过对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开展的方式方法的研究,得出方法单一的结论,并且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照本宣科式的教育方法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

5结语

中学生安全教育范文2

1.中学生在信息活动中的重要角色。

在最近公布的网络调查报告中,我国网民已达到6.49亿,其中有38.8%的新增网民仍处在受教育的阶段。根据年龄来看,处在10~19岁的网民在总数中已经达到24.1%,网民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中学生已经越来越多地使用网络,并参与到网络信息的各种活动之中。由于中学生年龄较小,辨别能力和对问题的应急处理能力也比较弱,很容易被网络世界丰富的信息所吸引,在信息活动中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另外,中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不够全面,很容易轻信网络上的有害信息并不自觉地传播它们。这不仅对青少年自身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

2.中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缺失。

当前,许多中学生没有信息安全意识。首先,学校相关教育缺失导致他们没有了解信息安全知识的机会。其次,信息安全教育整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规范、不成熟、许多已开展的活动也都是形式主义,不能真正帮助中学生应对网络环境中会出现的种种问题。最后,学生家庭也没有认识到信息不安全的严重后果,家长对学生的网络行为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约束,从而导致中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信息安全受到侵害,或是对他人的信息安全造成侵犯。

二、提升中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方法

1.提升中学生的安全意识。

首先学校可以开展相关校本课程,或邀请专家来校讲座,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其次,应让学生明辨在何时信息安全会受到侵犯,并学着如何规避有可能带来的风险。教师向学生展示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活动中隐藏的威胁和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从而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

2.使用多种教学方式。

首先,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力集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如编写安全手册、制作微视频、或是在正常教学时使用相关素材等,让学生有充分机会了解信息安全的相关内容。其次,中学生兴趣比较广泛,可以在第二课堂中渗透信息安全教育。如组建相关学生课题研究小组,让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或社区调查,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安全意识、增强防范能力。最后,还可以开展相关知识竞赛、电脑作品竞赛、技能大赛等,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信息安全活动中来。

3.要充分借助安全机构的力量。

我们现阶段对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滞后于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并不是未雨绸缪。然而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教师不仅要重视信息安全教育的基础问题,也要充分借助安全机构的力量,对于渗透、钓鱼和当前各种网络环境下的热点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并及时把相关信息传播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4.要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素养。

西塞罗说,“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要从培养学生习惯入手,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素养。如:要在及时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安全组件并定时更新、升级;不要将自己与他人的隐私随便泄露;重要账户要使用复杂的密码保护并经常更换;不要盲信各种免费服务、中奖广告;不要打开陌生邮件、短信或网络;尝试无痕使用网络服务;对重要的数据文件进行定期备份等。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信息安全风险。

5.师范院校应该重视信息安全教学人才的培养。

从时间上推断,现阶段的在校教师在大学时代很少有接触到信息安全教育的相关知识,学校缺乏相关专业教师,兼任教师难以胜任相关教育教学工作,信息安全教学效果很低。而信息安全这门学科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已有部分院校开始逐渐重视信息安全教育,也开设了信息安全的相关课程和专业。我们呼吁,师范院校应该重视信息安全教育专业的建设,为培养相关专业型人才而努力。

三、结语

中学生安全教育范文3

(一)中学生是信息社会中信息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中学生是当前社会信息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参与者,而中学生信息安全素养也影响着信息活动的各个方面。

(二)中学生是信息安全未来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随着我国社会各方面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学生参与到信息活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而在这些活动中涉及到信息安全问题,如近几年媒体报道的少年黑客事件,不断涌现,其中很多中学生走上了歧途,成为了信息安全的“建设者”。同时,也有一部分少年黑客在正确的引导下成为了“白帽子”走上了红客道路成为了信息安全的真正的建设者。由此可见,加强中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其意义更在为我国信息安全领域培养后备力量。

二、加强中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建议

(一)加强中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

1.加强中学生信息安全道德伦理和法律法规教育,使中学生对信息安全有正确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中学生作为当前社会中参与信息活动的一个重要群体,应该让每一各中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宪法》《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对信息活动中涉及信息安全的相关规定增加到教学中,进而增强学生信息安全意识。

2.培养中学生识别信息安全威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中学生既是当前社会信息活动参与者,同时在信息活动中也是弱势群体。因此,培养中学生能够辨识信息安全威胁,对于保护青少年和提高其信息安全意识尤为重要。一是通过向中学生讲解信息活动中出的各种侵害和危害的案例和事件,让中学生认识到信息活动中有许多与现实生活相同的威胁存在。二是提高中学生对信息资产的认识,让学生懂得对个人信息及家庭信息等相关隐私信息的保护,尽可能的规避信息安全风险。三是通过演示一些信息危害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活动过程中会面临信息安全陷阱,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思维习惯,进一步提高到信息安全意识。

(二)采用多层次教学模式提高中学生信息安全素养

1.利用课堂教学阵地进行信息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使中学生普遍具有一般的信息安全素养。

中学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已涉及到了信息安全的内容,一方面从法规层面;另一方面从技能培养上介绍计算机病毒的防治。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使全体学生对信息安全知识和技能有初步的认识和掌握,可以应对简单的信息安全威胁。所以,要充分抓住课堂这个普及信息安全的教学主阵地,进行信息安全教育。

2.利用第二课堂对中学生进行信息安全知识的拓展,进一步提升中学生的信息安全素养。

通过开设兴趣班和学生社团等多种形式,给对信息安全感兴趣的学生开设第二课堂,如增加社会工程学入门、破解基础知识、渗透工具使用等课程。使学生的信息安全素养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利用各种比赛进行信息安全的实践,真正提高学生信息安全素养。

中学生安全教育范文4

关键词:中学生;安全教育;问题;路径

中学生安全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开展其他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中学生安全教育问题不是一成不变的,始终处在变化之中,这就要求教育者强化中学生安全教育的问题意识,用发展的眼光及时应对变化着的问题。

一、中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根据新时期中学生安全问题的发展现状,中学生安全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关注以下三方面:生命安全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和网络安全教育。

(一)生命安全教育

现在,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在家备受亲人呵护,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缺少对周围生命的关爱,更不懂得珍惜其他生命。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生命安全教育主要是让中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培养关心与呵护生命的意识、能力。

(二)公共安全教育

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各种诸如火灾、交通、拥挤踩踏等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在这些伤亡的人群中,中学生占了一定的比例。因此,抓好中学生的公共安全教育尤为重要,通过对中学普及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预防踩踏事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可以有效引导中学生对身边的突发事故进行预防和采取补救措施。

(三)网络安全教育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虽然可以拓宽中学生视野,但其对中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尤为典型的是自控能力较差的中学生沉溺网络,由于网络信息良莠并存,网络在传播科学知识和正面信息的同时,也存在网络欺骗、网络色情和网络暴力等网络安全问题。通过网络安全教育,增强中学生使用网络的自律意识、安全意识,从而减少中学生因网络使用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杜绝网络潜在危险。

二、中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实践的主体只有存在才能创造价值。中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而且我国处于改革深水期,各种矛盾有所激化,所以,在当今复杂多变的条件下,需要更加关注中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仅是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而且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一)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是在十一岁到十八岁。其中,初中在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为少年期;高中在十五六岁到十八九岁,为青年期,总称青少年期或青春发育期。这是人的一生中身体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各年龄发展阶段中的最佳时期。”中学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学生在这一时期处于叛逆阶段,会对外部环境产生抵触心理。在这个时期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中学生在思想观念上朝着正确方向发展,让他们的日常行为符合社会法制要求,使中学生在青少年阶段有一个阳光的心态,这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二)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日益关注中学生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必然的教育发展方式,能在最大限度上把人培养成现代意义上有素质的创造者。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我国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缓慢。中学生安全教育与素质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具有一致性,都是为实现人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通过中学生安全教育,中学生不但可以增强生存能力,而且可以养成适应复杂社会的能力,进而形成现代公民必备的综合素养。可以说,在素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安全教育将会起到积极而显著的推动作用。

三、中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学安全教育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对安全教育问题认识不足,学校安全管理机制存在漏洞,中学生缺乏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等。

(一)对中学生安全教育问题认识不足

中学生的安全教育需要家庭与学校互动才能有效实施。然而,就目前情况来讲,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对中学生安全教育的本质、内容、意义认识不足。实现素质教育这一理想的教育模式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当前急剧发展的历史时期,最激烈的竞争莫过于人才之间的竞争,社会的需求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中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志向远大、思想活跃、个性张扬,但巨大的升学、生活压力也不可避免地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对于家长来说,应试教育依旧是使孩子成长成才的不二选择。所以,广大家长高度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安全意识、生存能力的培养。学校管理层作为学校诸多事务的决策者,其对中学生安全教育的思想观念影响着对中学生安全教育活动的实施。当前,学校管理存在两种认识误区:一是认为成绩是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首要指标,中学生安全教育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二是把中学生安全教育当作一种符号,停留在口头上、标语中,落实不到行动上、活动中。长此以往,必然会给中学生的安全带来隐患,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学校安全管理机制存在漏洞

中学安全管理机制,总的来说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缺少中学生安全教育的正式课程与专职教师;二是安全问责制度不健全。中学目前的课程设置重在培养学生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中学缺少安全教育的正式课程,这种不完善的课程结构使学生失去了接受安全教育的机会。从教育者层面讲,专职安全教育教师与传统教师相比,其优势在于开展中学生安全教育的理念更加先进,思路更加清晰,方法更加有效,中学缺少专职的安全教育教师,对于学校安全教育水平的提高极为不利。长期以来,学校安全事故频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中学不能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适合本校校情的安全校规,缺少安全事故问责制度,教育者缺乏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意识,从而给学生的安全埋下了深层次隐患。

(三)中学生缺乏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

中学生作为中学安全教育客体,通过安全教育使其规避风险是中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近年来出现的众多中学生安全事故,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中学生在面临安全事故时不知所措,无论是在思想还是行为上都缺乏避险意识与自救能力。首先,在思想上中学生普遍缺少安全意识。当突发灾害即将来临时,他们无法及时发现灾害的存在,其直接原因是学校对安全问题的宣传不到位,根源在于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得力。其次,在实践上中学生不会避险操作,即使学习了安全理论知识也不能外化于行。历史总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启示和教训:在汶川大地震中,桑枣中学全校2200名师生无一伤亡,这得益于桑枣中学的安全演习活动,这所中学日常有秩序的演习活动成功避免了天灾带来的危害;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近期众多学校发生的校园踩踏事件,在没有天灾的情况下由于管理不足、教育不力出现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事件,让人痛心疾首。

四、强化中学生安全教育的路径

中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来自于实践,解决问题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深入研究,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路径。

(一)提高对中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认识水平

家庭和学校作为中学生安全教育的两个重要主体,提高其对中学生安全教育的认识水平,将极大促进中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开展。家庭若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健康安全放在同等位置上,那么中学生的安全教育将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此,学校应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充分利用现代移动互联工具,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介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使家长重视安全教育、支持安全教育。从学校层面讲,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应深入学习教育部下发的关于中学生安全教育的相关文件,通过深入领会上级精神切实增强对中学生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校应成立以党委(支部)班子为核心的学校安全教育委员会,定期召开安全教育问题专题会议,商讨安全教育之策,解决安全教育之难,营造安全教育之风,引导全校师生关注安全教育、投入安全教育。

(二)完善中学生安全管理机制

健全中学生安全管理机制需要补齐两个短板,这就要求中学在教育结构上设置中学生安全课程与专职安全教师岗位,在此基础上健全中学生安全问责制度。安全教育课程的设置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以解决本地区影响中学生生命安全的相关问题为导向。遵循针对性、层次性、递进性的原则,以不同学段的需求和时令季节变化为纵坐标,以模块化的系列内容为横坐标,螺旋上升,建构科学的内容结构体系。安全教育课应坚持多排课、多授课的原则,使中学生安全教育不再流于形式。设立安全教育专职教师岗位,使有经验、有想法的教师积极投身于中学生安全教育之中,充分利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深化学生对自身和他人安全的认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中学安全事件发生很大程度上源于制度存在漏洞。我们要实现防患于未然,就必须完善中学安全教育制度,健全校园安全问责制度。健全安全问责制度,要将班主任、安全教育教师和学校管理层相关负责人三者紧密联系起来,若发生事故就可以准确定责、以制追责。学校要认真研究,审慎制定安全事故的处理办法和责任制度,以及安全管理的评价方案等,做到责任到人,形成秩序良好的学校安全运行机制,保证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每一处。

(三)提升中学生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

如果说中学生是一颗小树苗,那么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就是呵护其茁壮成长的雨露甘泉。提高中学生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需要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密切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新的路径选择,强化中学生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在理论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首先,打造中学生喜闻乐见的以主流动漫人物为题材的学校安全教育片,使中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有效学习安全知识;其次,开展各类安全知识竞赛,并对获奖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用安全知识标兵来影响周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中学生的安全意识;最后,定期从公安、消防等部门请专业人员给学生做专题讲座,用鲜活、具体的安全理论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在实践上,开展各种关于安全教育的实践活动。通过安全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紧急情况下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有效规避安全风险。学校要定期举办安全演练活动,做到学生和教师人人参与,确保演练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有成效。学校在演练活动中要定期转换角色,使学生既能成为组织者,又能成为参与者,锻炼学生在复杂条件下的组织与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功.当前中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2]冯永刚,员志慧.俄罗斯中小学安全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3):18-24.

[3]张颖,朱宁.中小学安全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4):82-84.

中学生安全教育范文5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公共安全教育,在途径上一定要多样化且要落实到实处。首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班、团、校学生会、升降旗仪式、墙报等形式来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并以参观、专题讲座、演练等为辅助手段,加强公共安全教育。以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为例,学校可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进行专题讲座,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还可利用图片展览、校园广播、板报等形式来营造氛围,专题讲座后以交通安全问卷形式来促进学生系统掌握交通安全知识。这样,从意识上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讲座来进行知识讲解,以问卷来强化安全行为,从而使安全教育更具有系统性。其次,注重通过游戏、活动等体验活动来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一直以来,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公共安全教育基本是以讲授方式进行,活动形式较为单调,学生较为反感,甚至一些学校将公共安全教育作为一种“指令性任务”,只是利用校会、节日等进行一些“讲话式”的教育,效果甚微。公共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不仅要让学生从意识上得到强化,还要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得到技能培养,这就需要以体验活动来进行。如用火安全教育,教学中可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实地操作灭火器、进行主题班会等形式来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这样的安全教育效果才会更好。当然,要让公共安全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学校公共安全教育实践中还需加强和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合作,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如“饮食卫生安全教育”过程中,引导家长带领学生通过调查食品的说明书来获得基本饮食卫生安全常识就是不错的方法。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公共安全教育保障机制

公共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公共安全教育又成为“可有可无”的,这就自然让公共安全教育无法实现预期的目的。而这不仅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体制上也存在较大问题,毕竟我国的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为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公共安全教育需要从机制上得到保障。首先,在时间上一定要得到保障。虽然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内容繁多,且以学科教育为主,但在活动实践中定要以《纲要》精神和内容为出发点,除了要在课程上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外,还要结合学校实践在班会、校会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其次,在资源上要不断丰富。

公共安全教育并不是简单的说服教育,而是一种体验式教育,更多的是要让学生深入其中,自主性地进行学习和实践。因此,在资源上就必须较为丰富。在学校公共安全教育体系中,要丰富公共安全教育资源,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思路,循序渐进地进行。以交通安全教育为例,学校原有的图片资料可不断补充,在图书方面也要不断补充,还要借助网络不断丰富网络资源,与此同时,可发挥学生在过程中的作用,将学生的一些作品收集起来作为资源进行整理。最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当前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没有专业教师进行,多是由班主任或其他教师负责综合实践活动。从专业化角度讲,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学科教师,在公共安全教育方面无论是知识还是方法都存在一定欠缺,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教师专业化培训,学校也应加强校本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学校综合实践课中公共安全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学生安全教育范文6

关键词: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体育教学;建构

一、学校安全问题的内容和范畴

安全问题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础设施问题。校园的基础设施存在隐患,楼梯间过于拥挤,缺乏照明设施,上下课容易发生踩踏事故;第二,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很多学校食堂餐厅实行外包制,学校对餐厅缺乏安全监督,校园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第三,交通安全问题。交通伤害已经是世界范围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校车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学校交通安全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第四,校园伤害问题。由于现在社会环境的变化,校园伤害事故时有发生。有些同学心理不平衡,采取报复同学或老师的行为,社会负面影响和危害极大,法律意识和道德感薄弱,甚至做出危害同学生命安全的事情,暴露出了我们的安全教育的缺失。我国青少年生命安全意识淡薄,学校缺乏必要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演练,灾害发生时,学生根本无法采取必要的避险措施,导致损失惨重。

二、生命安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缺失的原因

1.对生命安全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多学校对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展局限于生活安全常识的普及以及校园安全管理条例的制定,形式化严重。对生命安全教育的认识过于片面化和形式化,通过一些强制性的措施来减少学生进行相对危险的活动,只是单纯地进行校园安全管理。对于安全教育应该设置应急预案,平时在课程中添置应急演练的环节,对学生教授自救互救基本知识和技能,教授只是单纯地进行理论的讲解,没有把安全教育付诸实践,对安全教育缺乏更深入的思考。2.生命安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在孩子全面发展过程中,家长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大部分家长缺乏科学健康的生命安全观,过分注重所谓的成功,过分注重孩子的智商和文化课学习成绩,忽略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和体育锻炼,忘记了生命健康才是一切的根本。忽略了体育运动对孩子健康的作用,忽视了教育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活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综合的教育。等到事故真的发生以后,将责任全部推卸给学校,从根本上忽略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缺乏健康科学的生命安全观。

三、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构建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理念

1.坚持以学生的现实需求为主要原则。体育教学的内容应该从学生的主体性的角度出发,以保障学生的安全为基本的原则,使中学体育教学生活化。因为我国的体育发展受竞技体育的影响,过分注重体育教学中技术和战术的教学,而我们进行体育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培养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在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应急救险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生存环境的预判能力,达到对生命安全的保护。2.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不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的内在兴趣与创新精神得不到发展,体育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整个体育教学的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应保持良好的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兴趣。

四、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构建原则

1.教学目标生命安全化原则。现有的体育教学目标没有具体的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目标,这对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带来很大的困难。应该使生命安全教育的目标更加系统化,更加明确。只有设置了清晰的目标,才会为生命安全教学内容的开展奠定基础。2.教学评价多元化原则。注重对教学评价的研究,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选择教学评价的方式。在评价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定位,改变以教师为权威的评价模式,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评价当中,使评价体系更加系统化。3.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标准。体育教学主要的教学内容就是运动技能的教学,将生命安全教育中的逃生自救技能和运动技能进行结合,通过锻炼身体,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着重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意设置一定的运动难度,挑战其心理极限,让学生在自救和互救的过程中发展团队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五、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构建

1.体育理论课的教学。通过理论课让学生了解到生理解剖的知识以及如何应对生理反应,通过讲解经典的案例将生命安全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运动损伤的预防,以及包括发生灾害后如何逃生自救。2.体育实践课的教学。通过体育教学,将各种武术的攻防组合加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在面临危险时做到基本的自我保护。模拟基本的伤口处理以及各种身体损伤的应急处理,增强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3.定期举办生命安全运动会。体育教学离不开运动竞赛,定时定期开展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主题运动会,将生命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与运动会进行结合,例如:将障碍跑和救助伤员进行结合,让学生在紧张的竞赛状态下将学到的生命安全知识用于实践,强化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4.加强社会资源的利用。学校、家长、社会有共同构建生命安全观的责任,地震、公安、交通、消防部门要积极配合,请有经验的人帮助制定应急预案,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

六、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构建保障

1.将生命安全教育纳入中学体育教学制度中。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以运动技术的教学为载体,将运动技术的培养内容和应急避险能力的培养进行结合,有意识地将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体育中的开展制度化。2.体育教学环境的创建。在体育教学的课堂上,不仅要进行运动技术的学习,还要进行心理素质的训练。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应急避险的能力,挖掘不同地域环境资源,和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开展生命安全教育。3.师资保障。(1)生命安全意识的树立。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用爱来教学,要从内心开始认识并尊重生命,要做好生命安全教育的倡导者,只有体育教师具备了科学的生命安全观,让教师明白课堂是自己诠释生命价值最好的舞台,要认识到教学过程的生命意义。(2)体育教师知识技能体系的完善。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有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二是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三是体育专业知识;另外,体育教师在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生理、品德、审美情趣等全方位的教育。(3)体育教师的培训。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不仅取决于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体育教师具备丰富的生命安全知识。生命安全教育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面要足够广,相关教育部门要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体育院校在专业教学中开发生命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更好地为学生的生命安全负责。4.全方位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要做到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根据自身地域和学校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学校和地域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生命安全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生活安全知识,二是主要针对学生的应急避险能力进行评价。

七、结论

我国学校教育现有的生命安全教育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炼,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学校、学生以及家长对于生命安全教育具体的实施没有很好的表现,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更具实践性,中学体育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是对体育教学的内容和价值的升华。采用生活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原则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使体育教学课程更加具有实践性,使体育教学课程中的生命安全教育更加规范,评价机制更加健全,将生命安全教育和中学体育教学进行完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土学风.国外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1):43-44.

中学生安全教育范文7

【关键词】初中生物;安全教育;渗透策略

初中生物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生物内容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比较大。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应该科学渗透安全教育,全面优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安全,认知生命的意义,从一点一滴做起既要保护自身的安全,也要保护他人的安全。

一、渗透生命宝贵理念,引导学生珍爱生命

生命是至高无上的,生命有且只有一次,在广大初中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应该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充分认知到生命的宝贵与珍重。在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广大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他们的认知能力也有待提升,但同时他们在成长环节中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诱惑,极容易出现心理歪曲、漠视生命,甚至自残等问题。见诸报端的初中生跳楼、自杀等事件,时刻警醒人们关注初中生的安全教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科学渗透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知到生命的宝贵与珍重,引导学生充分认知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物的学科特点及内容体系等,以动植物蓬勃向上以及不畏艰难的生命历程来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生命无上的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生物教学内容积极开展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积极讨论自己对生命的认知,引导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广泛进行沟通与交流。基于这种方式,教师同时还可以调查学生对生命安全观的认知程度,以便及时采用矫正或者介入等方式,整体优化学生的生命安全观。

二、积累安全教育知识,保护自身及他人安全

初中生物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生物教学中的很多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实践。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科学开展安全教育,教师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科学原则,逐步引导学生认知安全教育知识,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安全常识和方法,学会辨别危险因素,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也保护他人的安全。比如教师讲解营养方面的知识时,应该结合初中生最常接触或者最常食用的食品着手,引导学生科学辨识不同食品中的营养元素,学会分辨与认知哪些营养元素是对人体有用的,哪些营养元素是对人体有害的,这样学生在购买食品或者食用食品时能够进行科学选择。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高,他们也缺乏理性消费的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结合学科特点,科学渗透安全教育,引导学生科学进行消费,避免食用不健康的食品。再比如教师在安全运动的教育过程中,应该结合初中生喜欢的体育运动或者体育锻炼方式来进行科学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运动方式,不断优化自身的身体素养,全面提升自身的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再比如教师在疾病预防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常见疾病发生的原理,提升疾病预防能力,充分关注自身的健康与安全。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积极引导身边的人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三、依托于课外实践活动,全面优化学生安全意识

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很多生物内容都具有实践属性,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实践性的生物内容,科学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全面优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一方面,教师应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知安全教育的内容,掌握安全的方法和手段。比如在食品安全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将一些健康食品以及非健康食品共同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来进行有效辨识,明确这些食品中的健康元素以及不健康元素。通过这样的安全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素养和能力得到了全面优化,学生的实践认知以及安全意识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来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来积累安全知识,积极利用安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我为人人安全保驾护航”的生物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上街头,向路上发放安全教育的宣传资料,向路人详细讲解安全知识和安全方法。通过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的安全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检验,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全面优化,学生的安全理念也得到了整体深化。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充分结合初中生物的课程内容,科学开展安全教育,积极渗透安全教育。教师应该运用科学的安全教育策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课堂互动以及课外实践等,综合性提升学生的安全认知以及安全理念。

参考文献:

[1]梁建峰.试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安全教育的渗透[J].内蒙古教育,2015(06):74.

中学生安全教育范文8

【关键词】初中化学;安全教育;教学研究;生活

近几年,校园发生多起安全事故,社会各界对此也是投入很多关注,比如,某地区一中学生在实验室错误操作导致氢气管炸裂,学生在事故中被烧伤。事故发生对学生的损害是非常大的,所以有必要开展安全教育知识的教学,以此减少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初中化学课本涉及到的安全知识有很多,比如,环境污染的防治、食品药品安全、防煤气中毒、火灾预防、防挫伤和烧伤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告知学生,发生危险的原理,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条件,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安全意识。

一、利用化学实验开展安全教育

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一个重要的教学部分,由于化学实验需要经常使用一些腐蚀物或者一些含有毒性的气体,所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面临很多的危险,一旦发生危险,造成的后果会非常严重。虽然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化学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失这部分,化学教学目标就无法达成。所以,教师要向学生进行操作的讲解,给学生作出正确的示范,对学生的行为提出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和学生一起探讨有毒气体的改进,避免污染环境。一些实验没有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进行违规的操作,引发了安全事故。比如,“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完成气体收集后,学生首先要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如果两者的操作顺序相反,那么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事故发生。做实验前,我们要明确实验的步骤,形成一套较为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做的更好。又如,学生在学习“燃烧和灭火”后,学生要对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探究的作业,比如,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别着火了,它们各自的扑灭方式是怎么样的?遇到火灾,我们怎么逃离火灾现场?突发火灾,有哪些知识可以让我们幸存下来?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加深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防范于未然。

二、学生把化学安全教育带入家庭

学生学习到这些安全教育知识后,如何将安全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比如,学生通过演和练防火培训,将学校所学的知识带回到家庭中,呼吁家长对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提前预警,保护家人的生命安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灾难发生在一瞬之间,需要家长教给学生识别一些生活中的危险,比如,经常检查天然气阀门是否关闭,将一些易燃易爆品放在合适的温度下等。这些都影响着安全事故的发生。学生把安全的知识带回家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整个家庭的防范能力。例如,学生在购买食品时,要先查看食品的过期日期,拒绝过期的食物;少吃腌制的食品;不要食用不新鲜的蔬菜;不吸烟,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家里不再用硫磺熏制金银花等,使伤害远离学生的生活。

三、利用现实案例来展开安全教育

教师向学生渗透安全知识时,因很多知识比较晦涩,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学生可以通过一些现实存在的事物的反应机理或者现实的案例作为辅助,学生就可以清晰地理解知识,比如,教师说到二氧化碳的危害时,可以使用溶洞作为案例,教师可以讲一些通过溶洞的方法。又如,教师在讲解一氧化碳的性质时,可以使用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一位7岁的小女孩的故事,小女孩通过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成功的救下来父母的性命,让家人知道了一氧化碳的毒性以及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后,进行哪些行为进行抢救。还有,新房甲醛问题、水的污染对身体的危害等。教师定期对这些真实案例进行收集整理,经常举办化学安全知识类的论坛、竞赛以及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大赛,比如,笔者将这些现实发生的安全案例随机放入试卷中,学生课下做作业时,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试卷有一个环节叫作:给妈妈讲一讲生命需要哪些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缺乏会引发身体哪些疾病?通过实践的环节,学生与家长一起来查阅资料,完成问题。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初中化学对于安全问题的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社会热点中经常出现一些有关化学知识的社会问题,例如,食品安全、水安全,毒气泄漏等。学生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是非常有用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多方面的教学方式,来普及安全知识,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艳.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J].教书育人,2016(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