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引入茶文化路径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引入茶文化路径

摘要: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走出校门、创新创业成为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一个新选择,然而,与当前的社会需求相比,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蕴含了我国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生存法则和生存智慧。“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本文将从职业院校创新就业的现状和问题切入,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视野下,对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引入茶文化的路径,进行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职业院校;创新创业;茶文化;路径探讨

与本科教育不同的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直接瞄准的是生产服务一线,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和储备高端技术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大环境下,关于创新创业优惠扶持政策也密集出台,为毕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吹响了政策的号角。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就必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在提升学生技能,强化学生职业岗位和综合素质上发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的软实力之一,曾经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我国优秀传统代表文化的精髓,在培养当代青年的综合素质上,有着不可估量的可挖掘价值。经过科学合理的导入,能够有效的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为培养新一代建设人才发挥作用。

1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必要性,首先体现在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加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年完善,我国各个行业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社会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逐年增大,有关数据显示,近几年来社会新增劳动力数量达到2400万人。与巨大的劳动力增量对比,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却只能达到1000万个左右,仍存在1400万的巨大缺口。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非常尖锐。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扩大和扩招,我国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以前,高考可以用千军万马来挤独木桥来形容,注重的是精英教育;而扩招之后,精英教育逐渐开始向着大众化教育方向转变,因扩招而引发的毕业生数量陡然增加,必然也会导致就业形势向着更为严峻的局面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仅仅为114万人,而到了2014年,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则达到了727万人,在接下来至今的四年里,毕业生的数量更是节节升高,分别达到749万、765万、795万和820万。世上最难就业年、就业季等词汇的出现,不仅让高校毕业生们深感就业的困难和压力所在,也给社会和政府,以及家庭带来了困扰。不仅如此,与重点院校、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文凭上存在劣势,在就业中显然不占优势,因此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迫在眉睫的事情。其次,高职院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的必然性,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上。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被首度提出,标志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向着更深处发展。此后,国家层面也好,地方层面也好,密集出台了诸多利好政策,诸如为毕业生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为创业者提供孵化园区等等。可以说,我国的创新创业迎来了一个不可多得的黄金时期。然而,相对社会大环境和趋势,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的步子却迈的并不顺畅,效果也并不令人满意。有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后怀着一颗激情澎湃的心去进行创业和就业,但因为自身知识结构欠完善,综合素质整体不高,创业能力欠缺、抗风险能力较差等实际问题,导致创业失败的例子数不胜数。创新创业,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将知识转变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要想使自己的毕业生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前程,就必须在创新创业教育上下足功夫,改变传统毕业生就业思维,降低就业预期,提高创新就业能力,能够在实践中正确认识自己、评估自己,从而更好的寻找适合自己的创新创业途径。

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从前面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从2015年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概念被提出后,很多高职院校也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和尝试,但是由于观念陈旧、人员紧缺等问题,在创新创业的开展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不可否认的是,高职院校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更加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培养出的人才适应性强,能够迅速投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去。这是高职院校的优势所在,也是高职院校毕业生一度受到社会追捧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大背景下,高职院校重技能培养的教育模式,也成为其阻碍创新就业的障碍之一。在对待创新创业教育的态度上,存在很明显的冷热不均的现象,有的学校开展的积极性很高,师生的热情很高涨。而有的学校则对创新创业的认知程度不高,将创新创业教育停留在口号和概念上,实质性的教学内容开展进度缓慢。

2.2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完善

需要注意的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有成型的、成系统的教学模式可以借鉴。一些高职院校虽然也在积极探索着创新创业的教学模式,但苦于找不到良好的契机和模式,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模式、理论研究、管理体系、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尚存不足,更加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收效甚微。此外,校园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因缺乏对社会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和形式预判,导致一些校内模拟性的创业大赛、创业课题等活动,和真实的就业形式还存在一定差距。既起不到创业就业教育应有的效果,也因为和现实情况脱节,而影响了在校学生创业智慧和思维的锻炼。

2.3创新创业指导团队水平有待提升

创新创业指导团队的构成,不仅仅有专业技术老师的参与,还应该有心理辅导、德育教育、市场营销、法律知识、会计知识等多专业老师的参与。然而,受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选择上,依然是以专业技术为第一考量目标。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团队成员,也都是由现有专业老师担任。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因指导团队对现代化企业运转流通、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向了解不足,导致所立项的创新创业项目与实际脱钩,流于形式,对学生的实际帮助不大的现象发生,进而进一步影响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3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内涵

我国的传统茶文化,至今已经有着27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茶文化吸收了我国儒释道三家传统文化的精神内髓,自成体系并不断完善,最终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截止目前,我国茶叶的品种已经高达二三百种,每年还有茶企在不断开发着新的茶叶品种,以满足现代人群对茶叶需求的多样性。中国人酷爱茶叶,茶被认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之一。自古以来,上至王侯将相,下至普通平民百姓,喝茶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人们通过喝茶、品茶、习茶,达到明心静性、增强个人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的目的。中国的茶文化,指的是以茶叶为载体,反映出明确的精神内容,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的产物,是一种对茶事认知集合形态的人类现象。茶文化反映出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以及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处世哲学等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茶道、茶德文化。自出现的那一天开始,茶文化就被烙刻上高雅文化的标签,饮茶作为人的生理需求和生活方式,当被赋予文化以后,就完美的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茶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人们不断通过饮茶来了解茶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人们通过饮茶可以洞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内涵,理解传统儒释道三家文化的哲学内涵所在。曾经说过,“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我们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目前,已经有部分高校认识到茶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当代启示,并合理的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等方面的关系。

4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引入茶文化的途径

作为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种文化,茶文化虽然不能直接在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技能水平,但在人文素养上,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其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将我国传统茶文化引入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来。首先,可以充分用茶文化中“和”的思想,来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求职观。“和”的思想我国茶文化的最高指导原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贯穿于我国思想发展历史的各个时期。“和”的思想不是单纯指“是什么”的追求,而是作为一种达人至善的终极追求,在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得以传承和发扬。“和”思想的具体内涵体现在和而不同、和谐中庸与天人合一上。这些思想的融入,能够有效的疏导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就业心态,帮助他们更加清醒的认识自己和社会,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来。其次,用茶叶超凡脱俗的属性,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内在涵养。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和涵养相对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茶可以醒志明心,所以茶文化中的茶礼,是我们礼仪之邦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茶是理性的,人们可以在品茶过程中接受精神上的洗礼,知理行理,久而久之,可以培养和完善高职院校学生的行为方式,更能够塑造他们的完美的内在涵养。还有就是,通过茶文化的导入,可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交能力,从而为创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自古以来,以茶会友就是茶的主要社会功能之一,因此也有着“千秋大业一壶茶”之说。高职院校学生通过了解茶文化知识,参与茶文化实践,既能拓宽眼界,又能增强人与人相处的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迈上职业旅途奠定基础。

5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的不断调整升级以及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探索。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蕴含着我国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生存智慧和生存法则,虽然不能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有直接帮助,但在塑造高职院校学生的人品、性格和涵养等方面,能够提供丰富、生动而有效的养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导入,必然能够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石书臣,杨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的契合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6):22-25.

[2]赵振春.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9):64.

[3]周力.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11(18):279-280.

作者:商巍 单位:河北艺术职业学院